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08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素月:(10時34分)部長早安。隨著國境解封,我們看到網路平臺的調查,解封之後民眾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旅遊。我們也看到旅行社業者反映,隨著國境解封,他們接的國外旅遊團已經滿單到明年3月份,所以真的是有報復性旅遊,但民眾都是往國外跑。從這邊也看到幾個問題,隨著解封,未來要怎樣留住國內旅遊的熱潮?或者是要怎樣招攬國外遊客來到國內旅遊?這部分是不是可以請部長或局長回覆?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交通部觀光局張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張局長錫聰:開放出國觀光或旅客來臺真的是讓旅遊市場常態化必然的趨勢,因為過去兩年多以來,國旅市場等於是獨占,所以開放的時候應該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出國旅遊市場的衝擊。為了這件事情,一方面,過去部長也爭取很多經費投入景點的建設,還有盤點各種觀光圈跟推出特色行程,當這些推出來之後,我們就要轉換成接待國際旅客為主軸。另一方面,國旅市場則是維持穩定,所以我們在10月1日開始又推出第二波的國旅補助,這是一個觀察期,也就是過渡期期間觀察一下市場穩定度如何。如果恢復穩定了,出國旅遊以及國內旅遊應該都能夠達到過去的平衡狀態,我想就比較屬於常態化。然而後續國旅的部分很重要,我們也會有很多的行銷活動來進行,包括與各地方政府和各地方的大型活動整合,並結合當地的觀光圈,大力推廣國內旅遊的行銷,把臺灣的好跟臺灣的美傳出去。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素月:雖然疫情期間國內旅遊獨占旅遊市場,事實上卻都是慘澹經營,因為很多民眾不敢出遊,對很多旅宿業者或者遊覽車業者而言,真的都是非常艱困的時期。現在好不容易解封了,大部分民眾卻往外跑,我們要考慮到國內旅遊怎樣留住或者能夠鼓勵民眾國內旅遊。
隨著觀光產業的復甦,我們也是朝著拚觀光這樣的目標,可是也會遇到幾個問題,像是人力的問題,就是缺工的問題。缺工的問題可能有二大部分,一個就是有關我們的國門──桃園機場,不管是飛機維修人員或者地勤服務人員人力短缺的問題。據資料顯示,疫情期間很多飛機維修人員被大幅挖腳,華航或者長榮公司的人力流失平均有到20%。至於地面業務運作的地勤人員,桃勤大概流失了5%,長榮也減少了20%。隨著邊境解封,觀光客入出境增加,地勤的服務人員涉及清理或者是行李盤點,若人力真的短缺,可能會影響到飛機的準點率,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因為有媒體報導,像倫敦機場就是因為人力不足,導致旅客的行李被大量堆置在大廳,更導致航班大亂。所以看到國外這樣的狀況,你們有沒有引以為戒,趕快想辦法來因應?
發言片段: 4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5
王部長國材:陳委員好。各地航空站的地勤人員流失是全世界的問題,所以現在大概會用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把人補回來,那在臺灣事實上還沒有流失那麼多,大概百分之十幾。現在我知道像華航、長榮也開始在找地勤人員回來。疫情期間過後觀光復甦,不管是航空業或觀光業都有把人員找回來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跟勞動部也在做一些媒合的工作,分別從北、中、南、東趕快找一些人進來。因為有些人比如轉業到Uber或是foodpanda等,我們現在開始把他們找回來、正在進行中。
發言片段: 6
陳委員素月:除了國門的人力問題非常重要,另外就是有關旅行業的從業人員,我們看到2019年本來有4萬3,158人的人力,到今年已經降低到3萬1,599人,流失一萬多人。隨著觀光業復甦,不管是國內旅遊或是未來國外觀光客到臺灣旅遊,都涉及到服務水平的問題,這個部分主管機關有沒有想辦法如何去協助、解決問題?
發言片段: 7
張局長錫聰:旅行業的部分,主要是導遊及領隊,一開始旅行社不好找,但當我們辦受訓、講習,就出現瘋狂搶報名的情形,目前我們大概提供一萬六千多位導遊及領隊來做講習訓練……
發言片段: 8
陳委員素月:是培訓嗎?
