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404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歐珀:(9時15分)民進黨一直以來都主張考試院跟監察院要廢除的堅定立場,但是在還沒有修憲成功之前,考試院和監察院還是要發揮其應有的職能,這也是社會各界大家所期待的。在今年6月石木欽案引發社會關注,最後懲戒法院有判決撤職,滿足社會對司法正義的期待,雖然這歸功於監察院適度、積極地發揮職能,但是個案懲戒的成功不能代表體制改革的成功。我今天想要討論的議題就是監察院如何發揮職能、滿足人民的期待,我首先要請教秘書長,石木欽跟富商勾結的案子引發社會極高的關注,有一百二十多位司法官接受調查,最後才只有7位遭到彈劾。請問監察院在調查過程中是不是有遭遇任何困難?為什麼最後結果彈劾量這麼低?能不能說明一下?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監察院朱秘書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朱秘書長富美:報告委員,關於石木欽的案件,我先說明一下,本院向來對這種貪瀆案件的調查,我們委員都非常的積極認真,自第6屆以來其實已經有12件對貪瀆法官、檢察官予以彈劾的案件,共有15人被彈劾,其中法官有11人、檢察官有4人。委員剛才提到跟石木欽先生相關的案子,其實目前還有8件在懲戒法院繫屬中,也是有經本院監察委員的彈劾,所以我們一向都非常的積極,也尚未聽聞有遭受什麼案子以外的其他因素干擾。 |
發言片段: 3 |
陳委員歐珀:秘書長,你的意思就是沒有遭受任何外界的壓力或干擾,所以你們沒有困難,你們應該可以用一種「我心如秤」的方式來公平審查這些法官的案件。但是我是從數據來看,你剛剛說還有8位嗎? |
發言片段: 4 |
朱秘書長富美:對,有7位法官、1位檢察官的案子現在繫屬於懲戒法院,是經過我們彈劾的。 |
發言片段: 5 |
陳委員歐珀:所以到最後總共是8位被彈劾。 |
發言片段: 6 |
朱秘書長富美:對,現在有8位,其實第6屆…… |
發言片段: 7 |
陳委員歐珀:以我個人看起來,這一百二十幾位到最後只有8位受到彈劾,外界對此會質疑你們可能有遭受困難或是官官相護。第二點,我想請教你,為了避免干預司法獨立,監察院跟司法院過去有成立院際的合作小組,這個小組如何避免干預司法?應該不是再成立小組變成一個像太上皇的單位,能不能請你以石木欽案來說明? |
發言片段: 8 |
朱秘書長富美:報告委員,你所講的這個小組其實還在存續當中,它不會去干預到審判核心,其中也有成員在之前擔任過法官,對於這個分寸的拿捏都非常的審慎。主要是有一些在行政上或調卷方面的爭點必須進行溝通,並不會觸及到審判的核心事項或司法職權行使的事項,是不會這樣的。 |
發言片段: 9 |
陳委員歐珀:監察院和司法院成立院際的合作小組,但是人民看不透這個小組到底有沒有干預、影響審判或對監察院、司法院施壓,或是大家在密室協商。秘書長,我要提醒一點,就是任何的決定都應該要透明,要讓人民能夠相信。 |
發言片段: 10 |
朱秘書長富美:是。 |
發言片段: 11 |
陳委員歐珀:其實我在基層上也看不出個案是怎麼樣,但是我們覺得很奇怪,宜蘭縣有多起賄選案,一審判有罪,二審判無罪,而且縱放輕判的法官後來還因為他案貪污而遭貪污治罪,請問監察院有沒有介入調查?你們知道這個事情嗎? |
發言片段: 12 |
朱秘書長富美:報告委員,因為您提的是司法的個案,一審有罪、二審無罪,如果之後委員有比較具體的資料,我們可以…… |
發言片段: 13 |
陳委員歐珀:明天、星期三我會提供資料,我會要求法務部針對歷年來所查獲、起訴的案子,到一審判決的比例是多少、到二審又是怎麼判決。 |
發言片段: 14 |
朱秘書長富美:是的。 |
發言片段: 15 |
陳委員歐珀:這個如果攤開來的話,你大概就會知道我們的問題所在,為什麼臺灣的賄選愈來愈嚴重?老實講,2018年現任還有兩個議員一審判有罪就停職,二審無罪,然後出來後就說司法還他清白,他繼續從政的話會怎麼樣?我覺得這是司法自己在打自己的臉、砸自己的腳,因為人民都很清楚到底有沒有在賄選,然後還發現一審有罪、二審無罪的這個案子竟然是發生在一個犯貪污案法官身上,這樣人民怎麼會相信政府有在抓賄選?我在這裡公開講,其實法務部這幾年也很認真在查,可是司法院要硬起來,不要自己砸自己的腳,對人民說不過去,受害的是大家,沒有哪個人不受害,好不好? |
最近我有看到一件事情,監察院應該積極調查人民關注之時事案件,才能夠符合人民的期待,因為現在適逢選舉,我想有很多黑道介入或是黑金的情況,這些都有,對於這些案件,司法院跟法務部要合手,要訂定一個作業準則,現在刑事訴訟法也在做一些準則的制定,我覺得不能讓法官這樣不食人間煙火,搞得社會這個樣子,包括黑金甚至還有人跑到法院聚集,黑衣人士、不良幫派都有這樣的情形,人家已經攻門、踩到司法院的大門了,我覺得這個事情社會要有警覺,所以任何判決都會影響社會觀感。 |
