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916
發言片段: 0 |
---|
吳委員斯懷:(10時1分)委員長,辛苦了。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僑委會童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童委員長振源:吳委員,早安。不會。 |
發言片段: 3 |
吳委員斯懷:中國二十大之後、在全球的國際情勢之下,臺海的威脅日增。在這種情況之下,僑委會推展工作跟外交部一樣越來越困難,雖然我看到你們年度的預算增加以及這幾年委員長任內推出很多革新作法,但我考慮的是另外一個角度──具體落實的程度,你們的計畫我都仔細看了,非常好!譬如僑務發展和全球華人研究的新路徑,跟師範大學辦了研討會,這個是非常好的,但是怎麼樣能夠把這些東西落實到可以做的?比如現在僑委會有沒有掌握全球現在有多少臺商,委員長知不知道大概的數字? |
發言片段: 4 |
童委員長振源:目前透過世界臺商總會所累計跟我們所掌握的資料,大概有4萬家臺商,當然這個數字並不是非常精準的,畢竟有些還是比較偏估算性質,所以未來我們希望透過i僑卡,能夠有更多資訊來瞭解。其次,我們在全世界大概有205萬的臺僑。 |
發言片段: 5 |
吳委員斯懷:臺商會不會認同中華民國,僑委會扮演主要的關鍵角色,但是不論站在現實面、網際網路和現在商人的角色,必須對他們的現在跟未來有幫助,也就是我們要讓他們認同我們必須對他有幫助,對商人來講,利益是最重要的。我覺得你們應該從這個方面多思考具體的作法,怎麼樣把跟其他部會有關、框框條條的限制鬆綁,讓僑民更能接受並瞭解原來政府給他們很多方面、很多方便的管道。你們所推出的i僑卡,目前推展的情形怎麼樣? |
發言片段: 6 |
童委員長振源:目前世界的臺商,包括世總,即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與世華,即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他們轄下的各個企業團體,目前為止,對臺灣的向心力跟支持度都相當高。臺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他們非常支持這一點,所以在世界各地為臺灣發聲。其次,剛剛委員垂詢關於i僑卡的部分,我們過去有10萬7,000張僑胞卡,已經發行4年左右,但是這4年期間,它主要是一張優惠卡,比如來臺灣消費,可是我們沒有進行身分資料認證,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它能夠連結跟後續追蹤或者進一步協助都有限。目前i僑卡主要有三個目標,第一、它還是一張優惠卡,我們希望他們更有機會來臺灣消費,壯大我們的經濟。第二、當然我們希望給更多服務,所以各種服務未來可以透過這個方式更為精準。第三、我們希望這張聯繫卡是終身的聯繫,也是精準的聯繫,所以透過這個方式,讓我們更瞭解僑胞的需求,也透過這個方式,我們可以一輩子跟他來連結。 |
發言片段: 7 |
吳委員斯懷:謝謝委員長。我希望的是讓使用率增加,讓領到卡的僑胞有感,讓還沒有領到卡的僑胞願意來申辦。 |
發言片段: 8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來努力。 |
發言片段: 9 |
吳委員斯懷:這兩個應該是你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
接著請問僑生畢業後留臺的道路,我的辦公室接到好幾件陳情案,困難重重,現有法律規章的條件限制,讓他們覺得畢業了想要留在臺灣服務是很困難的。這部分希望回頭到我的辦公室給我一些具體的數據。 |
發言片段: 10 |
童委員長振源:沒問題,關於僑生留臺的一些作法跟相關數據,我們會後再提供給委員並跟委員報告。 |
發言片段: 11 |
吳委員斯懷:接著,有關僑界青年的培育交流計畫,剛才有幾個委員也問了,可是我從你們的預算書表看到,畢業僑生熟悉評點機制的只有35.14%,所以這部分的宣教或者普及率是值得檢討的。否則光有這筆預算,學生卻大都不知道有這個評點制度,只有三成多知道,這部分請具體地作出一些回應,好不好? |
發言片段: 12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因為評點制度是從2014年到現在,學生透過這個制度留下的人數越來越多,2021年有將近五成左右,所以我相信這個數據應該有提升。不過因為過去僑委會幾乎沒有編預算,歷年來每年只有將近100萬元來協助僑生就業,現在我們提出中長程計畫就是希望能夠擴大來輔導他們,包括第一、我們要委託人力銀行,希望他們能夠建構六種語言的網頁,讓學生能夠充分瞭解就業機會。第二、我們也會舉辦就業博覽會。第三、我們還會到學校宣導,包括會請勞動部來宣導評點制度。剛剛委員提醒的,我們都會努力來執行。 |
發言片段: 13 |
