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32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以信:(14時48分)蘇院長好、邱部長好。我現在要跟你談一下我家鄉的故事,我是臺南歸仁的子弟,在我們的家鄉媽廟旁邊有歸仁航特部的基地,這個航特部的基地是日據時代就有了,在1944年,在二戰的時候,它作為臺南機場的一個預備機場,以保護日軍在臺南機場被轟炸的時候,還有一個備用機場。後來在光復之後,國民政府來了以後,歸仁的飛行場持續作為國軍的基地,經過一段演變,後來就變成航特部的訓練基地,裡面也有飛訓部,總共約兩、三千人在裡面,現在它的基地是以訓練直升機為主,包含TH-67教練直升機、OH-58D戰搜直升機、AH-1W眼鏡蛇直升機,還有阿帕契直升機,主要是訓練之使用。本席在擔任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委的時候也前往考察,所以你可以看到相關的照片。 |
我這邊要說的是這個輕航基地在歸仁這麼多年,一開始是噪音的問題,我自己從小回阿公阿嬤家的時候就常常聽到軍機的聲音,每次軍機來,尤其滯空的時候可能長達十幾、二十分鐘都沒有辦法講話,那是我小時候的印象。但是等到這兩年我回到故鄉,發現軍機噪音的這個問題數十年來仍是很嚴重的問題。過去從民國93年開始有一連串的改變措施,從民國93年開始編列每年1,000萬元的噪音防制經費,對地方鄰里都有幫助,從102年開始針對附近18個里的每一個住戶也送電風扇,去(110)年度開始規劃,今年在機場周邊列三級噪音防制區,每人每年可以補償450元600元不等,分成三級。我要先說,今年申請手續剛開始,其實有很多紛亂的狀況,並不是很便民,譬如很多里長跟我說很多里民的申請案件有三成到五成都被退件,而且原定5月要開始發放,可是到現在都11月了,很多里民都還沒有收到款項,地方里長和里民怨聲載道。 |
現在在這個地方的問題不只是這裡,我要再研究,我本身是學經濟的,這個機場在這個地方,請你先看左邊這個圖,左邊這個圖的中心就是歸仁機場,歸仁機場中間藍色的那一圈是禁建,根本就沒有辦法蓋房子,在大圈以外則是限建,有限制高度,只能夠在23公尺以下之類,這包含了大部分的歸仁地區,還有部分的仁德區,以及部分的關廟區。限建和限高其實是歸仁這個區域長年的問題,可是現在它不只是歸仁的問題了,它成為什麼問題?它成為南臺灣經濟發展的問題。我請你看右邊的圖,右邊這個圖就是現在經濟部在規劃的,叫做南臺灣的南部科技廊道,這個南部科技廊道其實就是要像北部的竹科一樣,有一連串的科技廊道,所以就從臺南科學園區經過歸仁,然後到路竹科學園區,並且現在不斷往南延伸,這個是高雄跟屏東,也是你故鄉希望做到的發展。歸仁就在南科跟路科的中間,完全經過歸仁,就經過飛行航特部的週邊區域。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在歸仁周邊因為航特部所造成的限建及限高,還有對附近的高樓都會形成負面影響,這是第二個問題而已。 |
我要提出第三個問題,第三個問題是,現在這個航特部的訓練,它不是戰備,其實就是在訓練這些新手學習駕駛,從最簡單的教練直升機,到最困難的戰搜直升機訓練,每天有70架次以上的訓練,它不只是訓練起飛、降落,還有滯空,滯空就是要像立正站好一樣,停在半空中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這個是飛直升機一定要有的訓練,這個訓練很高密度。我先讓你看左邊的圖,左邊這個圖的中間就是歸仁機場,看得很清楚,旁邊那條線是高鐵,高鐵就在旁邊。再來,我讓你看中間這個圖,中間這個圖是訓練的路線,它是雙圓形,就像一個「8」字,起飛各35架次以上,每天都會出來訓練。你看到中間斜的這條紅線就是高鐵,這條高鐵線跟直升機的交叉線路總共有4個圓圈點。也就是說,高鐵會和直升機航道直接交叉4次,算起來1天至少有140架直升機要從高鐵正上方飛過去,這個高密度對高鐵的安全其實有造成風險。另外在直升機飛行的下方,也就是高鐵特區,圖上看到的是小圈的,其實它會飛更大圈,做更大的訓練,所以它會把整個歸仁、關廟都包在裡面,甚至是到仁德,這個地方整體都會在它的範圍底下,而它的底下就是高鐵特區。院長也去看過高鐵特區,現在底下除了各種的研究院區,還有什麼?還有新的綠能科技城、AI智慧園區、地震研究中心以及會展中心,現在還有三井OUTLET,這底下全部都是人。在底下都是商場、都是人,還有高科技的宿舍也在那個地方。 |
