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77
發言片段: 0 |
---|
廖委員婉汝:(12時27分)部長辛苦了!本席首先要跟部長求救,我們屏東縣有一個牡丹水庫,牡丹水庫位於恆春半島的牡丹鄉,奇怪的是墾丁會缺水,鵝鑾鼻會缺水,請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近兩年因為疫情之故,遊客減少了,現在好不容易到了遊客回流的時候,卻發覺水壓不夠,到了假日就缺水,墾丁可能還有一些,鵝鑾鼻就直接停水了,因為那邊很多都是民宿,大家就只好購買大桶的儲水桶。請問到底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台水公司李總經理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李總經理嘉榮:委員好!謝謝委員的關心,今年暑假遊客真的是非常多,水公司這邊…… |
發言片段: 3 |
廖委員婉汝:以前就很多,不是今年很多。 |
發言片段: 4 |
李總經理嘉榮:我們有稍微調查過,包括小琉球、墾丁,今年暑假的遊客量真的是大爆發,我們的供水量確實是比較吃緊一點。 |
發言片段: 5 |
廖委員婉汝:牡丹水庫的水送到哪裡去了? |
發言片段: 6 |
李總經理嘉榮:牡丹水庫大概整個南屏東的部分,包括墾丁…… |
發言片段: 7 |
廖委員婉汝:會往北送不會往南送就對了?只會供應給萬丹,不會供應給恆春? |
發言片段: 8 |
李總經理嘉榮:都有,牡丹水庫也有供應給恆春鵝鑾鼻。 |
發言片段: 9 |
廖委員婉汝:那為什麼到墾丁、鵝鑾鼻就沒有水了呢?你只要告訴我解決方式就好了。 |
發言片段: 10 |
李總經理嘉榮:我們現在是加強調配,在官網裡面也建置了很多水壓觀測站。 |
發言片段: 11 |
廖委員婉汝:是因為水壓不夠還是水管太小? |
發言片段: 12 |
李總經理嘉榮:我們會同步進行,這些水壓觀測站目前已有15個點在進行監測,看看哪邊的水壓比較低,我們會加強去做調配。第二個就是工程改善部分,對一些口徑比較小的管線,我們已經擬具了一些計畫。 |
發言片段: 13 |
廖委員婉汝:什麼時候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
發言片段: 14 |
李總經理嘉榮:我們在調度備援幹管計畫裡已經有一段從牡丹出來到統埔的管線,長度將近5公里,現在已經在進行中。另外從統埔這邊再往恆春方向,我們現在也在規劃…… |
發言片段: 15 |
廖委員婉汝:照總經理所說,總而言之,以前的管線都不給恆春地區用,直接北送而已,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6 |
李總經理嘉榮:不是…… |
發言片段: 17 |
廖委員婉汝:不管你們的觀測站怎麼樣,今年已經快過了,請問明年能不能解決這些用水的問題? |
發言片段: 18 |
李總經理嘉榮:我們來努力。 |
發言片段: 19 |
廖委員婉汝:請問部長,明年完成可以嗎? |
發言片段: 20 |
主席:請經濟部王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1 |
王部長美花:在這個部分,剛才總經理說了有一些中長程的問題…… |
發言片段: 22 |
廖委員婉汝:還有中長程的問題?牡丹水庫到恆春到鵝鑾鼻才幾公里啊! |
發言片段: 23 |
王部長美花:他們已經有在改善了,如果這個中長程…… |
發言片段: 24 |
廖委員婉汝:他們的改善就是叫大家多準備一些水桶,然後多裝一些加壓裝置而已。 |
發言片段: 25 |
王部長美花:所以我要跟委員報告,明年的部分我們會預先準備…… |
發言片段: 26 |
廖委員婉汝:管線會改吧? |
發言片段: 27 |
王部長美花:是。 |
發言片段: 28 |
廖委員婉汝:謝謝!本席希望明年不要再有民眾因為這些問題來跟我們陳情。 |
第二個要請教部長的問題是我們的能源政策會不會調整?因為俄烏戰爭已經發生大半年就快一整年了,天然氣等一些問題就逐步呈現出來,到今年6、8月,價格大概漲了66%,現在美、日、韓都在搶天然氣,在我們國內的能源政策裡,天然氣是未來政策的一個重點,而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未來價錢很高,請問這些問題要怎麼解決?最重要的是歐洲議會在今年7月通過將天然氣、核能正式列為過渡性永續經濟活動的法案,在我們還是否定核能、未來能源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請問我們的經濟活動會不會因為能源政策的關係,在出口上碰到瓶頸? |