發言片段: 9
張局長錫聰:這些名冊我們會留下來,應該是足夠這些團量的帶團人力,因為過去常帶團的大概有一萬兩千多位導遊及領隊,現在參加講習的已經有一萬六千多位。
在旅宿業的部分是有關房務員的缺工,部長也有去跟勞動部許部長協調,他們也在幫我們做缺工媒合,而觀光局是負責每個月調查旅館、民宿,以及旅館業、觀光旅館的缺工情形,調查完後每個月就提供給他們,現在已經有建立一個平台,隨時有缺工的話,就隨時上網媒合;另外還有就業服務通網站,我們也請業者多加利用。長期如果有必要的話,特別是房務員的部分是否有必要引進移工,這個涉及到相關的勞工政策,我們也會請勞動部參考。
發言片段: 10
陳委員素月:隨著邊境解封,大家都很期待觀光產業或是其他相關經濟活動能夠復甦,我們也希望應該要去思考相關人力的部分,而不要變成產業復甦的絆腳石。
接下來,隨著疫情趨緩,國內很多社團或是廟宇的旅遊變多,而有關遊覽車工時的相關規範為單日用車時間不得超過11小時,但我聽到一些聲音,遊覽車業者有在抱怨,很多支持者、民眾就會轉到我這邊,說司機抱怨政府限制他們單日開車時間不得超過11小時,如果超過被查到的話,要重罰9萬元,所以民怨直指交通部做這樣的限制。後來我去瞭解之後,發現這是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給的建議,要求交通部要做這樣的修正。
發言片段: 11
王部長國材:是。
發言片段: 12
陳委員素月:但針對這個修正,其實仔細思考起來也是一個美意,即不讓司機過勞,或是避免顧客加行程導致時間過長,其實一開始都是美意,可是現在民怨反而好像在抱怨交通部,我覺得這樣有點本末倒置。
發言片段: 13
王部長國材:跟陳委員報告,11個小時是從司機的報到地點即接客人的地方到行程結束放客人下車,這樣是11小時,但前後有整理車輛及行程時間,過去沒有將中間用車的時間定下來,而是用滿12小時,結果司機回到停放車輛地點的時候都已經超過時限,而超過12小時就違反勞基法規定。這個部分我們也是基於安全考量,並且這也是由遊覽車公會所提出來的。過去我們的遊覽車也曾經經過一段比較不穩定的狀況,現在整個管理都已經上軌道,這也是一個進步國家對於工作時間不超出勞基法的基本要求。這個部分,我會就觀光業的部分再來做討論。
發言片段: 14
陳委員素月: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我在地方臉書社團有看到一個司機發文,我看他發文語氣應該是司機,他說政府公務人員都是坐辦公室的,不瞭解他們實際工作需求,如果看到他在開快車,不要怪他,因為要趕在11個小時內完成行程。我覺得這樣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發言片段: 15
王部長國材:對,本末倒置。
發言片段: 16
陳委員素月:所以交通部是不是應該跟公會好好地宣導,讓遊覽車司機都能夠瞭解這項規定的出發點,如果實際上有什麼樣的困難要提出來,而不是一面倒地抱怨交通部,批評執政缺失,是不是要這樣來做?