下一個問題是什麼?航特部今年也有諸多意外,這就是我整理過去這15年的情形,這15年就有6次意外,都是造成迫降,有的有人員傷亡,有的沒有人員傷亡。過去1個月裡面,其實在國慶之前也發生一個迫降事件,迫降在鹿耳門,還好沒人出事,這是好事,但還是有迫降的狀態。我現在要說的是,這樣的風險在過去只是地方噪音的問題,但是後來我們發現變成是影響經濟成長以及發展的問題,到現在我發現更嚴重了,它影響到高鐵的安全問題。高鐵是我們交通的命脈,過去在興達港那邊有一個煙囪倒下來,拉掉了電線,結果導致臺南到高雄之間的高鐵不能走,那一天晚上十幾、二十萬人在這個地方跑來跑去,對我們整個交通打了個死死的結。針對這些問題,我說有噪音的局部問題、經濟發展區域的問題,也有高鐵安全、整個臺灣都受到影響的問題。我不是只是把道理講清楚,我要你再看這一張,這一張是什麼?我開始走訪地方,我在歸仁地區、在仁德及關廟地區走訪了它核心的這些里,包含了七甲、八甲這些周邊的里,我跟這些里長都談了,這些里長都願意跟我一起連署、簽名,告訴院長以及部長,我們在這個地方已經承受了數十年,我們知道國防有需要,我們也願意幫助國防,但是現在在這個地方的發展,不是只是我們地方上面人的問題,它也有南臺灣臺南經濟的問題,也有臺灣的高鐵交通安全問題。 |
院長,我最後再跟你講一個案例,就是砲校,砲校其實就在永康、在歸仁航特部的北方一點點,其實砲校現在也還在永康,它即將要搬到關廟。部長也知道,它要到湯山營區,它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什麼?因為永康的炮彈在練習、在打的時候會飛越高鐵跟高速公路上空,所以長期我們希望把砲校向往關廟搬,讓它砲打的方向不會對高鐵跟高速公路造成危害,所以這樣就要搬了,而你知道要把砲校搬過去,可是航特部卻不動它。在這邊我做了一個這麼長的敘述,花了這麼多時間跟你說明,我是要說明,現在地方的人士希望國防部能夠就搬遷的可行性、可能性做研議,我們知道它有國防的問題,但是現在不只國防,它有地方的噪音問題、地方的經濟問題、南臺灣的經濟問題,以及全國交通安全的問題。所以像永康的砲校說要搬,已經講20年了!20年後才能夠完成,今天如果我們來談航特部要不要搬,它也不是現在就能做,可是我們是不是能夠有個計畫,有一個開始?讓我們在未來10年、20年之後可以預期它會有一個新的規劃,否則如果我們現在都不動,20年後、30年後還在這邊,可是它就會對我們的經濟發展造成沉重的影響,不只是當地的居民繼續承受二、三十年,甚至中間只要發生一次意外,一天經過的有140架次,一年會超過5到6萬次,甚至8萬次,萬一發生一個什麼事情、萬一影響到高鐵,那是全臺灣都受害。 |
所以院長及部長,我今天花了10分鐘的時間,把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中央、地方統統跟你說清楚,求的只有一個,請你們是不是能夠開始思考、開始研議可能的搬遷計畫跟可能的地點,讓我們地方的居民、南臺灣的經濟發展以及臺灣的交通安全都能夠得到解決?院長的意見如何?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行政院蘇院長答復。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08 |
---|---|
meet_id | 院會-10-6-5 |
speakers | ["游錫堃","林靜儀","羅美玲","吳琪銘","陳以信","陳亭妃","林淑芬","鄭麗文","邱臣遠","吳斯懷","陳雪生","溫玉霞","王定宇","林昶佐","洪孟楷","蘇巧慧","黃國書","賴士葆","張廖萬堅","費鴻泰","廖國棟Sufin‧Siluko","邱顯智"] |
page_start | 121 |
meetingDate | ["2022-11-01"] |
gazette_id | 1119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9401_00004","11194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第5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 施政質詢 對行政院院長施政報告繼續質詢─ 繼續質詢─ |
agenda_id | 1119401_0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