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50
發言片段: 0 |
---|
賴委員品妤:(11時25分)部長,恭喜你隔離歸來,也希望你保重身體。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文化部李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李部長永得:謝謝。 |
發言片段: 3 |
賴委員品妤:回歸正題,我今天有兩大主題想與部長討論一下。首先,在上禮拜5月20日的公視第七屆董事長預備會議中,終於選出新任董事長胡元輝!這位新任董事長也公開宣示,針對公廣集團的未來政策,將在1個月內召開董事會決定。我依然要提醒,文化部必須在尊重媒體治理的前提下積極監督公廣集團擬定政策與改革方向。同時,今天也是本會期最後一次針對文化部的詢答了,為了讓立法委員有效監督,我要求必須將相關決議即時交給教文委員會委員,這點可以做到嗎? |
發言片段: 4 |
李部長永得:對不起,委員說的是哪一方面的決議? |
發言片段: 5 |
賴委員品妤:就是公廣集團之後如果有相關決議,文化部都必須即時提供給教文委員會委員。 |
發言片段: 6 |
李部長永得:是哪一方面? |
發言片段: 7 |
賴委員品妤:就是針對未來政策的部分。因為胡董事長自己說了,要召開會議討論這件事,而我的意思是等會議召開之後,希望你們即時、儘快把決議提供給教文委員會每一位委員一份,可以嗎? |
發言片段: 8 |
李部長永得:這部分我要再研究一下。文化部對於公共電視的決策都是備查的份,是否適合將每一個議題相關決議都送到立法院,我覺得可能還是需要研究。 |
發言片段: 9 |
賴委員品妤:至少是針對未來政策的決議,因為董事長自己承諾了嘛!而我們就是要監督這個啊!我指的是這個啊!這個可以提供嗎?沒有問題吧? |
發言片段: 10 |
李部長永得:對於政策,我會鼓勵他們在未來成立專案小組。 |
發言片段: 11 |
賴委員品妤:對啊! |
發言片段: 12 |
李部長永得:成立以後,還要邀請一些民間人士共同決策,決策也要透明化,這部分沒有問題。 |
發言片段: 13 |
賴委員品妤:那相關資料是不是能即時給教文委員會?這要提供啊!因為我們要監督啊! |
發言片段: 14 |
李部長永得:這部分可以。 |
發言片段: 15 |
賴委員品妤:畢竟針對本屆公視董事長是否兼任華視董事長、國際影音平臺TaiwanPlus將在6月交由公視營運之規劃等議題,現在其實都沒有明確的解答。而且不知道部長有沒有注意到,真的不是我們要鑽牛角尖,但華視在這幾天、甚至是昨晚,又出現了幾次錯誤。跑馬燈出問題從上一波到現在其實已經9次了,連道歉啟事也有錯誤,臉書上甚至直接誤植你的大名。我要強調的是我們不是在玩「大家來找碴」,完全是華視自己在4月25日專案報告中提出的改善措施其實沒有落實,才會持續在各界、全臺灣人都還在關注的狀況下,不斷、不斷、不斷地出錯,大錯、小錯不斷。雖然華視在前天5月23日公布了18人的懲處名單,但我一直強調,除了問責之外,真正治本才是重要的。 |
華視外部公評人在5月19日發布報告,我覺得部長要看。華視的不信任度從出錯前的20.1%,出錯後直接飆高到36%,很明顯的,要如何重建社會對華視的信心其實是現在新團隊的當務之急。所以我也很明確地在此要求,華視的行政單位必須就這份報告中所指出的人力、設備、空間問題做出回應,特別是人力,因為這點不只是教文委員會委員在質詢時提到,很多媒體人也都提到,部長自己也很清楚。 |
另外,針對這幾次出錯,華視都沒有即時提供訊息給公評人一事,也必須在1個月之內改善,並針對相關事件提出回報標準流程,這件事可以做到嗎?1個月內是否能改善? |
發言片段: 16 |
李部長永得:好,我會督促他們儘量做到。 |
發言片段: 17 |
賴委員品妤:好,我會持續監督喔! |
發言片段: 18 |
李部長永得:社會都會隨時監督啦! |
發言片段: 19 |
賴委員品妤:對啊!螺絲真的太鬆了。 |
發言片段: 20 |
李部長永得:人力問題、制度問題與器材問題是立即可以改善的。 |
發言片段: 21 |
賴委員品妤:對啊! |
發言片段: 22 |
李部長永得:所以我們新董事會成立以後,馬上、儘快籌組專業的經營團隊,把問題提出來。 |
發言片段: 23 |
賴委員品妤:對,當務之急就是要取得大家的信任。 |
發言片段: 24 |
李部長永得:有一部分文化部會協助,也請各位委員支持。 |
發言片段: 25 |
賴委員品妤:好,請儘快跟上。 |
第二個問題,部長,針對今天預算解凍案第27案,報告裡有文化部對中正紀念堂轉型規劃的說明。 |
發言片段: 26 |
李部長永得:是。 |
發言片段: 27 |
賴委員品妤:但本席要說,看了內容之後,本席真的非常擔憂,因為根據內容,顯見至少撰寫報告單位還搞不清楚狀況啊!促轉會月底就要解散了,同時這個會期也要結束,所以我一定要趁今天這個機會趕快向你提醒,雖然時間很短,但我的心情真的非常沉重、非常複雜。目前文化部與促轉會在中正紀念堂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展覽中陳列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民主抗爭的歷史文物,我認為這是文化部提出、對本席長期倡議應該將短期內無法處置的威權遺址轉型為民主教室的基本回應,這部分我予以肯定。但我同時也要強調,面對中正紀念堂這種如此具有特殊性、還需要更多社會共識、甚至牽涉組織法修正或廢止無法一蹴可幾的威權象徵,在短期內活化、展覽,在原本紀念獨裁者的歷史脈絡下加上相關歷史事件檔案,我想是在轉型正義下最基本的範圍,雖然我肯定這樣的作為,但我也覺得這是最基本要做到的。在這部分,我有幾項建議。雖然中正紀念堂議題需要更多對話,可是轉型正義不能因此打折,部長應該也能同意這件事情。而我在此也必須說,轉型正義真的沒有功過並陳的空間,功過並陳這件事其實就是合理化獨裁者當年實施國家暴力、奪取人命事實的藉口。如果外界有這樣的聲音,妄想用這個議題、利用這種功過並陳的方式、說法獲取政治利益,是完全不可取的。 |
