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55
發言片段: 0 |
---|
高金委員素梅:(11時55分)部長,我們都要保重。辛苦了!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文化部李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李部長永得: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3 |
高金委員素梅:今天我要跟你談的是原住民部落文資保存的議題,所以也要請文資局長上臺。近幾年來,有非常多民眾前往丹大林道登山或露營,不知道部長有沒有聽過丹大林道? |
發言片段: 4 |
李部長永得:有。 |
發言片段: 5 |
高金委員素梅:你知道它位在哪裡嗎?又是哪一族人的傳統領域?不知道? |
發言片段: 6 |
李部長永得:布農族。 |
發言片段: 7 |
高金委員素梅:丹大林道其實分為兩邊,一邊可以從南投上去,另一邊可以從花蓮進入,都屬於布農族的傳統領域。既然部長不知道,那我對於社會大眾不了解也不覺得奇怪了,我今天就要跟你討論這個問題。 |
丹大林道登山或露營區其實是布農族的起源地,所謂起源地非常重要,與泰雅族的尖石鄉一樣重要,所以不管是丹大或丹大林道,對布農族來講都是非常神聖的地方,布農族尋根會經由這條路。我們卻看到非常多旅客踩著布農族祖先的遺骸或底下非常多傳統聚落,是這樣走過去的。但是既然連部長都不知道,那很顯然我們的民族教育也好、登山教育也好、文資保存教育也好,都出了很大的問題。局長,您真的要特別注意聽了。 |
我認為中央是缺乏橫向聯繫的,文資局又太依賴地方提計畫,局長應該認同我的說法吧?因為所有計畫都要由地方政府提報,不管是屬於縣的文資或是縣政府已經通過後再送到中央成為國家級的文資,好像完全都是透過被動方式,所以我認為需要以更多主動方式出擊,例如原民會。原民會手上其實有非常多而豐富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與遷移的調查歷史,也蒐集非常多動物、植物調查。再看看教育部體育署,該署負責登山教育的推動。那國教署負責什麼呢?是原住民族實驗學校,有非常多民族學校的文化課程都調查得非常清楚。全臺灣已經有34所民族學校,民族學校裡有非常多文化課程,包含遷移史、地理史,其實都已經向部落耆老蒐集得非常完整,動植物調查也是。如果文化部、原民會、教育部與林務局在中央可以進行跨部會整合,我相信所有林道不會單單只有登山、露營功能,還能讓很多人認識林道,也因為了解原住民族的關係,進而理解與尊重我們的族人。部長,不曉得您的看法如何? |
發言片段: 8 |
李部長永得:非常謝謝高金委員。其實我們過去一直都非常重視,但是還可以再加強。 |
發言片段: 9 |
高金委員素梅:是的。 |
發言片段: 10 |
李部長永得:尤其是怎麼進一步推廣這部分。現在已經有一些研究調查,其實有好幾件案子在進行。 |
發言片段: 11 |
高金委員素梅:我知道,這就是我接下來要告訴您的。我手上這份資料是我在4月14日質詢文化部後,你們給我的資料。你們給了我14項計畫案,其中3項結案了,其他都還在進行當中。而我看了之後發現大概都是被動式的,譬如說春日相關計畫就是我提供的,霧臺計畫也是我希望你們去做的,拉庫拉庫溪與花蓮相關計畫也是我們撮合的。其中有非常多案都是部落先告訴我訊息,然後我們再要求地方政府趕快提報計畫上來,由文化部文資局核定。所以我覺得一直以來都是用被動的方式,如果每次都用被動的方式,我們部落非常多文資真的都會被破壞,例如前一段時間我們看到有網紅到我們原住民族地區的霞喀羅古道淨山,霞喀羅古道在尖石鄉,也是我們泰雅族的地區,他是好心要淨山,結果把一堆日據時代留下來的空瓶子都帶下山丟掉了。本席現在出示畫面中左邊這張照片裡面的是我,我們跟一些文化人上去看了之後,覺得這個瓶子寶貴得不得了,但是網紅沒有這樣的常識和知識,所以他去淨山,把所有的東西都當做垃圾,帶下山丟掉了。這就是問題所在。 |
其次是剛剛說的花蓮拉庫拉庫溪,它是文化部大力支持列在前瞻計畫再造歷史現場的專案計畫。1.0是調查階段,2.0是修復、尋根規劃,辦得非常、非常好,居住在那裡的是布農族的族人,我自己也去走了一趟。所以我們認為它不是不可行,而是可以有所為的,真的希望部長能在這裡多花一點心思。 |
我順便提供一下資料,原住民族目前官方認定的族群有16個,部落有700多個,相較之下,文資局這14個案子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我期待部長再努力和原民會溝通好不好?其實我們有一個文化平台,它除了做博物館的事情之外,還可以朝這個方向更努力地來做。您認為呢? |
發言片段: 12 |
李部長永得:謝謝委員,我們會和原民會討論怎麼樣更積極、更主動,尤其是研究調查的部分,假使有一定的成果,我們就主動來提計畫。 |
