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2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岱樺:(9時11分)主委,我們先關心一下國內外的經濟狀況。摩根大通銀行跟世界各國講,與其關心美國的經濟停滯,不如關心地緣政治,我不知道您怎麼看。在國內的部分,我們的疫情、通膨日漸嚴重,你怎麼看待我們第四季的經濟狀況呢?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國發會龔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龔主任委員明鑫:林委員早。報告委員,如果以物價漲幅來講,大概最高峰會在第三季,第四季雖然有回落,但還是無法降到2%以下,還是有其挑戰性。至於經濟的狀況來講,存貨的去化還是持續在進行,恐怕存貨的去化要持續到明年上半年,所以經濟的狀況還是有很大的挑戰。我們現在期待的是國內的內需,也就是促進消費的部分,還有公共建設的投資等等可以持續地進行,穩住我們經濟成長的動能。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岱樺:今天本席要談的是重要的新興事業投資應該要鏈結國家重大的發展計畫,這樣才能創造國家次世代的競爭力。國發會的策略顯示綠色能源政策是我國未來的發展主軸,從中間這個圖的六大核心戰略搭配5+2產業創新,到右邊的前瞻計畫當中,綠能建設也是一個重點,一直到2050年我們總共有12項淨零轉型計畫,其中4項跟綠能有關,所以可以看出能源產業政策無疑是21世紀的核心需求產業。 |
檢視在這4年、106年到109年的5+2產業創新預算編列及執行狀況,「綠能科技」相對於「智慧機械」、「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項目,請看紅色這個框,「綠能科技」的實現比率最低,僅達81.83%。檢視其執行狀況,所有綠能及再生能源產業的執行狀態確實是落後的,而且這個項目都聚焦在風電及太陽能發電,也造成2025綠能發電占總體發電的占比無法達成20%的目標,甚至可能會下降到15%的趨勢。 |
我們是不是應該多樣地發展綠能能源呢?我在此提出幾項:包括地熱能、海洋溫差、潮汐能跟洋流能。雖然經濟部能源局已經針對地熱及海洋能公布多樣化的躉購電價計費方式,但卻缺乏配套機制,幾乎淪為空談。躉購電價看得到吃不到,我們根本沒有針對海洋能劃出所謂的「海洋能發展專區」,就像離岸風電,政府具體的劃出專區,就會有業者投入,包括電廠、變電站、饋線方面、政府要如何支持、我的技術目前是來自國外還是國內等等,所以現在雖有研究,但就是象牙塔內的知識而已。 |
國發會身為國家綠能政策的上級指導單位,剛才我所提的這三大國家政策的規劃,你們應該系統化地規劃多樣化的綠能產業專區。當有躉購電價公式而沒有綠能專區作為相關配套的時候,就像我剛剛講的,包括變電站、饋線、線路的鋪陳會遇到什麼問題、中央與地方如何協調等等,如果沒有綠能產業專區,地熱、海洋能的研究以及能源局公布的躉購電價公式就是空談。 |
綠能發電不應該只有風能跟太陽能,因為這兩者都會受環境的影響,風能有季節因子影響,日照也有晴雨及日夜的分別。參照國際能源的發展趨勢,我國具備循環能源的發展條件,本席要特別聚焦在地熱能跟洋流能。講到地熱能,實在令人欽佩,百分之百由民間投入的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歷經父子長達10年的努力,目前的機組容量已達4.2MW,可供應將近7,000戶的家庭用電。在洋流能的部分,台大浮游式洋流發電機組20KW,目前已在澎湖水域實測,已完成國產發電機可靠性驗證。地熱能與洋流能目前國內都具備一定自主發展能量,並且完成一定程度的測試驗證。 |
從俄烏戰爭導致能源斷鏈的危機,我們可以感受到能源自主的重要性,而且為什麼本席要特別聚焦在地熱能跟洋流能?因為全球有70%面積是海洋,所有的海洋國家都重視此一能源發展。就以鄰近的韓國為例,它在4年內投入近1億美元來發展洋流能,它的洋流環境並沒有比臺灣更優勢,它只有淺層的洋流而已,還沒有所謂的「黑潮」,而臺灣都有,但是我們從2014年至今總共8年,諸位,我們在洋流能的發展上投入多少?5,000萬台幣,而且目前我們的技術已經成熟了。 |
整體而言臺灣是否具有發展綠能的地理環境潛力跟市場的需求呢?有的。在地熱能方面,左邊這張圖中劃著紅點的部分就是具有開發地熱潛力的區域。臺灣位處太平洋火環的西側,全臺共有27處具備淺層地熱發電開發潛力的場域,而且目前已有民間團隊在宜蘭清水完成小場域的地熱發電運轉。還有洋流能是本席今天特別要講的,請看右邊這張地圖,臺灣位於西太平洋,黑潮流經台灣東側,圖中臺灣右邊紅色的那個區塊就是黑潮,黑潮的寬度達200公里,比臺灣還寬,而且黑潮具有流量穩定、流速快的特性。目前臺大團隊在國科會的支持下,已完成中尺寸原型機的實體驗測。所謂「中尺寸」就是以韓國、日本已經開發完成的多少個小尺寸,5乘5乘5,長寬高各是它的五分之一而已,加起來整個體積就是一百二十五分之一而已。但這兩項技術發展及建置都具備重大基礎建設的投資特性,除了資金挹注需求外,針對性的輔導及協調都是國發會可以提供的。 |
發展這兩項綠能有什麼好處?一方面可以彌補綠能推動遲緩的缺口,因為照目前的狀況,2025年綠能發電的占比根本達不到20%;二方面也可以配合國家的計畫,推動國家新興能源產業。這不僅解決國內能源的問題,更可以向國際輸出器材、技術、甚至服務。 |
洋流能發電有何好處呢?我們就以SWOT作個分析:在優勢方面,剛才已講過,臺灣東部的黑潮流量穩定、速度快,在蘇澳、花東、綠島、蘭嶼周邊年平均流速可達每秒1.2公尺以上,具有建置GW發電裝置,是GW,不是MW,也不是KW,而是GW發電裝置的潛力。第二個,我們的洋流有別於風電、太陽能,具有不間斷、持續穩定的特性,而且國內的市場綠能接受度高,電力需求明確,重點是能源局已訂出躉購電價每度7.32元;它的劣勢在哪裡?就是政府支持力度和研發經費遠小於日、韓、歐美和中國,也因為這樣,沒有大型廠商願意投入,發電技術尚未成熟,以及其輸電線路長,台電需要建置岸基變電升壓設施,所以為什麼要有專區?如果專區劃不出來,怎麼知道台電要怎麼配合? |