回過頭來,對於文化部目前針對中正紀念堂進行的社會溝通工作,本席認為其實還是非常模糊。促轉會自己在任務總結報告中公開表示,對於中正紀念堂的建議將提出完整配套;事實上,促轉會針對這座建物的轉型也提出過多種方案與構想,由於文化部曾與促轉會合作,我想部長應該也清楚。例如在4月29日舉辦的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設計展中,其實也有4組民間團隊提出各自的構想。文化部過去針對本席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詢問常常表示還需要更多溝通、須等行政院轉型正義會報成立後再討論,但我覺得其中有很多事情是文化部要做的、是不能空轉的。具體來說,文化部除了要面對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社會溝通、確立方案,還要處理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的修正或廢止,但是因為步調很緩慢,所以我在這會期也已直接提案廢止,希望帶動更多社會討論。 |
對於我剛才提到的這些,有些是可以先著手準備的,所以我有幾個問題想問部長怎麼看。接下來短期內針對中正紀念堂,文化部到底要怎麼做?會不會依據促轉會的總結報告辦理?再來部長可不可以答應我,在促轉會解散後1個月內,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的初步規劃?可以嗎? |
發言片段: 28 |
李部長永得:謝謝委員一直關心這個問題。中正紀念堂的問題的確需要更多社會溝通,1個月之內提出報告沒有問題,其實現在都有方案,但我覺得有些事情必須一步、一步推動,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立即做到。 |
發言片段: 29 |
賴委員品妤:我完全同意要做社會溝通。可是很多時候如果公部門沒有拋出方案、沒有自己的立場,社會很難溝通啊!因為大家的心思根本四分五裂,並沒有明確的看法或聚焦。 |
發言片段: 30 |
李部長永得:我覺得現在用的徵案方式就非常具體啊!跟過去不同,過去是觀念的溝通,現在是具體建議,所以必須有圖、有模型、有論述。而且不管是年輕學生、社會專業人士,也包括國際人士,都可以共同提出方案。 |
發言片段: 31 |
賴委員品妤:關於這點,請在1個月之內給本席報告。 |
最後我要提醒,文化部自己準備好了嗎?你們要承接政治檔案研究的業務耶! |
發言片段: 32 |
李部長永得:對。 |
發言片段: 33 |
賴委員品妤:對於這點,我要給簡單的提醒。針對這項業務,你們預計交由人文及出版司與國家人權博物館承接,但你也很清楚,政治檔案研究工作是十分嚴謹的,需要對於轉型正義、臺灣歷史了解的高度專業能力,而且又涉及部分內容的真偽辨識,請問文化部是否與促轉會討論過將促轉會還原歷史真相組的相關人員移至人權博物館的規劃?這是第一個問題。再來我要提醒,由於這項業務後來會拆由3個部會承接,文化部承接政治檔案研究,可是政治檔案開放是由國發會檔案局處理,平復國家不法、識別處置加害者事項則由法務部主管,所以未來對於這部分,一定是3個部會必須好好地、仔細地協商,這點也考驗各部會的協調功力。我一直相信部長有誠意處理這個問題,所以對於我剛才提到的,也麻煩您要留意。同樣的,與剛才關於中正紀念堂的報告一樣,請在1個月內一起交給本席。 |
發言片段: 34 |
李部長永得:這部分是由行政院政委主持的小組在做業務移交。 |
發言片段: 35 |
賴委員品妤:是,這個我清楚。 |
發言片段: 36 |
李部長永得:業務移交的同時,也有一部分經費與人力會移交,最後是由行政院統籌辦理。 |
發言片段: 37 |
賴委員品妤:這點我很清楚,但你自己也要有立場、自己要有想法。 |
發言片段: 38 |
李部長永得:好。 |
發言片段: 39 |
賴委員品妤:請在1個月內一起給本席報告。 |
發言片段: 40 |
李部長永得:好。 |
發言片段: 41 |
主席:請陳委員椒華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94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2-15 |
speakers | ["林奕華","萬美玲","鄭正鈐","張廖萬堅","黃國書","何欣純","林宜瑾","吳思瑤","范雲","吳怡玎","賴品妤","陳椒華","邱顯智","高虹安","高金素梅","陳秀寳","楊瓊瓔"] |
page_start | 165 |
meetingDate | ["2022-05-25"] |
gazette_id | 1118502 |
agenda_lcidc_ids | ["1118502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或處理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文化部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30案;二、審查 (一)行政院函請審議「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台灣民眾黨黨團 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委員黃世杰等18人擬具「水下文 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萬美玲等16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 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委員陳秀寳等18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 文修正草案」案、(六)委員林奕華等17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七)委員林奕華等17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七條、第十三條及第四十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 |
agenda_id | 1118502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