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37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宜瑾:(11時13分)政次好。上個禮拜四陳瑩芳司長在行政院會後的記者會報告推動國家語言整體發展的方案,但是同一天本辦向文化部要更進一步的資料,文化部卻給不出來。這是在行政院會後的記者會向國人報告政策方向,文化部針對後續的規劃應該是有非常充分的準備、也非常的清楚,請問政次,能不能盡快給本辦一份後續的規劃資料?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文化部李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李次長靜慧:好,沒有問題。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宜瑾:為什麼那天給不出來?
發言片段: 4
李次長靜慧:我們的同仁沒有收到委員辦公室這樣的需求,真的很抱歉!可能是在連絡上有失誤。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宜瑾:好,沒關係。再請教政次,臺灣到底是一個多語國家或是一個雙語國家?
發言片段: 6
李次長靜慧:多語國家。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宜瑾:事實上,臺灣是一個多語國家,關於這一點,政次清楚、行政院也清楚,因此蘇貞昌院長才會說政府不是要推動一個國語、一個英語的雙語政策。
發言片段: 8
李次長靜慧:是的。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宜瑾:但是上週五本席又收到國發會給的資料,指出為了強化年輕世代的競爭力,英語能力格外重要,所以要推動2030雙語政策。身為國家語言發展法主責機構的文化部,是否充分掌握自己講的雙語到底是哪個雙語?
發言片段: 10
李次長靜慧:我們與國發會溝通過,國發會表示他們所指的雙語,一個是國際語言,一個是國家語言,我們本來就明訂有六種以上的國家語言,大概先向委員做這樣的說明。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宜瑾:所以它的雙語是?
發言片段: 12
李次長靜慧:是國際語言與國家語言。
發言片段: 13
林委員宜瑾:是,如果認真來看,其實也是多語啦!
發言片段: 14
李次長靜慧:是的。
發言片段: 15
林委員宜瑾:國發會的雙語政策有六大主軸,包括加速推動高等教育雙語化、完善高中以下教育階段雙語化條件、數位學習、英檢量能擴充、提升公務員英語能力、成立行政法人專責推動。看來國發會是要傾國家之力推動英語在臺灣的普及,本席認為不只攸關人生的大考要應對,臺灣人也要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英語,這是國發會主要的推動目標。
發言片段: 16
李次長靜慧:是。
發言片段: 17
林委員宜瑾:如果我們針對一個優勢外來語的態度是如此的積極,一定會用更多的資源來面對,那麼我們要如何用更多的資源推動瀕危本土語言的復振,這個應該也是相對的嘛!對應各項雙語政策的實施主軸,本土語言的復振是否能夠提出相提並論的方案,如同國發會的六大主軸政策,文化部能提出相對於這六大主軸的本土語言復振方案嗎?
發言片段: 18
李次長靜慧:整個行政院推出的本土語言復振計畫,其實包含了文化部、客委會、原民會及教育部,由四個單位合力提出。目前我們的規劃包含七大面向,從基礎或師資的培育、以及如何讓大家藉由環境面的友善、藉由許多的活動去推廣,甚至是後來AI的運用以及數位學習的部分,其實在方方面面,我們都努力去做了規劃,從今年度開始進行。那天蘇院長拍板定案的是行政院通過的5年300億元計畫案,至於後面施行細則的部分,我們再將詳細資料提供給委員參考。
發言片段: 19
林委員宜瑾:我們回顧臺灣一連串受殖民的歷史就能理解,學習語言對這塊土地而言已經沾染了太多悲劇的色彩,如今我們終於可以講自己的語言,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們回想到1930年代,日本為了提高臺灣人的日語使用率,甚至祭出很多的表揚、優惠政策,創造出講日語的優越地位,現在我們感嘆年輕世代不會講母語,其實在日治時代就出現過這樣的現象。如今所謂的「臺灣國語」,這是對於講通用語有口音的惡劣嘲諷,不過這樣的說法在日治時代就已經有了。戰後新政府從中國而來,導致臺灣也出現了很大的語言斷層,好不容易學會了日語,卻又變得毫無用武之地,當初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瞬間也變成文盲,在228之後國民黨政權澈底禁止使用日語,整個世代就這樣被犧牲。
本席認為歷史真的是一面鏡子,到今天我們還花非常大的心力學習強者的語言,只是壓力彷彿比較文明一點,過去是被殖民者的槍砲壓迫著學,但現在是被全球的資本主義逼著學,無論如何,還好我們有文化部推動本土語言復振,有越來越重視母語學習的民間社會。身為亞洲國家的韓國、日本對於本土文化就展現高度的自信,甚至透過強大的文化內容產業,積極對外輸出本土語言,吸引外國人學習。因此,無論是文化部或文策院,對於臺灣的文化內容產業都要不遺餘力給予協助,除了做出更好的內容之外,也要打進國際市場,繼續努力,對於臺灣的文化及語言會有很大的進步。
發言片段: 20
李次長靜慧:是。
發言片段: 21
林委員宜瑾:有一天會成為全世界要親近及學習的對象,讓我們共勉之,好不好?
發言片段: 22
李次長靜慧:好,謝謝委員的提醒。也要向委員報告,在我們這次提出的語言復振方案中,也特別關懷如何用各種本土語言創作出優良的影視作品,不但是民眾或年輕一代接觸本土語言、學習本土語言一個很好的機會,也讓我們創造的臺流能夠對外輸出,讓國際能看到我們優秀的影視作品,並藉由優秀的影視作品來認識我們的本土語言,對於這個部分我們也會加強努力與文策院合作。以上報告。
發言片段: 23
林委員宜瑾:繼續努力,謝謝。
發言片段: 24
李次長靜慧: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25
主席:現在休息一下。
休息
繼續開會
發言片段: 26
主席(陳委員秀寳代):現在繼續開會。
請賴委員品妤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84
meet_id 委員會-10-5-22-14
speakers ["賴品妤","萬美玲","林奕華","張廖萬堅","陳秀寳","王婉諭","范雲","吳思瑤","何欣純","鄭正鈐","林宜瑾","吳怡玎","黃國書","邱志偉"]
page_start 237
meetingDate ["2022-05-16"]
gazette_id 1118301
agenda_lcidc_ids ["11183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文化部部長李永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高志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署長鄒子廉列 席就「影視與劇場工作安全應如何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規」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83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