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52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明文:(16時45分)111年國慶煙火昨晚在嘉義施放,非常地成功,我要在這裡再一次感謝國慶籌備會,感謝主委游院長能夠選定嘉義來做為國慶煙火的施放地。為什麼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感觸良多,因為這是闊別18年,18年前也在同樣的地方放煙火,當時是台糖甘蔗園,18年後我們也在那個地方放煙火,但是那個地方已經變成故宮南院,我要在這裡再次感謝游院長,他當年是行政院長,正式宣布故宮南院建在嘉義。
我講這些最主要是讓蘇院長瞭解,嘉義縣在這幾年開始有所改變、進步,尤其是蔡英文政府執政這4年,嘉義有明顯的進步,特別是你擔任了三年多、將近4年的行政院長,你對嘉義也可以說是貢獻良多,尤其是積極地在兌現蔡總統的大南方政策,促進產業南移,包括嘉義縣有嘉義科學園區、中埔產業園區、水上產業園區、嘉義民雄航太園區、民雄鐵路高架化、糖鐵五分車延伸到故宮南院、故宮南院的國寶館還有茶葉改良場總場南遷到嘉義,這些都是嘉義人非常有感的,這一點我也特別在這裡向蘇院長表達謝意,嘉義縣正在邁向農工大縣,如果沒有蘇院長真的就無法實現。
我今天除了要感謝你以外,也要提出幾個問題跟你一起探討如何讓嘉義更好,特別是如何縮短臺灣的城鄉差距,這一點我要特別利用今天跟院長討論。依據財政部的稅課收入的決算資料,從102年到110年,今年因為還沒有決算,所以我是用這9年的資料,這些年間,除了102年及109年外,其餘大概都有超徵的狀況,沒有錯吧?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財政部蘇部長答復。
發言片段: 2
蘇部長建榮:是。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明文:確實這幾年稅課收入都超徵,尤其是去年(110年),我們超收3,252億元,沒有錯吧?
發言片段: 4
蘇部長建榮:是。
發言片段: 5
陳委員明文:這個比例相當高,請問院長,造成此高額超收的原因為何你知道嗎?
發言片段: 6
蘇院長貞昌:就是因為所得稅、營業稅這些。
發言片段: 7
陳委員明文:超收三千多億元……
發言片段: 8
蘇部長建榮:委員,我可以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9
蘇院長貞昌:請部長跟您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0
蘇部長建榮:最主要是因為最近這幾年,除了疫情那一年以外,我們因為臺商回流,整個經濟發展起來,這對經濟成長做了很大貢獻,所以稅收比預算數還多,這是大家努力的成果。
發言片段: 11
陳委員明文:我們當然樂觀其成,我是想問為什麼會造成這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編列預算不實?還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發言片段: 12
蘇部長建榮:不是。
發言片段: 13
陳委員明文:還是因為我們經濟狀況整個好起來,所以超收?
發言片段: 14
蘇部長建榮:是,是經濟成長的結果。
發言片段: 15
蘇院長貞昌:我認為一句話,表現比預期的好!
發言片段: 16
陳委員明文:蔡政府執政這幾年,大概只有一年短收而已,其它都超收,在未來稅額超收是不是會變成財政的常態化?
發言片段: 17
蘇院長貞昌:不一定喔,像今年受到戰爭、疫情的影響……
發言片段: 18
陳委員明文:不會就好。那我要問院長,現在超收稅款的使用方法是不是像統籌分配款的分配方式?原則性有沒有變?
發言片段: 19
蘇院長貞昌:地方的統籌分配稅款比過去歷年都增加很多。
發言片段: 20
陳委員明文:我是說分配原則。比如2022年中央普通的統籌分配款大概兩千七百三十幾億元,六都分配到一千九百四十多億元,大約百分之七十幾,剩下的才分配給非六都的縣市,超收也是照這種方式分配嗎?是這樣子嗎?
