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07

發言片段: 0
吳委員思瑤:(11時4分)主委早安,大家辛苦了!今天時間很短我直接進入主題,您這邊提出來的──科技部改組國科會的五大任務,前瞻佈局、擴大跨部會;要強化我們的基礎研究、推動研發成果的高價值,這些當然都要做;在園區的部分,要驅動產業聚落的加值創新,而且永續,非常好;科研人才的部分,我也非常感謝,對於女性的投入你們有很多的著墨;最後一個是普惠科技的部分,要用產學創新來跟新創接軌,用科技來打造一個更包容、共容的社會。我樣樣項項都同意,要達到這樣的任務,你們需要在你們掌理的科技計畫及科技預算去執行。
我調閱出來,現在改組之後的科技政策諮詢專家室有做了一些改革,我左邊列出來的是110年度還是科技部時代的專家群15位,然後我這邊的領域別不是你們自己的分組,而是這15位專家本身的領域專業。現在111年成為國科會之後的科技政策諮詢專家群,第一個,擴編了,從15位變成38位;第二個,你們非常清楚的有五大分組──生衛醫農、工程戰略、智慧治理、智慧資通和跨域及文化群組。就我看到的是,第一個它擴充、擴編;第二個有分組、更跨域,我覺得非常好,而且有我長期在論述的跨域之外,又導入了人文的思維。我具體來看,分組了我就非常好奇,5組裡頭我特別關切的當然是跨域及文化群組這1組,你們邀請到丁曉菁前文化部次長,也是我們文策院的前董事長來擔崗,但是我想問的就是,這樣一個科技部的政策諮詢專家室的任務是什麼?是管考嗎?
發言片段: 1
主席(鄭委員正鈐):請國科會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好。是我們的智庫,不是管考。
發言片段: 3
吳委員思瑤:是嗎?是完全的智庫,是前端還是後端?
發言片段: 4
吳主任委員政忠:就是在背後,也就是說,他必須要提供一些專業知識給我。
發言片段: 5
吳委員思瑤:好,那我想問一下,因為我調閱你們同仁的資料是,這樣一個政策諮詢專家室主要任務是在做科技計畫管考和政策議題的研析,沒關係,來這裡釐清也非常好。我的問題就是您剛剛回答的,我認為這樣一個跨領域的、擴編的、更多元的,應當是比較前端的政策議題的提供訊息與最新跨領域的思維,而不是只做後端的管考,你在這裡確認一下,它到底是管考而已,還是前端……
發言片段: 6
吳主任委員政忠:你要做前瞻必須要瞭解現在,所以他們會幫忙看一些現在的計畫,但不是管考。
發言片段: 7
吳委員思瑤:那請問他在哪一個時間看哪一個階段的計畫?
發言片段: 8
吳主任委員政忠:什麼意思?
發言片段: 9
吳委員思瑤:來,我們看下一頁,主委我跟你說,你們另外有130位審查委員的科技預算,就是各部會提出科技計畫,後來具體審查預算然後決定分配的是這些委員,審查委員有130位分6組。這就是我的問題,您就一起回答釐清它,這130位審查委員在前端,我看來是要去分配各部會的科技預算,然後去核定、看他們的科技計畫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國家需要的;另外又有這些諮詢專家室,原本給我的information,他們是負責後端的計畫管考而已。反而我覺得這兩個東西應當是一條龍,這兩個東西在審查跟管考之間應當是擴大整合的,可是我目前只看到你們後端的所謂諮詢專家室有革新,可是前端計畫審查、預算分配的審查委員是沒有改革的,這是我的問題,就教於你。
發言片段: 10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前面130位是我們國科會前瞻處這邊計畫之執行,算是在國科會這邊的管考,這兩邊是連通的,因為現在我是政委兼主委,所以兩邊我是要求要協做。
發言片段: 11
吳委員思瑤:一定要連通跟銜接一條龍,我想請問剛剛丁曉菁董事長領導的那一組,它的任務會在什麼階段、協助決定?若看到你們有相關人文的科技計畫,然後它有力量去說這個要多給預算嗎?它可以達到這個功能嗎?
發言片段: 12
吳主任委員政忠:它應該是這樣,就是他們提出來,應該是先給我們的沈副執秘再彙整上來,我也會去看他們有什麼樣的建議,每年有固定幾次。
發言片段: 13
吳委員思瑤:謝謝您的回答,確實您的回答解除了我的一些疑慮,但是在這個新制度的擘劃上,前端、後端、上游、下游,請你們再來跟本席清楚說明。
發言片段: 14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可以。
發言片段: 15
吳委員思瑤:我特別在乎制度,制度對了,後面的運作、執行就會正確。
發言片段: 16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個也是我的理念,我們執行公務的一定是公務體系,外面的專家就是智庫跟建議……
發言片段: 17
吳委員思瑤:consultant。
發言片段: 18
吳主任委員政忠:不能跳過來,這樣是不對的。
發言片段: 19
吳委員思瑤:好,沒問題,但是要讓跨域的人的觀點跟功能可以導進來,好不好?
發言片段: 20
吳主任委員政忠:是的。
發言片段: 21
吳委員思瑤:回到重中之重,剛剛是執行面、分配面,您當初答應我組改的時候要同時恢復設置科技顧問制度,現在進度到哪裡?
發言片段: 22
吳主任委員政忠:整個科技顧問相關的章程已經弄好了,現在在行政院。
發言片段: 23
吳委員思瑤:在行政院,所以確實是要恢復顧問制度,而且依過去遴選顧問的辦法,國內外專家都有。
發言片段: 24
吳主任委員政忠:當然。
發言片段: 25
吳委員思瑤:產官學研的重量級人物都有。什麼時候可以上路?你們三個月前就已經完成組改了。年底前嗎?
發言片段: 26
吳主任委員政忠:那個在行政院,所以我會……
發言片段: 27
吳委員思瑤:你也是政委,對不對?
發言片段: 28
吳主任委員政忠:是,我……
發言片段: 29
吳委員思瑤:年底可以嗎?這是最重要的大腦。
發言片段: 30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會盡力跟院……
發言片段: 31
吳委員思瑤:其實已經delay了,我質詢了兩、三次,您都告訴我組改的時候要同步恢復這個制度,這個東西不能再拖,請你們儘速加緊作業,然後也跟行政院高層溝通,好不好?
發言片段: 32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
發言片段: 33
吳委員思瑤:我希望目標是今年底或者是下會期開始前,我已經看到這樣子的制度完成。
發言片段: 34
吳主任委員政忠:制度出來。
發言片段: 35
吳委員思瑤:對,然後已經開始遴聘這些專家、學者,好不好?
發言片段: 36
吳主任委員政忠:是的。
發言片段: 37
吳委員思瑤: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事情。謝謝主委,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38
吳主任委員政忠:謝謝。
發言片段: 39
主席:請張廖委員萬堅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526
meet_id 委員會-10-6-22-5
speakers ["鄭正鈐","萬美玲","林奕華","吳怡玎","陳秀寳","黃國書","王婉諭","高金素梅","林宜瑾","何欣純","吳思瑤","張廖萬堅","范雲","賴品妤","陳椒華","張其祿"]
page_start 485
meetingDate ["2022-10-26"]
gazette_id 1119701
agenda_lcidc_ids ["1119701_00007"]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9701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