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947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靜儀:(10時11分)委員長好!近期僑務委員、僑務諮詢委員才剛回到臺灣,但可能國內,甚至國外很多朋友對於我們僑務委員的聘任和職責、任務都不是非常瞭解,針對這部分,委員長可以稍微說明嗎?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僑委會童委員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垂詢。僑務委員是一個非常尊崇的職位,由總統聘任,在聘任過程中,我們希望可以瞭解他對僑社的貢獻,包括他對社會公益慈善及相關專業的代表性,透過這個方式遴聘他,希望未來在整個僑務工作上,有關國家的發展,可以在海外替臺灣發聲,這是我們的主要目的。當然在聘任過程當中,我們都會跟他們交流,希望他們在幾個面向上著力,特別是為臺灣發聲、為僑界服務,還有協助推動相關僑務工作等。今年11月1日到3日,我們都有跟委員做充分溝通,我本人也在會議上做了僑務相關工作的簡報,所以相信委員們應該會比較瞭解目前的狀況。過去主要是因為疫情他們沒有回來,所以有時候可能在溝通上有點落差。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靜儀:是,因為僑務委員也沒有什麼薪水可以領,基本上都是榮譽職,也就是為國家做事,所以這些人也等於是我們在海外為臺灣做事的延伸,坦白說,就是我們要倚靠他們在地方上、在僑界的經營,希望用他們的人脈來幫忙我們,對不對?
發言片段: 4
童委員長振源:是,希望他們來奉獻、幫忙國家。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靜儀:不過我這邊也接到一些僑胞反映,因為他們各自都會有一些群組,有時候一些僑務委員,或者以前的僑務委員會在群組裡有一些錯假消息的傳播,甚至是對於我們很多政策的批評,其實僑務委員跟你們之間應該是有直接溝通管道,如果對政策有意見,應該是對內跟你們溝通,表達有哪些政策不好或對某些政策不理解,但是我有收到一些僑胞跟我反映,就是他們看到有些僑務委員對於政策不理解,甚至對外散播一些不正確的政策言論,請問僑委會有思考過這件事情嗎?
發言片段: 6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提醒。第一,基本上我們都會儘量把相關訊息透過我們的群組跟僑務委員報告。第二,上僑務電子報,他們也可以直接獲得最新訊息,如果有接到這樣的訊息時,我們會跟委員澄清,當然也希望委員能夠把國家一些重要的真實資訊對外傳播,而不是一些假訊息的二手傳播,造成大家的誤解。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靜儀:當然,這是大家的言論自由,大家可以選擇批判,可以選擇喜歡,但身上背了僑務委員身分,大家可能會因為他是僑務委員身分,而認為他的說法一定是真或應該是真的,在這種狀況之下,對於一些僑界,尤其他們在外面能夠吸收到國內資訊不多的情況下,僑務委員或當地的僑務委員變成唯一窗口,而這個唯一窗口所表達的資訊或在群組裡的說法,甚至有時候的一些情緒言論,我覺得都很重要,僑委會應該要注意。
發言片段: 8
童委員長振源:好,我們會努力再跟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靜儀:另外,今天很多委員關心華語文學校的部分,2022年預計新增25處,請問25處完成了嗎?
發言片段: 10
童委員長振源:今年是完成23處,累計已經43處。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靜儀:所以2023年、明年預計再增加20處?
發言片段: 12
童委員長振源:明年應該是25處。
發言片段: 13
林委員靜儀:明年也是25處?
發言片段: 14
童委員長振源:對。
發言片段: 15
林委員靜儀:也就是希望增加50處,相關經費由僑委會這邊做一些支持,但地方的聘任是由當地僑界協助,對不對?
發言片段: 16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主要是輔導僑校或僑團開設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所以會補助一些開辦費及招生活動費用,並提供相關文化教材,甚至協助他們在師資的培育及學生回來臺灣的部分,相關配套我們都會儘量給予支持。
發言片段: 17
林委員靜儀:有跟其他國家的學校合作嗎?
發言片段: 18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有3個部會在推動華語文教學,包括外交部、教育部跟僑委會,外交部是針對政府對政府的合作案;教育部主要針對大學對大學……
發言片段: 19
林委員靜儀:學校對學校,所以我們是僑校……
發言片段: 20
童委員長振源:而我們主要是針對僑校還有僑團。
發言片段: 21
林委員靜儀:對於整個僑界對國家的支持,我們非常肯定,但有時候難免會有些時空錯亂,譬如我記得我們曾到東南亞僑校拜訪,學校牆上掛的是一幅秋海棠,我想這是在所謂的時序上有些錯亂,我不會認為那是錯的,因為當時僑校的建置狀況是那樣,但現在我們應該讓僑界更加認識臺灣,我想臺灣的角色應該是比較大才對。
發言片段: 22
童委員長振源:因為我們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是設在歐美地區,目前為止都會提供更多關於臺灣特色文化或相關教材,相信他們對於臺灣的瞭解會更加深刻。
發言片段: 23
林委員靜儀:委員長講到重點,現在我們的整個規劃都在歐美地區,所以這部分在新南向政策裡有規劃進去嗎?
