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74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俊憲:(10時23分)部長好。現在國境解封,大家要拚觀光,交通部自己訂了一個目標,希望從現在開始到年底的來臺旅客可以衝破70萬人次,然後到後年(2024年)就要恢復疫情之前大概一年1,000萬人次的旅客,我們希望能夠往這個目標來努力。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王部長國材:是,目前正在努力。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俊憲:其中,外國觀光客來臺灣的旅遊體驗、食衣住行,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我想「吃」在臺灣絕對沒有問題;「住」也沒有問題,臺灣有各式各樣的民宿,Airbnb、五星飯店什麼都有;「穿」大概也不是問題,臺灣不會有極熱或極冷的危險氣候;現在最難的大概就是「行」的問題。
交通部觀光局有統計,國外旅客來臺灣要怎麼樣通行?這是觀光局的資料,因為國內班機的樣本數太少,所以我把它拿掉。外國觀光客會使用的前十大「行」的工具,其中最多的是捷運,大概跟外國觀光客來都集中在雙北有關,第二是計程車,客運是第三。也就是說,外國觀光客來臺灣所採用的「行」的工具就是捷運、計程車和客運,前十大都在這張表上,但是客運是外國觀光客在臺灣十大交通工具裡面滿意度最後一名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採計國內班機的話,外國觀光客對臺灣最不滿意就是客運,部長知道原因嗎?
發言片段: 4
王部長國材:因為它的班次穩定性……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俊憲:對,我也希望你們要好好來檢討,其中有一個我可以提出來給你們參考,部長知道「臺灣好行」嗎?
發言片段: 6
王部長國材:我知道。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俊憲:政府每一年都補助臺灣好行2億元,結果它的搭乘率不到四成,大概只有38%,所以現在觀光局就希望開放國境以後,讓外國觀光客多多採用臺灣好行,以藉此提高它的搭乘率。所以我就想,如果我是一名外國觀光客,我到臺灣來要怎麼去搭乘臺灣好行?然後我就去觀光局的網站看,你知道臺灣好行的英文是什麼嗎?我不是要考你英文,是因為我也找不到,後來我就乾脆直接把整個觀光局的中文網頁全部翻譯成英文,看能不能找到臺灣好行的英文,結果我推論臺灣好行的英文叫做Taiwan Tourist Shuttle,可能是這樣子。
你看到它的網頁,你要推臺灣好行,你希望外國觀光客多用我們的客運,你希望藉由外國觀光客的搭乘來抬高它的搭乘率,結果你們網站上的資訊完全找不到,如果我是外國人,我根本不知道哪一個是臺灣好行?連我是本國人都找不到了,我是用中文網頁翻譯成英文,而且還用推論的方式推論出它的英文可能叫做Taiwan Tourist Shuttle。
第二個,我有接到一名外國觀光客的投訴,他說他要到中部一個比較偏遠的地點,好不容易等到一台臺灣好行巴士,結果車沒有停就開走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奇怪!政府也沒有規定,就是在臺灣搭公共汽車,只要沒有招手,車子就不會停。但外國人的搭車習慣和我們不同,在國外搭公車,沒有人在招手的,你有看過外國人招手搭公車嗎?這個習慣只有臺灣有。你知道我們怎麼教外國旅客嗎?就是在臺灣好行公車前面的擋風玻璃貼一張單子,中文寫著「搭車請招手」,下面有一排很小的英文字寫著「Please flag down the bus.」,這樣誰會知道?結果外國觀光客看到這種公車來,很高興等著要上車,沒想到車就直接跑走了!由此可見,你們在設計這樣的工具時,都是用在本國人的觀點在看,如果這是要提供給國外旅客的服務,就要站在人家的觀點來看,所以有站就要停,管他有沒有舉手,你都要停嘛!局長,你們沒有接過這樣的抱怨嗎?
發言片段: 8
主席:請交通部觀光局張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9
張局長錫聰:這是涉及到臺灣好行國際化的問題,因為過去在設計上,我們對國際旅客是以臺灣觀巴的系統為主軸在外行銷,臺灣好行的主軸則是國內旅遊,不過委員的意見非常好……
發言片段: 10
林委員俊憲:那你寫英文幹嘛?
