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44

發言片段: 0
黃委員秀芳:(11時18分)署長好。我先讓你看一下,這是我們彰化石笱排水最近受到污染的事情,我想請教一下,針對地方這種灌溉、排水共構的排水系統,我知道環保署應該都有即時監測的系統,但我想知道為什麼有這樣的即時監測系統,我們的區域排水或者是灌排共構的水卻還會受到這樣子嚴重的污染?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環保署張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張署長子敬:委員好。它如果是所謂灌排沒有分離的,那我想農委會有在推灌排分離,但如果它純粹是排水,當然這些污水是合法可以排進來的。現在只是說到底排進來的水,第一、是不是合法排進來的第二、它是合法的,但是它超過標準排進來,這個部分我們會去追查。
發言片段: 3
黃委員秀芳:針對這樣的區域排水,通常在水的周邊應該都有一些監測或通報系統,我記得當時彰化東西二圳的污染很嚴重時,你們也有針對這部分在水的源頭或兩側都有一些通報監測系統,類似這樣的狀況,你們是不是針對自己想要去監測的區域才會有這樣的通報系統以及監測系統?類似像彰化石笱排水這種周邊比較容易受污染的排水系統,你們會有這樣的監測系統在裡面嗎?
發言片段: 4
張署長子敬:是,跟委員報告,第一個,對於像剛才委員講的東西二圳,當初檢警環合作,把所謂地下電鍍廠做了大力的掃蕩,那麼因為它是很重要的灌溉渠道,所以我們後面持續有做一些很重要的監測,那麼對於其他的水體,如果不是高污染潛勢的,可能就沒辦法全部布設這種監測的東西,另外有河川巡守志工等等,大家來幫忙,所以像這個排水的問題,如果委員提出來,我們會去確認,如果它潛在可能是比較污染的,我們會考慮是不是應該設置比較固定的監測,把這些污染抓出來。
發言片段: 5
黃委員秀芳:我希望環保署應該是針對源頭來管理,因為如果它都已經排出來了,當然是對整個河川或者對土壤都是污染,如果可以從源頭來管理,其實對整個環境應該也是比較好,所以環保署針對一些比較易污染的河川,是不是有做這樣的一個監測系統?
另外我想請教,像彰化東螺溪也是污染很嚴重的一條溪,環保署在這幾年有撥經費下來要整個整治,我們當然希望能夠從源頭去管理,這樣就不會整治完之後,上游又有人把污染源排下來,所以我希望真的要從源頭管理,要不然你花再多的錢,其實到最後真的都還是浪費。
發言片段: 6
張署長子敬:是,謝謝委員,我們確實也是這樣做,像我剛剛報告的,因為我們很多灌溉渠道以往受到電鍍廠的污染,所以我們大力掃蕩之後,我們跟農水署合作,對這些重要的灌溉渠道,我們就去布設這些監測的東西。排水確實比較不會去做這個,因為它本來就是排水的目的,所以剛才委員提到,如果污染很嚴重,或是它還是有可能會被拿去灌溉,針對這部分,我們會再來檢討,一個是整治,第一個是可能要加強監測,把可能的污染源抓出來,確實沒有錯,我們主要的目標是一定要把污染源抓出來,尤其偷排的這些是不容許的。
發言片段: 7
黃委員秀芳:好。接下來我想請教署長,未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現在已經通過初審,我想請教的是,全臺灣有19萬企業需要建立碳盤查,有超過80%的企業沒有做過碳足跡盤查,其實我在地方的時候,很多中小企業會擔心,因為做碳盤查可能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我不知道環保署有沒有針對這部分下鄉說明?
發言片段: 8
張署長子敬:跟委員報告,針對這部分,我們有說明,尤其是因為……
發言片段: 9
黃委員秀芳:你們透過什麼樣的管道說明?
發言片段: 10
張署長子敬:容我請處長向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11
主席:請環保署毒管處蔡處長說明。
發言片段: 12
蔡處長玲儀:跟委員報告,我們大概會先透過公會,再請公會通知轄下的企業。
發言片段: 13
黃委員秀芳:目前全臺灣你們辦過幾場?