發言片段: 13 |
高金委員素梅:還包括林務局、國家公園…… |
發言片段: 14 |
李部長永得:相關的…… |
發言片段: 15 |
高金委員素梅:他們的相關計畫都調查清楚計畫之後,文化部是不是就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沒有辦法變成國定古蹟或縣定古蹟,至少把它拉出一個範圍,讓大家清楚知道裡面的東西不要亂動…… |
發言片段: 16 |
李部長永得:OK。 |
發言片段: 17 |
高金委員素梅:因為它即將是要保護的文資,這是第一點。其次,我們希望文資局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回到部落一起商量,因為部落才清楚知道他們是如何遷徙的,這要靠口耳相傳,而且要和專家學者一起開會討論。接下來則要靠藝術家了,我們很害怕部落裡面都用那種四四方方的牌子,寫一些很官方的字眼,完全沒有藝術氣氛,也沒有我們族人的文化意涵,所以如果這方面的預算可以交給部落去執行的話,既可以解決部落的就業問題,又能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本席以這個部分來請教部長,希望部長能夠答應並具體落實,可以嗎? |
發言片段: 18 |
李部長永得:OK,好,我想委員這個意見非常好,所以我們會朝這個方向全力以赴地努力。 |
發言片段: 19 |
高金委員素梅:那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知道部長已經交代這個文化平台橫向聯繫在做這些事情?2個月後還是什麼時候? |
發言片段: 20 |
李部長永得:我們3個月內就召集這個平台,和相關單位…… |
發言片段: 21 |
高金委員素梅:3個月內? |
發言片段: 22 |
李部長永得:對,包括原民會、林務局、國家公園。 |
發言片段: 23 |
高金委員素梅:謝謝部長。 |
發言片段: 24 |
李部長永得: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25 |
主席:請張委員其祿發言。(不在場)張委員不在場。 |
登記質詢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有陳秀寳委員及楊瓊瓔委員提出書面質詢。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94 |
---|---|
meet_id | 委員會-10-5-22-15 |
speakers | ["林奕華","萬美玲","鄭正鈐","張廖萬堅","黃國書","何欣純","林宜瑾","吳思瑤","范雲","吳怡玎","賴品妤","陳椒華","邱顯智","高虹安","高金素梅","陳秀寳","楊瓊瓔"] |
page_start | 165 |
meetingDate | ["2022-05-25"] |
gazette_id | 1118502 |
agenda_lcidc_ids | ["1118502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或處理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文化部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30案;二、審查 (一)行政院函請審議「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二)台灣民眾黨黨團 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委員黃世杰等18人擬具「水下文 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萬美玲等16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 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委員陳秀寳等18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 文修正草案」案、(六)委員林奕華等17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七)委員林奕華等17人擬具「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七條、第十三條及第四十條條文修正草 案」案 |
agenda_id | 1118502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