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77
發言片段: 0 |
---|
楊委員曜:(11時50分)不好意思,我實在是不知道到底哪一個問題應該要問永續發展委員會,哪一個問題應該要問減碳辦公室,所以就請署長上來回答,假如有各相關單位的問題就自己上來備詢台,因為實在是搞不大清楚大家的職責怎麼分配。 |
我還是先講電動車的概念,其實我在這個委員會已經講很久了,我剛剛聽到你們回答廖國棟委員的時候,講到市售比的問題。國家一直在補助,可是市售比跟實際在路上跑的狀況到底差異多大?也就是說,買回去以後他使用的時間跟機會有多少?這個可能也要做一下研究。大概多數都是以都會區作為考察的重點,事實上,比較較偏鄉一點的地區,電動車最大的問題就在電池交換,電池交換假如不夠便利,推電動車怎麼推都很困難,因為大家會擔心忽然間沒電,這個問題其實我在這裡講過很多次。現在電池交換的規格好像統一了?署長,各廠牌電動車的電池規格統一了沒?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經濟部林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林次長全能:經濟部來回答委員提問的問題。目前電動車電池的交換,基本上,不同的電動車生產公司有他們自己的交換體系,目前為止,是以Gogoro跟光陽這兩大體系的交換系統為主進行。 |
發言片段: 3 |
楊委員曜:也是各別獨立的。 |
發言片段: 4 |
林次長全能:是。 |
發言片段: 5 |
楊委員曜:對,應該超過六年了,大概好幾年前我就說電動車電池的規格都沒有辦法統一,我們怎麼推動以電動車代替燃油車?我買A廠牌的車只能交換它的電池。現在交換電池應該是一個方向。 |
發言片段: 6 |
林次長全能:對,主流。 |
發言片段: 7 |
楊委員曜:充電站、充電柱都不可行了。沒有辦法統一各廠牌電動車的電池規格以便互相交換,要推電動車會非常困難。 |
發言片段: 8 |
林次長全能:確實我們如果往下看是需要整合,有一個統一的介面。這個部分我認為委員看到往前推的時候,我們必須處理的很重要的問題。 |
發言片段: 9 |
楊委員曜:我不是現在看到,我剛才就講過,最保守的說法,六年前我就提出這樣的要求。各廠牌都統一一種規格的電池,他們可以設的點可能會各自多出一倍,我們就這樣子講,便利性夠,大家才敢騎遠一點。這個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你們一直補助也怪。我不是反對補助,提高誘因讓大家購買電動車,這個確實是配套之一,可是更重要的是電池交換的方便性有沒有辦法處理。這個我覺得很遺憾,已經在這邊講很久了。你說這是一個方向,你們現在有沒有什麼…… |
發言片段: 10 |
林次長全能:我跟委員講現在實際的狀況,電動機車的換電站今年結束的時候應該可以超過三千站以上。 |
發言片段: 11 |
楊委員曜:全臺灣的加油站有多少? |
發言片段: 12 |
林次長全能:我想…… |
發言片段: 13 |
楊委員曜:全臺灣現在有三千個交換站。 |
發言片段: 14 |
林次長全能:是。 |
發言片段: 15 |
楊委員曜:那加油站有多少? |
發言片段: 16 |
林次長全能:現在中油體系…… |
發言片段: 17 |
楊委員曜:台塑。 |
發言片段: 18 |
林次長全能:跟台塑體系合計應該有三千多站。電動車的電池交換站不一定設在加油站。 |
發言片段: 19 |
楊委員曜:這個我知道,像超商等,哪裡可以放就放哪裡。一樣是三千站,可是廠牌不同,我搞不好不知道這裡的交換站到底能不能用,懂我的意思嗎? |
發言片段: 20 |
林次長全能:我知道。 |
發言片段: 21 |
楊委員曜:所以這個可能還是要加強,我覺得電池的規格統一勢在必行。 |
發言片段: 22 |
林次長全能:是,我們應該會積極努力,建構統一的介面,這部分涉及到技術、標準等等,需要一點時間,我們會努力處理。 |
發言片段: 23 |
楊委員曜:今天次長來,可能在這邊為難你也怪,因為這個問題我確實已經講好幾年。只要電池交換的便利性不足,我不覺得電動車的市售比可以取代燃油車,應該這麼講,好不好? |
發言片段: 24 |
林次長全能:好。 |
發言片段: 25 |
楊委員曜:署長,我講一個問題時間就要結束了。 |
發言片段: 26 |
主席:請環保署張署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7 |
張署長子敬:委員好。沒關係。 |
發言片段: 28 |
楊委員曜:我問一個問題,我們有六大部門─能源、製造、運輸等等在辦理溫室氣體減量,然後有一百六十四個具體措施,但是審計部的報告說,各部門具體的措施、成果跟減碳效益沒有辦法確實反映在溫室氣體的實質減量上,也沒有辦法跟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揭露的排放量相互結合。這個問題我簡單問好了,你們要怎麼克服?定標準當然必須有辦法跟相關的結合,你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
發言片段: 29 |
張署長子敬:謝謝委員,委員確實問到核心問題,原來確實存在這種狀況。剛剛我們的報告提到,從總統的決策目標出來到立法,然後提出路徑,再到策略跟戰略,一路發展下來,要發展到可以實際執行,然後回過頭來讓實際執行的效果feedback回來,回饋到目標的達成。譬如說,我們的NDC是不是要檢討,能夠做到多少?這樣就會把這一些整合回來,透過這些努力之後,能夠達到怎麼樣的程度?回到年度的目標能不能達成?現在的作法會比較完整。 |
法規的部分,我們也針對國家的執行計畫、各部門的計畫跟地方推動的計畫,以及每年的檢討跟回饋機制,修法把它建立起來,未來就變成部門跟地方執行的成果都會被整合,而且會被檢討並改善。我們透過這一次修法跟提出路徑,想辦法改善這個部分。 |
發言片段: 30 |
楊委員曜:對,我們總是希望目標跟執行成果的連結性要夠,要不然一直定很多執行目標。具體的也有做,我現在的問題是兩個的結合度不夠…… |
發言片段: 31 |
張署長子敬:就是要確實能夠回饋到我們能不能達成目標,這個是我們在努力的。 |
發言片段: 32 |
楊委員曜:這個署長還是要注意一下。 |
發言片段: 33 |
張署長子敬:是。 |
發言片段: 34 |
楊委員曜:我還有其他的問題,下次有機會再問。 |
發言片段: 35 |
主席:請邱委員臣遠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56 |
---|---|
meet_id | 委員會-10-6-26-7 |
speakers | ["張育美","洪申翰","蘇巧慧","吳玉琴","莊競程","邱泰源","林德福","黃秀芳","廖國棟Sufin‧Siluko","邱顯智","楊曜","邱臣遠","王婉諭","陳瑩","江啟臣","陳椒華","高嘉瑜","林楚茵","賴惠員","謝衣鳯","張其祿","楊瓊瓔","徐志榮","林為洲","蔣萬安","劉建國"] |
page_start | 265 |
meetingDate | ["2022-10-26"] |
gazette_id | 1119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9801_00009"]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國家發展 委員會、行政院主計總處、財政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經濟部及其國營事業委員會、交通 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就「我國淨零排放路徑(含2030年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國家永續發 展政策與相關經費具體規劃,如何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國際減碳目標,並務實兼顧國內企業穩健 發展」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9801_0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