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308
發言片段: 0 |
---|
蘇委員治芬:(9時55分)部長好。今天要討論三個問題,包括如何提高較貧窮地區供水普及率、未來儲能發展相關規劃以及台電的能源轉型。我們先來看一下資料,目前全臺灣還有43萬戶沒有使用自來水,也就是總共有43萬無自來水戶。以各自來水事業機關的自來水普及率來看,北水處未接用戶為0.55萬戶,台水公司則有42.58萬戶。就歷年來辦理自來水工程改善的情況而言,第三期接水戶數只有9萬4,000戶。從本席剛剛所提供的數據,我覺得有點感慨,在此想跟部長溝通一個意見,蘇院長曾提過我們也要讓貧窮的人有想像力,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讓貧窮地區也可以享受到前瞻。關於自來水普及率,尤其是在比較貧窮的地區,是不是應該降低其單位成本,否則他們永遠都擠不進去,如果把都市的單位成本和偏鄉地區的單位成本同等計算的話,對他們來講並不公平,在納入前瞻審核計畫的時候,常常就會落入這樣的狀況,所以到110年為止,全國依然有43.52萬戶尚未納入自來水系統,估計全面設施所需經費大概是2,600億元。民眾用水需求非常多,考量到政府財政與計畫投資的經濟性,所以評估規劃可不可以增編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因為屏東、南投、臺東、苗栗、新竹、花蓮偏鄉民眾提高自來水的需求,重新評估在推動方向及原則不變的情況下,改善民眾用水環境相關經費有擴充,第四期計畫編列57億元,改善戶數目標為5萬戶,目前尚有38.5萬戶需要改善,相關數字要請部長關心一下。 |
現在回到本席質詢的焦點,以雲林縣各鄉鎮供水普及率的百分比來看,有些地區將近100%,而在90%以下的地區包括麥寮、東勢、褒忠、臺西、四湖、口湖、水林,大部分都集中在臺灣的西海岸,也就是所謂的地層下陷區,這裡應該也可視為臺灣最貧窮的地區,當地的自來水普及率都在90%以下。按照自來水公司及水利署的前瞻審核計畫,如果用單位成本來計算,他們根本擠不進去,也就是他們的機會非常缺乏,因為就地理上來講,這個區域比較遼闊,所以接水的單位成本就會增加,而單位成本增加的話,就會變成審核時的條件永遠不如人,不只生活條件不如,環境也不如,包括當地就業機會也不如,至於生活最基本所需的水和電,以水的部分來講也不如,我的意思是這樣會雪上加霜,在人間情境裡,最基礎的水電生活條件應該要普及供應吧?前瞻很多都用在都會地區,一條軌道動輒幾百億、上千億,相比之下,鄉下地方在前瞻所占的比例實在太低了!我認為前瞻應該優先用於貧窮地區、偏遠地區,而且不要計算單位成本,好不好? |
發言片段: 1 |
王部長美花:台水公司也有注意到麥寮與臺西的情形,也會提供相關服務。確實,臺西鄉所申請的件數比較少,如同委員所擔心的,因為人口外流之故,用水量比較少一點,對此,我會責成台水針對委員所關心的這幾個地方的供水問題,特別是無自來水地區該怎麼樣去普及…… |
發言片段: 2 |
蘇委員治芬:部長,臺西問題不在人口外流,而是申請自來水接管時,自來水公司會計算單位成本,也就是有幾戶在用…… |
發言片段: 3 |
王部長美花:是。 |
發言片段: 4 |
蘇委員治芬:所以台西的單位成本一定會高於40萬、50萬,乃至60萬、70萬,這樣的評比在前瞻建設裡就會被刷掉,這才是問題所在!所以單位成本的計算不能只有一套標準,這部分請部長要特別慎重考慮,否則窮人永遠都排不進隊伍裡,甚至被排拒在隊伍外,這樣實在很可惜。 |
發言片段: 5 |
王部長美花:是。 |
發言片段: 6 |
蘇委員治芬:在台電公司儲能發展策略方面,因為擔心停電、缺電而影響產線,所以現在政府鼓勵民間企業有自己的儲能設備,但我發現一個問題,即台電的儲能有總量管制!又因總量管制,導致想申請儲能的業者公司受限!請問儲能容量設備的總量管制思考點在哪裡? |
發言片段: 7 |
王部長美花:這有些複雜。首先,對於來向台電申請儲能的,不管是功率型或能量型的確實很多。其次,能源局訂定太陽光電搭配儲能計畫,目前已經開標也增加了儲能,至於個別公司要設置,其實沒有限制說不可以設…… |
發言片段: 8 |
蘇委員治芬:就是有! |
發言片段: 9 |
王部長美花:而且我們還鼓勵用電大戶…… |
發言片段: 10 |
