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804

發言片段: 0
邱委員泰源:(13時31分)署長,辛苦了。今天早上到現在針對環保署相關業務,各位有智慧的委員都已經提出很多詢問,署長也都做了非常好的回答,令人非常敬佩。我們稍微再回歸到幾個問題,也就是說,現在在推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左邊這個是世界地球日蔡總統在臉書很清楚宣示,臺灣一定要成功!關於這個部分,大家一定要克服所有困難來努力。右邊這個圖就是國發會在3月21日所發布的一個淨零路徑規劃,其中有各大面向,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當然沒有全部談到,但大致上也都有關心到。關於這個法,剛剛已經提了很多,後續要再努力看看能不能完成,以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相關的子法修訂、各部會的協調,當然還牽涉到環境部的改組等等,後續我再跟署長請教幾個問題。
談到減碳制度的規劃與落實,2050年淨零排碳的目標設計遠大於過去設計的減碳目標,所以看起來真的需要持續努力,不曉得署長這邊要如何規劃,才能達到2050淨零排碳的目標?怎麼樣做階段性的調整?我就一併問了,在調整、轉型中當然一定會有一些衝擊,要怎麼樣保障社會轉型的弱勢群體?比如怎麼樣給他們在轉型當中輔導,關於這部分,可不可以請署長跟我們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環保署張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張署長子敬:委員好。2050淨零排放其實是國家整體的目標,所以各部會都要一起來,它的達成路徑是由永續發展委員會召集各部會談出來的,所以剛剛講的3月30日公布的路徑是大家一起集合起來談的。當然,我們現在會在這裡面繼續檢討,看2030的目標我們有沒有機會再做適當的調整。所以,關於階段性目標,因為我們現在所提的2020、2025、2030,是在當初規劃2050要減到2005的一半所畫的,現在我們既然提出2050要淨零排放,這個路徑要不要調整就是在檢討當中。至於在法裡面,我們已經寫出來了,那就是每5年要檢討一次,就像剛剛也有委員提到,人家在檢討這個目標的時候有一些原則,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參考?所以我剛才回答是說,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把40、45一下子定出來,因為情勢會改變,說不定那時候有新的技術出來,說不定40就可以達到也不一定,所以我們才說,應該把那個檢討的方法定出來,然後滾動地去檢討我們可以達到的目標,這樣子會比較切合我們實際可以執行的,所以這個是我們在法裡面設定的。至於公正轉型這個確實是非常重要,因為在整個2050淨零排放裡面,可能會有一些弱勢他會受到衝擊,所以在這轉型裡面怎麼去兼顧、照顧到這些可能受到衝擊的族群?我們在12項戰略裡面也有一項是公正轉型,公正轉型裡面現在是由國發會負責,它會在這裡面彙整各部會所主掌的可能受到衝擊必須要照顧的這些,怎麼透過公正轉型的策略,然後讓他能夠減少他所受到的傷害,這個是國發會目前在推動這個事情。
發言片段: 3
邱委員泰源:謝謝署長講得非常清楚,把這幾個問題非常清楚的來說明,當然我個人會比較重視一些研發,研發的技術一定會一直演變,就像我們禮拜一衛環去參觀一些癌症治療的醫院,現在也變得進度非常快,有時候令人覺得非常詫異,然後異類的跨領域的結合也非常重要,像北榮重粒子的一個中心,這是臺灣第一個,它那個地方或者是在臺大癌醫分院質子治療中心等等這些。它是建構一個中心,裡面有很多可以用這種中心來做研發,讓它更有效率,我是舉例說有很多跨領域的結合,然後環保署也可能要關注到新興技術是不是好用、實用,引進來這樣可能才有辦法一直突破,謝謝署長!
我們看下一個主題,請教碳盤查的問題,今天其實在業務報告裡面也有提到,有直接排放源和間接排放源,這個部分都有在努力,還是請署長可不可以說明一下?現在有多少產業已經完成碳盤查,怎麼樣協助更多產業完成盤查?另外我個人一直都比較重視文化的改變,怎麼樣讓產業自己願意來建立更全面的減碳文化?
發言片段: 4
張署長子敬:謝謝委員!我想盤查的部分,我們現在第一階段是針對有關直接排放超過每年2.5萬噸的去進行盤查,就是大家所熟知的287家,這個大概掌握我們全國排放量的……
發言片段: 5
邱委員泰源:署長,更簡要就好。
發言片段: 6
張署長子敬:78%,現在我們把間接排放源超過的,第二階段也公布了,所以大的都在這裡面。對於小的剛剛委員所關心的,其他的產業它怎麼去盤查?所以我們也定了指引協助他們,我們也辦訓練班跟說明會,讓他們自己可以去瞭解它的碳盤查。當然所謂建立碳的文化,就是他先瞭解自己的排碳之後,我們提供一些機制,像剛剛講說大帶小等等,讓他可以去進行減碳,我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
發言片段: 7
邱委員泰源:謝謝署長再度清楚地說明,讓我們知道在這個部分的工作是有計畫在執行。我們看下一張,這個大概簡單報告一下,我也聽過李院長幾次的演講,他大概也提過碳費的使用怎麼樣符合公正轉型這個部分,當然今天有幾位委員也都提到一些,你有沒有要再補充一點?
發言片段: 8
張署長子敬:是,跟委員報告,我們之所以講碳費先行,是因為碳費是特別的功課,針對特定目標、特定對象去收的,我們可以集中在減碳工作的推動,跟碳稅當然會不太一樣,因為碳稅是徵收了一起來用的,所以有關所謂公正轉型等等,也許那一部分可以來支應。
發言片段: 9
邱委員泰源:好,謝謝!最後一個,我還是要感謝環保署,我們在醫界方面很重視人民的健康,當然也重視全人,他生活在家庭、生活在社區所有相關的因素,影響到健康我們都要關注,所以我們都會站出來跟環保署共同來推動,譬如相關的空污、相關的工作,也感謝環保署,還有督促各縣市環保局,都跟當地的醫界有很好的結合,當然醫界也非常願意繼續來努力。現在是空污季節,而且看起來空污的問題還是一直都存在,不曉得署長對於這樣的合作,有沒有在鼓勵和期望?
發言片段: 10
張署長子敬:謝謝委員!因為委員在醫界的領導地位,帶著我們可以跟醫界有這樣的合作,我覺得很好,所以我想我們未來還要繼續拜託委員跟我們多多的合作,來讓更多的民眾去重視這個,因為醫界在我們社會的地位,所以他們來說,可能更多民眾會願意聽,未來還請委員繼續來支持。
發言片段: 11
邱委員泰源:我們會全力支持,大家一起努力,謝謝署長,謝謝!
發言片段: 12
張署長子敬: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3
主席(邱委員泰源):接下來請陳委員瑩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12
meet_id 委員會-10-6-26-2
speakers ["邱泰源","賴惠員","蘇巧慧","吳玉琴","洪申翰","黃秀芳","蔡壁如","徐志榮","莊競程","張育美","蔣萬安","楊曜","邱顯智","林為洲","楊瓊瓔","高嘉瑜","張其祿","孔文吉","廖婉汝","陳椒華","廖國棟Sufin‧Siluko","陳瑩","李貴敏","廖國棟Sufin‧Siluko"]
page_start 449
meetingDate ["2022-10-05"]
gazette_id 1118901
agenda_lcidc_ids ["1118901_0001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中華民國112年度中央 政府總預算案關於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管預算。(公務預算及基金)(僅詢答)
agenda_id 1118901_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