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689

發言片段: 0
陳委員椒華:(11時5分)今天我們推動MaaS的試辦,所以勢必也會遇到一些問題,現在就多元利害關係人之間的獲利模式、清分機制或是業者間的互信,還有整合意願等跨領域的商業模式要靠MaaS的試行加以建立,但我們知道運輸業者的系統、數位化的程度並不是很一致,以及使用者的個資共享或資訊安全仍有些疑慮,還有業者的票務跟支付管道必須加以整合,請問兩位部長,針對這些問題應該如何克服?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因為數位化的程度不一,我們在整合上確實遇到一些困難,但是以高雄現在推動MaaS來講,它是用一卡通當作共同的載具,全國的公共運輸幾乎都可以使用一卡通或悠遊卡,所以它也是透過票證的方式做整個MaaS包括旅次鏈的連結,當然如果做到非常深,比如說未來MaaS涉及到食宿遊購行,譬如從某個公共運輸到某一個地方或到某一個旅館,全部都要納進來,這時候在整個數位化的輔導上,就要花更多力氣來處理。
發言片段: 3
陳委員椒華:好,由於時間的關係,有關資安的部分或個資共享,請交通部提供書面給本席。接續再請唐部長回應這些問題。
發言片段: 4
主席:請數位部唐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5
唐部長鳳:我們的角色就是去開發所謂的隱私強化技術與零信任的資安方案,這可以讓各行各業不需要有非常多的資本投資就可以使用最先進的資安技術,像是透過雲市集、T大使等方式,我們數位產業署將會協助這些業者,特別是這些比較中、小型的交通服務提供者。
發言片段: 6
陳委員椒華:數位部有沒有針對資安方面個資共享的部分訂定相關的法規?
發言片段: 7
唐部長鳳:其實概念上不是所謂的個資共享,而應該是不需要提供太多個資,個資應該集中在他自己的手機上或自己的載具上還是自己的電腦上,當每次需要用時,個資只使用到剛剛好的程度,用完之後個資也不需要保留,這才是正確用法。
發言片段: 8
陳委員椒華:好,謝謝。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知道高齡化社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現在針對高齡化的趨勢,未來MaaS針對這些長者應該怎麼提供方便的服務?
發言片段: 9
王部長國材:MaaS的精神就是讓使用者了解包括旅次鏈、時刻表的公共運輸該怎麼連結?事實上這對高齡者來說將更為方便,因為過去他要到某個地方,如果沒有人載的時候,他不知道怎麼去……
發言片段: 10
陳委員椒華:既然很方便,那他們會用嗎?現在就是如何讓他們學會操作。
發言片段: 11
王部長國材:這是我們必須加強的部分,比如說過去有很多長者不會用手機,所以我們會在地方鄉鎮公所提供大螢幕的顯現等。
發言片段: 12
陳委員椒華:好,這部分也請交通部提供書面的做法,謝謝。
接續有關剛剛所提的邊坡穩定分析,本席要再次強調,現在都是等出事了才去重視施工前要進行邊坡穩定分析,所以就此本席希望能加強規範,針對施工前該做的都能加以落實,然後也能在法規裡面訂定清楚,部長可以嗎?
發言片段: 13
王部長國材:是,沒問題。
發言片段: 14
陳委員椒華:有關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一百零二條修正條文即將在11月底施行,但可能很多民眾不知道,包括汽車、機車、大車、卡車要右轉時必須先切到最外側。問題是,如果道路前方有待轉區的話就會造成堵塞!若規定必須從慢車道右轉,那麼當初修正為切入外車道再右轉的考量是什麼?
發言片段: 15
王部長國材:比如內側車道車輛打算從內側車道右轉時,因為必須跨過很多車道,以致往往會跟靠外側車道的直行車,尤其是機車發生擦撞。我們的想法是,如果要右轉的話就靠到最外側,等於說……
發言片段: 16
陳委員椒華:就是安全考量?
發言片段: 17
王部長國材:對,是安全考量。
發言片段: 18
陳委員椒華:但這樣會不會造成汽機車在慢車道上交織,反而增加碰撞機會?如果會的話,請問要如何避免?因為大家可能都要右轉,然後又堵在這邊?
發言片段: 19
王部長國材:舉例來講,像臺北要右轉的話,必須先到慢車道後才能右轉,這個精神與此次修法是一致的,就是先到慢車道。這樣雖然會有車流交織的問題……
發言片段: 20
陳委員椒華:但如果寬度不足的慢車道,會不會反因跨線行駛而違規?不僅如此,有些慢車道會劃設機車道,甚至在路面標示機車優先通行,此時,若汽車行駛進來就會發生爭議。另外有些大型車輛,譬如寬度超過兩公尺的大車,根本塞不進慢車道的狹窄空間,這個也會造成跨線行駛的違規。請問這些問題交通部是不是都考量進去了?
