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303

發言片段: 0
范委員雲:(10時56分)主委早安。今天有三題要問你,第一題就是剛剛何委員有問過的,但我想再追問一下國科會在資安議題的角色。第二個是關於延攬及獎助科技人才計畫成效檢討。最後一個是科發基金「研發成果收入運用計畫」把關機制的部分要請教你,因為看起來好像應該要加強。
我們先討論國科會的資安角色,主委今年3月28日在教文委員會提到,國安局、通傳會及行政院資安處(也就是現在的數發部資安署)是資安鐵三角,這是你在今年3月講的。我們也看到你在9月接見捷克參議院主席的時候提到,預計明年要成立臺灣資安科技研究中心(TACC),希望把臺灣打造成全球資安科研的關鍵夥伴,我覺得非常好,這部分我們對科技部期待很深。可是從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的組織架構,好像沒有辦法看到國科會和臺灣資安科技研究中心的角色,所以想請主委說明一下,國科會和臺灣資安科技研究中心在資安議題的角色到底是什麼?你是行政院資通安全會報的副召集人,應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主委是不是可以跟大家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科會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吳主任委員政忠:范委員早。首先,謝謝委員,這個議題非常重要,「TACC」的A是Academic,所以不能直接翻成臺灣資安科技研究中心。
發言片段: 3
范委員雲:你覺得比較適當的翻譯應該是什麼?
發言片段: 4
吳主任委員政忠:事實上,國科會和其他的部有上中下游之分,我們覺得資安不只是現在第一線在打仗的業界,而是必須要布長局,這是國科會的任務。
發言片段: 5
范委員雲:我辦公室給我的翻譯是「臺灣資安科技研究中心」,這個翻譯對不對?
發言片段: 6
吳主任委員政忠:不好意思!應該要有一個「學術」,因為我們在上游這邊,本來在國科會或原來的科技部有幾支資安研究計畫在學校裡面,我把它整合變成一個要出去打仗的時候比較可以帶得出去的。
發言片段: 7
范委員雲:所以是以學術研究為主嗎?
發言片段: 8
吳主任委員政忠:學術研究。
發言片段: 9
范委員雲:可是研究中心的意思不就已經有學術的意味了?
發言片段: 10
吳主任委員政忠:講到研究,工研院也是研究……
發言片段: 11
范委員雲:中研院全名是中央研究院,沒有加「學術」,可是聽到「研究」就知道是學術。
發言片段: 12
吳主任委員政忠:工研院是比較接近產業。的確,未來我們的資安到2030年,我要求須有一位可以到國際資安conference當keynote speaker,也就是說不能只在實戰上布局。
發言片段: 13
范委員雲:所以您想的是更高位的研究?
發言片段: 14
吳主任委員政忠:對。
發言片段: 15
范委員雲:你們跟中研院的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彼此之間要怎麼整合?我滿贊同你講的,要當更高位類似後面的研究智庫的角色,這跟中研院……
發言片段: 16
吳主任委員政忠:瞭解,中研院是做比較上游的research,原本叫TWISC,事實上也是以國科會(原科技部)的預算在支持的,而現在是把這個東西變成一個synergy。從國科會出去之後,我在academic方面必須要有個leadership。
發言片段: 17
范委員雲:有leadership非常好,我們期待您能整合研發的成果,並分享給其他部會以發揮最大的效益,好嗎?
發言片段: 18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
發言片段: 19
范委員雲:畢竟其中的溝通管道,我們從圖上看不太出來。
發言片段: 20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委員的提醒,事實上TACC跟數位部的資通安全研究院是緊密介接的,會透過科技辦公室與之緊密連結。
發言片段: 21
范委員雲:我們期待這方面能有效分享,當然我們也非常支持更高的研究位置,誠如您剛剛講的,希望臺灣在重要的國際會議上能受邀擔起keynote speech的角色。
接著要跟您請教,國科會延攬及獎助科技人才的彈性薪資計畫,目前看到的數字從107年之後補助金就好像在逐年遞減,從8億元降到6億元,你們後來決定不要再去區分延攬及獎助人才的經費,因此請教主委,你們有沒有思考過績效為什麼會下降,對於下降的績效我們又該怎麼評估它的效果呢?
發言片段: 22
吳主任委員政忠:彈性薪資是臺灣為維持高學術人才很重要的工具,我們教授的薪水的確偏低,事實上我還在臺大任職的時候,也有享受過這樣的補助,這部分國科會會和教育部一起推動,所以不會只有國科會這一塊,至於細節的部分,我請處長跟您……
發言片段: 23
范委員雲:細節的部分先不用回應沒關係,我想問的是評估機制,因為我們辦公室向你們要資料,可是看來看去,就你們自己目前的統計,只有針對年齡做了粗略的統計,及看到人文領域的比例。可以看到110年度45歲以下有911人領到,然後是45歲到55歲的領取人數,我只能看到這方面的資料,但像我是學社會科學的,至少也要看到母體,譬如45歲以下的學者所占比例到底是多少,這要用911去除一除才知道在年輕的學者裡面領到的百分比到底是多少,同時將之與45歲到55歲領到的人相比,才知道是否公平。如果你宣稱要更獎勵年輕人,這方面的比例就應該要更高,而不是單純地去看表格中的數字。可是你們連基本的統計及性別比例都沒有辦法給我們,甚至在人文領域方面也只有總數,或是只有人文和非人文的占比,而看不到人文學者的母體是多少。如果你們沒有做這方面的統計,我就不大知道你們這份成效評估報告是怎麼進行或有沒有進行。
發言片段: 24
吳主任委員政忠:如果還沒有這些統計資料的話,我們回去會請綜規處儘快處理。
發言片段: 25
范委員雲:除了這些基本的統計外,也讓我們瞭解在各群體裡的分布到底均不均衡、不均衡的原因合不合理,以及相關成效要怎麼評估,這部分可不可以在3個月內給我辦公室一份報告?
