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41

發言片段: 0
吳委員思瑤:(10時51分)謝謝主席。部長早安!大家都辛苦了。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文化部李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李部長永得:吳委員早。謝謝。
發言片段: 3
吳委員思瑤:打開國際的大門,文化會是最好的敲門磚,我想大家都非常同意,尤其臺灣面臨外交困境,事實上,用文化跟世界交朋友,臺灣絕對可以殺出一條生路,打造一條新路,我想您個人都非常支持文化外交。我們先來扣合國際議題,right now在日內瓦進行WHA,臺灣目前每年的外交例行公事就是有代表團,包括民團也會串聯前進日內瓦叩關加入WHA,現在正在進行。今年挺臺灣參與WHA的國際聲量是世界新高,有13個友邦、G7的外長、衛生部長、美國、日本,大家站出來,尤其有34個國家,1,504位國會議員都聯名致函給WHO,支持臺灣加入WHA。衛生醫療領域,我們的外交都要勇敢地敲門。
其實我們每年針對WHA倡議的型態也不斷轉換,因為它成為一個全民運動。早期是官方出擊,用一些傳統的倡議方式,就是場外抗爭,就像我的左圖,而這幾年,像我在2018年就協助了年輕的團體、公民組織,他們用設計導入辦了一個特展,用軟性訴求取代場外的剛性抗爭,舉辦了2018年公民組織的無國界醫院展,透過這個展覽,讓世界各國看到臺灣的醫療軟實力,透過這個策展,讓世界看到臺灣對全球的醫療貢獻。向世界重要組織叩關、倡議的這個行動可以成為全民運動,臺灣都這樣努力,文化的面向行不行?我花一點時間跟您分享,您只要Say Yes就可以了。
發言片段: 4
李部長永得:好。
發言片段: 5
吳委員思瑤:今年是世界遺產公約50週年,UNESCO下面有3個重要的公約,1972年最早的就是世界遺產公約,第二個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是2003年開始,另外一個跟我們今天審議的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就是UNESCO項下的第三個公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它是2001年開始的。我現在要把大家帶到國際的場域,right now,就是世界遺產公約50週年,昨天舉辦了邀請世界50個當代思想家的活動,50 Minds for the Next 50,50個跨領域的當代思想家,他們在集思廣益,對保護世界各國的世界遺產進行跨領域的討論,倡議了一個新的作法,譬如說,保護遺產如何因應氣候危機?保護遺產如何因應COVID-19之後新的世界?保護遺產如何跟數位結合?如何能夠均衡世界遺產的分布?還有,如何讓世界遺產能夠跨接永續性的文化觀光?這是最新、正在發生的國際文化大事,臺灣有參與嗎?如剛剛講到的,今年是世界遺產公約第50年,世界有194個國家參與,它的理事國成員有21國,如果順利加入,每年世界遺產的基金會有630萬美元,可以協助必要的國家,臺灣真的可以想一想,我們要不要努力?
再次跟大家分享,目前世界各國被申列成功的世界遺產有1,154處,它分成文化型的897處,自然景觀型的218處,還有文化跟自然combine的混合型39處。全世界有1,154處,臺灣能不能夠也來努力呢?臺灣不是outsider,其實從2003年開始,國內已經定出18個世界遺產潛力點,我們要依著這18個潛力點,分別是文化型有11處,自然型有5處,混合型有2處,包括本席的選區有大屯火山群,我們如何善用已經有的18處潛力點呢?這幾年兩度停頓,最早是在阿扁總統時期,陳郁秀擔任文建會主委的時候開始,臺灣在2003年正式公布,我們要努力申請將潛力點列入世界遺產,然後停頓了6年,到2009年又開始重啟了一段時間,並延伸潛力點到18處,然後呢?2011年甚至成立跨部會的世界遺產推動小組,蔡總統上任之後,2016年到現在的2022年,第二次停頓,又是6年的時間過去。已經做一半的事情不是不能停,但是我們要看停的政策方向是正確的嗎?to-do list方面,選址我們有了18處,保溫、保存目前也在進行中,下一關就是撰寫文本,向UNESCO遞案,目前有6案已經完成,4案也即將遞出,最後一關就是請外交單位具體向國際遞出文本,這是四個階段的to-do list。
我要就教您,我相信會得到您非常好的答案,我剛剛說了,兩度停頓各浪費了6+6,等於20年,李永得部長,我們已經停擺的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民間專家,是不是可以在您的手上重啟?我們可以讓文化成為向世界叩關最好的利器,申辦是過程,這個過程對臺灣很重要,它是文化意識的強化,文化觀光的深化,它是國民文化運動的開啟。部長,第4屆到現在已經pending 6年了,是不是可以在您手上趕快重組?如果Say Yes,我們後面很多工作就可以繼續了。
發言片段: 6
李部長永得:謝謝委員。這個馬上就重啟,而且已經交代,他們也已經籌備了。
發言片段: 7
吳委員思瑤:所以在您手上確定……
發言片段: 8
李部長永得:我們準備要去敲門。
發言片段: 9
吳委員思瑤:非常好,因為我們停頓了6年。
發言片段: 10
李部長永得:是。
發言片段: 11
