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845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昶佐:(9時41分)委員早。我要請教委員長,接續剛才溫委員問的,我也是一樣稍微梳理和追蹤一下,最主要是中央的政策,剛才你也說這是政策的目標,委員長也希望能夠達成,最重要的當然是希望提升我們的勞動人口,去維持我們的經濟動能。其實這裡編列比較多的經費,要來擴大推動培育跟留用僑生的計畫,很多人的擔憂應該跟溫委員一樣,以2014年入學的281人來看,因為我們產學專班學制是7年,3年加4年,所以去年畢業留在臺灣工作的剛好7年就可以算了,算起來才38%而已,這個數字看起來是比較低。遠程目標是2030年擴大留用僑生要到17萬人,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要1萬人;我們光看中程目標2023年,就是明年到2026年,累計學士以上的僑生要一萬七千多人;海青班僑生3,191人。這樣的比率算起來,我們會擔憂到底有沒有辦法達到目標?因為過去也只有百分之三十八多,這個部分是不是可以請委員長稍微講得比較清楚一點?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僑委會童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童委員長振源:委員早。第一個,這是國家大目標,我們無論如何都希望能夠朝這個方向來努力、推動;第二個,我們現在僑界有很多能量,包括僑校、僑團等等,我們都一起跟他們鼓勵,給他們更多資源;第三個,國內企業跟海外僑臺商,我們也跟他們來合作,希望能夠提供更多的實習或就業,還有一些獎助學金,我們也組成僑生人才大聯盟;另外我們也希望透過人才的人力銀行,能夠建構6種語言的網頁,讓我們所有僑生能夠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中間還有一些就業諮詢和輔導。 |
我跟委員報告是說,103、104學年因為是第1年、第2年試辦,當時可能配套措施比較不足,所以留下來的比率相對低一點;但是105學年以後,它的對接率就是從高中、高職到大學,已經增加到將近9成,跟過去大概7成已經有一點落差。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昶佐:就像剛剛主席講的,這個比較詳細的資料請再準備給我們。 |
發言片段: 4 |
童委員長振源:好,我們待會兒再給委員1份。 |
發言片段: 5 |
林委員昶佐:如果光看數字,我們希望的中程目標,剛剛溫委員講到留校率;我們再看到留臺率,至少也要到65%以上。現在的狀態,跟剛才我們講的增加配套措施,我們知道,第一個是希望擴大招生,就是本來的比率不高,但是我們擴大招生以後,把本來的比率再加上配套措施以後,可能就會達到我們希望的目標,所以第一個我們擴大招生;第二個就是讓他願意留下來,這兩個層次的工作都要麻煩你們再準備一下。 |
發言片段: 6 |
童委員長振源:好,事實上我們有四大方向、四大階段,第一個是擴大培育生源,培育生源是在僑校裡面,我們就要跟他來做連結;第二個是擴大招生,動員僑界、動員我們所有學校、還有臺商、國內的企業;第三個是就學輔導,在臺灣期間我們要輔導他能夠更加瞭解臺灣的文化跟產業科技;最後是就業輔導,過去這一塊我們比較少做,所以我們未來會…… |
發言片段: 7 |
林委員昶佐:讓他願意留在臺灣找工作或工作。 |
發言片段: 8 |
童委員長振源:在這部分會儘量來幫忙他,讓他留在臺灣工作。 |
發言片段: 9 |
林委員昶佐:是,接下來的問題,誠如我們剛才說的,後面的留臺比率,怎麼讓他留下來的配套當然是很重要,但是一開始的招生我們有匡定一個目標,目標有沒有辦法達到?若是照我們現在海青班的招生,尤其改制為副學士班以後,本來今年是希望能招生200人,到現在是不是只有招到七十幾人? |
發言片段: 10 |
童委員長振源:入學只有52位學生,但是我們今年招生兩次,因為它是一個學制的變革,年初是592人進來,年底再一批52人,這兩批若加起來是超過前年的人數。只是未來全部會轉成副學士,今年還有一些學士班來申請,包括勤益、明新,甚至其他還有4所學校都來申請,所以海青班應該有擴大的空間,剩下的有給這些學校更多招生經費,所以明年有機會有比較多的學生。 |
發言片段: 11 |
林委員昶佐:我們剛才在說的,一個是配套,2014年因為沒有配套,所以招收進來以後他不一定會留在學校,如果留在學校,也不一定留在臺灣找工作或工作;現在我們就是把配套做好,招生的員額增加以後,招生的比例也能夠增加,希望能夠達成那個目標數字;但是我剛才說的,如果我們招生不能夠達成目標,就算後面的配套夠,但一開始願意進來的也不夠,所以這兩個層次上面還是要拿捏。剛才委員長講的第二階段,你們在招的第二梯,後面進來的這些資料再準備給我們。 |