發言片段: 14
蔡處長玲儀:我們6月16日是直接在臺中,包括請工具機、機械公會、工總去邀中部的企業來參加,再來是7月5日跟8月29日,我們也是透過工總跟公會,再來是經濟部工業局,接著也有透過視訊的方式,採視訊的方式,他們參加的意願會更高,因為後來在8月29日那一場,視訊報名的人數大概就有一、兩百位。
發言片段: 15
黃委員秀芳:如果按照你們這樣,全部有19萬家需要做這樣的碳盤查,以目前的這個量能,這樣夠嗎?
發言片段: 16
張署長子敬:跟委員報告,大家可能一開始不清楚,所以很緊張,其實照法規,我們要求要去查驗、要求登錄的,其實就是大家很熟悉的287家,包括我們現在公告的第二批,這些才是依照法規被強制要求的。其他有很多是自己想知道的,他很擔心,所以我們也修改盤查作業指引,依照這個作業指引,要知道自己的排放很簡單,照這些自己算一下,大概就知道自己的排放是怎麼樣。
發言片段: 17
黃委員秀芳:所以不一定需要有這樣……
發言片段: 18
張署長子敬:對,因為他沒有被法規要求,那麼他自己想知道、自己想減碳,其實自己稍微算一下,可以知道主要排的是那些、排的量大概是多少,我們有把這些指引修改好了,也去說明,讓他們自己會用……
發言片段: 19
黃委員秀芳:所以不需要有盤查機構……
發言片段: 20
張署長子敬:不需要,因為法規要求的才需要,當然另一方面,大家有的不放心而想要委託的,委託這部分本來七家、八十幾個人,我們在這兩、三個月訓練了200位,至於檢測機構,經濟部跟我們一起輔導,現在也有三家通過了,五家在審查,所以這部分我們都儘量在擴充。
發言片段: 21
黃委員秀芳:因為總是有一些中小企業會擔心,我是不是可以請你們說明得更清楚一點?不然他們會覺得一次就要花這麼多錢,要讓中小企業一次花上百萬、上千萬,他們聽到就會覺得很緊張,所以我覺得你們應該第一時間,當然是透過公會說明清楚,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如果中小企業不是在你們規定的這個項目,是不是可以自己盤查就好了,不需要委託盤查機構?
發言片段: 22
張署長子敬:是,這部分是這樣。所以我們比較多的說明會是告訴他們情況是怎麼樣,另外一部分就告訴他們,如果用這個指引,自己可以怎麼做,讓他們自己回去就可以做盤查。如果委員覺得哪裡有需要我們加強,我們願意再來說明。
發言片段: 23
黃委員秀芳:我希望你們應該要有一些說明,要不然真的在基層,大家光是聽到就害怕了,擔心還要花這麼多錢,所以我希望應該再說明得更清楚,可以自己盤查當然是最好,如果還要委託盤查機構,是不是有一個標準,還是怎麼樣。
發言片段: 24
張署長子敬:只有法規要求的那些要委託,我們儘量擴充那個量能,其他的其實自己可以做,那麼就不用花那麼多的錢。
發言片段: 25
黃委員秀芳:好,謝謝。
發言片段: 26
張署長子敬: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27
主席:請廖委員國棟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56
meet_id 委員會-10-6-26-7
speakers ["張育美","洪申翰","蘇巧慧","吳玉琴","莊競程","邱泰源","林德福","黃秀芳","廖國棟Sufin‧Siluko","邱顯智","楊曜","邱臣遠","王婉諭","陳瑩","江啟臣","陳椒華","高嘉瑜","林楚茵","賴惠員","謝衣鳯","張其祿","楊瓊瓔","徐志榮","林為洲","蔣萬安","劉建國"]
page_start 265
meetingDate ["2022-10-26"]
gazette_id 1119801
agenda_lcidc_ids ["1119801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國家發展 委員會、行政院主計總處、財政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經濟部及其國營事業委員會、交通 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就「我國淨零排放路徑(含2030年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國家永續發 展政策與相關經費具體規劃,如何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國際減碳目標,並務實兼顧國內企業穩健 發展」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9801_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