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40

發言片段: 0
吳委員斯懷:(9時58分)部長好。我想近期的國際局勢在中共二十大之後,有很多相互影響的變化,我提出5隻黑天鵝,請外交部考慮。第一個,中共二十大已經落幕了,不會再有什麼變數,大概已經確定新的人事布局,新的對美、對臺政策,以及整體國際外交布局,這是已經不會有變數了。還有4隻黑天鵝,一個是美國期中選舉,目前勝負難料,這場選舉的決定結果會影響世界局勢;第三個是我們國內下個月的選舉,其結果也會對兩岸關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第四個,俄烏戰爭即將面臨冬季,面對能源、通貨膨脹等問題,歐盟和北約各國現在所面臨的困境是國內困境,更勝於支援烏克蘭;加上最新的黑天鵝,英國首相45天下台換人,整體英國對歐、對美及對全球的戰略外交布局會有所變動,原來這位下台的女性首相的立場很鮮明,但現在因為國內的經濟情況沒有辦法、不得已被迫下臺。針對這幾隻黑天鵝的影響,外交部有沒有一個完整具體的對應方案?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外交部吳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吳部長釗燮:非常謝謝委員,這幾個不同的議題有不同的影響程度,我們外交部這邊會針對不同的議題、不同的事件來做一些觀察、分析和相關因應。不過就國內選舉這件事情,我也跟委員報告一下,我們外交部這邊儘量不要跟國內政治有任何相關,外交部門要保持政治上面的中立。
發言片段: 3
吳委員斯懷:當然!這點很重要,外交部要保持中立,行政中立是我們民主國家的一個天條。但是我說你要評估,選舉一定有勝有負、有多有少……
發言片段: 4
吳部長釗燮:但是我們國內的選舉不會影響到政權。
發言片段: 5
吳委員斯懷:影響不了政權,但是會影響兩岸關係,所以我希望你也納入評估,好不好?
接著我再問美臺關係,很多委員都關心,因為二十大之後有一個新的時間點出現了,至於戰略模糊、戰略清晰,我覺得不是重點;而是拜登總統公開說過4次,如果兩岸有問題他會出兵,結果美國的行政部門4次接著澄清美臺政策不變、對中國的政策不變,這樣一來一回,我們要懷疑的是,到底美臺之間的真相是什麼?
不論真相是什麼,我提幾個問題,不管真相、結論是什麼,但是兩岸情勢已經改變了、回不去了,中線及過去的默契已經不在了,中共的軍機一天到晚飛過來威脅我們;中共的軍艦跑到蘇澳港外面站崗、放哨;無人機不斷在外島侵擾,甚至要越過中線,這些都是事實呈現的真相。針對這個問題,部長有沒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6
吳部長釗燮:國際社會最近有一些變動,這些變動都是源自於中國對外侵略擴張的行徑,看到中國對臺灣的這種軍事威脅,的確像委員所說的越來越嚴重,尤其是8月的時候,他們對臺灣的軍事威脅達到一個高峰。關於對付這些軍事威脅,我們的國防部門應該有在做一些相關的準備,那這個部分並不是我的報告或接受質詢的重點。
發言片段: 7
吳委員斯懷:我的重點是……
發言片段: 8
吳部長釗燮:但是在外交上,這個是我們外交的工作,我們外交的重點就是,希望國際社會能有更多的朋友來挺我們臺灣,在過去這段時間,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國際社會的好朋友站出來力挺我們。
發言片段: 9
吳委員斯懷:你的回答我瞭解,但是我想提醒部長,要仔細去瞭解蔡英文總統在雙十國慶文告講的幾句很重要的話:兵戎相見不是兩岸的選項。這在外交工作上有很多作法,那就跟我後面的質詢有關係了。我們跟中共是不是要用對抗來解決問題?還是有沒有辦法像蔡總統所說的,在理性、和平、尊嚴及對等的方式下,可不可以建立溝通的管道?這是一個外交工作必須要努力的方向,對吧?
發言片段: 10
吳部長釗燮:是,委員講得很好,的確這個也是總統講的,我們自己本身的態度是克制的,我們不會去挑釁,萬一有外來對我們的威脅或者是脅迫,那我們臺灣也必須要站穩自己的腳步,不能夠自失立場……
發言片段: 11
吳委員斯懷:當然!