發言片段: 17
王部長國材:這個部分我們再來加強溝通,最重要的精神還是安全,不然過去……
發言片段: 18
陳委員素月:對啊!我們是要強調安全,但反而造成遊覽車司機說不要怪他開快車,因為要趕在11個小時內回去。
發言片段: 19
王部長國材:是,但也不能因此開快車。我認為這些遊覽車駕駛如果有雙駕駛的必要,就要雙駕駛,並且行程要合理安排。
發言片段: 20
陳委員素月:好,謝謝。
發言片段: 21
主席:現在休息10分鐘,等一下處理臨時提案。
休息(10時46分)
繼續開會(10時55分)
發言片段: 22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處理臨時提案,請一併宣讀。
1、
根據統計,近五年交通事故第一當事者駕乘機車死亡人數,由106年度之1,291人,增加至110年度之1,507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之比率由47.87%上升至50.40%。死傷人數與占比仍呈上升趨勢。
分析機車事故前5項主要肇事原因,依序為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左轉未依規定、違反號誌管制或指揮,上述肇事原因主要是機車駕駛人缺乏防禦駕駛觀念及未養成安全的駕駛習慣所致,而這也可能跟我國機車駕照考驗方式與項目未盡符合實際需求有關。
爰此,建請交通部於三個月內,研議調整我國現行機車駕照路考考驗方式及項目,並提供書面報告予交通委員會,以讓機車考訓的場地更符合實際用路情況,也及早因應少子化時代,汽車駕訓場稼動率逐年降低之趨勢。
提案人:陳椒華
連署人:趙正宇  陳雪生  魯明哲
2、
有關疫後振興國旅的方案,交通部所提的「創造優質國旅環境」的打造魅力景點中的110~114年觀光前瞻建設計劃幾乎集中在北中區域(東北角、北觀、日月潭、阿里山、東海岸及澎湖六個國家風景區),實已嚴重失衡,對於嘉義以南之各國家風景區及新開發之旅遊景點、文化、歷史,自然、生態之工程規劃及旅遊配套措施仍然闕如!請交通部於二個月內盡速邀集各國家風景區及縣市政府(尤其是中南部及離島)整合出相關觀光配套方案。
提案人:劉世芳  李昆澤  蔡易餘  林俊憲  陳素月
3、
交通部之「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計劃」係為整合公共運輸系統(尤其是公路運輸),但全台灣之5G普及率為24.46%而偏鄉地區民眾的5G購入之比例偏低,若要導入5G,在偏鄉地區之例如幸福巴士,巴士運輸又難以請老人、小孩配合良善美意,對推廣偏鄉地區之民眾難以成就推動大眾運輸之智慧化。
請交通部邀集相關單位盡速於二個月內提出書面改善方案,以免浪費國家資源,為德不卒。
提案人:劉世芳  蔡易餘  林俊憲  陳素月
發言片段: 23
主席:今天的臨時提案有3案。
我們現在處理第1案,針對第1案,各位委員及行政單位有沒有意見?
發言片段: 24
劉委員世芳:最後1個字是什麼字?什麼叫「稼動率」?
發言片段: 25
主席:你說第1案嗎?好,第1案的提案人是陳委員。
發言片段: 26
陳委員椒華:「稼」可能寫錯了。更正一下,有這個字,沒錯,是「稼動率」。
發言片段: 27
主席:請說明一下這個字是什麼情況?「稼動率」沒問題嗎?
發言片段: 28
劉委員世芳:我不曉得這個定義是什麼。
發言片段: 29
主席:交通部能不能幫忙定義一下?還是用大家懂的字眼呢?
發言片段: 30
劉委員世芳:對啊,請用白話好嘛,不要文言。
發言片段: 31
陳委員椒華:「稼動率」是專有名詞,「稼動率」就是指設備在所能提供的時間內,為了創造價值而占用的時間所占的比重。我順便講一下,這一段的三個月是不是可以改一個月?
發言片段: 32
劉委員世芳:主席,我請教一下,當然我們沒有像陳椒華委員這麼專業,知道「稼動率」是指這個意思,但是從前面二段文章裡面所提到的,陳委員的提案到底是要趨嚴格來改善我們路考的考驗方式跟項目,還是要放寬?大概有哪幾個方向是不是也能提供參考?坦白講,我真的是第一次聽到「稼動率」,我相信部長大概也跟我們一樣不知道「稼動率」是指什麼意思,我本來還以為寫錯字!結果搞了半天真的有這個字,請回答一下。
發言片段: 33
主席:請林司長說明。
發言片段: 34
林司長福山:我跟委員報告,委員所講的汽車駕訓場稼動率的部分,前面提到是因應少子化,其實就是怕爾後小孩子越來越少之後會影響到駕訓班學員。所以如果文字上要比較明確的話,我建議修正為「也及早因應少子化時代,汽車駕訓場學員逐年降低之趨勢。」這樣就比較明確。
發言片段: 35
主席:請陳委員發言。
發言片段: 36
陳委員椒華:本席今天有質詢過,我質詢跟提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在考照這邊來因應行車的安全,能夠有好的考照項目及考照的方式,所以這個提案就是希望能夠做一些檢討、改進。
發言片段: 37
主席:剛剛林司長提議修正一些文字,是不是?可以嗎?