吳委員斯懷:我覺得除了你剛才的這些回答外,要有更具體的作法,年輕人需要知道很多訊息的管道,絕對不是在官網上公布一些計畫,他們就會去看,必須搭配現在年輕人的網路閱讀習慣,譬如YouTube上的一些Q版影片,甚至連結一些連續劇,就是年輕人喜歡熱搜的部分,就加進去這些元素,這樣年輕人才會看,也才會知道僑委會在做這些事,否則瞭解你們這個評點制度的人數比例不會增加,你這個政策就白搞了…… |
發言片段: 14 |
童委員長振源:是,我非常認同委員的說法,我們會努力朝這個方向來做,用他們的語言來訴說,譬如…… |
發言片段: 15 |
吳委員斯懷:對,要他們能接受的,他們才會看,好不好? |
發言片段: 16 |
童委員長振源:是的,謝謝委員的支持。 |
發言片段: 17 |
吳委員斯懷:接著看海外華語文學習深耕計畫,我這部分的意見跟剛才一樣,就是僑委會都有做,但為什麼執行率跟普及率都不高?你們的預算書表上,110年度到8月為止,預算執行率不到二成,這部分請委員長簡短回應。 |
發言片段: 18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第一,去年、今年因為疫情因素,執行上都有受到影響,但開辦部分並沒有受到影響,去年有18家,今年有27家,但後來只有25家成功開辦,所以到目前為止,有43家已經成立,而這43家跟我們原來計畫書規劃的45家應該是趨近的。第二,未來我們會針對有潛力的部分預先溝通,給他們一些輔導,希望未來很快可以落實相關政策。 |
發言片段: 19 |
吳委員斯懷:我希望在執行面上能夠繼續努力,因為疫情對全世界每一個施政都有影響,必須如何克服,請委員長多費心。 |
發言片段: 20 |
童委員長振源:好,我們會努力來執行。 |
發言片段: 21 |
吳委員斯懷:最後我要問一個對你們而言很重要的問題,有關臺大僑光堂修復一案,委員長應該瞭解吧? |
發言片段: 22 |
童委員長振源:有聽過,因為以前知道。 |
發言片段: 23 |
吳委員斯懷:這個當初是要保存作為文化資產,但有一些爭議,譬如修復、重建等等,僑光堂當初在1967年成立時,就是僑委會為了經營海內外僑胞、僑生的業務而蓋的活動中心,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不只是臺大的歷史文物資產,也是僑民,尤其是那些當年回來讀書的老僑們,他們現在都有我們這個歲數了,他們對於文化、對於中華民國、對於臺大的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所以希望僑委會在這個部分要跟文化相關部門表達你們的態度,因為海外僑胞跟我有很多聯繫,我想委員長也知道,他們很關心僑光堂,因為這是他們對國家、對文化的認同,當年參加僑光堂很多活動的年輕學生們,現在都是你我這個歲數了,這種歷史情感的回復,希望委員長的立場要好好表態。 |
發言片段: 24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的指教,我們會找機會再跟臺大談談,有沒有可能未來在這邊舉辦一些活動,讓一些過去畢業的僑生或相關的一些朋友,能夠有機會回去看一看,我相信可以勾起他們很多回憶,也會凝聚他們對臺灣的向心力。 |
發言片段: 25 |
吳委員斯懷:對,也請委員長這邊要表示態度,支持僑光堂相關文化資產的保留,好不好? |
發言片段: 26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指教,我們會努力來協助。 |
發言片段: 27 |
吳委員斯懷:謝謝委員長。 |
發言片段: 28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 |
發言片段: 29 |
主席:請林委員靜儀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28 |
---|---|
meet_id | 委員會-10-6-35-12 |
speakers | ["馬文君","溫玉霞","林昶佐","邱臣遠","吳斯懷","林靜儀","羅致政","廖婉汝","王定宇","林淑芬","趙天麟","何志偉","江啟臣","蔡適應","楊瓊瓔","李貴敏"]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11-07"] |
gazette_id | 11110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103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僑務委員會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二、審查112年度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關於僑務委員會主管信託基金:(一)莊守耕公益基金、(二)受理 捐贈僑生獎助學金及艱困地區僑民學校師資輔助金基金 |
agenda_id | 111103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