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942

發言片段: 0
高委員嘉瑜:(12時3分)部長好。之前有問過你數位部延平大樓跟新光大樓辦公的狀況,那延平大樓現在實際的辦公人數是多少人?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數位部唐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唐部長鳳:我們目前整個部加上兩署大概是二百多快三百人,裡面大概一半多一點在延平大樓,其他分散在比如行政院資安處本來的地方等等。
發言片段: 3
高委員嘉瑜:據我們瞭解,延平大樓的實際辦公人數目前是164人,那新光大樓因為還在裝潢,目前沒有人辦公。比較引起爭議的是新光大樓作為一個中繼辦公室,週期從今年7月1日開始,因為還在裝潢,到現在沒有進駐,等到實際使用,進駐不到1年的時間,租金……
發言片段: 4
唐部長鳳:不是,明天就進駐了。
發言片段: 5
高委員嘉瑜:明天要進駐?全部進駐嗎?
發言片段: 6
唐部長鳳:對,明天七十幾個產業署的人……
發言片段: 7
高委員嘉瑜:進駐幾人?
發言片段: 8
唐部長鳳:七十幾位產業署的人會進駐。
發言片段: 9
高委員嘉瑜:產業署?
發言片段: 10
主席:請數位部產業署呂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11
呂署長正華:我們裝修今天完工,然後……
發言片段: 12
高委員嘉瑜:好,在我上禮拜質詢之後,明天要進駐了。進駐之後無論如何這個租期是到明年年底,租金在這1年半的時間是7,000萬元,裝潢費是3,000萬元,所以是花了1億元來使用新光大樓的中繼辦公室。以現在的狀況來看,延平大樓加新光大樓,實際上數位部目前正在使用的員額是164人,可是使用的是可以容納604人的辦公室。我們換算一下,平均每個人使用的面積是74.4平方公尺,那我們拿金管會來做比較,它實際使用的面積,每個人是30平方公尺,是金管會的2.5倍。可能每個部會的狀況不一樣,可是你剛剛講資通署跟數位產業署,我們來看一下,明天就要搬進去的數位產業署現在有76人,就是你剛剛所說的,他現在辦公的地點在永豐餘大樓,請問是什麼時候進駐永豐餘大樓辦公的?
發言片段: 13
唐部長鳳:我們在籌備階段其實就有使用,是不是請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14
高委員嘉瑜:使用大概多久的時間?
發言片段: 15
呂署長正華:跟委員報告,我們是8月27日掛牌,所以數位產業署是8月27日進駐永豐餘大樓到現在。人員的部分因為要招募,我們第1天的時候移撥只有14位……
發言片段: 16
高委員嘉瑜:所以進駐永豐餘大樓兩個月的時間而已,那這兩個月的時間有付租金嗎?
發言片段: 17
呂署長正華:跟委員報告,因為永豐餘的3樓本來在租用的時候是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在數位發展部籌備的時候有籌備小組,大概是八、九十坪左右,反正兩個大概都是八、九十坪上下,另外一部分是我們有一個委辦計畫是在做所謂的數位攻頂計畫部分。因為剛好我們在裝修,租房子剛進去時是空蕩蕩的,所以當然還要做點隔間等等,在臺北市這些裝修都需要程序,所以……
發言片段: 18
高委員嘉瑜:所以永豐餘大樓在這兩個月的時間,你說裝修、租金等等這些花了多少錢?
發言片段: 19
呂署長正華:永豐餘的部分是主秘在處理,但是它的費用是這樣子,因為我們本來在那邊的是籌備小組跟委辦計畫,所以有透過這樣做業務的一些挪移,我們進去時是非常……
發言片段: 20
高委員嘉瑜:為什麼永豐餘大樓不能繼續使用?
發言片段: 21
呂署長正華:跟委員報告,第一個,它現在容納我們的76人已經非常擠,委員可以去看,我們的辦公室其實就是用會議室的桌子併起來,比一般鄉公所的還要擠,所以每個人……甚至在一個多月前疫情比較嚴峻的時候,群聚……
發言片段: 22
高委員嘉瑜:總共有幾坪?
發言片段: 23
呂署長正華:總共就是剛才講的九十幾坪跟九十幾坪,大概是200坪上下。
發言片段: 24
高委員嘉瑜:200坪,目前有76人,全部都已經在裡面辦公?
發言片段: 25
呂署長正華:就擠在裡面,你看就知道很擠。
發言片段: 26
高委員嘉瑜:那資安署目前有50人在行政院資安處辦公,未來會進駐延平大樓,所以這些人跟你現有的人數全部加起來,在延平大樓辦公也都還容納得下,所以你現在說你容納不下的原因是因為你的員額如果滿編之後會有多少人,但實際上什麼時候會滿編我們不知道。
發言片段: 27
唐部長鳳:產業署成長得很快,其實以今天來講,產業署就不可能塞進延平大樓,已經做不到了。
發言片段: 28
高委員嘉瑜:目前是可以在延平大樓辦公,只是你們現在另外租了一個新光大樓,但大家質疑的是永豐餘大樓辦公室,如果你在裡面辦公不夠,你可以讓一部分人在延平大樓辦公或是做一些挪移。以現在的狀況來講,在你已經裝潢的狀況之下,你還要另外花1億元去租一個地點這麼好,然後這麼貴的辦公室,裝潢還花三千多萬元,會不會讓大家覺得有點華而不實?何況你只使用不到1年的時間,你馬上又要搬回延平大樓,而延平大樓……
發言片段: 29
唐部長鳳:不是這樣子的,不是這樣,產業署沒有要搬回延平大樓,是華光什麼時候好,可能會在華光去安排,但是我們……
發言片段: 30
高委員嘉瑜:但是新光大樓只使用1年的時間。
發言片段: 31
唐部長鳳:沒有,我們是有優先續約,所以如果那個時候還沒有好,我們就續約。
發言片段: 32
高委員嘉瑜:所以你的意思是說,如果到年底另外一個辦公室還沒弄好,你還要繼續租新光大樓,意思是這樣?
