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992

發言片段: 0
邱委員顯智:(12時37分)主委好。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農委會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你還好嗎?
發言片段: 3
邱委員顯智:還好,感謝你。
發言片段: 4
陳主任委員吉仲:你要喝清冠一號,很有效。
發言片段: 5
邱委員顯智:感謝。
主委,我想針對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中綠色環境給付的部分提問。上個會期我質詢過主委有關農業直接給付制度各國比較的問題嘛!
發言片段: 6
陳主任委員吉仲:是。
發言片段: 7
邱委員顯智:現在的問題在於臺灣的農業直接給付占農業所得的比例,其實之前我們討論過,就是跟各國比起來太低的問題。其實,我們身為農家子弟,非常清楚農業本身具有多元價值,除了產業經濟、糧食安全以外,還有環境生態的保育、對抗氣候變遷、文化保存等等,所以全球重視農業多元價值的國家都建立了完整的給付制度,避免農業受到全球化的衝擊、衰弱對社會帶來的外部成本。農委會給了我一份報告,基本上是參考日本農水省的報告,以整體國家給付總額占農業所得比例的計算方式算出臺灣在108年的比例是4.91%,109年是6.85%。但以歐盟會員國的狀況,直接給付預算占農業所得最高的是斯洛伐克,占了587%啊!次高的是丹麥,占234%。比利時、德國與法國同時超過50%,義大利28%,荷蘭23%,最低的地中海小國馬爾他也有8%。非歐盟會員國中,瑞士也有92%,美國10%。總體來講,各國都比我國高,而且相較來講應該說高了非常多。另外,我國有機農業給付額占總農業所得比例在108年是0.17%,109年是0.29%,與歐美國家平均大概是1.5%到2%的數字也相去甚遠。
主委,這些數字的對比其實很驚人,臺灣農業相對於歐洲農業,面對的競爭壓力與危機絕對不會比較少,但是政府能挹注的資源卻是這麼少,我覺得這是要好好檢討的。但我們看到,110年綠色給付決算大概是111億元,今年農委會編的預算是105億元,等於整個規模也沒有再增加。所以我想請教主委的就是,你認為現在的給付金額足以解決臺灣農業長期面對的危機嗎?在你心目中,直接給付農業所得的比例差不多是多少?要怎麼逐步提升這個比例?
發言片段: 8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問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國綠色環境給付在這幾年終於建立,但第一點是規模要擴大,不能只有40萬公頃,我們希望未來所有國土計畫中七、八十萬公頃農業發展區都可以享有農業環境給付,這是第一點。第二,要針對每個環境給付的功能再加大。比如說基本給付是1萬元,我們現在除了讓進口替代收4萬5,000元到6萬元的措施持續維持之外,還有有機友善3萬公頃、產銷履歷1.5萬公頃,我覺得甚至要包括瀕臨絕種與棲地復育,尤其是瀕臨絕種與棲地復育部分更可以加碼,所以第二點就是根據環境給付功能所算出的獎勵金額應該可以再提高。
第三個比較重要的是回到與農家所得有關的部分。現在地主與實際從農者可能不一定一樣,如果全部採對地直接給付,可能會導致一些實際從農者拿不到,所以我們才沒辦法像其他國家。其他國家綠色環境給付可以有這麼高的比例是因為地主與實際從農者是同一人,所以我們要針對的是將實際從農者所得大幅度提高。就好比是我們讓他生產玉米,硬質玉米每公頃6萬元,但我們針對硬質玉米保證9元收購。所以如果要透過綠色環境給付增加農家所得,除了對地獎勵以外,在其他產業措施中,將生產部分的獎勵直接給實際耕作者可能更重要。
最後,100億元預算如果要再增加,我們當然也希望大院將來針對農損基金大幅度增加進行討論,如果可以,也歡迎委員提案,我們後續就可以向行政院爭取更多經費。
發言片段: 9
邱委員顯智:你說有100億元預算,但比例上看起來,與世界各國相較是低的。請教主委,你心目中有沒有適當比例?這是第一點。
第二,辦理糧政業務計畫裡有個問題,就是今年度農委會又編了157億元在稻米保價收購上。針對保價收購,我之前質詢過,其實在學界或農業專家的討論中意見非常多。針對保價收購,之前我質詢主委時,主委也認為其實應該改革,而且提出了相關政策。但是你提出這157億元,與近年的規模又是一樣的,若根據預算書,我實在看不出農委會要改革稻米保價收購的決心。今年農委會實施新的稻米產業政策,你認為會有多少成效?有沒有信心減少稻米超產量的問題?