發言片段: 38
陳委員椒華:可以,我同意。
發言片段: 39
主席:好。目前你的提案是三個月嗎?
發言片段: 40
陳委員椒華:改一個月還是兩個月?
發言片段: 41
林司長福山:兩個月。
發言片段: 42
陳委員椒華:兩個月就同意。
發言片段: 43
主席:好,改為兩個月,文字就照剛才交通部林司長所提內容予以修正,第1案就照修正內容通過。
接下來處理臨時提案第2案。
發言片段: 44
劉委員世芳:主席,我說明一下臨時提案第2案。剛才我質詢的時候有跟交通部的官員提到,我從你們的書面報告裡面看到,疫後的觀光在國旅的部分,110年到114年觀光前瞻建設計畫所選定的6個風景景點幾乎都集中在北部,中部以南都沒有,我知道你們還會有所謂的24個亮點計畫,但我要提醒的是,很多人覺得國內旅遊跟國際旅遊的景點魅力當然不相同,但是我們在推廣的時候比較傳統,為什麼說比較傳統呢?我們就是推廣如何吃好的,銅板美食,哪個地方有個大佛,哪個地方有個懸崖峭壁,哪個地方有一段火車軌道等等。
但是從最近國際觀光旅遊整體來看,其實臺灣還是有相當多發展的潛力,所以我的訴求是:第一個,希望未來我們在開發新的景點或是有確定新的景點措施規範的時候,除了要考慮南北失衡,嘉義以南譬如像雲林、嘉義都還有外傘頂洲,蔡易餘委員都還騎過摩托車從嘉義就跑到外傘頂洲,兩個小時來回,你看這個多神勇,如果這個對於年輕人有吸引力的話,為什麼我們沒有開發?這是第一個。至於臺南,當然大家都知道,文化古蹟也好,或是說它有一些不錯的森林景點;高雄則有高山或是有一些其他的南部的景點。我為什麼要這樣提的原因就是,譬如我們看到最近的一些戲劇,像「斯卡羅」或是「茶金」,不管是客家文化或是原住民文化,這些戲劇取景的地點都在臺灣本島,既無後製也沒有用卡通手法,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要去把它開發。我所謂的「開發」不是說把樹砍光,這個不行。
我想請交通部尤其是觀光局,未來開發景點的時候,請把嘉義以南各縣市包括有國家風景區的部分,還有縣市地方政府已經開發、與臺灣歷史密切相關、適合深度或是風俗文化旅遊的,譬如像宗廟的部分都已經相當的不錯,可是觀光局的同仁就是沒有看到這一點,在書面報告裡面只說未來會再提供幾個新的亮點,我覺得這樣太缺乏處理此事誠意,所以可否勞煩在兩個月內,請相關的縣市政府及國家風景區提出配套方案?
發言片段: 45
主席:謝謝召委的提案,請問交通部觀光局是否同意?