發言片段: 33
唐部長鳳:如果那時候沒有更好的選項,國產署沒有給我們更好的選項,我們就是續約。
發言片段: 34
高委員嘉瑜:續約還要再花多少租金?
發言片段: 35
唐部長鳳:就是一樣的這個租金。
發言片段: 36
高委員嘉瑜:這個租金你覺得不會太高嗎?以現在的狀況來講,你說目前是76人,我不知道之後會不會到200人,就這樣子的人數,可是你1年的租金要花7,000萬元,這樣的花費以現有的辦公室來講,沒有其他更適合的選項提供給你們嗎?
發言片段: 37
唐部長鳳:跟委員報告,當時我們跟國產署在討論的時候,我們特別注重的就是各行各業,在臺灣各地的朋友要來洽公,那就包含公、協會以及剛剛提到的產業人民團體等等,在臺北車站有個好處,對於中南部的朋友如果要搭高鐵,它是臺北可能離他們最近的地方……
發言片段: 38
高委員嘉瑜:聽說你們11月要開始試辦遠距辦公,趕上數位流行,所以大家覺得你花1億元租辦公室裝潢,你說不夠做什麼,結果你們都在遠距辦公。
發言片段: 39
唐部長鳳:沒有「都」,只有20個人,可能最多40人,每個禮拜一、兩天。
發言片段: 40
高委員嘉瑜:所以辦公室裡面到底有多少人?你們還要趕上數位流行,所以有多少人會去辦公?我真的很質疑你們大家隨時都擠在裡面辦公嗎?還是有多少人其實是遠距辦公?因為你們是數位發展部,所以你們有很多辦公的方式,不一定要坐在裡面,這不是你一直主張的嗎?結果你現在跟我說你們辦公室不夠,大家都擠在裡面辦公,所以你們要租一個好大的辦公室,讓大家可以在裡面辦公……
發言片段: 41
唐部長鳳:那是按照實際的需求……
發言片段: 42
高委員嘉瑜:這跟一直以來數發部給大家的印象……
發言片段: 43
唐部長鳳:有20到40人如果需要一個禮拜1天或2天遠距辦公,並不是400人全部都全遠距,完全不同的狀況。
發言片段: 44
高委員嘉瑜:我覺得以目前的數發部給人家的印象,還有目前辦公狀況來講,確實會讓人家覺得有點過於浪費。
另外我們要質疑的是關於詐騙的部分,因為我們之前有提過iMessage,很多國人都有收到,我們當時有要求數發部跟Apple合作,把iMessage訊息做一些過濾等等,結果現在又有民眾反映雖然之前有一些改善了,9月20日數發部也有回函給我們已經跟Apple保持聯絡等等,但是10月又收到iMessage詐騙的訊息,我想詢問數發部對這個部分有沒有瞭解?這個部分目前是不是又死灰復燃,還是怎麼樣?
發言片段: 45
唐部長鳳:這個回報垃圾訊息是很好的,在介面上可能就是要按下去,詳情是不是請署長說明?
發言片段: 46
主席:因為時間的關係,是不是用書面來回答好嗎?
發言片段: 47
唐部長鳳:好,那以書面……
發言片段: 48
高委員嘉瑜:因為跟這個部分有關係,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最近iPhone其實有一個共享相簿,又有類似這樣的詐騙訊息出現了,除了iMessage之外,其實新聞……
發言片段: 49
唐部長鳳:這個有掌握了,我們會用書面回答。
發言片段: 50
高委員嘉瑜:新聞跟網友都有回應,但是數發部給我們的回應是沒有接到民眾的回復、沒有這樣的一個反映,所以我們也希望數發部能夠重視這個狀況,除了iMessage之外,現在共享相簿還有這樣的問題,好不好?謝謝。
發言片段: 51
唐部長鳳: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52
主席:請以書面回復高委員。
請李委員貴敏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04
meet_id 委員會-10-6-23-5
speakers ["劉世芳","洪孟楷","陳椒華","李昆澤","傅崐萁","陳素月","林俊憲","魯明哲","許智傑","呂玉玲","蔡易餘","張其祿","江啟臣","邱臣遠","謝衣鳯","鄭天財Sra Kacaw","高嘉瑜","李貴敏","陳以信","何欣純","趙正宇","許淑華","廖婉汝"]
page_start 141
meetingDate ["2022-10-27"]
gazette_id 1119901
agenda_lcidc_ids ["11199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 案關於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單位預算;三、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數位發展部數 位產業署單位預算
agenda_id 11199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