發言片段: 12 |
童委員長振源:好,沒問題。 |
發言片段: 13 |
林委員昶佐:另外,我一直關心的是,給我們資料的時候,可不可以同時跟教育部要一份他們在做的類似的案子,彙整給我們一起看?因為希望可以有更多僑生跟外籍生留在臺灣工作是大的政策目標,當然教育部跟僑委會有分工,但是我們還是希望不要有疊床架屋的狀況。 |
發言片段: 14 |
童委員長振源:教育部跟僑委會有分工,僑生是僑委會…… |
發言片段: 15 |
林委員昶佐:我知道。 |
發言片段: 16 |
童委員長振源:外籍生是教育部。我們現在要招生…… |
發言片段: 17 |
林委員昶佐:這也造成馬來西亞本身有一些不一樣的意見。 |
發言片段: 18 |
童委員長振源:未來到2030年,要來的僑生總共有8萬5,000人,裡面有5萬7,400人要留在臺灣,我們希望從這個角度推動。 |
發言片段: 19 |
林委員昶佐:請將教育部類似的計畫一起彙整給我們所有人。 |
發言片段: 20 |
童委員長振源:好,我們跟教育部索取,一起給委員參考。 |
發言片段: 21 |
林委員昶佐:我們來看一下。 |
發言片段: 22 |
童委員長振源:好。 |
發言片段: 23 |
林委員昶佐:到時候我們審查預算的時候,麻煩委員長針對新增列預算講得更清楚。 |
發言片段: 24 |
童委員長振源:好。 |
發言片段: 25 |
林委員昶佐:有一個計畫是僑界青年培育交流計畫,我們看到裡面有一項是協輔青年組織發展,其中的執行策略看起來跟僑民處、僑商處在做的,譬如青年僑務會議,加強海外僑臺商返國參訪交流,拜會政府跟績優企業等,還有跟僑臺商組織辦講座及瞭解商機類似,這本來是僑民處跟僑商處在辦的,跟青年有關係。現在協輔青年組織發展裡面也一樣是要辦講座、辦活動、提供補助、回來參訪績優企業、媒合企業、見習、交流等等。到時候審查這個預算的時候,你可能要將如何分工說明得更清楚,但是現在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請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6 |
童委員長振源:現在的青年組織可能比較少一點,我們希望可以鼓勵、補助,讓它擴大。新增的一些計畫主要是青商潛力之星選拔、輔導和邀訪,跟過去傳統上邀請的一些青商不一樣,因此這部分的預算跟過去不一樣。第二個,我們要選拔國際青年親善大使,舉辦全球僑界青年高峰會,這個部分過去的預算比較沒有編列,因此我們希望可以擴大。 |
發言片段: 27 |
林委員昶佐:這個其實跟本來的比較像,但是是擴大觸角的感覺,我覺得其實不用新增項目,在本來的業務中增加預算就好了。當然…… |
發言片段: 28 |
童委員長振源:提案送到行政院以後要有中長程計畫,預算才會增加,不然本來沒有辦法增加預算;因為每一年都要減少,所以我們需要有一些具體的計畫來申請。 |
發言片段: 29 |
林委員昶佐:要有新的項目。到時候審查預算的時候講細一點,我們再來瞭解一下。 |
發言片段: 30 |
童委員長振源:好,謝謝委員指導。 |
發言片段: 31 |
主席:請邱委員臣遠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28 |
---|---|
meet_id | 委員會-10-6-35-12 |
speakers | ["馬文君","溫玉霞","林昶佐","邱臣遠","吳斯懷","林靜儀","羅致政","廖婉汝","王定宇","林淑芬","趙天麟","何志偉","江啟臣","蔡適應","楊瓊瓔","李貴敏"]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11-07"] |
gazette_id | 11110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103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僑務委員會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二、審查112年度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關於僑務委員會主管信託基金:(一)莊守耕公益基金、(二)受理 捐贈僑生獎助學金及艱困地區僑民學校師資輔助金基金 |
agenda_id | 111103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