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50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秀寳:(10時8分)部長好。本月份是國際反霸凌月,教育部配合國際反霸凌月跟教育廣播電臺合作,開了許多關於反霸凌跟教育霸凌的節目,就這個部分本席很肯定。 |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相關的資料,從108年到110年,校園霸凌通報件數一直在增加,當然可以說是因為有反霸凌教育,所以更多的孩子知道什麼是霸凌,他們也更懂得來尋求協助,但是本席認為除了知道霸凌也應該讓孩子們感受到霸凌是不對的,其中不管是肢體的霸凌或言語的霸凌都占了大宗,這陣子也發生很多校園霸凌事件,霸凌者還把影片放在網路上炫耀,我們也不細說是哪些學校,但是看了真的讓人很不捨,被霸凌者竟可以隱忍到這樣的地步,是不是在哪個環節我們真的沒有把它做周到?在教育部報告裡有關霸凌防制的未來精進作為提到,持續研議法規修正、修正生活問卷、持續提升防制霸凌知能、建立專家人員資料庫與盤點校園危險空間,這些都是往後你們會繼續加強的部分。本席建議,可否採具體的模擬方式,透過戲劇或角色扮演方式,讓孩子感知被害者感受,進而提升協助被害者,產生同理心?反霸凌意識必須從小灌輸培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同理心則可以透過戲劇或角色扮演來體會、感受,以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從小就認識何謂霸凌、反霸凌;而當自己被霸凌或看到別人被霸凌時,又該以何種角度來關心!這點請教育部參考。 |
其次,最近有週刊踢爆北市某國小的明星足球教練體罰學生,孩子回家後,媽媽發現孩子屁股被打到連坐都不能坐,細節部分本席就不細述了。但本席有幾個問題請教育部回應一下。一、很會打等於很會教?被打等於被期待、等於會進步的怪異觀念,教育部到底會不會處理?二、該明星教練是臺北市五人制足球協會的理事長,即便這人無法進入學校系統,卻一樣可以教學生,一樣在打孩子!換句話說,保護的閘門根本關不起來,一樣會有孩子繼續受害!三、從該明星教練的言論來看,似乎與體育署關係不錯,且很多的五人制足球比賽或訪問相關賽制問題時,都會先找這位教練,請問體育署日後在進行相關賽制合作時是否考慮換人?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針對霸凌防制工作,不管是法制面或措施面,我們均不斷在努力。也因此,每次開學當週、當月,剛好是學生放完長假回來,各方面都需要調整,所以我們以校園友善週做普遍規劃,為的就是不斷提醒學校及教職員工,必須特別留意這方面問題。另外,我們在109年將校園防制霸凌準則做了調整,蒙大院支持這樣的概念…… |
發言片段: 3 |
陳委員秀寳:報告裡所提到的我大概知道,我也看過…… |
發言片段: 4 |
潘部長文忠:我要回答委員的是,就霸凌和體罰而言,在教育現場不是會打等於會教,嚴教已經不是現在教育所應有的作為…… |
發言片段: 5 |
陳委員秀寳:對於這種錯誤認知,不僅該名教練應該反省,我們同時也要教導孩子,教練很會打不代表很會教,也不是常常被打就會進步! |
發言片段: 6 |
潘部長文忠:我們會強調這方面的宣導。我再補充一點,如同委員所說,透過戲劇、透過參與,讓孩子可以從中體會與學習,這點很關鍵,所以我們跟很多團體…… |
發言片段: 7 |
陳委員秀寳:我再請教部長,這位明星教練有無教練證?之前臺中曾經發生無照柔道教練把學生摔成重傷的事件,當時就已經開始檢討教練證的問題,但在這次事件中,本席到體育署及足協的教練查詢系統查,發現根本查不到這位明星教練。 |
發言片段: 8 |
潘部長文忠:這人不是教練!他也沒有教練證!他是學校志工…… |
發言片段: 9 |
陳委員秀寳:所以他是無照教練?請問體育署怎麼管?到底要不要管?他沒有教練證,只是志工,卻一樣在教孩子?不但教孩子,還打孩子?這人可以讓他繼續在足球界發展嗎?這人被宣傳成很用心、還是先驅,可是我認為即便他成績卓越,但這樣的私德何以為師?教育部這邊怎麼處理? |
發言片段: 10 |
潘部長文忠:他自己怎麼宣導是他的事!第一,他不是教練,不過由於是家長自動聘請的,這狀態我們應該重視。因為家長覺得這人可以教,也接受他,結果聘了一個沒有教練證的教練,孩子還被他體罰,其他家長不免抱怨!如同委員所說,這方面還必須大家多宣導,而這個過程與現象也是我們應該要注意的。 |
發言片段: 11 |
陳委員秀寳:本席問了體育署關於歷來專任教練體罰的件數,其實非常少。至於這件事,必須確定成案後才會轉體育署處理。但不管成案與否,我想知道的是,孩子們敢不敢說?能不能說?有無管道可說?教育部要不要處理?會怎麼處理?態度為何?有時候教練會給孩子灌輸一個觀念: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所以孩子敢不敢說?可不可以說?教練甚至會告訴他,全臺北的足球教練都是我的學生,你在這邊如何如何,以後就沒有老師願意教你!對孩子與家長來說,在選擇教練時是否知道其實是有申訴管道與機制的?為此本席建議:一、體育署建立學校通報管道,如果教練是不適任的,必須要有機制可以通報。二、協會制定教練證查詢、通報機制,如果有無照教練,就應該通報協會,由協會處理。三、鼓勵家長要確認教練有無教練證。四、要求借用學校場地一定要有教練證,不管是辦比賽或訓練。五、研議回溯檢舉機制,揪出無良教練。這裡面有一些教育部體育署已經有在做,但既然發生這種事,可見做得還不夠,以致一個無照教練居然可以繼續教學,足見相關機制是有問題的。特別是研議回溯檢舉機制,我建議讓曾經受過傷,但已經離開體制的孩子站出來檢舉,揪出沒有師德的教練!請教育部針對本席的五點建議進行研議,並於一個月內給本席研議報告,可以嗎? |
發言片段: 12 |
