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7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昶佐:(9時25分)局長早。今天是討論印太戰略的部分,其實我看到你的報告和外交部寫的報告都很相似,主要都是提到俄烏戰爭以及印太戰略的局勢,但是從美國的印太戰略來講,從川普總統到現在已經有一些戰略的調整,而其調整的方向和結果是否有正向的效果,我覺得我們是可以來討論的。2011年歐巴馬時期談的是亞太再平衡,就是從澳洲、中東要移到亞太;川普談的是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這是從日本安倍政府開始提出的方向;接著是拜登政府在2月提出的印太戰略報告,其實美國對於區域安全加重資源在印太戰略部分是一個趨勢。
這兩年來拜登強調的是結盟,不管是在印太或全世界都是一樣,包括最近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四方安全對話、三邊安全夥伴等等結盟的概念,過去它的主要假想敵當然是中國。以經濟多邊貿易體系來講,中國之前就加入RCEP,很多國家都包括在裡面,整個脈絡上面已經是還滿穩固的。至於美國的部分,之前川普退出TPP,接下來的拜登也沒有要再回去CPTPP,而IPEF的討論也好幾個月了,常常在討論,但目前看起來還是一個對話平臺,首批成員包括美日韓澳紐。所以我要講的是,拜登的想法是要強化結盟,在全世界都是這樣,但是他現在的結盟模式與過去已經有長遠的脈絡,還有外交部、國防部今天的報告看起來,似乎美國現在的結盟規模的進展是不是有限?局長的看法如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安局陳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局長明通:委員早。跟委員報告,關於美國的印太戰略,我們在講戰略的時候一定要去思考這個戰略的目標是什麼,它的target是什麼?strategic target是什麼?中國的崛起對世界文明、對自由民主的威脅是很清楚的,川普總統在2017年所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裡面就define中國是一個修正主義者,要修改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等自由民主國家所設定的國際秩序,希望轉而對中國有利的方向,這個趨勢越來越清楚。
但過去美國在歐巴馬政府時期不夠重視,不夠覺醒,川普政府有這個覺醒,拜登政府也有這個認知,所以不管是加強結盟也好、安全協議也好,種種都是感覺中國的威脅越來越現實,越來越迫切。因為過去不夠打拚,當然在這個時候會覺得力有未逮,在力量上覺得不夠,就像我今天報告的,他們積極透過各方面,不管是QUAD、印太經濟架構或AUKUS,很清楚的就是中國的崛起讓自由民主國家受到很大的威脅。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昶佐:我今天之所以這麼問,主要是我看到報告上面都是現階段的區域狀況,但是美國在根本上,之前的川普總統和現在總統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它之前是直接和中國競爭,拜登從選舉到現在都是在想辦法推動結盟的想法,包括QUAD、AUKUS這兩個聯盟參與的對象,以及傳統參與的對象,不外乎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等,最多再加上印度。基本上,這些軍事安全的結盟,東協國家都比較少參與,包括他們要與東協國家召開峰會的時候,這幾個國家還要先提出一個共同聲明,聲明他們的立場如何,怕被人家說他們完全和美國站在一起。美國要放多少資源在哪一種戰略,不同的政府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以現在這個想法來講,他們的結盟是發展有限會不會太早?還是你認為他們接下來還會有其他的方法?
發言片段: 4
陳局長明通:基本上,我過去曾經在這裡講過,川普這個人是「釘孤枝」,拜登是外交家,他對外交事務很清楚,他知道要結盟,也就是打群架、結盟才有辦法對付中國這種數位化極權國家。但是中國對這裡的影響是很深的,尤其是透過經濟影響這些東南亞國協國家,他們的關係很深,要把他們拉過來這邊並沒有那麼簡單,所以拜登政府是採多層次、多樣態的模式,比如,軍事是AUKUS,QUAD又是另外一個層次,把這些東協國家納入印太經濟架構,強調的是供應鏈的韌性。尤其是在COVID-19影響之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當它lockdown之後就無法生產,東西就出不來,所以我們要思考重新調整供應鏈。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昶佐:以局長的看法,就算沒有一個系統性或是組織可以來說明它的結盟,但是基本上,在這個供應鏈重組的過程中,都有把這些東南亞國協國家納入,讓他們可以來做這一些工作,加強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應該是這個意思?
發言片段: 6
陳局長明通:你可以看東南亞國家最近的數據,最近越南的經濟發展的程度比中國深圳還高,所以在東南亞當然有其誘因,供應鏈如果有辦法在東南亞重組,能夠分散風險,這是很好的事情,所以他們認為有吸引力,拜登邀請這些人去白宮討論的時候,他們都很歡迎、也都有參與。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昶佐:雖然還沒有結盟,但是基本上,他們已經開始加深關係,是這個意思嗎?
發言片段: 8
陳局長明通:是。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昶佐:局長,我認為這個部分應該要寫進報告裡面,我之所以問這個部分,是因為有人看衰拜登政府這種結盟的想法,他們認為拜登政府搞了半天,結果這些人還是不跟你站在一起,但是它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與他們一對一,對於加深供應鏈的部分。像RCEP這種早就已經存在、推動了十幾年,拜登一開始結盟就要形成一個組織,我認為這是不同的比喻,不應該這樣比較,這個部分應該有其進度。局長,我覺得這個部分以後在寫報告的時候,可以把脈絡性的部分寫進去,不然只有講現階段的區域狀況,實在是很有限,解讀也很有限,謝謝局長。
發言片段: 10
陳局長明通: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1
主席:請溫委員玉霞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28
meet_id 委員會-10-5-35-19
speakers ["江啟臣","林昶佐","溫玉霞","羅致政","林靜儀","何志偉","廖婉汝","林淑芬","馬文君","游毓蘭","趙天麟","王定宇","邱臣遠","楊瓊瓔","張其祿","洪孟楷","劉世芳","蔡適應","邱志偉","吳斯懷"]
page_start 65
meetingDate ["2022-05-16"]
gazette_id 1118001
agenda_lcidc_ids ["11180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安全局局長、外交部次長報告「印太最新情勢發展與未來動向」,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80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