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03

發言片段: 0
謝委員衣鳯:(11時24分)請問央行嚴副總裁,因為美國3月開始升息,但是他們物價還是維持高檔,你認為美國還會不會繼續升息?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中央銀行嚴副總裁說明。
發言片段: 2
嚴副總裁宗大:美國Fed主席說6月、7月會升2碼,9月、11月、12月都會升1碼。
發言片段: 3
謝委員衣鳯:我們會不會跟進?
發言片段: 4
嚴副總裁宗大:我剛才已經回答過,我們貨幣政策的決策是在央行的理事會。
發言片段: 5
謝委員衣鳯:我知道。你以專業推斷,我們會不會跟進?
發言片段: 6
嚴副總裁宗大:我只是裡面的成員之一。
發言片段: 7
謝委員衣鳯:對,我說以你專業的推斷,我們會不會跟進?
發言片段: 8
嚴副總裁宗大:我們現在也類似有一點通膨持續的問題,所以我們預估今年到年底之前,臺灣的通膨率都會在2%以上,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但是我也知道升息會對於不同的產業……
發言片段: 9
謝委員衣鳯:這次美國3月升息,但是並沒有使他們的物價回檔,是不是?
發言片段: 10
嚴副總裁宗大:美國的物價上漲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
發言片段: 11
謝委員衣鳯:所以這一次是不是因為疫情,還有戰爭等等因素所造成的物價上漲,即便是升息也有可能不會使物價稍緩?如果這些外在因素排除之後,物價是否就不會這麼急漲?
發言片段: 12
嚴副總裁宗大:他們自己預估明年以後物價的上漲幅度會降低很多。
發言片段: 13
謝委員衣鳯:所以你覺得如果這樣子,我們是不是會跟進升息?很難回答,沒關係,我再換一題,請問你覺得最近央行打房有沒有抑制房價上漲?有沒有讓年輕人可以買到房子?
發言片段: 14
嚴副總裁宗大:第一個,目前的措施是針對某一些特定的對象去限制他的貸款,包括購地貸款、餘屋貸款及對第三戶以上的購置住宅貸款,我們才有一些管制,所以是採取選擇性、有針對性的範圍。
發言片段: 15
謝委員衣鳯:可是為什麼你們要提出房貸限縮20年?這會影響到年輕人的購屋,他們也不想要花大錢,如果他們20年還得出來,他們為什麼要30、40年還?
發言片段: 16
嚴副總裁宗大:如果你有機會看一下我們5月14日發的新聞稿,楊總裁上個禮拜在財委會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
發言片段: 17
謝委員衣鳯:我知道,你們限縮了嘛!你們修正了嘛!你們修正到第二戶,對不對?
發言片段: 18
嚴副總裁宗大:這只是他提出來的一個觀念和想法,在理事會裡面會被討論的議題之一,我們還有很多的措施可以採用。
發言片段: 19
謝委員衣鳯:副總裁,你要瞭解,通常年輕人買第一戶的時候是買小房子,可能在成家的時候,可是如果他們未來生子了,是不是勢必要換屋?當他換第二戶的時候,不一定是賣掉第一戶才買第二戶,他不一定是先售後買啊!如果他生小孩了,他們有換屋的需求,你不讓他換屋,那不就是另類地叫年輕人不要生小孩啊!我們邱召委最在意的就是少子女化的問題,過去這個主題是由國發會來控管的,如果央行提出這樣子限縮房貸政策的時候,讓年輕人不敢生小孩,我想少子女化這個問題,應該要由央行來控管。
發言片段: 20
嚴副總裁宗大:委員您可能誤會了我們過去這種措施的原則,因為我們並沒有針對首購族,也沒有特定針對年輕人,我剛才已經提到,這只是我們在內部討論很多方案的其中之一。
發言片段: 21
謝委員衣鳯:所以還沒定案嗎?
