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990
發言片段: 0 |
---|
羅委員致政:(10時20分)委員長早。僑委會的工作非常多,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發揮努力的空間也總是有限。本席長久以來特別關心僑生這一塊,不論是招、訓、育,乃至未來可能留在臺灣發展,或回到僑居地發展,整個配套都非常重要!以今年和明年的預算相較,本席特別看出值得關心的一點,也希望委員長能做進一步說明。也就是分支計畫中,僑生回國升學暨僑青培訓研習之相關經費,從今年的四億零九百多萬元成長到六億五千多萬元,增加了兩億四千萬元左右,增幅將近六成!你們在預期成果中特別提到,希望回國就學人數能逾一萬人,留用僑生達3,500人!這是你們的政策目標,沒錯吧?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僑委會童委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童委員長振源:委員早。因為回國人數與就業人數之間會有時間落差…… |
發言片段: 3 |
羅委員致政:這是你們自己寫的! |
發言片段: 4 |
童委員長振源:我知道,所以我才向委員報告,一萬人與3,500人的落差是因為時間關係! |
發言片段: 5 |
羅委員致政:一個是回來讀書的人數,一個是留下的僑生數,這確實會有時間落差,但我要說的是,這是你們自己寫的政策目標,沒錯吧? |
發言片段: 6 |
童委員長振源:是的。 |
發言片段: 7 |
羅委員致政:這一萬人中,哪幾個是產攜班?哪幾個是海青班?而哪幾個是所謂的一般僑生?這一萬人是怎麼分的?數字怎麼來的? |
發言片段: 8 |
童委員長振源:明年理論上進來產攜專班的僑生是5,178人,海青班大概600人,剩下的是一般大學生。 |
發言片段: 9 |
羅委員致政:你們預估這些加在一起是一萬人? |
發言片段: 10 |
童委員長振源:對…… |
發言片段: 11 |
羅委員致政:報告是你們自己寫的,畢竟這一萬人不可能突然冒出來。所以產攜班有多少人? |
發言片段: 12 |
童委員長振源:5,178人。 |
發言片段: 13 |
羅委員致政:5,100多人? |
發言片段: 14 |
童委員長振源:對,海青班600人。 |
發言片段: 15 |
羅委員致政:那我就要來看看你們過去的成效。這是產攜班的推估表,從103年開始推動之後每一年的狀況,其中一欄是入學人數,一欄是在學人數。到了這兩年開始有畢業人數,像103年入學的畢業人數為123人,留校率,也就是繼續讀完的大概只有四成三,沒錯吧? |
發言片段: 16 |
童委員長振源:沒錯。 |
發言片段: 17 |
羅委員致政:至於104年留校率大概三成四,等於打折了,沒錯吧? |
發言片段: 18 |
童委員長振源:是的。 |
發言片段: 19 |
羅委員致政:可是你們說從106年、107年到108年每年的留校率達八成八,為什麼會這麼樂觀? |
發言片段: 20 |
童委員長振源:其實最近幾年變化滿大的,因為103年、104年係試辦第一年、第二年,當時臺灣的環境與現在有很大落差。我們現在需要人才,且各種配套措施都有所改善,比如評點制度,而103年時才剛開始實施,所以留下來就業要4萬7,900…… |
發言片段: 21 |
羅委員致政:留校與留下來就業是不同的層次問題,沒錯,留在臺灣工作是有助於留校,但我講的是這88%的目標是怎麼出來的?問題就這麼簡單。 |
發言片段: 22 |
童委員長振源:高職的部分,留下來的人數已經大幅增加,像106年入學人數為1,034人,留下來,也就是畢業人數為783人,其中繼續升學讀大學的為714人,也就是說對接率已經高達…… |
發言片段: 23 |
羅委員致政:我換個方式問好了,這應該是僑生處業務? |
發言片段: 24 |
童委員長振源:是的。 |
發言片段: 25 |
羅委員致政:105年的在學人數396人,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6 |
童委員長振源:對,396人。 |
發言片段: 27 |
羅委員致政:這是你們的數字…… |
發言片段: 28 |
童委員長振源:這是畢業人數,396人是推估。 |
發言片段: 29 |
羅委員致政:入學時是754人,沒錯吧? |
發言片段: 30 |
童委員長振源:對,沒錯。 |
發言片段: 31 |
羅委員致政:現在只剩下396人? |
發言片段: 32 |
童委員長振源:畢業人數是396人。 |
發言片段: 33 |
羅委員致政:確定? |
發言片段: 34 |
童委員長振源:對。 |
發言片段: 35 |
羅委員致政:不會再打折吧? |
發言片段: 36 |
童委員長振源:目前是這樣估算,因為今年要畢業。 |