發言片段: 10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問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從後面這個問題說明。我完全接受委員所言,針對稻米政策如果還編157億元的糧政業務,看不出所謂的稻米改革政策,但我可以跟委員報告,這是預算的部分,因為我們今年減少了3萬1,000公頃的水稻面積,明年至少會朝4萬公頃的方向去走,現在我們二期正在收割,所以嘉義、臺南每百台斤濕穀收購價格已經超過1,070元或1,080元,我們認為到中部以後會超過1,100元,已經超過輔導收購的價格,如果明年再配合我們的雜糧政策,讓稻米面積減少4萬公頃的話,我們認為將來糧政業務157億元的支出,可能會減少至少三分之一,這就可以達到所有稻農的期待,而且這對稻農的收益來說,比調整保價收購制度還要更好,這是第一個特別說明;所以我們並不是透過調整保價,而是透過我們自己產業結構的調整來讓稻價增加,這個部分是所有農民辛苦配合的,而且為了這個部分,農糧署辦了一、兩百場座談會,我也親自到彰化、雲林、臺南說明,雖然有些農民有不同的建議,但是目前就是這樣的作法。
第二個所謂更大的問題,則是我們綠色環境給付要占農家所得多少百分比或是占農業預算多少比例,因為不同的國家,農業預算結構可能就不一樣;我們有七百多億元的法定預算,包括給農民的老農津貼、子女獎學金等,如果把這些跟綠色環境給付全部結合在一起,整個占農家所得的比例,或是占我們農業預算的比例,絕對會比其他先進國家還要高,所以我覺得並不是要回答綠色環境給付占農家所得或是農業預算的比例有多高,而是要問專業農的所得裡面要設定多少的目標、我們的政策有沒有達到這個目標,我想這可能會更加務實,讓農民願意在農業上從事生產,讓農業可以永續。
發言片段: 11
主席:發言時間到了,詳細的資料再提供給邱委員。
發言片段: 12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很樂意跟委員討論這幾個重大的農業政策。
發言片段: 13
主席:祝邱委員早日康復,謝謝……
發言片段: 14
邱委員顯智:請主委提供書面報告……
發言片段: 15
主席:請提供詳細的書面報告給邱委員。
發言片段: 16
邱委員顯智:包括相關政策的短中期目標及稻米產量的短中期目標,請農委會在1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
發言片段: 17
主席:請於1個月內提供給邱委員。
邱委員辛苦了!祝你早日康復!
登記發言委員除不在場者外,其餘均已發言完畢,詢答結束。
委員陳超明、蘇震清、陳亭妃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書面質詢和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單位於1週內以書面答復並副知本會。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50
meet_id 委員會-10-6-19-4
speakers ["賴瑞隆","林岱樺","邱議瑩","謝衣鳯","楊瓊瓔","孔文吉","蘇治芬","陳明文","呂玉玲","邱志偉","高虹安","林德福","李貴敏","江啟臣","陳椒華","翁重鈞","鄭天財Sra Kacaw","邱臣遠","李德維","張其祿","馬文君","邱顯智","陳超明","蘇震清","陳亭妃"]
page_start 291
meetingDate ["2022-10-20"]
gazette_id 1119501
agenda_lcidc_ids ["1119501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經濟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關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非營業部分:農業作 業基金、農田水利事業作業基金、農業特別收入基金及信託基金部分:農民退休基金
agenda_id 1119501_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