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49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昶佐:(10時45分)先請田次長。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外交部田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田次長中光:委員多保重。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昶佐:謝謝次長。我想接續前面幾個委員都有提IPEF的問題,因為前面問下來,我還是沒有非常清楚聽到關於為什麼這一輪公布參與國家名單,我們沒有在裡面的原因。美國當然有自己的想法,外交部自己分析下來,包括美方給我們的解釋,外交部怎麼看這個原因? |
發言片段: 4 |
田次長中光:向委員報告,IPEF是美國在印太裡面必須要達成的重要目標,尤其在經貿方面,所以一定要先做成,也花了很多時間去設計這東西。臺灣和美國的關係,也受到很多國會議員的關注,所以差不多有250位參眾議員聯名給總統,要求把臺灣加入IPEF系統。所以這點我們是非常肯定的,however這次沒有在第一輪加入,我們也不便替美國找理由,為什麼沒有把臺灣加入。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昶佐:我的意思不是替他們找理由,而是我們自己應該要很清楚,至少內部要有分析。 |
發言片段: 6 |
田次長中光:是。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昶佐:因為第一個這是中國無法參加的,另外它基本上又與CPTPP有結構上的不同。他們講說semi-inclusive,即半包容性,他不是要求你答應一個東西就要全部答應的;也不是每一個參與的會員要整體通過才能加入的。所以它被認為是比較寬鬆、半包容性,會員國只要參加某一塊,你在那一塊裡面加入就好。它並不是一個經貿協定,參與方式也不像CPTPP要求這麼嚴格,而且又是美國主導,中國不能參與,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連這樣子都還不能參與的原因是什麼?不外乎有幾個,我剛剛聽次長講第一句時,你也不好說的太明顯,是不是有某些第一輪可能會參與的國家裡面,背後還是有一些中國因素的拉扯?他們是非常不希望臺灣在一開始時加入,導致高度的政治敏感。如果是因為這樣子,有些國家因為臺灣加入,而讓他們有不加入的想法,美國希望一開始不要有這樣的問題發生,所以先排除臺灣。如果是這樣,我們必須知道是誰?因為我們也在做新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中幾個國家,很多國家,都是我們新南向政策的重點,不是嗎? |
發言片段: 8 |
田次長中光:是。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昶佐:你說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越南這幾個國家,哪一個不是我們自己在努力耕耘新南向政策的重點?所以如果是剛才講的這種政治因素,因為我講到經濟的因素、經貿、結構性的因素,我不認為存在。因為它沒有像CPTPP那樣,要求所有會員國都同意,且針對每個項目都要同意,沒有嘛!因為它是一個半包容性的。所以如果有某幾個國家,在臺灣可能有意願參與時,他們在背後給阻力的話,我們要清楚知道是誰,要不然我們新南向政策努力耕耘的那些國家中,還是必須要有自己的優先順序啊!哪些國家在背後會扯我們後腿的,我們要清楚知道,是不是? |
發言片段: 10 |
田次長中光:是。向委員報告,布林肯國務卿其實講的滿清楚的,他說這是一個包容性、開放性的,所以包括臺灣以內的夥伴們不會關起門來,其實這有一個空間。所以根據我們的判斷,第一輪我們已經不在裡面,當然要努力走入第二輪,如果有第二輪,我相信他會有第二輪。因為如果說……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昶佐:我覺得這是兩件事,我也期待我們接著繼續努力,但是在第一階段裡面,我們遇到的阻力,我們內部要知道,剛才召委也提到我們是不是再開一個閉門會議?我會希望知道的是,因為新南向政策,我們也有安排資源投放的優先順序及朋友親疏的關係,我們對外當然都說大家都是朋友,對內我們一定要比較清楚知道,當像這樣的關鍵組織在成立的時候,哪一些新南向的朋友,我們過去有沒有投放資源上面的一些錯置,或是某些國家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他反而是伸出腿來拐我們一腳,對於這個部分,我們自己要清楚。我要再跟次長確認,我一直看到臺美雙邊關係會有一個很大的進展,我必須要延續剛剛王定宇委員講的,這絕對不是互補的關係,因為臺美雙邊是要走向一個經貿的協定、自由貿易的協定,但是IPEF很清楚是不包括降低關稅壁壘等市場的準入條款,所以這是兩件事,IPEF在做一個高標準,希望印太型塑在數位經濟、綠色能源等等,大家要有一個共同規格、共同標準的樹立之下,大家共享未來供應鏈的經濟發展,這跟自由貿易協定是兩件事情,所以不可能用臺美的關係,臺美這個部分,我們也要繼續加深關係,但是IPEF這一塊,我們要持續而且要更努力思考,我們在第一階段的時候,到底是哪個地方可能遇到挫折,然後趕快來改進,這兩個必須平行共進,不能因為美國跟我們講臺美關係會加速前進,另外一方面的IPEF,我們就覺得好像也沒差,當然有差!因為這是新的供應鏈,在組成標準、規格的架構時,我們怎麼可以落掉?我們絕對不能落掉。所以這兩件事情不是互補的,我們都應該要持續努力爭取。 |