發言片段: 21
主席:請交通部路政司林司長說明。
發言片段: 22
林司長福山:委員剛剛講了兩個課題:第一,右轉車輛基本上就是靠外側車道,而外側車道裡有幾種型態,一種是專供右轉彎的車道,一種是慢車道,一種是最外側的車道但並未特別劃分,也就是一個單獨車道。就現行規則來說,必須先換到外側車道,而在換到外側車道後,譬如剛剛提到的慢車道,基本上就是汽車跟機慢車混流,同一個車道,其前後順序的……
發言片段: 23
陳委員椒華:現在問題很多,而且11月底就要施行,如果遇到剛剛本席所說的這些情況,請問交通部要怎麼告知用路人或駕駛朋友?又該如何因應?否則屆時問題產生,免不了又要被罵又要開罰!至於馬路標線也要同步更新改進,不知道交通部是不是都已經準備好了?
發言片段: 24
王部長國材:這個精神就在於,如果全部都到慢車道,也就是先併入後再一起右轉。過去跨車道常常會發生碰撞,所以確實如同委員所說,提前交織可能會影響交通,但這樣總比在路口右轉時直接碰撞好,目前大概是這樣。
發言片段: 25
陳委員椒華:但如果因為前面待轉區堵住了,以致有些車會繞過待轉區轉過去,這樣是不是就會被罰?
發言片段: 26
林司長福山:如果允許紅燈右轉的話,那麼依規定,在該車道上就不能設待轉區,因為允許紅燈右轉!也因為紅燈要轉,所以待轉區就要往中間靠,這點在現行規則裡都有相關規定。爰此,如果地方有工程上的錯誤,我們會來……
發言片段: 27
陳委員椒華: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一百零二條即將在11月底上路,交通部可否加強宣導,好讓用路人更清楚?
發言片段: 28
王部長國材:好,沒問題。
發言片段: 29
陳委員椒華:最後是有關屏鵝公路的問題,今年度省道改善計畫經費為78.12億元,但是光屏鵝公路種樹百里以及電桿地下化,也就是景觀改善就花了六成預算,48.8億元。請問省道景觀改善急迫嗎?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因為原本預算書中並沒有提到這項計畫,而且這樣做以後,導致民眾罵聲不斷,因為塞車真的塞得非常嚴重!不知道交通部後續是否還要繼續編列?原本是道路改善,結果卻變得怨聲載道,請問交通部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
發言片段: 30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省道改善計畫是六年計畫,可以依照需求做滾動檢討。這次的確把省道改善計畫放在屏鵝公路上,但這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植栽才占6.8億元,大部分是電桿地下化,所以台電出了很多錢。我們現在正在路面重鋪,如果沒記錯的話,大概11月底有九成以上路面會重鋪,所以已經看不到所謂的顛簸路面,而12月中旬會全部鋪完。不可諱言,在電桿地下化與美化工程施工期間確實有些影響,不過現在工程已經在慢慢收斂,我們期待能把衝擊減到最少。
發言片段: 31
陳委員椒華:不需要做的交通部就趕快修掉,不要再繼續,尤其是樹的部分惹來很多民怨,可以嗎?
發言片段: 32
王部長國材:樹的部分是跟農試所合作,他們秉其專業去種植,預計明年1月上旬會全部結束,至於路面的影響在12月中會全部結束。
發言片段: 33
陳委員椒華:明年1月之前會全部完成?
發言片段: 34
王部長國材:對,全部完成。
發言片段: 35
陳委員椒華:好,謝謝。
發言片段: 36
主席:請林委員俊憲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06
meet_id 委員會-10-6-23-6
speakers ["魯明哲","李昆澤","洪孟楷","許智傑","趙正宇","劉世芳","傅崐萁","陳素月","陳椒華","林俊憲","陳雪生","李貴敏","游毓蘭","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林楚茵","王婉諭","劉櫂豪","鄭天財Sra Kacaw","鍾佳濱","邱顯智","蔡易餘","高金素梅","孔文吉","張其祿","高嘉瑜","賴品妤","林靜儀","陳以信","陳明文","許淑華","楊瓊瓔"]
page_start 323
meetingDate ["2022-11-02"]
gazette_id 11110202
agenda_lcidc_ids ["111102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交通部部長、數位發展部部長、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就「我國交通行動服務(MaaS) 之推動現況、績效分析與後續應用服務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二、審查112年度中央 政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公路總局及所屬單位預算;三、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 位預算非營業部分關於交通部主管交通作業基金─ 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分預算
agenda_id 111102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