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274

發言片段: 0
高委員嘉瑜:(13時41分)部長好。之前我們有提案汽燃費要正名為道路養護使用費,不知道交通部對這個的態度是什麼?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王部長國材:高委員好。它變成道路養護費,改名稱我滿支持的。
發言片段: 3
高委員嘉瑜:支持?但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改?
發言片段: 4
王部長國材:現在有一些提案在討論,的確汽燃費這個名詞,我們每年有大概有570億元的汽燃費,然後分給地方去做各種道路養護,所以大家對這個名稱都已經很熟悉了。
發言片段: 5
高委員嘉瑜:但是名實不符,大家無法接受嘛!現在講正名,也要講轉型正義啊!汽燃費的問題就在於名實不符,它是道路養護費,就應該使用者付費,所以大家認為汽燃費應該要隨油徵收,這個議題我們已經提過很多次了。
發言片段: 6
王部長國材:討論很多年。
發言片段: 7
高委員嘉瑜:討論很多次,之前的部長林佳龍在當立委時也曾經提案過,即在民國101年的時候,已經過了10年,我們還在討論這個案子。
發言片段: 8
王部長國材:高委員,我跟你報告,現在電動車越來越多了,所以現在沒辦法隨油徵收,也越來越有困難。
發言片段: 9
高委員嘉瑜:電動車可以隨電徵收,這些都不是理由,如果你不做就永遠來不及。從101年到現在111年,不斷敷衍我們,現在電動車出來之後,你又拿新的藉口出來。
發言片段: 10
王部長國材:高委員,不是敷衍你,這些討論都沒有結論。
發言片段: 11
高委員嘉瑜:沒有結論?108年的時候,交通部運研所研議汽燃費隨油徵收的相關方案,不管是車重加里程,或者是其他方案都已經有研究出來。甚至,當時也研究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及新加坡都是隨油徵收,交通部也一直告訴我們還在研議,未來要怎麼樣隨油徵收。研議到現在,部長就直接翻盤打臉我們說:就維持現狀!
發言片段: 12
王部長國材:高委員,不是打臉,有一種叫做用油不用車,工業用油不用車,這時候隨油徵收……
發言片段: 13
高委員嘉瑜:這個問題你10年前就提出來過,你說到現在10年都找不到解決的方式、還是不處理,其實大家心裡有數;問題在於這個是民眾所在乎的公平正義、使用者付費的問題。很多人也覺得汽燃費隨油徵收,才能讓現在的交通成本或是各方面的成本真實地反映,如果你現在不去做,就會讓我們這些可能沒有在使用的人,去補貼那些使用更多的人……
發言片段: 14
王部長國材:有優點,也有缺點;缺點就是我剛剛講的用油不用車或是用車不用油的這個部分……
發言片段: 15
高委員嘉瑜:多數的民意都贊成隨油徵收,多數的國家也都是隨油徵收,我們現在不做的原因到底是在哪裡?
發言片段: 16
王部長國材:我剛才講的,在我們各個討論裡面,比如用車不用油、用油不用車,拿來跟現在的隨車徵收再比較,發覺兩者的優缺點都有;而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的汽燃費費用使用在道路養護上,不管是高速公路局或各地方縣市政府也都還好,整個也都應用在這個道路養護……
發言片段: 17
高委員嘉瑜:交通部運研所做的研究認為隨車徵收的公平性比較高,而我們在各方面的技術也都已經成熟,也都可以來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是沒有這個技術,也不是不行,只因為各方意見都有,但本席要告訴你:目前多數的民意都是贊成的。交通部對這部分有沒有去做過民意調查?你們有沒有去瞭解民意的狀況嗎?