發言片段: 12
吳部長釗燮:這個是總統一直在講的,遇到支持,不會過度的反應;遇到脅迫的時候,我們也不會過度反動。
發言片段: 13
吳委員斯懷:部長,總統的政策方向出來了,我希望各部會,尤其是外交部在執行面要能落實總統的願景、期許,否則兩岸關係絕對是回不去的。
我接著再問一個,關於外交部針對現在的困境,我先肯定一下外交部的外館與事務人員非常辛苦,在國家這種處境之下,你們想要做出多好的外交成績是不容易的,但是我覺得不可以雙重標準。我舉例子講,最近中國時報登了一篇大陸學者季霆剛的評論文章「同時得罪美中俄的瓜地馬拉」,結果你們外交部發新聞稿譴責中國時報。這一點本席不能認同,外交部可以有你的立場,你可以不認同,對這位學者講的話可以大力駁斥;可是你們不應該抹紅媒體,說這是中共認知作戰、不可以刊登,我們是民主國家,言論自由、思想自由。
發言片段: 14
吳部長釗燮:委員能不能給我幾秒鐘的時間報告一下,關於我們跟這些邦交國的關係,剛剛委員講到我們相關的事務官,也就是專業文官非常辛苦去捍衛我們的外交。
發言片段: 15
吳委員斯懷:這個我認同。
發言片段: 16
吳部長釗燮:但如果把中國學者的文章一字不改、登在某個媒體上,說我們做得不好、做得不夠,用中國的學者來修理我們自己,我想外交部的同仁,尤其我們的專業文官是沒有辦法接受的!
發言片段: 17
吳委員斯懷:部長,我的角度跟你不一樣,媒體有媒體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我可以駁斥這個大陸學者的論調,但你不能說這個媒體不可以登!那就變成一言堂了。我舉個例子……
發言片段: 18
吳部長釗燮:我跟委員報告一下,要求要這樣子處理的就是我們的專業文官,我們的專業文官認為it's gone too far,這個走得太遠了!
發言片段: 19
吳委員斯懷:各位外交部的同仁,我們可以駁斥任何對我們不利、對我們有偏頗的論調,但是我們不可以對媒體做這種抹紅式、一言堂式的批評,這是我的論點。
我舉幾個例子,像瓜地馬拉的事情,它本身國內的政治腐敗、貪腐、組織犯罪,這些都是事實,網路上看得到、查證得了;然後今年1月證實,它每年以90萬美元在美國華府進行政治遊說,但買單的是臺灣、是我們的政府,當然在法令上沒有問題,可是在國際外交圈子裡是很罕見的事情。
發言片段: 20
吳部長釗燮:委員,你剛剛對我們一個非常要好的邦交國用那一些字眼形容,這樣對我們的外交關係不好。
發言片段: 21
吳委員斯懷:這是媒體刊登、我在網路上收集到的資料,這是它國內實際的情況,而且是中肯的、是美方的報導,不是我的報導。
那我再問幾個問題,如果外交部對很多國際關係都用這種方式的話,像4月份美國參議員向蔡總統推銷波音787,那時候媒體刊登出來,外交部駁斥是惡意中傷,陳明通局長說這是認知作戰,結果呢?最後的結果跟當初議員拜會總統時所登的完全一模一樣,這怎麼說?
然後美國權威雜誌《外交政策》發表的文章「臺灣不能依賴美國爸爸解決問題」很羞辱我們,不管標題、內容都對我們很輕蔑,對外交、對臺灣非常的不禮貌,外交部有沒有發覺發表任何言論?沒有!為什麼?因為它是個權威雜誌,你們就不敢罵它嗎?像這種狀況,你不能罵這個媒體、罵這個雜誌,你至少可以發文去駁斥它,怎麼可以這樣欺負我們臺灣呢!
再來,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在外交頻道的記者會上說,釣魚臺是日本固有領土,我們也沒看到外交部……
發言片段: 22
吳部長釗燮: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發表聲明,有聲明了,一而再、再而三!
發言片段: 23
吳委員斯懷:當時沒有、當時沒有!
發言片段: 24
吳部長釗燮:有,馬上就有!
發言片段: 25
吳委員斯懷:所以針對這幾個問題,我請部長要採取統一的標準,你們可以駁斥任何對臺灣不好的外交評論,可以駁斥,我非常贊成;但是你們不要去動媒體,說它這樣是抹紅、抹黑、這就是統派以及這是認知作戰,這個方式在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不是一個好的方法,請部長參考。
發言片段: 26
吳部長釗燮:非常謝謝委員這個觀點。
發言片段: 27
主席:請羅委員致政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12
meet_id 委員會-10-6-35-9
speakers ["馬文君","江啟臣","林昶佐","溫玉霞","邱臣遠","吳斯懷","羅致政","林靜儀","廖婉汝","何志偉","王定宇","趙天麟","林淑芬","陳以信","羅美玲","蔡適應","高嘉瑜","陳椒華","陳明文","楊瓊瓔"]
page_start 57
meetingDate ["2022-10-26"]
gazette_id 1119701
agenda_lcidc_ids ["1119701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外交部部長吳釗燮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9701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