發言片段: 46
林司長福山:這個部分遵照辦理。
發言片段: 47
主席:這部分可能涉及內政部營建署及地方政府,召委的提議確實很有意義,民眾到一個觀光區旅遊,才不管你是國家景點還是縣市管的景點,真的是需要配套措施來整合。臨提第2案主管機關表示同意了……
發言片段: 48
劉委員世芳:謝謝魯召委,不過我再提一下。最近TaiwanPlus影音串流平台和國際知名的電視頻道Discovery合作,它介紹臺灣的高科技,那個沒問題,那真的都是高科技,但是在介紹臺灣景點的時候,介紹的是10年前的景點,到現在還在賣「蚵嗲」,還在賣「蝦猴」。各位同仁若是有住在彰化或是桃園的,比如介紹桃園的景點,它也不會想要介紹航空城,你懂我的意思嗎?而這個頻道東南亞當地觀賞的族群非常多,當東南亞或是東北亞的民眾來臺灣觀光的時候跟你買一個50元新臺幣的「蝦猴」或是蘿蔔糕,這是在做什麼?你懂我的意思嗎?所以拜託你們也要跟不管是文化部也好或是其他的相關單位,譬如外交部,在共同推出臺灣國內有趣的景點時,不要到後來真的都淪為只有臺北101,好像臺灣就只有臺北101這個景點,其他都不是,好嗎?要有深度的規劃會比較好,不要為了普及就亂成一團,把10年前、20年前那種老套的、在推廣傳統旅遊的措施放進去配套方案,然後就變成只是消化預算,好嗎?
發言片段: 49
主席:好,臨時提案第2案照案通過。
接著處理第3案,請問交通部或是各位委員有無意見?
發言片段: 50
劉委員世芳:是否請相關單位回應一下?
發言片段: 51
林司長福山:這部分剛剛休息時間有跟科技顧問室及公總討論過,原則上我們遵照委員的提案來辦理。
發言片段: 52
劉委員世芳:好,謝謝。我再跟部長解釋一下,因為部長也非常在乎這部分。我們都知道現在臺灣已經在推動5G,已經推動了兩年三個月或兩年半以上,但是5G手機的普及率並不高,我剛剛有稍微問過,甚至我們立委裡面買的也不多。當然5G是智慧化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交通部所提出的用5G來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的發展,我沒有意見,但是我國5G的普及率到目前為止只有24.46%,在都會地區都不高的狀況之下,在鄉下地區你要老人家跟孩子有5G手機的可能性又更低,結果你們又要推廣智慧交通,還要推動電動巴士,把總共就住了200個老人、小孩的偏鄉地區想成可能是臺北市大安區,要用Uber來叫車。
這樣的一個概念不對,你們提出這個產業發展計畫等於只是為了消化預算而沒有考慮到人、時、地的不相同,我剛剛問了如果有這種狀況,他是說你必須打電話到某一個地方,可能要打到區公所或是鄉公所,然後才告訴他說我要派車。其實我們的原意不是這樣,我們知道老人、小孩要用到公車都是為了就學或是就醫,他並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叫車,結果你們要推這個,我覺得不合時宜。
我只是很客氣地跟你們講到這一點,尤其你要照顧到偏鄉地區的老老小小的時候,又要透過5G來帶動,千萬不要把它寫得很漂亮,然後屆時說要普及到全臺灣,根本就不可能!這個計畫真的要好好地檢討一下,所以本席要求是不是兩個月內給我一個書面改善方案,好嗎?
發言片段: 53
主席:好,臨時提案第3案照案通過。
臨時提案已全部處理完畢,如果有委員要對上述提案補簽,請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
接下來繼續請陳委員雪生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56
meet_id 委員會-10-6-23-4
speakers ["魯明哲","李昆澤","劉世芳","趙正宇","陳椒華","林俊憲","陳素月","陳雪生","傅崐萁","林德福","楊瓊瓔","游毓蘭","李貴敏","廖婉汝","鄭天財Sra Kacaw","劉櫂豪","洪申翰","賴惠員","曾銘宗","邱顯智","邱臣遠","王定宇","蔡易餘","江啟臣","李德維","賴香伶","許智傑","洪孟楷","許淑華","邱志偉","張其祿","陳以信"]
page_start 77
meetingDate ["2022-10-17"]
gazette_id 1119301
agenda_lcidc_ids ["11193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交通部部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並備質詢;二、邀請交通部部長就「我國疫 後觀光產業復甦、相關產業振興及永續觀光發展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三、邀請交通 部部長、外交部就「疫後機場營運發展策略及航空運量、國際航點開放評估」進行專題報告,並 備質詢;四、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單位預算
agenda_id 11193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