發言片段: 11
張局長錫聰:臺灣好行的部分的確是有很多國際旅客來……
發言片段: 12
林委員俊憲:因為你說靠國內旅客搭乘率太低,只有38%,是你自己說希望能夠拉一些國際觀光客來搭乘的。
發言片段: 13
張局長錫聰:所以我們就是要提升它的國際化程度。
發言片段: 14
林委員俊憲:坦白講,如果真的想瞭解臺灣好玩就要搭這種巴士,才可以到偏遠的地區,不能都只待在臺北,對不對?我是舉這個當例子,如果真的要拉國際觀光客,有很多東西必須站在旅客的角度去看。
發言片段: 15
王部長國材:我剛才發現的確沒有用外國人旅客的觀點來看,尤其搭臺灣好行很多都是深度旅遊,我覺得這部分要趕快來加強。
發言片段: 16
林委員俊憲:現在政府在打酒駕,有一些成效出來了,但還是要再努力,其中有一個搭配措施就是酒後代駕。我知道交通部運研所在2017年有去韓國考察過酒後代駕,但我不知道考察的結果怎樣。那時候政府想參考日本跟韓國的模式,所以運研所就跑去韓國考察韓國的酒後代駕業是怎麼樣,結果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韓國沒有立法、沒有相關的法令,雖然有酒後代駕業。韓國可能因為天氣冷等因素,他們也喜歡喝酒,所以代駕業經常發生客戶跟駕駛之間的糾紛,卻無法釐清彼此的責任。
我這裡有個案例,臺灣前幾天又發生,有一個人喝酒了,他很守法,請了一個酒後代駕,結果這個代駕幫他開車回家,飆到時速192公里,還好他酒醉,不然會嚇死,當然他睡著了,所以不知道代駕開到時速快200公里,但是後來被舉發,他收到一張1萬2,000元的超速罰單。如果超速超過60公里是公共危險罪,通常會叫酒後代駕應該都是在酒醉或者意思不清楚的狀況下,所以必須有法律來規範彼此。我們要保護叫車的人,甚至駕駛也要。既然2017年臺灣就去考察了,為什麼到現在連相關的法令都沒有?部長,這個部分要不要處理?
發言片段: 17
王部長國材:司長說有定型化契約,請他來補充一下。
發言片段: 18
主席:請交通部路政司林司長說明。
發言片段: 19
林司長福山:委員所提到的這個案子,第一點,現在雖然沒有專法針對酒後代駕的部分,但是針對酒後代駕已經有定型化契約,包括應記載跟不得記載事項,代駕如果有相關……
發言片段: 20
林委員俊憲:一般人怎麼會知道定型化契約呢?
發言片段: 21
林司長福山:基本上,交通違規就是由代駕來負責。
發言片段: 22
林委員俊憲:日本在2002年訂立汽車代駕業法,20年前日本就立法了,臺灣到現在沒有相關法令,我希望交通部研議一下。如果要消除酒駕必須有很多配套措施,酒後代駕在國外已經很普遍,而且業務應該也滿多的,確實應該有相關法令來規範,好不好?
發言片段: 23
王部長國材:好,我們研究一下。像這個案例應該是罰駕駛,司長剛才講定型化契約已經有記載,是不是要再進一步立法,我們來研究一下。
發言片段: 24
林委員俊憲:如果駕駛不繳錢,你能怎麼樣?不就要提出告訴?麻煩!
發言片段: 25
林司長福山:駕駛不繳錢的話,強制執行也是找駕駛。
發言片段: 26
林委員俊憲:你們研究一下啦!
發言片段: 27
王部長國材:好,我們去研究。
發言片段: 28
主席:請陳委員素月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56
meet_id 委員會-10-6-23-4
speakers ["魯明哲","李昆澤","劉世芳","趙正宇","陳椒華","林俊憲","陳素月","陳雪生","傅崐萁","林德福","楊瓊瓔","游毓蘭","李貴敏","廖婉汝","鄭天財Sra Kacaw","劉櫂豪","洪申翰","賴惠員","曾銘宗","邱顯智","邱臣遠","王定宇","蔡易餘","江啟臣","李德維","賴香伶","許智傑","洪孟楷","許淑華","邱志偉","張其祿","陳以信"]
page_start 77
meetingDate ["2022-10-17"]
gazette_id 1119301
agenda_lcidc_ids ["11193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交通部部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並備質詢;二、邀請交通部部長就「我國疫 後觀光產業復甦、相關產業振興及永續觀光發展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三、邀請交通 部部長、外交部就「疫後機場營運發展策略及航空運量、國際航點開放評估」進行專題報告,並 備質詢;四、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單位預算
agenda_id 11193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