再來,請問機會在哪裡?全球海洋面積廣闊,目前海洋能發展還在起步階段,臺灣落後不多,所以有機會迎頭趕上。臺灣目前只有全自製小型機組進行測試,未來只要政府支持,我們都可以自行研發大型機組,重點是零件有機會國產化,扶植臺灣金屬加工產業,整個北中南的金屬加工產業的轉型提升,重點是這個,也可以帶動傳統產業,高雄也可以大大受惠,不用想到北中南,光是我們高雄金屬加工業未來有機會是對國際輸出的。 |
再來,我們的威脅在哪裡?記取風力發電的前車之鑑。今天如果我們不積極投入,當我們發現到這是利基時,不好意思,我們沒技術、沒服務、沒團隊,國外政府及廠商相繼投入大筆資金研發測試,發電廠只會被國外的廠商先行租用,等我們要投入時也沒有理想的發電場域了。另外,國外持續專利技術發表,如果我們沒有加速研發進度,未來可能受限於專利的問題。 |
所以我有一個具體建議,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這兩項建設進度落後,政府應在「創能」發展多元化新興綠能政策。主委,針對地熱能和洋流,這樣具有高風險、高資本投資需求的新創能源,我們國發會可不可以研議將地熱和洋流比照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以國家力量來推動?若評估它具有商轉效益,請上呈行政院,裁定為新興綠能國家政策,而不是像現在只是在象牙塔裡的知識,僅在大學端做研究而已。 |
而且我還要求你的評估計畫當中,要有以下這幾項研議,也就是在國土平衡發展的基礎上,在我們的國土計畫、區域計畫的基礎上,應該要涵蓋產業專區的評估(這個太重要了)、國家產業策略及環境、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能源永續性評估、市場技術定位、專利布局的策略,才有可能創造國家綠能產業國際化,成為剛才我講的比如5+2的新興產業。我希望經過行政院研議之後,地熱能和洋流能夠成為新興的綠能市場,放到簡報這三張圖裡面,請主委回答。 |
發言片段: 4 |
龔主任委員明鑫:報告委員,的確是這樣,謝謝委員指導和指教,我們現在正在研擬淨零十二項戰略,這兩項就會放在十二項戰略裡面最重要的新興綠能產業。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岱樺:非常好。 |
發言片段: 6 |
龔主任委員明鑫:同時也開始啟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修法,針對地熱包括將來的實驗、可以在哪裡探勘等等的做法,已經開始要修法了。我們希望……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岱樺:如果已經這麼明確,這個專區什麼時候能夠劃出來? |
發言片段: 8 |
龔主任委員明鑫:年底我們會把十二項戰略同時對外說明公布。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岱樺:有含產業專區、地熱能產業專區和洋流能的產業專區嗎?可不可以做到? |
發言片段: 10 |
龔主任委員明鑫:有哪幾個部分會先從實驗性開始。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岱樺:沒有問題,但是先把產業專區、實驗專區劃出來。 |
發言片段: 12 |
龔主任委員明鑫:對,產業專區同時要探勘,所以會同時進行。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岱樺:好,會有產業專區,即使現在先做測試,也沒問題,一定要劃出來。 |
發言片段: 14 |
龔主任委員明鑫:對、對、對。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岱樺:謝謝你,我們一起努力。 |
發言片段: 16 |
主席:請陳委員明文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562 |
---|---|
meet_id | 委員會-10-6-19-5 |
speakers | ["楊瓊瓔","林岱樺","陳明文","邱議瑩","呂玉玲","謝衣鳯","賴瑞隆","邱顯智","陳亭妃","高虹安","蘇治芬","邱志偉","陳超明","林德福","李貴敏","洪孟楷","張其祿","廖國棟Sufin‧Siluko","何欣純","邱臣遠","陳椒華","蘇震清"] |
page_start | 499 |
meetingDate | ["2022-10-27"] |
gazette_id | 11198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9801_0001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經濟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重要新興事業投資」之66家轉投資事 業虧損情形進行報告,並備質詢;二、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行政院歲入預算行政 院國家發展基金賸餘繳庫部分暨國家發展委員會及所屬單位預算部分 |
agenda_id | 1119801_00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