蘇委員治芬:部長,就是有!就是有大公司向台電申請儲能,卻受限於台電的總容量限制。第二,有先後順序,畢竟先申請可以先得取,而晚一點申請的就會受到總量管制。不僅如此,還有容量飽滿的問題,這讓我想到,如果企業主儲能是依靠台電的電,那麼在削峰填谷時的儲能或綠電儲能,兩者是不一樣的發展,更是兩個不一樣的情境。這讓我擔心,一旦台電以削峰填谷把儲能存起來,那就有點像地下錢莊了,畢竟累積了很多能量,最後可能變得像汽電!所以在設置機制上,是否應該鼓勵業者或對電力有需求的一方在儲能時,要以綠電來儲能?因為綠儲能與用台電的電儲能是不一樣的。還有,機制的設置非常重要!如果每一個用電大戶的儲能都是利用台電的削峰填谷把電儲存起來,最後恐怕雙方都有損失,一旦電沒有賣掉,還是要擔負儲能所消耗的電池成本,而且削峰填谷時把台電的電抓下來儲能,對台電也會造成很大負擔。 |
有鑑於此,本席一開始就問,當用電大戶申請儲能並進行總量管制與分配時,是否考慮用電大戶所使用的儲能來自於何種電?對於符合要求的申請者,是否可以給多一點或者規定要給多少?這個機制要計算得非常精準,這樣才能鼓勵到綠能儲能者。有人說臺灣的綠能大部分都賣給台電,都用盡了,不過未來的五年、十年以後就很難說!這是一個提醒,如果現在用電大戶都用台電的削峰填谷儲電,那麼尖峰時段還是會有問題,因為台電必須在儲能網路平臺上用比較高昂的價格把電買回來,這一進一出,都是台電的電。爰此,我們才會希望所儲能的電最好大部分來自綠能,這樣從願景和整體來看才有意義。 |
我不是說削峰填谷不對,不見得是這樣!但削峰填谷的儲電與百分之百的綠電儲電很不一樣!我之前跟部長建議過,臺灣需要綠能,再從儲能做到氫能,這條路我們要提前準備。我覺得這不是問題,如果臺灣有個地方是綠能大宗,那麼台電就應該進場,把這地方的綠能儲能起來,再產生氫能。至於氫與氨如何混燒?如何混合使用?這對人類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大學問,問題在於成本計算與能源消耗,包括去碳等種種問題。部長是不是應思考這樣子?有步驟、有節奏一步步往這個方向走,否則就會發生目前的塞車問題!我想曾文生次長應該很清楚,目前用電大戶申請儲能的已經塞車了,台電的門關起來了,為什麼?因為總量管制!這點我讓部長知道,好不好?我在接到選民的陳情後才瞭解,否則真的不知道。 |
發言片段: 11 |
王部長美花:剛才委員講的大方向,就是我們現在做的,至於總量管制的部分細節,我們再跟委員瞭解…… |
發言片段: 12 |
蘇委員治芬:下禮拜三經濟委員會考察,我們就實地去考察,如果這地方是臺灣目前產綠能最集中、最大宗的產地,那麼未來所要賦予的角色是什麼?只是純粹產出綠電嗎?太可惜了! |
發言片段: 13 |
王部長美花:有搭配儲電。 |
發言片段: 14 |
主席:請部長再將詳細資料給蘇委員。 |
請賴委員瑞隆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74 |
---|---|
meet_id | 委員會-10-6-19-7 |
speakers | ["楊瓊瓔","陳亭妃","陳明文","蘇治芬","賴瑞隆","邱顯智","林德福","邱志偉","謝衣鳯","李貴敏","伍麗華Saidhai‧Tahovecahe","洪申翰","廖婉汝","陳椒華","鄭天財Sra Kacaw","林奕華","高嘉瑜","邱議瑩","蘇震清","林岱樺","呂玉玲","陳超明","邱臣遠"] |
page_start | 223 |
meetingDate | ["2022-11-09"] |
gazette_id | 111105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105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經濟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112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部分關於經濟部主管: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 司、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
agenda_id | 111105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