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69

發言片段: 0
王委員美惠:(9時56分)次長,看到你今天的精神,那天記者問我,花次的精神如何?我回答他的精神都沒變、很強健,所以今天看到你這樣也很高興。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內政部花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花次長敬群: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3
王委員美惠:今為你有打疫苗嘛!
發言片段: 4
花次長敬群:有。
發言片段: 5
王委員美惠:對嘛!
發言片段: 6
花次長敬群:3劑都有打。
發言片段: 7
王委員美惠:3劑都有注射嗎?
發言片段: 8
花次長敬群:是。
發言片段: 9
王委員美惠:打完疫苗確診的大多會是輕症,也會比較快恢復。所以希望全國民眾還沒打疫苗的,要趕快去打疫苗。
花次,提到改名,改來改去,尤其以前的人都傻傻的養、傻傻的長大,有的取名叫罔腰、罔市、招弟,有的取名叫「止」,就是不要再生了,到此就止。我覺得以前的人,傻傻的養、傻傻的長大,而且完成許多大事,但是後來環境不一樣了,現在為了改名,為了貪小便宜、吃免費的,為了改運,為了事業不順而要改名,有的為了運途不佳而想改名,改了又改,我認為這是浪費社會資源。去年為了吃免費鮭魚,有330人改名為鮭魚,名字要不是父母取的,就是祖父母取的,名字是非常神聖的,結果竟然為了吃盤鮭魚而改名。
臺灣的現行法規為了要給民眾方便,原本每人一生只能改名二次,在104年修法為每人一生可以改三次,在未成年時,還可以再改一次。請問花次,你認為這樣改名,如果名字叫鮭魚可以吃免費的,就有330位因此改名,萬一哪天換「OTORO」時,大家還不知道字要怎麼寫,寫一個「O」,再寫一個「TO」,這樣不是很好笑嗎?對本席所說的,名字這樣改來改去,你認為現在社會怎麼了?
發言片段: 10
花次長敬群:當然在過去傳統上,對於名字確實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類似有這樣的價值態度及倫理觀念。從憲法或者是從社會上來看,每個人的姓名人格權是一種自我尊重,對自己名字的肯定,也是對自己的肯定,這是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社會都應該保有的基本態度,也未必要從倫理的概念,而是自我肯定的概念,我覺得這都是應該在政策上面,或是社會也應該要去宣導這樣的價值,確實我們也同意有些人基於各種原因,而覺得自己的名字不雅、不妥,或者是因為剛剛您提到時運的關係,所以覺得應該稍微轉一下,稍微改一下運等等,我們也不反對,確實有人有這樣的需要,但是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改名變成某些人內心的恐慌,當這種事情變成內心恐慌的時候,其實對他自己來講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所以在法制上該怎麼樣引導,不要讓人民對自己的姓名為所欲為,我覺得這是在制度建構底下應該有的態度啦!不然確實有些人陷入改名的循環裡,說實在話,對他、對社會都是不好的代價,我們應該一起在制度上來努力、來鞏固。
發言片段: 11
王委員美惠:對。花次,聽你這樣說,有很多同事說在修法時,是不是讓民眾不要太衝動?要改名時,能有15天至30天的時間,讓他冷靜下來想,改這個名字好嗎?我們也覺得改名以後,1年至3年不可以再改,也有人提要6個月不能再改,因為這樣改來改去,民眾還是會找漏洞去改,想要改名的人會覺得名字不好或是發現同名同姓才去改,本席要告訴花次,臺灣給民眾太方便了,因為保障大家改名的權利,也有大法官釋憲第399號解釋,我想全世界就是臺灣改名字最方便、最省錢,一份戶口名簿30元,換發身分證50元,改個名字只要花費80元。在國外不是要四、五千元,就是要五千、六千元,還要花半天、一天的時間才能生效,有時還要再去申請。請教花次,有人覺得改名要再等個幾天,等10天也好,等30天也好,我覺得這不太適宜,你想今天我要改名字,請假去戶政事務所填寫資料,還要再等10天、半個月或一個月才生效,這有什麼意義?花次,已經去改名字了,要換戶口名簿、身分證,還要再等15天,這樣有意義嗎?
