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168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宜瑾:(10時14分)主委好。首先我們來關心精準健康計畫。臺灣人口現在已經真的進入高齡社會,也就是老年人口超過14%,預計在3年後的2025年,我們的老年人口會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我們的老人人口這麼多,相關的健康議題及疾病防治非常重要。主委曾經參加智慧醫院院長大會,你提到臺灣的醫療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臺灣的資通訊也是,把這兩個產業湊在一起,就是所謂的「精準健康」。再者,國科會也編列了精準健康的相關預算,分別補助給竹科、中科、南科跟國研院等。國科會出版的《竹科簡訊》今年7月號報導精準健康推升計畫核定補助名單出爐,譬如有臺灣大學跟廠商合作的數位病理整合平台,也有中原大學跟廠商合作的青少年壓力精準預防醫材守門員系統等等,讓我們對竹科精準健康進行的進度一目了然。既然是今年剛核定,我想民眾一定還很陌生,是不是能請主委說明這個精準健康計畫的具體目標跟預計的成效,或者是國科會在精準健康方面要跟哪些部會合作?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科會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吳主任委員政忠:多謝林委員的垂詢。的確,精準健康是過去6年來我們打造出來的,原來叫生醫產業創新,是一個針對生態系統的建置。剛剛委員也提到,臺灣的ICT在全世界算非常強,我們的medical center醫療技術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這兩個加起來不容易,但是有機會。所以我剛剛提到,我們的半導體產業在全世界那麼強,未來怎麼運用強勢的半導體來布局下一個產業,精準健康產業是很有機會的。
這跟醫療有什麼關係?事實上,醫療就是生病到醫院看病,而現在是從平常的預防、診斷到治療,以及後面的照護整個連起來,我們的ICT是有機會進去的。我那一次在智慧醫院院長大會說的事實上就是這個意思,醫院等於是在扮演這個產業使用的場所。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宜瑾:對。
發言片段: 4
吳主任委員政忠:他們的使用才會帶動產業的發展。
竹科管理局這些計畫只是裡面非常小、很末端的一部分,真正大的是衛福部、經濟部跟國科會三個大部會在合作,還有農委會。事實上,這個原來是在行政院的科技會報辦公室做整體……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宜瑾:現在成立國科會了。
發言片段: 6
吳主任委員政忠:對,變成國科會的科技辦公室,和國科會比較上游的research,就是生命科學處,事實上是在緊密合作當中。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宜瑾:好。
發言片段: 8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是整個大局。我說這是臺灣下個十年最有機會在全世界發光發熱的一個新興產業。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宜瑾:好。主委剛才講得很詳細,我們也很清楚知道,而且我們有編列預算,進行您剛才說的這些計畫。
剛剛提到的是竹科,竹科的部分在《竹科簡訊》上面就有寫。我很好奇,去查南科的官網,南科網站上關於這方面的最新計畫公告停留在去年的7月,我在網站上找不到南科的精準健康產業聚落相關合作計畫的招募狀況。我也藉這個機會請教南科蘇局長,關於這部分,南科明年編列了2,400萬元的預算,你有什麼精準健康方面的計畫?
發言片段: 10
主席:請國科會南科管理局蘇局長說明。
發言片段: 11
蘇局長振綱:跟委員報告,南科推動智慧生醫或精準健康,主要在醫材跟相關原料藥的部分,已經有許多廠商在園區發展。明年的2,400萬元預算主要是做平臺,因為過去我們有一些補助計畫在推動相關精準健康的事情,精準健康的補助會移到新興科技的計畫中,由園區作業基金支應。但是我們的平臺還是要持續去做相關的輔導工作,因為在精準健康這個部分,廠商的取證其實是最重要的,不管是拿到TFDA或CE的認證,甚至是拿到FDA認證,這個部分我們會來協助跟說明。
至於資訊更新的部分,我們會再努力更新。謝謝委員指教。
發言片段: 12
林委員宜瑾:對、對、對,停留時間太早了。
發言片段: 13
吳主任委員政忠:多謝委員。事實上,我說這整個是行政院的一個大局,科學園區剛好是最後一哩路,跟廠商接觸最多。之後我會把三個園區統一起來,跟會本部應該會有協作,這樣外界看起來才不會以為精準健康計畫怎麼只有這麼小小的一個計畫。
像這次要到歐洲的MEDICA,原來也是國科會各處自己去,我這次就把三個園區管理局、產學處還有生科處聚合成一個國科會團隊,最近就要出發到歐洲,這是一個synergy整合的過程。的確,我們會來把它做得更好,因為老百姓去看網站,他不知道那只是我們計畫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們會請三個園區來配合。
發言片段: 14
林委員宜瑾:OK,謝謝。
再來本席要關心臺南沙崙的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我們知道這個資安大樓提供的服務包含設立資安人培學苑、資安協同基地,提供場地讓國際級的廠商可以進駐,現在陸續都在招商中。可是我們發現,數位發展部也在這棟大樓設立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乍看之下,工作內容跟國科會很像,也是培育人才、提供場地、鏈結國際等等。我們可以理解國科會應該是比較偏向學術,數位發展部可能是偏向產業,其實學術跟產業的合作還是很密切,兩者還是有高度重疊的地方。在這棟大樓裡面,可能雙方要很密切的互相分享資源、互相合作,才不會讓資源分散。國科會是負責統領科技政策的主責部會,應該要主動協調。請教主委,兩造怎麼樣在這棟大樓做有效的資源共享和合作?
