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11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德福:(9時20分)主席、蘇部長、與會各位列席官員。部長,央行總裁表示,外資超賣臺股後幾乎都是匯出去,今年前四月外資匯出超過200億美元,是臺幣貶值的主因。而象徵股市動能的證交稅,根據財政部的統計,4月稅額153億元、年減37.5%,為近3年來最大減幅。請問部長,外資賣臺股後資金又匯出,除了是臺幣貶值的主因之外,是不是也是造成股市證交稅短徵的主因?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財政部蘇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蘇部長建榮:委員好。跟委員報告,基本上證交稅沒有所謂短徵,證交稅是比去年……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德福:這是跟過去比較的。 |
發言片段: 4 |
蘇部長建榮:與去年相比是負成長沒錯,但是以目前的成交量來看,日均量在2,500億元至3,000億元左右,我們編列預算時預估成交量是2,900億元左右。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德福:我瞭解,但是跟過去比較真的是落差很大。 |
發言片段: 6 |
蘇部長建榮:是負成長。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德福:雖然行政院各主管機關都說臺灣的經濟基本面良好,但是對比歌頌經濟基本面下,外資卻是匯出,所呈現出來的反差,請問部長,證交稅短徵是不是也顯示出國內經濟成長準備步入熊市的轉折? |
發言片段: 8 |
蘇部長建榮:也許未必啦!我剛才跟委員報告過,目前證券交易量,包含上市、櫃合計大概將近3,000億元左右,雖然比去年平均4,000億元左右的幅度小,但是基本上這個成交量還在我們編預算時的預期範圍……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德福:我知道! |
發言片段: 10 |
蘇部長建榮:有關整體的經濟情勢,後續還是值得去關注,不能因此就斷定臺灣的經濟將步入所謂的熊市,因為整體情況還是要審慎評估。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德福:部長,央行總裁及金管會主委都表示臺灣資金的動能無虞,請問部長,證交稅是不是和臺股資金動能息息相關? |
發言片段: 12 |
蘇部長建榮:當然是相關。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德福:現在證交稅第一季已經呈現短徵的狀況,就是沒有過去那麼好,請問這難道不是資金動能受到影響的因果關係所導致嗎?你認為呢? |
發言片段: 14 |
蘇部長建榮:我不否認去年證交稅日均量是4,000億元,而今年到現在為止只有大概3,000億元左右,這個差就差了1,000億元左右,這個我不否認啦!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德福:對啊!跟過去比較差很多嘛! |
發言片段: 16 |
蘇部長建榮:就是說這個資金的動能相對比較小了,但是也不至於像很久之前量縮價跌的情況,目前並沒有出現那樣一個情況。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德福:部長,如果外資賣臺股後都是匯出去,以第一季的臺股成交量、成交值以及短徵的證交稅來說,是不是也反映出臺股整個資金動能受到不小的影響?你認為呢? |
發言片段: 18 |
蘇部長建榮:多少會受到影響,這個不可否認,但是我還是再跟委員澄清一次,證交稅並沒有所謂短徵,因為短徵是要跟預算數相比……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德福:就是與過去相比幅度下降很多啦! |
發言片段: 20 |
蘇部長建榮:就是負成長,委員可以說是負成長。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德福:部長,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預期未來數月的證交稅都會呈現下修的格局,跟去年同期比較會下滑,本席認為財政部預測未來證交稅短徵是對臺股走向熊市說了實話,也是下了註解。請問部長,未來證交稅預期跟過去相比可能會差很多、短徵,是不是也反映出當沖降稅延長刺激造成的效益並不明顯?你的看法呢? |
發言片段: 22 |
蘇部長建榮:跟委員報告,我剛才講了,比如去年4、5、6月的時候,股市成交量是一直上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在未來幾個月,如果股市還是維持一樣2,000億、3,000億的水準,跟去年同月比較,當然還是負成長,但是這個不能依此就推斷說我們的股市一定會進到所謂衰退的一個情況,這個是就整個成交量跟證交稅的部分跟去年作比較,但是如果說今天我們的成交量還是穩定的維持在2,000億、3,000這樣的水準,只是股市也許都會盤整,上上下下,基本上這還是相當穩健的一個情況,所以我們國安基金也會密切注意這部分的發展。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德福:部長,以目前這種狀況,你認為會不會影響未來整個權證避險降稅修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發言片段: 24 |
蘇部長建榮:權證避稅的修法部分,我們未來還要再經過行政院…… |
發言片段: 25 |
林委員德福:你認為會不會? |
發言片段: 26 |
蘇部長建榮:重新陳報,後續我們會再注意,也要去跟金管會瞭解,因為這個權證避稅的部分最主要是金管會相關的業務,它有一些相關的規定,因為很多一般的交易就轉為權證交易,藉此規避稅負,必須要去避免這樣不合理的一個狀況。 |
發言片段: 27 |
林委員德福:部長,按照去年12月31日最新國債鐘的資料,中央政府長短債合計差不多5兆8,098億元,平均每個國人的負債差不多24.8萬元。從今年初開始,截至111年5月6日,中央政府長短債合計6兆1,748億元,平均每人負擔的債務是26.5萬元。請問,為什麼短短四個月,每位國人的負債飆升1.7萬元? |