發言片段: 12 |
田次長中光:確實。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昶佐:所以針對這兩塊,如果我們真的有一個內部會議,我希望聽到外交部能夠做進一步的報告。另外一塊要跟次長討論的是,這幾天當然非常多人注意到拜登總統提到當中國如果武力犯臺時,美國也會以軍事來介入的這個題目,很多人就把後面白宮或是他們國防部長所講的美國還是遵循一個中國的政策當成這是在打拜登的臉,我不知道外交部怎麼看這件事。 |
發言片段: 14 |
田次長中光:其實在這次發言以後,你看看在國防部也好,國務院也好,或者在白宮也好,一再重申對臺灣的承諾不變,所以他的論調跟他的作為是一貫性的,對這一點我們也非常感謝,但是我們也要自己持續往自由民主的道路以及加強自我防衛的力量,跟一些理念相近的國家怎麼樣促進區域的和平跟安全,這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地方。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昶佐:主席,我還剩下多久? |
發言片段: 16 |
主席:時間到,可以多一點時間沒關係,但是不要太長。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昶佐:謝謝。讓我把它結束就好了。 |
次長,其實我的重點是臺灣的媒體都流於習慣,只要一聽到「一個中國政策」就回來講這是在打臉拜登或是打臉誰,但是把這一個中國政策跟中國的一個中國的原則混為一談,這件事情以前美國可能模糊帶過就算了,可是現在連美國都已經很清楚的講不要模糊這個焦點、不要錯誤解讀華府的一個中國政策,它跟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不一樣的,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應該也是我們可以正面對媒體、對國人表達的,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跟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不一樣,哪裡不一樣?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並不包括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他說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能夠代表中國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這對臺灣人來講也是一樣,臺灣人又沒有認為臺灣政府代表中國,現在我們經由民主選出自己的政府跟總統以後,代表臺灣的這一個政府只代表臺灣2,300萬人,我們從來沒有宣稱我們代表北京、代表中國大陸,所以這一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跟中國的一中原則是不一樣的,當臺海發生中國侵略臺灣的時候,美國表示會軍事介入,美國說他遵守一中政策的時候,並不是打臉,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試著用臺灣的方式來加入我們的論述,就像我們開始在反駁聯合國2758決議文被中國扭曲一樣,我們不能每次一聽到美國講一中政策的時候,我們就講他又打了拜登的臉,其實美國人就已經講這跟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不一樣的。包括今天有好幾個委員也把這個拿來當成是在打拜登的臉,我覺得這都不對,這也是外交部要去思考我們自己的一個論述,謝謝。 |
發言片段: 18 |
田次長中光:好,謝謝。 |
發言片段: 19 |
主席:謝謝林委員,謝謝次長。保重! |
發言片段: 20 |
林委員昶佐:謝謝主席。 |
發言片段: 21 |
主席:請謝委員衣鳯發言。(不在場)謝委員不在場。 |
請楊委員瓊瓔發言,時間為5分鐘。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58 |
---|---|
meet_id | 委員會-10-5-35-20 |
speakers | ["羅致政","溫玉霞","吳斯懷","廖婉汝","邱臣遠","江啟臣","王定宇","何志偉","林昶佐","楊瓊瓔","陳椒華","蔡適應","張其祿","林淑芬","趙天麟","孔文吉"] |
page_start | 215 |
meetingDate | ["2022-05-25"] |
gazette_id | 1118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84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繼續審查及處理院會交付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外交部主管預算凍結案等2案;二、 處理院會交付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管預算凍結案等5案 |
agenda_id | 11184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