發言片段: 15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的垂詢非常正確。現在新的國科會,即國家科學暨技術委員會,事實上有這樣的權跟責任。這裡面有原來的工業局,以及現在的數位部。委員剛才提到,國科會本身的mission是比較上游的,包括人才培育、上游技術研發,一定要介接到數位部。國科會的科技辦公室會來進行整體的跨部會合作,在這棟大樓裡面剛好可以驗證我們是跨部會協作,我讓他們進來也有這樣的目的。
另外,數位部的資安,事實上面對的是第一線戰場,我們這邊……
發言片段: 16
林委員宜瑾:數位部是第一線戰場?
發言片段: 17
吳主任委員政忠:對,他們直接要面對、打仗,有點像以前的國科會跟經濟部,產業的部分比較接近經濟部。
發言片段: 18
林委員宜瑾:對。
發言片段: 19
吳主任委員政忠:但是兩邊的介接非常重要,所以我想我們會在這棟大樓裡面協作。我在臺北這邊,國科會科技辦公室也會隨時關注,不只這個議題,包括資安等其他議題,譬如低軌通訊衛星,我最近也請數位部、交通部一起來協作,這個是滿重要的。
發言片段: 20
林委員宜瑾:好。最後剩下一點點時間,我想關心一下張廖萬堅委員剛才也有關心的太空人才培育跟招募的問題。我們清楚知道,太空科技現在是科技重點產業,根據我們從媒體得到的消息,包括剛才主委所說的,太空中心打算在未來3年間每年都招募100人以上,到2025年整體規模會到500至600人。人力需求那麼大,是要去哪裡找人才?我關心的是這點。
因為你也知道,這一定要教育部配合,在大學增設所謂的太空科系。我知道現在中央大學跟陽明交大都有設太空系,原本成大就有航太系,全臺灣也只有這3間學校有相關的系所。你一下子要招募那麼多人,特別是主委剛回答張廖萬堅委員,明年就要367人,需要那麼大量的人才,我們就客觀的事實面來推算,人從哪裡來?到底是我剛說的這些科系是主要提供人才的管道,還是有其他相關科系的介接?還是有本國人和外國人的比例進用?也就是說,人才到底怎麼來,你有什麼計畫?請主委說明。
發言片段: 21
吳主任委員政忠:的確,人才是重點。太空產業,尤其最近的低軌通訊衛星,絕對不是只有火箭發射,還有一些電信和通訊設備,本來其他各個系都有人才;還有精密機械,臺灣也有很多系所在培訓,但是這邊是一個整合。
講到火箭發射,我記得7月在屏東旭海那一次,很多群眾對火箭發射非常有好奇心跟熱情。
發言片段: 22
林委員宜瑾:對!
發言片段: 23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想這應該也會吸引更多的學子進入太空產業。我們有跟教育部協作,目前知道已經有7個學校、8個系所申請設立太空相關系所。
發言片段: 24
林委員宜瑾:還在申請?
發言片段: 25
吳主任委員政忠:對,應該年底之前會核准通過幾間,我想我們同步,大家一起來努力。而且太空產業以前比較偏學校、學研機構,但是現在業界進來以後,我想會帶動更多人進入太空產業。
發言片段: 26
林委員宜瑾:主委,再一句話就好,你剛才說明年就要招募367人,其實來源不止太空系,有可能包括精密機械等相關科系。
發言片段: 27
吳主任委員政忠:這攸關政策,也要向國際招商。我請太空中心吳主任來向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8
主席:請國研院太空中心吳主任說明。
發言片段: 29
吳主任宗信:剛好上禮拜我們跟TSU在成大合作舉辦iCASE研討會,iCASE去年與會者大概200人,今年已經有400人。太空人才其實是從理學院,包括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到整個工學院機械、電機、電子科系,你想得到的……
發言片段: 30
林委員宜瑾:都可能是你們太空中心的人才?
發言片段: 31
吳主任宗信:沒錯,因為它是一個非常multi-discipline的研究,包括衛星和火箭。從今年研討會就看得出來,人數幾乎是倍增。再加上教育部補助的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預計明年9月就會有第一批學生入學。
發言片段: 32
林委員宜瑾:OK,好。
發言片段: 33
吳主任委員政忠:多謝。
發言片段: 34
林委員宜瑾:謝謝主委,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35
主席:請何委員欣純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42
meet_id 委員會-10-6-22-7
speakers ["鄭正鈐","吳怡玎","王婉諭","黃國書","張廖萬堅","林宜瑾","何欣純","游毓蘭","范雲","林奕華","賴品妤","吳思瑤","洪申翰","萬美玲","邱顯智","陳秀寳","李德維","高金素梅","楊瓊瓔"]
page_start 311
meetingDate ["2022-11-09"]
gazette_id 11110502
agenda_lcidc_ids ["111105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2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行政院主管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三、審查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管科學園區管理局作業基金附屬單位預 算案;四、審查112年度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預算案
agenda_id 111105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