發言片段: 37 |
羅委員致政:這些人應該是4,3+4的4,沒錯吧? |
發言片段: 38 |
童委員長振源:這是技專端,396人。 |
發言片段: 39 |
羅委員致政:所以入學時是754人,現在大概剩下一半左右,然後這396人都畢業了? |
發言片段: 40 |
童委員長振源:在396人中,推估畢業人數是314人,所以…… |
發言片段: 41 |
羅委員致政:你們的88%是什麼?是在學人數除以入學人數,還是畢業人數? |
發言片段: 42 |
童委員長振源:畢業人數。 |
發言片段: 43 |
羅委員致政:畢業人數?但是396除以754不可能有88%啊! |
發言片段: 44 |
童委員長振源:88%是留校率…… |
發言片段: 45 |
羅委員致政:這數字是什麼? |
發言片段: 46 |
童委員長振源:留校率有兩塊…… |
發言片段: 47 |
羅委員致政:什麼除以什麼? |
發言片段: 48 |
童委員長振源:一個是高中留校率,一個是大學留校率。高中留校率與大學不一樣…… |
發言片段: 49 |
羅委員致政:分母是什麼?分母是入學人數還是在學人數? |
發言片段: 50 |
童委員長振源:現在是高中入學人數和畢業人數之間的比率。 |
發言片段: 51 |
羅委員致政:105學年度入學人數為754人,現在只剩下396人,怎麼算都不可能88%! |
發言片段: 52 |
童委員長振源:這數字應該…… |
發言片段: 53 |
羅委員致政:所以我不懂你們的留校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
發言片段: 54 |
童委員長振源:396人是技專端,也就是大學這一塊。 |
發言片段: 55 |
羅委員致政:這表是你們做的! |
發言片段: 56 |
童委員長振源:我知道,在學人數這是技專端,至於留校率是進入大學後與畢業之間的落差!754是高中入學人數。 |
發言片段: 57 |
羅委員致政:是啊,沒錯!但到了技專只剩下一半? |
發言片段: 58 |
童委員長振源:是的,但有關留校率的算法是他在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 |
發言片段: 59 |
羅委員致政:所以396是分母,到時候的分母? |
發言片段: 60 |
童委員長振源:對,大學這一塊。 |
發言片段: 61 |
羅委員致政:好,到時候畢業人數如果不到300人,就不到88%,沒錯吧? |
發言片段: 62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預估是314。 |
發言片段: 63 |
羅委員致政:所以確定396人至少會有380人會繼續讀到畢業,不會不見? |
發言片段: 64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預估314人,或許會降下來一些。 |
發言片段: 65 |
羅委員致政:有88%?314不到88%! |
發言片段: 66 |
童委員長振源:差不多有92%。 |
發言片段: 67 |
羅委員致政:310幾有92%?310除以396有達92%?沒關係,剩下的會後來跟我說明,因為我看不懂你們數字到底怎麼來的!又是留校率,又是在學人數,又是留臺率! |
發言片段: 68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把每一欄的資料,詳細重新寫清楚,再給委員做參考。 |
發言片段: 69 |
羅委員致政:因為這是你們自己承諾的績效跟政策目標,我再舉個例子,獎助金的變化,因為時間有限,我先不談,待會再回來談這一塊。這部分是你們的評點制的留才成效,我先問到底是用「人數」還是「人次」來計算? |
發言片段: 70 |
童委員長振源:人次,因為有些人留下之後,他要重新renew。 |
發言片段: 71 |
羅委員致政:對,但那是你們提供的補助,對不對?我想問一個問題,到底這個制度僑生留了多少人?總是有一個詳細數字吧,不可能一個學生申請了3個工作,所以就計算3次補助,3次提出申請,就補助3次,搞不好1個人就申請了100個。 |
發言片段: 72 |
童委員長振源:110年是留下7,694,總計從101年到現在累計留下26,039,這是僑外生的部分。 |
發言片段: 73 |
羅委員致政:拜託僑委會不要用一些數字讓我們看不太懂之外,又誤導我們對政策的目標,人次跟人數是差很多的。 |
發言片段: 74 |
童委員長振源:因為勞動部要求如果時間到期,他必須重新申請。 |
發言片段: 75 |
羅委員致政:我知道,但是我要知道現在有多少僑生受惠於這個制度留在臺灣,我是指人數,有沒有這個數字?可不可以告訴我? |
發言片段: 76 |
童委員長振源:過去有跟勞動部要,但他們好像沒有給我們。 |
發言片段: 77 |
羅委員致政:那如果一個人申請5次呢? |