發言片段: 26
吳主任委員政忠:可以,這部分我們會儘快處理,謝謝。
發言片段: 27
范委員雲:如此我們才有辦法瞭解這個部分。最後,科發基金非常重要,你們有一個「研發成果收入運用計畫」,我看到這5年來總共花了52億元的預算,原本希望能有衍生收入,可是衍生收入卻只有6,000萬元,而且其中有些部會還掛零,故宮掛零還比較可以理解,內政部、國防部和原能會都掛零,原能會5年來申請了64項花費了5億元,你們業務單位的說明是,原能會申請的經費比較會用以投入具潛力及前瞻的項目。我是不大能理解,不知主委知不知道這些部會掛零的原因?這樣合理嗎?
發言片段: 28
吳主任委員政忠:事實上書面報告中有大略的解釋,有些部會的性質會做比較前面的研究,如果真的要技轉到業界,距離就比較遠,包括國科會也是。尤其是國科會去support一些新創,得到的技轉金也會比較少,但比較大宗的就是經濟部,他們會比較接近產業的那一塊,所以會比較多。
發言片段: 29
范委員雲:研發成果收入運用計畫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發言片段: 30
吳主任委員政忠:當然是鼓勵他們能介接到產業,的確就像我剛剛講的,不同的部會有不同的屬性,我到科技部也就是現在的國科會之後,也覺得不只是技轉金還有很多股票在裡面,計畫到底有沒有manage到那些有股票的新創公司……
發言片段: 31
范委員雲:所以你們還是希望他們能做研發,目的是要進入產業對不對?
發言片段: 32
吳主任委員政忠:對。
發言片段: 33
范委員雲:對於這個基金,我看你們希望來申請的有短期或臨時性的經費需求,可是我們去看細項後發現,從107年到109年,就以內政部為例,107年是去看日本的永續智慧社區觀摩研習計畫,108年是去歐盟,也有做日本近零能源建築發展觀摩研習計畫,諸如此類的發展觀摩研習計畫,要說是臨時性的,我就覺得不大合理,因為並不會臨時想去日本,去年臨時去,今年又臨時去,而且還要去歐盟,109年又去了日本。這些計畫聽起來都很重要,像是智慧建築發展、能源建築發展、永續智慧社區,但這些回歸科發基金後,既要促進科研發展以擴散科研,又希望計畫能跟科研發展相關,而且還是非例行性的,在我看來,這些計畫都不應該是臨時的,所以國科會對運用計畫的把關機制是不是有待加強?
發言片段: 34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會更仔細地把關,因為去國際交流也的確滿重要的。
發言片段: 35
范委員雲:是很重要,但也不應該每年都臨時提出,他們自己就要編列常態性的預算。
發言片段: 36
吳主任委員政忠:要編列這方面的常態性預算,部會的確會比較不足一點點。
發言片段: 37
范委員雲:不足就應該編列,否則對於真正屬於臨時的不就都被這種計畫用掉了?
發言片段: 38
吳主任委員政忠:瞭解,我們會更嚴謹地把關。
發言片段: 39
范委員雲:針對這方面的把關機制,是不是也可以給我們辦公室一個檢討報告呢?
發言片段: 40
吳主任委員政忠:可以。
發言片段: 41
范委員雲:什麼時候可以給我們?
發言片段: 42
陳處長國樑:大概一個禮拜之內。
發言片段: 43
范委員雲:好,就一個禮拜。
發言片段: 44
吳主任委員政忠:太趕了,改成一個月啦!
發言片段: 45
范委員雲:他說一個禮拜,不過主委也要看過,那就一個月好不好?
發言片段: 46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一個月,謝謝。
發言片段: 47
范委員雲:謝謝主委。
發言片段: 48
主席:請林委員奕華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42
meet_id 委員會-10-6-22-7
speakers ["鄭正鈐","吳怡玎","王婉諭","黃國書","張廖萬堅","林宜瑾","何欣純","游毓蘭","范雲","林奕華","賴品妤","吳思瑤","洪申翰","萬美玲","邱顯智","陳秀寳","李德維","高金素梅","楊瓊瓔"]
page_start 311
meetingDate ["2022-11-09"]
gazette_id 11110502
agenda_lcidc_ids ["111105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2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行政院主管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三、審查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管科學園區管理局作業基金附屬單位預 算案;四、審查112年度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預算案
agenda_id 111105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