發言片段: 21
蘇部長建榮:跟委員報告,因為我們收到的比預算數多,而所得稅有10%會歸統籌分配稅款,營業稅則有40%,所以如果它收的比較多,地方政府的統籌分配稅款就會相對比較多。委員這邊所看到的是中央政府的部分……
發言片段: 22
陳委員明文:不是,我現在要問你的問題很簡單,就是稅款的分配如果是照普通統籌分配款的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話,六都的配比還是比較高,沒有錯吧?
發言片段: 23
蘇部長建榮:沒錯。
發言片段: 24
陳委員明文:我今天只是要提醒院長,事實上這個稅款的分配是造成各縣市政府發展上不均勻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有錢的越有錢,沒有錢的越窮,沒有錯吧?
發言片段: 25
朱主計長澤民:跟委員報告,如果按人口分配,每一個人的分配金額還是縣市比直轄市多。
發言片段: 26
陳委員明文:今天我不談這個細節,我只要提出我的看法就教院長,簡單地說,城鄉差距目前是個存在的事實,為什麼會存在城鄉差距?就是預算的落差造成,沒錢就是沒錢,像臺北市有錢就是大建設,地方就會大發展;像我們這種財政五級的窮縣市就是越沒錢。我只是要提醒你,城鄉差距要怎麼拉近?超收的稅款不要再像以前的分配方式,不然分配後一樣有錢的越有錢,沒錢的一樣沒錢,所以你是不是應該就像扁政府時代,或蔡英文時代一樣,能夠把錢留下來再編列預算?
比如過去的地方政府,我在擔任縣長時,老舊教室改建就編四年兩百一十幾億元,讓老舊教室重建;像當時所謂的八年800億治水,你想想看,當時縣府的狀況你也知道,一年編3,000萬元經費做堤防、排水,現在呢?現在一個階段就有三十幾億元,八年800億元的特別預算撥下去,就是為了減輕窮縣的財政問題。
我覺得現在既然有超收,我們就應該要像前瞻基礎建設這種特別預算一樣,讓鄉鄉有中央廚房、班班有電腦、校校有網路、生生有平板,有冷氣讓學生感受真的很深,家長非常感謝,老師是非常感謝政府的!我的意思是,蘇院長你做這些事情是人民有感的,為什麼會有感?因為我來自嘉義窮縣,我們特別有感,我不知道臺北人是什麼想法,但是這對嘉義人而言是一種奢求,我們的小孩怎麼可能讀書時會有冷氣能吹?你瞭解我的意思嗎?所以我的意思是,這種有感的政策我們應該要去做,而不是就把錢分配下去,那就可惜了。我的意思是,雖然你說不可能,但我認為未來稅額超徵可能會變成財政的新常態,我們要怎麼把這些事情做得比較完善、更加細膩,譬如嘉義的省道、縣道的養護費要叫地方政府自己負擔,我們一年總共才編多少錢?這沒有靠前瞻建設這種編法要怎麼做?可能一條道路花20年也沒辦法修復,現在每條都坑坑洞洞的,還好有這次的前瞻建設預算,但未來呢?前瞻建設計畫特別預算結束以後怎麼辦?像我們現在的水利,有水門、抽水站等等,光是養護一年就要花一、二億元,地方政府哪有辦法!
我的意思是,類似這種普遍性的花費,對於那些沒辦法負擔的縣市,你們超徵的這些稅款要怎麼去分配?我認為不要像以前的分配方式,應該是從五級、四級、三級這樣的反回去分,或是你去想一些重大、可以拉近城鄉差距的政策,編列為下一年度的特別預算,譬如今年三千多億元,明年就編3,000億元,能夠讓整個城鄉差距拉近的計畫出來,我想人民是會感謝的,好不好,院長?
