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73

發言片段: 0
黃委員國書:(9時51分)主委,9月底也就是大概一個多月前,我國的海研船「新海研一號」在執行任務時遭到日方驅離,原因當然是因為雙方的經濟海域重疊,它們主張它們有它們的經濟海域,我們也主張我們有我們的經濟海域。我想這已經不是今年以來唯一一次了,今年已經發生好幾次了,請問這整個情勢國科會有沒有掌握?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科會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早。跟委員報告,當然有全程掌握。因為我們是做科學研究的,出海之前就要跟海巡署報備,核定以後我們才去。我也要趁此機會謝謝海巡署,這幾次都來幫忙我們採取相關的動作。
發言片段: 3
黃委員國書:2019年之前,我國與日本會定期召開「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針對海上安全合作、海洋科學調查、海洋相關學術交流等事項進行交流並建立合作的機制。據我了解,曾經舉行4屆,但這2年都停辦,停辦的結果就是在今年,其實這已經不是唯一的一起事件,已經發生好幾起事件了。現在我想了解,對這樣的問題國科會有沒有積極的作為?國科會與海委會、外交部,是否應與日方協談,對於爭議的經濟海域重疊的部分,是否可讓我國進行科研等相關活動?你們是否有思考如何重啟「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如果這個對話停止了,是否應尋求其他途徑,建立相關交涉的機制?可是看起來國科會這邊並沒有積極的作為。
主委,我再跟你說一件事。幾天前中國外交部幫忙臺灣向日方提出交涉,要求日方不得干涉包含臺灣在內的中國船隻在該海域從事科研的行為。中國就利用這次的事件來吃我們的豆腐耶!請問我們的立場是什麼?請主委說明一下,我們的立場是什麼?
發言片段: 4
吳主任委員政忠:當然那是我們中華民國臺灣自己的事,事實上它無權也無法跑到這邊來幫我們去維護,像我們海巡署的艦艇就跑到我們海研船的旁邊來保護,中國的船隻並沒有來保護我們,事實上也不容許他來這邊亂跑。
發言片段: 5
黃委員國書:沒有,當然!
發言片段: 6
吳主任委員政忠:不只是國科會,還有相關的外交單位、國安會這邊都有在處理。剛剛委員的建議我覺得很好,過去2年沒有,可能有一個原因是COVID-19,事實上……
發言片段: 7
黃委員國書:也有可能,對,應該是這個原因。
發言片段: 8
吳主任委員政忠:因為COVID-19,這2年事實上很多交流都有點中止,隨著我們的開放,我們會積極跟日方進行交涉。
發言片段: 9
黃委員國書:應該吧?
發言片段: 10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
發言片段: 11
黃委員國書:就是重啟對話或是尋求其他交涉的機制。根據國科會的統計,近5年內我國研究船航行作業期間曾遭他國公務船干擾的情形共11次。今年到現在為止,遭日方干擾的就有4起;其中還有2次是遭中國的公務船尾隨跟蹤,可見他們也在騷擾我們,有一次我們跟菲律賓聯合做海洋研究時,亦遭中國海警騷擾,他們為什麼要來騷擾我們?這整個日本跟東協、南海沿岸最近的情勢,我也希望國科會要掌握,因為大家都要反制中共的海上威脅,所以會提升維權的力度。而提升維權的力度當然會增加東亞海域的摩擦跟風險,因此會影響到我們周邊海域的安全、穩定,對於我們從事海洋相關研究的影響一定會升高,所以我方海研船的航行跟通報的管理,你們有沒有順應此種情勢進行調整或進一步去掌握相關的狀況?
發言片段: 12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提到菲律賓沿海那個事件,因為我們跟菲律賓有合作協議,所以事實上那一次是菲律賓跳出來保護我們。
發言片段: 13
黃委員國書:他是幫我們,對。
發言片段: 14
吳主任委員政忠:另外,這樣的議題也不是單純國科會可以處理的,所以要跟國安會、外交部協作,還有海委會、海巡署,我們都會密切的聯繫,他們要出去之前,我們都有開會的,這應該是有核定的。
發言片段: 15
黃委員國書:整體的情勢跟我們有沒有進一步精進的作為,可能要請國科會進行評估,一個月以後提出相關的報告,好不好?
發言片段: 16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7
黃委員國書:再來,主委,你在今年6月時曾組團訪美,目的就是去「敲門」,要去推動臺美科技合作,對不對?原本預計在今年11月,也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就要在臺灣舉行第一次的「臺美科技合作會議」,可是這個合作會議現在暫緩了。暫緩的原因據聞是因為臺海情勢,再來可能是因為美國的期中選舉,但在此狀況下,我國是否吃了閉門羹?未來還會不會繼續推動「臺美科技合作會議」?有沒有重啟的可能?