發言片段: 22
嚴副總裁宗大:要不要定案就是理事會會討論到相關的議題。
發言片段: 23
謝委員衣鳯:好,副總裁,我今天已經告訴你實際年輕人目前會發生的狀況,希望你把這樣的事實帶回去,讓理事會討論。
發言片段: 24
嚴副總裁宗大:謝謝。
發言片段: 25
謝委員衣鳯:我要請教金管會蕭副主任委員。副主委,這是我剛才開記者會的資料,你們在5月10日與產險、壽險公會協調,打算採數位健康證明取代PCR診斷書的方式解決目前醫院PCR篩檢爆棚的狀況。但是你知道嗎?一個陳情人向我的辦公室陳情,他實際上發生的狀況是什麼?他的妻子是確診者,而他就是所謂的密切接觸者;在快篩陽性之後,他也經由視訊診療確診。他按照政府的指示上衛福部疾管署申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書,而這是他申請的結果。結果告訴他什麼?「請確認完成疫苗接種或核酸檢驗之後再申請。」這代表他根本沒辦法藉由目前疾管署推出不用去醫院PCR篩檢的方式拿到數位健康證明。請問,這樣他怎麼申請防疫保單?如果錯過期限了呢?現在PCR篩檢都塞車,申請居隔單也塞車、都沒辦法上傳,如果錯過期限,他要怎麼辦?
發言片段: 26
主席:請金管會蕭副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7
蕭副主委翠玲:這部分有些是疾管署的職權,但如果是涉及保單這部分,委員可以提供資料給我們,如果是保單方面的問題,我們可以給予個案協助。
發言片段: 28
謝委員衣鳯:不,我是要問你,你當初與產險、壽險公會協調採用數位健康證明取代診斷書時,有沒有跟疾管署說?到底這是不是不可行的?不能在你們宣布政策之後,民眾卻沒辦法按照你們的指引申請確診證明完成啊!
發言片段: 29
蕭副主委翠玲:報告委員,我們有跟疾管署溝通。假如個案有需要協助,我們可以協助。
發言片段: 30
謝委員衣鳯:這不只是個案的問題。我們回頭看到現在為止的確診者,當5月份確診者有63萬5,588位時,這已經不是個案。你們也知道,所有防疫保單的保戶超過600萬戶,是不是?這不是單一個案的問題,你們要怎麼訂定出可遵循的依據,讓保戶權益不會受損?這才是金管會要做的,而不是跟我講這是個案啊!是不是,副主委?
發言片段: 31
蕭副主委翠玲:對,我們已督促公會要趕快提出理賠指引。
發言片段: 32
謝委員衣鳯:這不是公會的問題。
講到公會,我就聯想到你們在電視上說居家照護如有醫療行為,即便是輕症,也應該理賠。但現在壽險業者認定,如果醫師開給申請者的是一般感冒症狀用藥,而不是新冠肺炎用藥,就不能申請理賠。你知道現在新冠肺炎用藥開了多少嗎?我說過,國內5月確診人數有63萬5,588位,但醫師開出的相關藥物,包含輝瑞加上默沙東口服抗病毒藥物只有6,607份,是確診者的1%啊!他們拿不到口服抗病毒藥物,不是他們的問題,可是保險公司就據此不願理賠耶!
發言片段: 33
蕭副主委翠玲:由於疫情進程的關係,所以有些還沒有確定。既然您這樣提醒我們,我們會督促業者。
發言片段: 34
謝委員衣鳯:不,副主委,你們回去之後不只要跟疾管署確認,也一定要與公平會討論,因為公平會指稱業者要訂出共同理賠指引是聯合行為。這需要跨部會溝通協調,我不希望金管會訂出的理賠指引完全做不到、根本沒辦法保障保戶的權益,好不好?
發言片段: 35
蕭副主委翠玲:是,我們還會做橫向溝通。
發言片段: 36
主席:請蘇委員治芬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56
meet_id 委員會-10-5-19-22
speakers ["邱志偉","吳思瑤","蔡易餘","林岱樺","陳亭妃","邱顯智","高虹安","楊瓊瓔","陳明文","賴瑞隆","孔文吉","謝衣鳯","蘇治芬","蘇震清","曾銘宗","洪孟楷","陳椒華","游毓蘭","張其祿","李貴敏","呂玉玲"]
page_start 387
meetingDate ["2022-05-19"]
gazette_id 1118201
agenda_lcidc_ids ["11182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經濟委員會第2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經濟部部長、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財政部首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首長及中央 銀行首長就「2022年下半年全球、亞太及台灣整體經濟、金融情勢的展望與分析」進行報告,並 備質詢;二、審查(一)本院委員蔡易餘等17人擬具「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及第四十六條之一條文 修正草案」案、(二)本院委員吳思瑤等19人擬具「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
agenda_id 11182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