我手邊沒有近期的資料,但是我引用了民間團體的資料,司法院受理人民陳情法官的案件,2016年有7,277件,2017年有6,489件,每年都破數千件,監察院受理人民陳情的司法、獄政案件,每年也是破5,000件,顯見人民對司法、對獄政、對相關的執法單位都很有意見。我想請教一下,為什麼歷年來監察院彈劾檢察官、法官的資料都是個位數?請你們看一下,我這裡有這個數字,都是個位數。請問監察院,為何對這些不適任法官彈劾的數量這麼少?每年的陳情案件都數千件,而你們的彈劾數,這裡有相關資料,110年法官1位、檢察官1位;109年,這個是石木欽的案子,法官6個、檢察官2個;108年,法官2個、檢察官1個;107年,法官4個、檢察官2個。每年都檢舉了數千件,但你們彈劾的案件卻這麼少,我看這個數據是沒辦法說服我啦!民怨為什麼會這麼深?大家為什麼不相信司法?其來有自。因為時間的關係,這一題你自己回去看看,資料我已經提供給你了。 |
我還有看到一個資料,在人民書狀裡面,司法獄政占40%,可是司法獄政案件的調查報告剩下20%,在所有案件裡面,檢舉最多的是司法獄政案件,有5,791件,占40%,可是提出調查報告的只剩下19.6%,這代表什麼意思?就是監察院的職能沒有彰顯,從這個對比的數據就可以看出監察院的職權沒有彰顯,照理講,檢舉的比較多,這個比例占40%,可是後來提出調查報告的只剩下19.6%,這個是我質疑的地方,希望你能夠提出檢討。 |
另外,監察院的一些報告裡面都有提到要多瞭解地方民瘼,但是歷年辦理地方機關巡察次數卻逐年減少,秘書長,你們現在每年到地方巡察的次數是看你們的心情?還是看你們的陳情案件有多少?還是看什麼?沒有標準嗎? |
發言片段: 16 |
朱秘書長富美:報告委員,依照法規,我們的監察委員每一年會去地巡2次,最近會稍微減少真的是跟疫情有關係,其實我們的陳情方式滿多元的,他可以來院,也可以透過委員去地巡的時候,也可以線上、寄信、視訊等等各式各樣的方式,甚至連收容人的部分都加強了,所以因為他的陳情管道多元,所以不是說委員因為某種因素而比較少出去地巡,不是的。 |
發言片段: 17 |
陳委員歐珀:秘書長,本席要提醒你,你剛剛解釋的話,我只相信一些,沒有相信大部分。108年是50次、109年33次、111年22次,你們是不是怠忽職守?你們這樣怎麼有辦法瞭解地方民瘼?我覺得這個部分你們應該更積極一點,至少會有嚇阻作用。 |
發言片段: 18 |
朱秘書長富美:我回去轉達給委員。 |
發言片段: 19 |
陳委員歐珀:因為有些民眾在監察委員考察時會比較積極去陳情。 |
最後一個問題,你們除了辦理地方機關巡察、宣導政令,也應該積極對時事案件主動進行調查,以符合人民的期待,怎麼說呢?當人民在關注的時候,假如你們都沒有動作,人民會覺得你們沒有存在的必要,假如你們能適度表達你們的立場,不一定是針對這個個案,表示政府有在重視。像最近很多機關都發生問題,選舉期間大家投訴來、投訴去,按鈴申告的很多,這都是機關的問題,而且人家都到法院去申告了,檢察單位也在偵查了,監察院至少要去走一走,看看這個事情到底是怎麼樣。我覺得時事的部分你們要與時俱進,要跟地方的脈動稍微連結一下,否則這個公所有問題、那個縣政府有問題,結果監察院是什麼職能?好像又把這個推給法務部在偵查一樣,監察院應該更快、更快速的進行行政調查,我覺得這個部分你們要去想辦法,否則這個社會,我覺得臺灣真的是向下沉淪,我看了就很痛心,以上建議。 |
發言片段: 20 |
朱秘書長富美: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21 |
主席:謝謝陳委員歐珀。接下來請游委員毓蘭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42 |
---|---|
meet_id | 委員會-10-6-36-12 |
speakers | ["林思銘","陳歐珀","游毓蘭","陳以信","江永昌","曾銘宗","邱顯智","黃世杰","鄭運鵬","楊瓊瓔","周春米","陳玉珍","劉建國","李貴敏"] |
page_start | 187 |
meetingDate | ["2022-11-07"] |
gazette_id | 11110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103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監察院秘書長列席說明立法計畫,並備質詢;二、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 監察院主管(不含審計部及所屬)收支部分;三、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關於監察院主管 預算凍結項目8案 |
agenda_id | 111103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