吳委員思瑤:謝謝部長給我正面的答案,一旦重啟第5屆臺灣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我們都可以開始做剛剛說to-do list的幾件事。我的第一個要求,扣合現在有的文化政策,在世界遺產潛力點這個最大的系統性的方向上,我們應當強化單點的文資保存。現在18處的潛力點裡頭,還有很多文資是沒有被指定的,所以從點的文資指定,要再去盤點。第二個,擴大到線,再造歷史現場的政策也要和這18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來扣合,並予以擴大。第三個,在軟體上,國家文化記憶庫現在在做的公民共同書寫臺灣的文化內涵也應當combine在這個推動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最大共同作為當中。生態博物館及文化觀光則是目前我們文化政策的面向上還要再加油的。這五件事情1+1+1+1+1會等於無限大。我想我們這個部分重啟了新的委員會之後,就可以來扣合著最新的文化政策,壯大我們這18處世界遺產潛力點的能量。
下一件事情,世界各國成功申辦的平均是5.9處,臺灣自己現有的就有18處,我建議組成新的委員會之後,我們好好務實地來檢討可行性及我們的能量足夠嗎?世界各國的平均值是5.9處,我想我們務實地來推動。
下一件事情也很重要,我們必須和外交部合作,外交部列定了我們要加入WHO、我們要加入國際民航組織、我們要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我們刑事警察局也和外交部合作,要加入國際刑警組織,文化部也應當把我們要加入UNESCO下的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世界遺產公約)作為一個重要的努力目標,關於這個,我想我們過去還沒有做,但是我知道您有要求我們文資局擴大和外交部的合作。這是to-do list的第四階段。
我最後總結,我非常謝謝部長給我正面的肯認,Taiwan can help,這是作為一個國際公民要履行的文化責任,我們都要承擔。即使我們有外交的困境,沒有辦法很快速地成為UNESCO的成員,沒有能夠很快地讓臺灣的世界遺產被申列成功,但是透過這個過程的努力,我們可以在臺灣打造出世界級遺產,也就是從世界遺產到世界級遺產,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強化臺灣的文化保存、開啟全民的文化運動、深化文化觀光的路徑、另闢文化外交的生路,以及如果真的成功了,我們將能獲得世界遺產基金的奧援,這是我非常完整的政策論述。部長,所以我們即刻來啟動第五屆的委員會,針對我剛剛提醒的幾件事情,不管是文化政策的總盤點或外交的戰略,是不是都可以在重啟委員會之後半年內訂出一個非常務實的戰略方向?文化是最好的敲門磚,您最後關鍵的回答,我非常期待。
發言片段: 12
李部長永得:OK,謝謝委員這麼完整的論述,我非常認同你這個方向及策略,所以我們會全力以赴,半年之內就提出具體的方案。
發言片段: 13
吳委員思瑤:好,未來我們會在這個推動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最大共同作為基礎之上,扣合著現有文化保存的所有作為,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可行的文化外交的新生路,我們一起加油。謝謝部長!
發言片段: 14
李部長永得:謝謝委員指教,謝謝!
發言片段: 15
主席:請范委員雲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94
meet_id 委員會-10-5-22-15
speakers ["林奕華","萬美玲","鄭正鈐","張廖萬堅","黃國書","何欣純","林宜瑾","吳思瑤","范雲","吳怡玎","賴品妤","陳椒華","邱顯智","高虹安","高金素梅","陳秀寳","楊瓊瓔"]
page_start 165
meetingDate ["2022-05-25"]
gazette_id 1118502
agenda_lcidc_ids ["1118502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或處理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文化部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30案;二、審查 (一)行政院函請審議「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台灣民眾黨黨團 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委員黃世杰等18人擬具「水下文 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萬美玲等16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 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委員陳秀寳等18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 文修正草案」案、(六)委員林奕華等17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七)委員林奕華等17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七條、第十三條及第四十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
agenda_id 1118502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