發言片段: 18
主席:請交通部運研所林所長說明。
發言片段: 19
林所長繼國:跟委員報告,目前的這個徵收方式,雖然名稱是隨車徵收,但其背後事實上是按照不同的車種,還有用油量、燃油效率去換算出來的徵收費額;如果是隨油徵收的話,部長剛才也提到,運研所之前的研究發現事實上國際間的趨勢已在逐步檢討,不要用隨油徵收,因為包括電動車……
發言片段: 20
高委員嘉瑜:隨車也有用里程及車重計費的,其實有很多方式,我剛剛講的現況的是一臺車就直接去徵收,但是我們運研所研議的是里程、車重計費的隨車,或是隨油徵收,這個在各種的技術面上,其實我們都研究過了。
發言片段: 21
王部長國材:我跟委員報告,這個部分我跟他們討論很久,最後並沒有絕對性的,比如隨油徵收比它好到哪裡,所以要改變,我們沒有這個改變……
發言片段: 22
高委員嘉瑜:我覺得交通部至少要提出方案讓人民去選擇,知道你們在這方面的努力,否則民眾最在意的這個議題,不論是從101年談到現在10年了,或是108年到現在,感覺好像是夢一場,對民眾或是對我們都不公平,其實很多立委也都很關心。
另外就是我們一直很關心的東湖到舊宗的捷運站,因為汐東線跟東環段的案子都已經送到院會來,請問東湖到舊宗這一段到底現在誰要來做?
發言片段: 23
王部長國材:第一、環東的部分現在已經送進來了;另外,銜接到舊宗的這一段,我跟臺北市已談好,由他們來做。所以目前汐東線由新北市政府一直做到東湖,東湖到舊宗的部分由……
發言片段: 24
高委員嘉瑜:由臺北市政府做?
發言片段: 25
王部長國材:臺北市政府為什麼要做?因為它繼續延伸下去就是民生汐止線……
發言片段: 26
高委員嘉瑜:也就是東環段,重點是如何銜接?現在的狀況是可以一步到位嗎?還是等汐東線完成,臺北市政府再來做?有沒有同步規劃?
發言片段: 27
王部長國材:我的瞭解是,臺北市捷運局好像對民生汐止線這一段,包括跟汐東線的銜接,已經開始在討論……
發言片段: 28
高委員嘉瑜:因為東環段的進度可能比較慢,汐東線在施工或是已經規劃完成的時候,能夠同步將東湖到舊宗這一段一併做好,這樣整條線才能夠銜接,然後是一貫的;不要等汐東線做到東湖,再來進行東湖到舊宗這部分的施工,這樣的話整個系統會混亂,到時候在施工及銜接上也會有問題。
發言片段: 29
王部長國材:我同意,我是覺得它到環東的整個效果……
發言片段: 30
高委員嘉瑜:這部分的一步到位是為了解決內湖交通問題,所以汐東線一定要延長至舊宗路才有這個效益,如果只到東湖站,還要出站轉來轉去等各方面,其實問題會更多。如果直接到舊宗路,不管是嘉惠整個內科或舊宗路那邊的大賣場等等,對未來要解決我們這邊的交通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請部長一定要關心這個部分,一定要一步到位。
發言片段: 31
王部長國材:因為汐東線這個案子已經跑很久了,不論是綜規或是環評都已經好了,至於民生汐止線這一段,他們就放著,但我知道他們現在都願意,包括柯市長也願意把它弄到舊宗線,所以我們來協調,包括在東湖的轉乘,包括系統的形式,比如要不要跟汐東線一樣,還是要跟民生汐止線一樣。
發言片段: 32
高委員嘉瑜:一定要一樣才有意義,不可能出站後再轉乘,因為從汐止到內湖上班的人也很多……
發言片段: 33
王部長國材:我知道。跟委員報告,現在這個想法有兩個,一個是跟汐東線整合在一個系統;另一個是民生汐止線未來如果要做的話,它有可能跟民生汐止線,跟現有的路線包括藍線、紅線同一個系統,所以也有可能是用臺北市現在的系統,他們現在也在討論這個部分。這就牽涉到民生汐止線要不要做的問題,如果不做的話,就是汐東線直接過來;如果要做的話,就要考慮到時候是要用民生汐止線的系統,還是汐東線的系統……
發言片段: 34
高委員嘉瑜:我們也會擔心,就像您剛剛說的民生汐止線的進度跟汐東線有滿大的差距……
發言片段: 35
王部長國材:對。
發言片段: 36
高委員嘉瑜:如果能夠整合在一起是最好,但若中間的過程還有落差等等,無法整合的話,汐東線的整個效益恐怕就沒有預期的這麼好。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同步把汐東線延伸到舊宗路,這部分是一定要做的。
因為時間有限,最後要請教交通部的MaaS交通服務計畫,現在選定的是高雄跟北宜廊道。當初監委要求用小區域特性的試辦場域、以通勤需求之固定旅次為主,這些對內湖交通來講是最適合的,為什麼當初沒有選擇內湖內科的交通狀況來做這樣的研究?
