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74
發言片段: 0 |
---|
吳委員思瑤:(11時31分)院長,首先要先感謝,因為本席每年都會提醒、要求故宮要加入臺北市一個比較大型的夜間藝術活動,就是白晝之夜。謝謝故宮今年又重返白晝之夜,而且我看到網路上,尤其是年輕世代,有很多人,不管是在Dcard或是PTT的留言,大家對於這一次臺北市在士林區舉辦的白晝之夜,對於藝術的內容或者是動線上其實是有一些爭議跟不滿,但是我看到挺多留言都是在肯定故宮的。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國立故宮博物院吳院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吳院長密察:委員好。謝謝。 |
發言片段: 3 |
吳委員思瑤:故宮這一次也邀請了獨立樂團進到故宮,然後讓大家去體驗夜間的故宮風貌,所以我要以這樣的方式再做一個提醒,只要我們擴大跟在地文化館舍、縣市政府的觀光或活動合作,都可以提升我們的能見度,而且故宮可以有新的開創。就以這一次的白晝之夜為例,故宮成為了臺北市的亮點,這個部分我要來作出提醒。 |
有關今天的主題,委員們都在關心國境即將重新開放之後,故宮究竟是蓄勢待發還是一蹶不振?本席倒是希望以一個新的角度,也是我長期在論述的,有二年多的時間讓故宮休養生息,這二年的時間對我們來說非常的珍貴,我們可以對內來檢視我們所有的軟硬體能不能夠真正地做到友善、共融、跟上國際,我認為這是非常關鍵的二年。我今天跟您再重新盤點跟檢視一下我們對於未來的故宮,即下一個世代應當有的故宮新價值,我們到底有沒有做足超前部署。 |
我也看到業務報告,故宮有派代表去參加ICOM(國際博物館協會)8月24日在布拉格舉行的年會,不曉得院長有沒有關注到,歷經18個月的討論且非常嚴密所推敲出來的,對於國際上的新博物館的定義,不曉得院長有沒有掌握? |
發言片段: 4 |
吳院長密察:有。 |
發言片段: 5 |
吳委員思瑤:也就是說,博物館不應該只是一個為營利而存在的機構,它對社會的貢獻是透過研究、收藏、保存、展示有形和無形的文化資產來做到對公眾的開放,更重要的是,要朝向多元跟永續發展的博物館新價值就是要做到文化的近用跟做到共融,這是國際對於新博物館的新定義。也就是說,博物館不是只迎向一般的觀光客或是一般的文化消費者,博物館應當發揮共融跟文化近用、文化平權的精神,讓每一種族群、每一個人的文化權利不會被剝奪。我想這就是我對於故宮的期待,能不能夠真的做到共融跟友善呢? |
螢幕上這張簡報是你們新年度的工作重點,其實友善博物館你們大概做了4年,今年我看到你的工作重點裡特別針對推動友善博物館要加強第一線服務人員的障礙者平權知識,這個很重要。在硬體方面,為高齡者跟障礙者提供友善平權的參觀環境,這個也非常重要。軟體、硬體都需要有共融跟友善。 |
另外,在開放博物館的這一端,故宮也揭示了一個重要的新的實踐,就是文化平權,針對低度參與觀眾的平權教育要能夠重視,也就是有一些人他永遠是博物館的outsider,包括身心障礙者、特教生、一些長輩或是一些嬰幼兒,他們都不應當被排除在故宮的門外。 |
我看到你們工作重點有了,我們再來檢視一下。我曾經在去年以兩廳院為例,這是本席長期在觀察臺灣各個文化館舍,不管是表演藝術或視覺藝術,我認為在共融跟友善上做得最好的是兩廳院,兩廳院讓充分獲取資訊跟藝術共融成為每一個人的權利,排除人人參與藝術的障礙,這是所有文化人的責任。兩廳院做得到,故宮一定也可以。 |
我上一次質詢時曾列出這些不同的、需要去強化的障礙者共融的不同對象,故宮能不能夠跟上兩廳院?這一張是你們的成績,紅色的部分是新增的,在視覺障礙者的部分,你們增加了口述影像語音導覽機,很好;你們也增加了觸覺地圖,這是新方案,很好;在聽覺障礙者的部分,你們也設了故宮手語導覽APP,這是一個進步;在心智障礙者的部分,到目前為止你們推出了四版的易讀版,我認為可以做更多;然後其他類的部分,你們過去是到學校針對特教生來提供這種觸摸的文化體驗,對於展品用觸摸去體驗它,現在回到故宮的場域,每週四下午有3個場次。你們確實有進步,但是還不夠,我點出幾個肯定跟要加強的部分。在青少年的部分,謝謝你們,圖書館的入館年齡已經全齡開放了,對不對? |
發言片段: 6 |
吳院長密察:是。 |
發言片段: 7 |
吳委員思瑤:本來要16歲才能進場,謝謝你們,在我的要求之下已經開放。而兒童及青少年事務參與委員會也從17%的青少年比例提升到25.7%,我希望這樣的運作必須要是實質的運作,而不是一個花瓶的平臺,這個我也給予肯定,也提醒院長。樂齡者的部分也是我要肯定的,10月是我們的重陽節,明天就是重陽節了,故宮第一次辦「老派青春期─故宮樂齡月」,應該是第一次吧? |