發言片段: 27
蘇院長貞昌:委員,我們都……
發言片段: 28
陳委員明文:因為時間有限,我只是提醒你,謝謝兩位。
接下來我要請文化部跟故宮。
院長,因為時間關係,我要特別感謝你,去年8月你有來嘉義,有特別提到故宮南院,就是嘉義的大公園,你希望故宮南院跟臺北故宮能結合成為臺灣雙故宮,沒有錯吧?這都是你說的。
發言片段: 29
蘇院長貞昌:對。
發言片段: 30
陳委員明文:這很好,我覺得你提到臺灣雙故宮,真的是一位高瞻遠矚的院長,尤其這樣就能解決南北的文化落差。但是我現在要跟你說,我簡單講,以現階段故宮南院的組織表來看,現在的故宮博物院有12個處,沒有錯吧?只有一個南院處是在嘉義,沒有錯吧?
發言片段: 31
吳院長密察:是。
發言片段: 32
陳委員明文:總共有37科,只有4科是在嘉義,人員有三百多位,只有六、七十位在嘉義故宮南院,沒有錯吧?也就是說,故宮南院的面積這麼多、這麼大,館的面積也沒有輸臺北故宮,但是我們的人員是少的,所以現在的位階是很低的。
我只是要提醒院長,故宮南院現在位階低,沒人、沒錢又要做那麼多的工作,我在此積極跟院長提出,真正要達到所謂雙故宮的目標,事實上應該要提升故宮南院的位階,在這次故宮要正式移到文化部之前,是不是能夠好好地把組織改一下?就是有一個總院的院長,下設兩個分院,對不對?如果一個是臺北分院的院長,一個就是嘉義分院的院長,就把它獨立出來,這樣子的話,整個組織架構就跟臺北一樣,但是還是有一個總院院長來統籌整個臺北跟嘉義故宮的典藏或展覽等等。
我的意思只是希望院長,故宮南院你也去很多遍,事實上是值得我們好好地再提升,要不然看起來就是讓人感覺空空的,你要瞭解,故宮南院的典藏面積才多少?才幾百坪而已,原來是預計要3,000坪以上,結果現在才這樣,所以現在只有一個展覽的空間,也沒有所謂的典藏,人員也很少,我很怕故宮南院華而不實而慢慢沒落下去,而且沒有辦法真正產生外溢效應,讓嘉義人對故宮南院產生不好的印象。院長,請問提升位階可不可行?
發言片段: 33
蘇院長貞昌:關於委員的指教,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讓雙故宮一起提升,讓故宮南院不要再一直萎縮。
發言片段: 34
陳委員明文:對。
發言片段: 35
蘇院長貞昌:就是資源多一點來提升它能夠怎麼樣運作。為什麼現在我們院長會這麼重視?其實他對這方面有很多的構想,包括現在我們要新建三十幾億元的……
發言片段: 36
陳委員明文:故宮南院是我當縣長的時候爭取的,所以我對故宮南院情有獨鍾,我非常地期待故宮南院能夠發展起來。那天院長剛好特別提到臺灣雙故宮,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所以不只是一個臺北故宮,我們希望臺北跟嘉義這兩個故宮的位階能夠一起提升,一起讓世界看到,謝謝。
發言片段: 37
主席:謝謝陳委員。
報告院會,今天排定質詢的委員都已經質詢完畢,謝謝蘇院長、沈副院長及各部會首長列席答詢。
現在作以下決定:下次會議繼續進行施政報告之質詢。現在散會。
散會(17時1分)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76
meet_id 院會-10-6-3
speakers ["游錫堃","謝衣鳯","賴瑞隆","鄭正鈐","賴品妤","楊瓊瓔","蔡易餘","林思銘","邱志偉","高金素梅","鍾佳濱","莊瑞雄","蔣萬安","林岱樺","陳明文"]
page_start 99
meetingDate ["2022-10-11"]
gazette_id 1118801
agenda_lcidc_ids ["1118801_00004","1118801_00005"]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第3次會議紀錄
content 施政質詢 對行政院院長施政報告繼續質詢─ 繼續質詢─
agenda_id 11188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