發言片段: 24
童委員長振源:新南向部分,目前我們對僑教的補助相當多,我們僑教處預算其實不多,只有2億多元,但有很大比例是補助新南向國家。至於歐美地區,這是目前整個國家戰略,所以推廣的是成人教育,而東南亞這邊主要是推廣學生教育,兩者是不同層次。
發言片段: 25
林委員靜儀:不同任務,是不是?
發言片段: 26
童委員長振源:對,不同層次的任務。
發言片段: 27
林委員靜儀:所以在新南向國家並沒有考慮做,譬如在僑校做這一類的華語文教育,或者是臺灣文化中心的這個部分?
發言片段: 28
童委員長振源:目前沒有這樣規劃,但未來在招生上,我們會大量輔助他們做華語文教育,至於華語文學習中心我們也會輔導。
發言片段: 29
林委員靜儀:還是有這個態度?所以針對新南向國家,主要還是從年輕開始紮根?
發言片段: 30
童委員長振源:是的。
發言片段: 31
林委員靜儀:那我們就看回來對這些僑校或華語文中心比較期待的是什麼。臺灣的強項不只是華語,當然,繁體中文只能在臺灣學,而臺灣的華語也是強項,可是臺灣還有很多世界獨一無二的……
發言片段: 32
童委員長振源:是的。
發言片段: 33
林委員靜儀:像客委會曾合併舉辦過客家語言、閩南語歌唱比賽,就我所知,在東南亞,如馬來西亞,客語事實上是有在流通的,而在日本也有客家僑界。因此,是否考慮以政策把客語、臺語、閩南語或原住民語言納入華語文中心、臺灣中心?
發言片段: 34
童委員長振源:這是我們跟美國合作的案子,即教育合作倡議。該倡議主要係臺灣派人到美國教華語,美國派人到臺灣教英語,所以這部分主要以華語為主。但在推動僑教上,就包括了多元語言,像臺語就有師資培訓。這次舉辦歌唱比賽時,就包括華語、客語、閩南語在內,而且這次得獎的幾位正好都來自馬來西亞。
發言片段: 35
林委員靜儀:對,我知道馬來西亞對這些語言很熟悉,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原本就是多元語言國家!
發言片段: 36
童委員長振源:對,其實我們也考慮未來在美國擴大教學語種,只是目前仍需要評估,畢竟得考慮參與人數的多寡,以及競爭所得到獎項的尊崇性。無論如何,未來客語應該未來會是一個主要語言。
發言片段: 37
林委員靜儀:我相信!據我瞭解,臺灣原本規劃舉辦全球客語活動,也就是與客家族群有關的活動,但受到疫情的影響有所延遲。但對於臺灣獨有的、相關的語言文化,我希望在所推動的臺灣中心裡可以納入!我知道你們在人力物力上感到很辛苦,但國內其實已經有相關團體,如受過相關訓練的師資部分,可以主動與教育部等相關單位積極接洽聯繫,看能否成為後續的相關資源或師資之一,好不好?
發言片段: 38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會儘量把臺灣文化的多元面向,透過臺灣華語文中心讓更多美國主流社會及歐洲認識!
發言片段: 39
林委員靜儀:對,我們的多元文化與多元語言才是臺灣真正的強項。老實說,要跟中國孔子學院比較,多元語言文化這部分我們絕對比人家多,且獨特性也比較明確,好不好?
發言片段: 40
童委員長振源:非常謝謝委員指教,謝謝。
發言片段: 41
林委員靜儀:謝謝委員長。
發言片段: 42
主席:請羅委員致政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28
meet_id 委員會-10-6-35-12
speakers ["馬文君","溫玉霞","林昶佐","邱臣遠","吳斯懷","林靜儀","羅致政","廖婉汝","王定宇","林淑芬","趙天麟","何志偉","江啟臣","蔡適應","楊瓊瓔","李貴敏"]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2-11-07"]
gazette_id 11110301
agenda_lcidc_ids ["11110301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僑務委員會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二、審查112年度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關於僑務委員會主管信託基金:(一)莊守耕公益基金、(二)受理 捐贈僑生獎助學金及艱困地區僑民學校師資輔助金基金
agenda_id 11110301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