發言片段: 78 |
童委員長振源:應該不會那麼多。 |
發言片段: 79 |
羅委員致政:那算3次好了。 |
發言片段: 80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再跟勞動部要確實的人數資料,因為過去勞動部只告訴我們「人次」的資料,我們再跟他要「人數」的資料。 |
發言片段: 81 |
羅委員致政:這個早就應該有吧!你們總應該知道有多少僑生受惠於這個制度。 |
發言片段: 82 |
童委員長振源:因為登記都在勞動部。 |
發言片段: 83 |
羅委員致政:這是早就應該要有的資料,不是我今天質詢才要,「人次」跟「人數」真的差很多。 |
發言片段: 84 |
童委員長振源:跟委員報告說,我們自己有調查,比如說以去年(110年)來講,總共留下的人數是3,717位。 |
發言片段: 85 |
羅委員致政:你看,數字馬上縮小了,只有3,000多位而已。 |
發言片段: 86 |
童委員長振源:但這是我們的專班,包含港澳生跟僑生,3,717位,這個數據確實有人次的問題。 |
發言片段: 87 |
羅委員致政:委員長,關於人數,其實沒有那麼難找出來,請勞動部幫忙整理一下,光從一個人的人名就知道他是否申請3次或4次,然後統計一下,到底有多少僑生人數受惠於這個制度,但這項數據很容易虛胖。 |
發言片段: 88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再跟勞動部請求…… |
發言片段: 89 |
羅委員致政:如果平均一個人都申請3次的話,除以3,績效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可是根據你們的報告,留用僑生數達3,500人,請問一下這是「人數」還是「人次」? |
發言片段: 90 |
童委員長振源:人數。 |
發言片段: 91 |
羅委員致政:你看現在又說是「人數」,既然你這邊沒有人數的資料,又如何達到政策目標? |
發言片段: 92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再跟勞動部確認一下,因為他們在申請工作時是跟勞動部登記的。 |
發言片段: 93 |
羅委員致政:委員長,你知道我意思吧? |
發言片段: 94 |
童委員長振源:我知道。 |
發言片段: 95 |
羅委員致政:你們的預算書上寫著政策目標是3,500人,這項數據不是人次喔!而你又告訴我你們的數據當中沒有人數,只有人次,那你如何評估你的政策目標? |
發言片段: 96 |
童委員長振源:我們再跟勞動部要相關資料,然後提供委員參考。 |
發言片段: 97 |
羅委員致政:我知道僑委會很努力,對你們的預算我也沒有太大意見,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僑生進來,但是如果要評估到底有沒有達到目標,這些數字都必須要非常客觀,而且不會誤導的方式讓我們了解,然後幾年後再回過來看,才能知道目標有無達成,這樣才知道確切的KPI,好不好? |
發言片段: 98 |
童委員長振源:謝謝委員,我們會跟勞動部要資料。 |
發言片段: 99 |
羅委員致政:好,謝謝。 |
發言片段: 100 |
主席(溫委員玉霞代):待會王定宇委員質詢完畢時,我們休息5分鐘。 |
請馬委員文君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128 |
---|---|
meet_id | 委員會-10-6-35-12 |
speakers | ["馬文君","溫玉霞","林昶佐","邱臣遠","吳斯懷","林靜儀","羅致政","廖婉汝","王定宇","林淑芬","趙天麟","何志偉","江啟臣","蔡適應","楊瓊瓔","李貴敏"]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11-07"] |
gazette_id | 111103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10301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僑務委員會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二、審查112年度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關於僑務委員會主管信託基金:(一)莊守耕公益基金、(二)受理 捐贈僑生獎助學金及艱困地區僑民學校師資輔助金基金 |
agenda_id | 11110301_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