發言片段: 18
吳主任委員政忠:跟委員報告,應該不是吃閉門羹,今天美國期中選舉的投票應該結束了,事實上美國的期中選舉對他們影響滿大的,所以要一次把美國重要的官員拉到臺灣,更何況一個月之前臺灣還未解封,還有「3+4」的規定,那個也是因素之一,所以我想應該不是閉門羹,也不是臺海的關係,應該是期中選舉。事實上我們目前已經跟他們說我們不用「3+4」了,這個應該幫忙滿大的,我們也積極在跟美方的國務院協調。
發言片段: 19
黃委員國書:未來還是會啟動「臺美科技合作會議」嗎?
發言片段: 20
吳主任委員政忠:一定會。當然。
發言片段: 21
黃委員國書:所以只是延期而不是取消?
發言片段: 22
吳主任委員政忠:延期而已。
發言片段: 23
黃委員國書:原本這個合作會議要聚焦在資安、半導體、太空科技、人工智慧以及生醫及腦科學這五大領域,會不會因為延期而受到影響?
發言片段: 24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不會。我剛剛在口頭報告有提到,本會已跟美國NSF正式簽署第一項執行協議(IA)有關半導體的合作計畫,而且已經國務院核准通過。半導體這部分我們可以give,美國很希望,但是我也希望藉此機會,把美國其他的科技拉過來跟我們合作。
發言片段: 25
黃委員國書:最近美國公布了500億美元的晶片計畫,然後「臺美科技合作會議」又暫緩,我們也不了解這對臺灣會不會產生影響,因為美國公布了500億美元的晶片計畫,而且同一時間日本也說要砸764億臺幣跟美國合作發展下一代的半導體,我們也開始擔心,如果在「臺美科技合作會議」暫緩的期間,美日合作會不會對我們半導體相關的技術、研發的優勢造成影響?
發言片段: 26
吳主任委員政忠:跟委員報告,應該不會,因為美國那560億美元是給去美國的廠商,另外還有1,000多億元,加起來共1,700億元,那有1,000億元是給美國的學界、學研機構。我一直講,臺灣跟全世界在競爭不完全靠預算,事實上我們的人才,還有層層疊疊的生態環境,是臺灣半導體競爭的優勢。這個不是我講的,是國內幾個半導體廠大老他們講的。因為臺灣有這樣的優勢,所以他們也沒有一定要政府,像美國這樣拿那麼多錢出來給他們補助,但是我們會提供健全、健康的生態系統,包括人才的培育,這部分國科會一定全力以赴。
發言片段: 27
黃委員國書:當然我們現在在半導體相關的研發上還是占有優勢,但我們也要開始擔憂,這樣的優勢可以維持多久?所以我們要去評估各種不利於我們站穩這個優勢地位的因素,我們都要去掌握嘛,是不是?應該要去掌握嘛!
發言片段: 28
吳主任委員政忠:是的,這是滿重要的。
發言片段: 29
黃委員國書:對。所以,這一次的「臺美科技合作會議」暫緩了,對於我們會不會有一些影響?很高興主委你剛才說「不會」……
發言片段: 30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不會。
發言片段: 31
黃委員國書:應該是不會。至於相關的預算,他們投入了非常多經費,比較臺灣的話,當然臺灣沒有那麼多的預算可以投入,所以我們會有其他的優勢來處理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當全球各國在競相掌握半導體技術的時候,我們的優勢如何維持?不管是在產業端、研發端,可說是瞬息萬變,真的瞬息萬變,所以這個部分也請國科會要密切注意。以上。謝謝。
發言片段: 32
吳主任委員政忠:是。好。謝謝。
發言片段: 33
主席:請張廖委員萬堅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42
meet_id 委員會-10-6-22-7
speakers ["鄭正鈐","吳怡玎","王婉諭","黃國書","張廖萬堅","林宜瑾","何欣純","游毓蘭","范雲","林奕華","賴品妤","吳思瑤","洪申翰","萬美玲","邱顯智","陳秀寳","李德維","高金素梅","楊瓊瓔"]
page_start 311
meetingDate ["2022-11-09"]
gazette_id 11110502
agenda_lcidc_ids ["111105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2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行政院主管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三、審查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管科學園區管理局作業基金附屬單位預 算案;四、審查112年度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預算案
agenda_id 111105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