發言片段: 12
花次長敬群:現在改名的制度,就是立刻換發身分證、戶口名簿,然後立刻生效。當然這是現在的模式,就是希望不要有空窗期,讓這一切能夠立刻轉軌,當然如果確實有委員提到,例如希望7天的,我覺得就現階段的制度而言,不宜這樣做,除非另外有需要配套調查改名會有什麼影響,那是行政需要的時間,但是現行制度並沒有要求行政再調查改名衝擊的時間嘛!所以我們希望還是能夠維持現在的制度比較好。
發言片段: 13
王委員美惠:因為他要改名,就要承擔後果,每年改名的人將近八萬人,從107年到110年,大多是7萬人、8萬人,這些人在改名時,現行體制也應該要稍微修正,不能這麼方便,今天改名,明天再來改,改名一律當日生效沒錯,但是要改第二次時,就要有一段時間間隔,不能今天改了,後天再改,這樣太浪費行政資源。
發言片段: 14
花次長敬群:是,所以委員提案第二次改名要等六個月或一年、三年的部分,我們也希望可以這樣限制,不要讓民眾覺得過幾天要改第二次名字,這部分我們支持。
發言片段: 15
王委員美惠:因為我覺得這樣改,社會資源、行政時間確實太浪費了。
發言片段: 16
花次長敬群:是。
發言片段: 17
王委員美惠:花次,本席要討論原住民改名及其未來身分證的問題,我們曾經討論用羅馬拼音去改名,行政院支持,但是內政部覺得改名字後要讓大家都看得懂,因為羅馬拼音有時不一定大家都看得懂,為什麼原住民會用羅馬拼音?很慎重地去瞭解原因,就是長久以來,許多教會人士去布施、傳教時,就是用羅馬拼音跟他們交談,所以原住民本身的文化要保存,不能說行政院同意,但內政部卻說這樣不好處理,這樣就不好了。
發言片段: 18
花次長敬群:瞭解。
發言片段: 19
王委員美惠:花次,你認為這要如何克服?
發言片段: 20
花次長敬群:跟委員報告,方向上我們當然支持,問題是社會要看得懂,因為名字是一種溝通。
發言片段: 21
王委員美惠:對。
發言片段: 22
花次長敬群:所以社會要能瞭解,也要看得懂,甚至要會唸,現在中文識字率在全臺灣是非常、非常高,但是羅馬字母識字率可能對臺灣來講,我們覺得應該還要去瞭解,大家看得懂、看不懂,會不會唸,甚至唸完之後,有沒有辦法去記住那個音及寫出那個字,我覺得這都需要溝通的過程,我們也不是說要百分之百、每個人都會才可以,我覺得這個事情就是有可能涉及哪些困境,或者是要宣導、教育,我們把它盤點出來,一起努力來前進,早一點來促成大家期待的單列羅馬拼音這種原住民姓名的表達,我覺得一起來努力啦!但是要盤點,所以我們是這個態度,我們不是說不好,而是希望順一點再來做。
發言片段: 23
王委員美惠:花次,我聽你這樣講,你也是有心要做。
發言片段: 24
花次長敬群:是。
發言片段: 25
王委員美惠:只是說有心去做就要趕快,不是只有嘴巴說說,有問題就要找出問題,既然他們有需求,我們就要讓他們的文化、民族可以繼續保存,所以未來事情還有很多,我們要一件一件去克服。
發言片段: 26
花次長敬群:是,大家一起努力,只有內政部的話,不一定有那個能力,實際上在學校可能也要教大家能夠看得懂羅馬拼音、要會唸,甚至它跟英文之間的轉換。
發言片段: 27
王委員美惠:比較懂的、比較知道的差不多就是那些歲數的人、長輩,因為這些年輕人長久以來都外出工作、讀書,有些都不會了,所以還要在學校教他們,這樣取羅馬拼音姓名才有意義,不然看不懂還是沒有意義,好嗎?
發言片段: 28
花次長敬群:是,瞭解。
發言片段: 29
王委員美惠:以上。
發言片段: 30
花次長敬群: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31
主席:請賴委員香伶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44
meet_id 委員會-10-5-15-20
speakers ["鄭天財Sra Kacaw","廖婉汝","鄭麗文","江永昌","羅美玲","湯蕙禎","王美惠","賴香伶","莊瑞雄","林文瑞","張宏陸","林奕華","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管碧玲","吳琪銘","陳椒華","邱顯智","孔文吉","溫玉霞","翁重鈞","楊瓊瓔"]
page_start 481
meetingDate ["2022-05-25"]
gazette_id 1118401
agenda_lcidc_ids ["1118401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內政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處理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原住民族委員會預算凍結書面報告案計14案;二、審查委 員萬美玲等18 人擬具「姓名條例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審查委員羅致政等 17 人擬具 「姓名條例第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審查委員鄭麗文等18人擬具「姓名條例第九條條文修 正草案」案;五、審查委員伍麗華 Saidhai Tahovecahe 等20人擬具「姓名條例第二條及第四條 條文修正草案」案;六、審查委員溫玉霞等17人擬具「姓名條例第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七、 審查委員廖婉汝等18人擬具「姓名條例第九條及第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八、審查委員羅美 玲等18人擬具「姓名條例第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九、審查委員林奕華等16人擬具「姓名條例 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十、審查委員吳玉琴等 19 人擬具「姓名條例第十五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十一、審查委員鄭天財 Sra Kacaw 等16人擬具「姓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 二、審查委員江永昌等20人擬具「姓名條例第九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agenda_id 1118401_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