發言片段: 37
主席:請交通部科技顧問室王參事兼主任說明。
發言片段: 38
王參事兼主任穆衡:跟委員報告,其實內湖的部分在我們第一期的企業共乘就已經為它專屬開發這樣的API……
發言片段: 39
高委員嘉瑜:對,你就是找遠傳去專屬開發,但是開發之後沒用啊!花了將近1億元,沒有任何的結果,沒有任何的效益,所以當初就被質疑。第二階段你又找了高雄跟北宜廊道,花6,700萬元要來做,但是我們內科的交通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你們當初跟我說這個APP要共享共乘、很適合,結果現在什麼東西都沒有,然後你現在又重新再做一個類似的東西。
發言片段: 40
王參事兼主任穆衡:跟委員報告,其實內湖科學園區這部分的問題,臺北市政府已經跟我們接洽,而且測試了我們的API,他們計畫要跟內科的產業協會共同來進行後續的實質推動工作,我們也一直都在支持這樣的發展,程式、系統也都提供給他們去做驗證測試。
發言片段: 41
高委員嘉瑜:我們已經等了你們兩年,也沒看到成果,成果在哪裡?
發言片段: 42
王參事兼主任穆衡:這部分我們會跟臺北市一起來……
發言片段: 43
高委員嘉瑜:錢都花下去,也找內科的企業試辦了,結果你還說:「我們跟市政府還在合作中、討論中」,最後內科的交通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覺得重點就是,政府有花錢要去處理,處理之後,我們要看到成效、看到結果,可是現在沒有!
發言片段: 44
王部長國材:我跟高委員報告,整個MaaS的UMAJI會有兩期,第二期開始,就是做API,關於這部分我們是跟臺北市政府……
發言片段: 45
主席:請交通部提供書面報告給高委員,好不好?
發言片段: 46
高委員嘉瑜:好啦,當初交通部承諾要解決我們內科的交通問題,所以推出這個UMAJI,還特別找內科的企業來試辦,所以我們當初就很期待這個東西的結論出來是真的能夠有幫助,可是到現在都沒有看到成果,錢也已經花完了。所以我還是希望交通部能夠特別針對內科交通的部分
,提出你們相關的成效。好不好?
發言片段: 47
王部長國材:好的,謝謝。
發言片段: 48
主席:接下來請登記發言的鄭正鈐委員、何委員欣純、廖委員婉汝及陳委員以信均不在場。
請賴委員品妤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06
meet_id 委員會-10-6-23-6
speakers ["魯明哲","李昆澤","洪孟楷","許智傑","趙正宇","劉世芳","傅崐萁","陳素月","陳椒華","林俊憲","陳雪生","李貴敏","游毓蘭","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林楚茵","王婉諭","劉櫂豪","鄭天財Sra Kacaw","鍾佳濱","邱顯智","蔡易餘","高金素梅","孔文吉","張其祿","高嘉瑜","賴品妤","林靜儀","陳以信","陳明文","許淑華","楊瓊瓔"]
page_start 323
meetingDate ["2022-11-02"]
gazette_id 11110202
agenda_lcidc_ids ["111102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交通部部長、數位發展部部長、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就「我國交通行動服務(MaaS) 之推動現況、績效分析與後續應用服務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二、審查112年度中央 政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公路總局及所屬單位預算;三、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 位預算非營業部分關於交通部主管交通作業基金─ 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分預算
agenda_id 111102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