潘部長文忠:委員所點出的問題很關鍵,因為實際遭遇何種狀況就只有學生與學校知道,所以通報很重要,這點我在報告裡也有提到。這並非體育歸體育,而是只要孩子在學校……我們為什麼成立1953的霸凌防制專線,並24小時受理…… |
發言片段: 13 |
陳委員秀寳:請於一個月內給本席研議報告…… |
發言片段: 14 |
潘部長文忠:委員所提的幾個機制,我認為都很有道理,也會朝這方向來做研處。 |
發言片段: 15 |
陳委員秀寳:好,謝謝部長。這次尼莎颱風外圍環流來襲,也造成北部豪大雨,請問教育部是否成立緊急應變中心? |
發言片段: 16 |
潘部長文忠:我們有校安中心來掌握校園狀態,包括災害在內。 |
發言片段: 17 |
陳委員秀寳:教育部是否統整學校災損?由於滿多學校遭受損傷,所以損失應該不小,而後續維修也有勞學校與教育部多費心。 |
發言片段: 18 |
潘部長文忠:過去我們有緊急處理機制,譬如918震災,我們都採緊急方式協助。有關此次颱風災損,容我們掌握後再與縣市政府聯繫。 |
發言片段: 19 |
陳委員秀寳:好。本席對事不對人,也不檢討人,只是這件事剛好發生在人的身上。在此,本席要提醒各單位主管、各位長官,請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工作做好,這點很重要。所以,身為主管、長官,除成為表率外,也要帶領自己的同仁往前進。上週末大雨成災,甚至成立緊急應變中心應處時,特教司司長人在哪裡?當特教司所有同仁為了災防而奔忙聯繫時,司長不但沒有坐鎮,還跑去臺中玩,還在臉書上告訴大家,北部陰雨綿綿,但我在臺中好天氣!之前曾發生身心障礙大學生反映,甄試場所感覺像難民營,張廖委員也有質詢事情發生時,家長緊急要求加開休息室,第一時間竟然聯絡不到特教司司長,請問當時司長在哪裡?聯絡不到司長,司長不在北部,他是用臉書來關心他的同仁,用臉書來關心他的同仁所承辦的業務。再來,張廖委員先前質詢時曾要求增設身心障礙生考場,後來也增加了中原大學及臺中教育大學兩處,請問,112年你們原本的規劃是不是只有一所大學?這是立法委員自己辦會勘,自己找學校,自己爭取增設考場,後來才確定112年會增加中原大學及中教大兩所學校,所以在這個事件裡,我真的看不出來身為學特司單位、長官應該有的積極度,也看不出這個主管對這個事件、對自己工作的熱情。 |
我剛剛強調這是對事不對人,但是這個事件是發生在人的身上,所以還是要提出來檢討。本席要強調,今天提出這個問題,是希望每個單位主管、每個單位長官都要謹記,帶頭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同仁緊急的處理狀況,而你只是用嘴巴表示關心、表示不捨,覺得同仁很辛苦,我們不要這樣子沒有辦法激勵同仁士氣、帶領同仁往前走的長官!我不是說不能出去玩,也不是說不能陪家人,但是當你的單位有緊急業務、緊急狀況要處理時,長官就應該跟同仁一起處理,至少要找得到人,而不是在臉書上告訴大家,你知道同仁在緊急處理事情,然後用臉書告訴大家同仁很辛苦、你很捨不得等等。 |
今天的專報跟學特司也有相關,希望司長可以把今天所有委員的建議以及本席的提醒聽進去,請你做好份內的工作。以上。 |
發言片段: 20 |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委員的指教,對於剛才談到的一些機制,我們會來處理。至於委員提到的部分,我會跟司長討論,可能裡面有一些我們可以檢討的地方,但司長也確實在整個業務的推動上相當用心,只是處理的機制上,需要更適切的處理。謝謝委員提醒,謝謝。 |
發言片段: 21 |
主席:接下來請王委員婉諭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70 |
---|---|
meet_id | 委員會-10-6-22-4 |
speakers | ["陳秀寳","張廖萬堅","林奕華","黃國書","王婉諭","鄭正鈐","吳思瑤","何欣純","高金素梅","林宜瑾","范雲","萬美玲","賴品妤","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洪孟楷","鄭天財Sra Kacaw","陳椒華","楊瓊瓔","吳怡玎","張其祿","賴惠員","孔文吉","李德維"] |
page_start | 403 |
meetingDate | ["2022-10-20"] |
gazette_id | 11195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9501_00008"]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2年度教育部主管 47 所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 金、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教育部所屬機構作業基金、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 金、學產基金、運動發展基金、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基金預算案;三、審查112 年度行政 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預算案;四、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如何有效防止校園霸凌並提 升友善校園意識」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9501_00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