發言片段: 29 |
王部長美花:畢竟天然氣比較低碳,所以用它來取代…… |
發言片段: 30 |
廖委員婉汝:問題是我們四面環海,大陸那邊現在每次演習都是環島演習,在這種情況下,請問我們的天然氣保留量大概是幾天?大概一週,7到8天而已嘛!我們要建的儲存槽也還沒建好啊! |
發言片段: 31 |
王部長美花:我們現在的儲存量大概是11至12天。 |
發言片段: 32 |
廖委員婉汝:以前都是以一週為單位,現在則是11至12天,且很多儲存槽亦尚未建好,本席希望未來核能政策要做修正,因為這關係到我們未來的經濟發展,你們現在高喊114年要關閉的核三廠,到時候不要又要延役了!因為他們跟我們講,到時如果沒電的話,核三廠的儲存槽還是有空間可以放燃料棒,對不對?所以大家要面對現實,歐洲議會都知道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俄烏戰爭引起的問題不會今年或明年就解決了,希望經濟部能對這些問題提前進行內部檢討。 |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歐盟於今年7月修正了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規,把電力排放納入CBAM範圍,我們台電的排放量從109年開始是502g,目標是114年達到424g,韓國現在是416g,我們如果不調整,未來碳排放納入碳關稅徵收範圍的話,會不會衝擊我們的出口貿易?我們有沒有修正的方向? |
發言片段: 33 |
王部長美花:降低碳排放係數確實是我們要努力的部分,所以我們現在要趕快增加再生能源。 |
發言片段: 34 |
廖委員婉汝:可是我們的作法一直都沒有出來。 |
發言片段: 35 |
王部長美花:我們增加再生能源也是與降低碳排放有關。 |
發言片段: 36 |
廖委員婉汝:現在所有製造廠商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量都要納入碳關稅課稅的範圍喔! |
發言片段: 37 |
王部長美花:這裡面包含很多部分,包括能源的來源要再增加低碳和再生能源;另外,廠商則應思考如何節能減碳…… |
發言片段: 38 |
廖委員婉汝:對啊!這對於廠商包括我們的護國神山、用電用水最兇的都是未來的競爭壓力,一旦要納入課稅的話,就沒有競爭力了嘛!如果2027年就要開始實施的話,距今才5年而已,對於這個5年後的問題,本席認為我們必須要超前部署,經濟部要將碳排放問題納入非常重要的議題來研究。好不好?謝謝! |
發言片段: 39 |
王部長美花:是。 |
發言片段: 40 |
主席:接下來請何委員欣純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46 |
---|---|
meet_id | 委員會-10-6-19-2 |
speakers | ["賴瑞隆","陳亭妃","林岱樺","邱議瑩","楊瓊瓔","高虹安","蘇治芬","謝衣鳯","邱顯智","孔文吉","蘇震清","陳明文","邱志偉","呂玉玲","李貴敏","鄭天財Sra Kacaw","廖婉汝","何欣純","陳椒華","洪孟楷","張其祿","陳超明","邱臣遠","江啟臣"] |
page_start | 187 |
meetingDate | ["2022-10-05"] |
gazette_id | 11190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90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經濟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經濟部部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90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