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48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歐珀:(9時46分)臺灣從民選總統開始,每四年改選一次,九合一選舉是在總統選舉之後的期中舉辦,從2014年到2018年,現在是2022年,即將進行第三次九合一全國地方選舉。以整個選風來講,因為我從政也30年了,臺灣的選風是每況愈下。我要提醒部長、司法院副秘書長,還有相關檢調單位,臺灣的選風非常差而且每況愈下,當然與整個社會的風氣、執法的態度,還有對案件的處理都有關係;至於立法委員的立法是不是有探討或調整的必要,我們也深自反省。根據選罷法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第一百零一條及第一百零二條,對於所謂的買票行為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如果是預備犯則處一年以下徒刑。不能說我們在刑法上的刑度比其他國家低,我們在民主國家裡面算重,但是為什麼我們的賄選會越演越烈?我們來探討一下。請問部長跟司法院副秘書長,有關107年地方選舉查察賄選,從分案、偵查、起訴到定罪,你們手上有沒有資料?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法務部蔡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蔡部長清祥:我們同仁有提供一些資料,委員如果想知道,我們會提供給你。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歐珀:我有準備資料,我就直接跟大家說明。107年分案的總共有7,486件,進入到偵查2,048件,偵查之後起訴的有324件,到最後法官心證當選無效的有128件。從整體案子來看,確實從掌握情資到偵查階段有很大的落差,所以情資的品質掌握要更落實、更積極。從偵查到起訴總共只有324案,二千多件只有324案被起訴,也表示在偵查與起訴之間存在很大的落差。最後,我想提的是法官心證,宜蘭縣在2018年,也就是107年,有兩位縣議員一審被判決有罪,可是到二審又無罪。你們有沒有訂定KPI來降低起訴率跟定罪率的落差,或者是有沒有追蹤考核這個情況?起訴率及定罪率怎麼樣訂定標準來釐清?
發言片段: 4
蔡部長清祥:定罪率不能完全看起訴後法官判決有罪的部分,很多案件也許坦白承認有罪的時候,檢察官的裁量就會往緩起訴方面走,緩起訴也是證明他有罪,只是處理的模式不必再起訴送到法院去判刑,檢察官在緩起訴裡面就可以決定,所以我們要看定罪率也許應該要把緩起訴或是職權不起訴的部分再加進去,證明偵查認定他有犯罪嫌疑,是構成犯罪的。這一點我會再提供更詳細的資料給委員。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歐珀:我有份資料,看了資料以後,我肯定法務部有統整。大家看一下,針對不同情資來源提出方案,我剛剛講情資的品質,從這裡面可以看到來源,警察單位是44%,檢察單位是8%,調查單位是16%,民眾是23%,廉政單位是7%。簡單來講,法務部最近統整查賄的葵花三寶典,包括法令輯要、偵查要領跟無罪案例都提供給全國的司法檢察單位。我覺得這部分有效果,但是民眾跟警察方面的來源占大部分。我看對民眾宣導現在都是貼貼海報或者是拍一些微電影,是不是可以要求公家機關在選舉前三個月,能夠懸掛反賄選的大型看板來加強宣導?