發言片段: 8 |
吳院長密察:是的。 |
發言片段: 9 |
吳委員思瑤:我看到你們七大方面已經有四項馬上額滿了,換言之,只要我們提供機會,樂齡者、長輩們都非常期待能夠來親近故宮、體驗故宮,只要我們有做,有offer這樣的機會,樂齡者就能夠充分的來體驗故宮,我要給予肯定。其實這個也不只是在樂齡月可以做,院長是不是可以承諾,這樣一個好的經驗,我們10月上路,未來應當更全面地去推動,這應該沒有問題吧? |
發言片段: 10 |
吳院長密察:沒問題。 |
發言片段: 11 |
吳委員思瑤:好。下一個就是我一直等不到你們答案的,對於兒童及育兒的家長,故宮還是不友善,兩廳院能夠提供欣賞表演藝術,不管是欣賞音樂會、舞蹈或戲劇的家長們,能夠提供孩子的臨時托育。這一次陳時中競選臺北市長,他也提出了一個相關的政見,就是臺北市的文化館所跟體育場館要增加臨托的服務,讓家長不會因為有0到6歲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去親近藝術,故宮還是沒有做到耶!院長,對於托育的服務,故宮是一個世界級的博物館,未來的大故宮計畫,我想在空間跟人力上應當可以克服吧? |
發言片段: 12 |
吳院長密察:如果我們新的館舍整理好的時候,空間是可以克服的。 |
發言片段: 13 |
吳委員思瑤:這一點我希望你們一定要來規劃,目前故宮有個學藝中心,他跟我說的臨托其實是二件事,學藝中心是5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去透過體驗來瞭解故宮,但是北院跟南院的人力都非常的不足,也就是以我來講,學藝中心是做好看的啦!今年暑假剛剛開幕的國美館兒童藝術基地,我建議院長好好去跟新任廖館長來看看國美館的新計畫,讓孩子可以用兒童博物館學的方法,從遊戲中去體驗藝術,從藝術來認識世界。所以托育在兒童的部分,故宮應當提供軟、硬體,讓這些家長可以儘管去參觀故宮不會受到剝奪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強化故宮兒童學藝中心的功能,讓兒童本身能夠來親近故宮的文物,這個部分我一直沒有等到你的答案呢? |
發言片段: 14 |
吳院長密察:跟委員報告,我們現在在重新思考用原來第二行政大樓的空間,整個當成兒童館。 |
發言片段: 15 |
吳委員思瑤:所以確定要做這個部分? |
發言片段: 16 |
吳院長密察:是的。 |
發言片段: 17 |
吳委員思瑤:多久時間可以有具體的規劃? |
發言片段: 18 |
吳院長密察:需要2年的時間。 |
發言片段: 19 |
吳委員思瑤:你可不可以會後來跟本席提出你們對於故宮學藝中心的提升以及臨託服務的規劃?即來跟本席做報告,沒有道理國美館在做;沒有道理連市長參選人都能夠提出這樣的遠景,也沒有道理二廳院做得到,而故宮是世界級的博物館卻沒有這個開端。 |
發言片段: 20 |
吳院長密察:我們第二行政大樓整建完了之後,就是要整棟都給兒童來使用。 |
發言片段: 21 |
吳委員思瑤:那把具體的方案拿給本席,我後面的時間要講身心障礙者,我保留到下一次的機會。提醒院長,共榮跟友善我們要搞真的,這才是下一個世紀的博物館最新應當被重視的價值,好嗎?謝謝! |
發言片段: 22 |
吳院長密察: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23 |
主席:請林委員宜瑾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44 |
---|---|
meet_id | 委員會-10-6-22-2 |
speakers | ["陳秀寳","范雲","萬美玲","林奕華","王婉諭","張廖萬堅","鄭正鈐","黃國書","高金素梅","何欣純","賴品妤","吳思瑤","林宜瑾","楊瓊瓔","吳怡玎","張其祿","洪孟楷","孔文吉","陳明文"] |
page_start | 397 |
meetingDate | ["2022-10-03"] |
gazette_id | 1118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8801_00011"]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 長吳密察列席就「國境開放後故宮博物院應如何延攬國外觀光客」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8801_0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