發言片段: 28 |
蘇部長建榮:跟委員報告,這個事實上是有一些統計上的問題,第一個,我們所謂的公共債務一年期的未償餘額,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都是5兆8,498億元,到目前為止,今年度的預算裡面還沒舉一年期以上的長債,還是維持在5兆8,498億元。但是1到4月中間,包含過年期間,國庫發行國庫券、短提調度而增加一些短期的債務,這樣子使得我們長短債的餘額增加,當然會使得我們所謂的平均每人債務負擔增加。另外一個,根據我的瞭解,因為疫情的關係,從1月到4月,有一些國人在國外沒辦法回來,因此而被除籍,根據我的瞭解,內政部那邊最近1到4月的人口統計幾乎每一個月減少2萬到5萬人,這個也相對使得我們每個人所謂的平均公共債務負擔增加,但實際上我的一年期以上公共債務是沒有增加的。 |
發言片段: 29 |
林委員德福:部長,因為前年底每位國人的負債是23.8萬元,短短不到一年半,國債鐘呈現的每人負債已經增加了2.7萬元,你認為國內財政狀況是不是有越來越惡化的狀況? |
發言片段: 30 |
蘇部長建榮:我想目前財政還是相對的穩健,特別因為我們所得稅的申報原本是5月31日截止,今年延長到6月30日,所以這個過程當中,本來預計5月要進帳的稅收就沒有辦法進帳,我們在這中間會做所謂庫款的調節,等6月份所有稅款進來以後,我們會適當的償還短債,可以的話,我們進一步來償還一年期以上的,按照貴院所審議通過111年度的預算,做所謂還本的支出,屆時我們每人的平均債務應該就會往下掉了。 |
發言片段: 31 |
林委員德福:部長,因為媒體報導本土疫情目前是處於高峰,財政部宣布所得稅申報延到6月底,加上證交稅稅收因為臺股震盪不比去年,國庫調度拉警報。財政部國庫署宣布將在6月1日增發金額350億元的國庫券,請問部長,這是不是媒體報導國庫調度拉警報的證明,是不是? |
發言片段: 32 |
蘇部長建榮:不是,我們經常都會有這種情況,比如說過年期間,我們加發年終獎金的時候,經常就有國庫調度的情況。基本上這350億元就如同我剛才所講的,我們所得稅延長申報期間、稅收延遲進帳的時候,我們會做國庫調度,等到稅收進來以後,我們就馬上會償還。 |
發言片段: 33 |
林委員德福:部長,111年第二季國庫券發行計畫,原來規劃4月發行第一期的國庫券,5月至6月於必要時發行國庫券。請問部長,增發350億元國庫券的部分是哪時候決定發行的? |
發言片段: 34 |
蘇部長建榮:這個部分是我們在延長所得稅申報期間以後才決定要增發,因為稅收延緩進帳。 |
發言片段: 35 |
林委員德福:這350億元到底是用在哪裡? |
發言片段: 36 |
蘇部長建榮:就作為政府經常性的國庫調度,這個350億元,因為各部會的支出,我要有收入,然後轉給…… |
發言片段: 37 |
林委員德福:是因為展延一個月? |
發言片段: 38 |
蘇部長建榮:對。 |
發言片段: 39 |
林委員德福:所以說你為了要調度,這時候就增發350億元的國庫券。 |
發言片段: 40 |
蘇部長建榮:對,等稅收進來以後,我就要償還它了,因為這個是短期的債務,不是長期的。 |
發言片段: 41 |
林委員德福:好,謝謝。 |
發言片段: 42 |
蘇部長建榮: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43 |
主席:請吳委員秉叡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540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0-16 |
speakers | ["沈發惠","陳椒華","吳玉琴","江永昌","吳怡玎","林德福","吳秉叡","賴士葆","郭國文","林楚茵","鍾佳濱","高嘉瑜","李貴敏","曾銘宗","張其祿","羅明才","蔡易餘","費鴻泰"] |
page_start | 457 |
meetingDate | ["2022-05-19"] |
gazette_id | 11182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82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所得稅法」4案:(一)本院委員江永昌等21人、委員吳怡玎等18人分別擬具「所得稅 法第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等2 案。(二)本院時代力量黨團、委員吳玉琴等19人分別擬具「所得 稅法第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等2案;二、繼續審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11 案:(一) 行 政院函請審議、本院台灣民眾黨黨團、時代力量黨團、委員曾銘宗等16人、委員楊瓊瓔等21人、 委員謝衣鳯等16人、委員陳亭妃等21人分別擬具「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等7 案。(二)本院委員鍾佳濱等17人、委員賴士葆等16人分別擬具「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 二十九條條文修正草案」等2案。(三)本院委員李貴敏等25人擬具「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 三條、第二十九條及第三十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案。(四)本院委員鍾佳濱等21人擬具「促進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九條之一及第二十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本院委員林楚茵等19 人擬具「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
agenda_id | 11182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