發言片段: 6
蔡部長清祥:好。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歐珀:我覺得現在看板看了讓人吐血,幾乎都是在打泥巴仗的看板,但是社會公義、正義的伸張應該要讓社會大眾知道,你們很積極在查賄選。這一點請部長再研究一下。
另外,針對警察的部分,分案有44%來自警察提供情資,警察的情資應該是最確切的,為什麼你們提供的情資也有那麼多問題?這一點,我想請你們回去檢討一下,你們自己查察的情資應該是很正確的,是不是能夠加強到起訴率的部分?四年前的起訴案件有多少比例被判決確定?能不能在選前起訴,加強速審速辦?這個部分請司法院加強,反正已經起訴到法院了。剛才你們也提到,滿5個月就開始會提醒要趕快定罪。
發言片段: 8
主席:請司法院黃副秘書長說明。
發言片段: 9
黃副秘書長麟倫:就會督促要積極進行。
發言片段: 10
陳委員歐珀:因為不只是民眾希望能夠速審速定罪,而且包括當事人都希望能夠速審。我覺得起訴是很大的關鍵,馬上就有遏阻作用,所以偵查要能夠趕快起訴。我知道現在很多單位在起訴後就願意先提撥檢舉獎金,宜蘭縣就有提供20萬元,只要是起訴的案件就有,也是為了配合政府的加強查緝。
現在買票手段越來越多,大概很少買票行為是直接交付給選民,大部分的買票都從以前發給樁腳,變成統包發給樁腳頭。也就是一里找一個人,這個人再找幾個,買票已經都發包給樁腳頭,等於是隔了兩、三層,所以法務部要好好研究買票行為是怎麼樣在精進,這個部分我就這樣建議,請法務部來應對。
另外,我也期待檢調單位能夠跟地方團體合作,強化檢舉情資的蒐集,並不斷教育民眾如何提供有效檢舉,然後予以定罪。其實我們現在提供的獎金滿多的,縣市長500萬元,縣議員200萬元,希望能從這方面加強對民眾的宣導,建議法務部也要督促地方相關單位,逐步到每個地方辦理反賄選宣導,這樣應該會有效。再者,希望可以儘速起訴、速審、速決,這樣也可以避免補選資源的浪費,這部分提供給部長及司法院法官參考。
現在我看臺灣的狀況,好像好的人才都不敢投入公共事務;投入公共事務,不管是選代表、里長、議員、立法委員到縣市長,都是一段很長的歷程,我們很擔心好人才不願意投入公共事務,而一旦投入後,選舉對他們來講又是不利,因為選舉風氣這麼差,變成是惡性循環,好人才即使有意願,也會馬上被淘汰;還有更糟的情況,就是選上之後,學壞的比學好的要多,因為現在他要選舉,碰到的就是要怎麼選才選得上的問題。
對於這種風氣,我覺得並不是沒有機會,小英一直強調司法改革,我們都知道,賄選是民主之惡,賄選也是貪腐的源頭,會賄選的人大部分都會貪污,所以追根究柢要從查察賄選開始,這是政府施政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們剛剛講的清廉、勤政、愛鄉土,這是臺灣從政的政治人物一個基本的要求。其實這些好的風氣需要一個完整的體系來養成,否則參政的人都是四流人物,甚至是不入流的人才會參加選舉,那麼社會就變成是反進步、反淘汰。
每每想到臺灣選舉的風氣每況愈下,我真的很憂心,很憂心,更不敢要求自己的小孩或好朋友的小孩從政,這些都是因為有根本的問題存在。我是滿敬重蔡部長的,因為現在檢警調人事也已經很穩定,是不是在你任內可以從這次選舉而有一番作為?我們知道2014年、2018年及2022年這三次選舉,2018年那次是選風最差的選舉,而從2020年起就逐漸變好了,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期待。謝謝部長,還有調查局、廉政署,大家辛苦了,我想民眾也會看我們這個政府有什麼作為,身為執政黨委員,我對你們的期待更深,我也會全力協助查察賄選,以上。
發言片段: 11
蔡部長清祥:謝謝委員,也非常佩服委員的高見,我們會積極跟大家一起合作。
發言片段: 12
主席:好,謝謝陳歐珀委員。
發言片段: 13
主席(陳委員歐珀):請黃委員世杰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96
meet_id 委員會-10-6-36-3
speakers ["陳歐珀","游毓蘭","曾銘宗","黃世杰","林思銘","江永昌","陳以信","李貴敏","楊瓊瓔","張其祿","林奕華","賴士葆","洪孟楷","孔文吉","陳玉珍","周春米","劉建國","鄭運鵬"]
page_start 349
meetingDate ["2022-10-03"]
gazette_id 1118801
agenda_lcidc_ids ["1118801_00010"]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司法院副秘書長、法務部部長、法務部調查局局長、法務部廉政署署長、內政部警政署列席 就「貪瀆與賄選案件之犯行認定及各縣市查察辦理情形」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8801_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