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472

發言片段: 0
吳委員思瑤:(11時36分)主委好。11月26日要投票了,請問今年要領幾張票?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國科會吳主任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2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早。你考倒我了。
發言片段: 3
吳委員思瑤:現在是公民社會,民主選舉這麼重要,這個還要請幕僚回答?我是一個公民,請問11月26日投票的時候要領幾張票?有幾種選舉?
發言片段: 4
吳主任委員政忠:要看地點在哪裡,因為我在臺南市……
發言片段: 5
吳委員思瑤:有的還有……
發言片段: 6
吳主任委員政忠:因為我的戶籍在臺南市,有市長還有……
發言片段: 7
吳委員思瑤:你的戶籍在臺南市,不過臺南市跟臺北市一樣都是六都,市長票一張、市議員票一張,還有里長票一張,還有一個……
發言片段: 8
吳主任委員政忠:公投。
發言片段: 9
吳委員思瑤:18歲公民權。
發言片段: 10
吳主任委員政忠:that's right。
發言片段: 11
吳委員思瑤:我在這裡要提醒大家,我身上戴著的就是18歲公民權的口罩跟徽章,我在這裡要提醒所有公部門的同仁,18歲的公民權對我們非常非常重要,科技放眼的是向下扎根,年輕人的參政權、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我們要給予支持,所以要記得共4張票。
發言片段: 12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
發言片段: 13
吳委員思瑤:今天科技部來……
發言片段: 14
吳主任委員政忠:國科會。
發言片段: 15
吳委員思瑤:對,變國科會,科技部到國科會,文化科技是進或退?剛剛講我們有史上第一位的副主委,剛剛賴品妤委員一直在說國科會的性別職業過去似乎有個天花板,但我知道在您手上有百分之三十多,將近四成都是女性主管,我覺得非常好。
但我今天要講的是,文化預算在科技預算中才有天花板,我們要突破這個天花板。文化真的好弱勢,新年度的科技預算中,文化部終於衝破天花板,天花板是百分之一,我跟您報告,為什麼百分之一對於所有文化人來講是一個沒有辦法超越的天花板?是因為中央政府總預算到現在為止,文化部所分到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從來沒有超過百分之一,這對科技部或是現在的國科會來講,其實都難以想像文化有多弱勢。
在文化科技的部分,文化跟科技當然要更為交融、更交互運用,所以我這邊彙整出來,也謝謝您,在您手上終於突破天花板,今年整體科技預算1,383億元,文化部分到了15億,共占1.08%,看起來是比前兩年多了0.2%,突破了天花板。但是我覺得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
接下來,我要談到「文化好弱勢」,科技預算分配表在這裡,第一名當然是國科會539億元,第二名是經濟部373億元,第三名是中研院126億元,這都是百億元以上。再來新成立的數位部95億元、衛福部55億元、農委會52億元,這是第二層。第三個分別是交通部拿到25億元、教育部24億元,再來就是末段班的文化部15億元,僅占1.08%,文化預算在科技預算的爭取上是看不到其他部會的車尾燈!但是我一直在說為什麼在審議科技預算時,文化部門會比較弱勢是因為所謂的創新含量是不敵你們所謂的科技含量,但是我知道在您手上,您非常重視人文領域,相對想要突破,審查委員也都做了改組,甚至成立一個新興的領域別,希望有文化領域,這非常好!你們也請到之前文化部次長、文策會的董事長丁曉菁來做。但是在結構上,我要說的那個天花板是長期要突破的,如同女性在科技領域剛性的範疇裡頭要出頭,這個不是一蹴可幾,我今天再一次整理出來,謝謝你們,今年文化部拿到1.08%,共有15億元以及十八項。我請主委回去看一看,每一項都值得成為我們的科技亮點!
我希望下一次再看到科技部預算的分配時,不要永遠都在說「我們要用科技回應社會、要用科技來落實人文社會關懷」,你們現在都會講,沒有錯!可是重點領域都還是在精準醫療、生醫、環境永續、災防或者是健康農食,文化的運用絕對可以成為用科技回應人文關懷的亮點計畫,如果主委也有這樣的肯認,不會十八個案子每個都是幾百萬或是一、兩千萬,那是扶不起一個重點文化科技領域的大計畫的!所以文化科技的預算,我要再一次挑戰,我知道你們在努力,但是我們正在衝破天花板。
主委,這就是我的問題,我看到鄭麗君跟陳良基部長雙部會共同合作,2017年、2018年2019年都是在新政府蔡總統上任之後,我們開始做了文化科技論壇,我幾乎都有參加,非常好!甚至3年的論壇,終於在2019提出了文化科技施政綱領,每一項都非常重要,以文化為底,科技為用,它可以提升非常多新興創新之外,它更可以實踐文化的平權。但是這樣一個文化科技施政綱領到底有沒有被落實?而且在我準備這個題目時,我居然發現好像行政院還沒有核定這個計畫,2019年就推的計畫,兩任前部長開了3年的論壇,文化科技施政綱領六大方針是不是行政院還沒有核定?聽說就是在部長交接的過程當中或者是屆期,小英總統的一任跟二任之後,計畫是沒有核定的。
發言片段: 16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是文化部那邊會提出來。
發言片段: 17
吳委員思瑤:所以就主委所知,都還沒有核定?
發言片段: 18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來瞭解看看。
發言片段: 19
吳委員思瑤:所以就是文化部?OK。因為今天我是面對科技部門在質詢,當然如果都還沒有核定,這個問題我也會來就教於文化部長。
發言片段: 20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向委員報告,這次112年文化部全部的計畫,我們都通過,而且也沒有刪除……
發言片段: 21
吳委員思瑤:好,我知道您很支持,但是我要跟您報告這長久以來的失衡,所以行政院有沒有核定,我也會去詢問李永得部長,但是請你們查一查。
接著這件事情你總知道了,從2020年主委上任之後,似乎就沒有繼續文化跟科技之間的論壇,好像就沒有舉辦了,對不對?當然這個發球權在文化部。
發言片段: 22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跟李部長事實上有一陣子就坐在旁邊,我們都會瞭解。
發言片段: 23
吳委員思瑤:坐在旁邊不是論壇、不是把它當作big issue、big agenda在討論。這個問題當然發球權在李永得部長,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們科技預算的分配是我們能不能夠用科技的量能來support文化的創新,2020年開始停辦的文化科技論壇,我會要求文化部復辦,我希望科技部一樣全力來參與。因為世界都在做,英國的經驗甚至在2018年就揭櫫了Culture is Digital,很清楚的用數位化來進行公共典藏、用數位化進行基礎建設來幫助文化部門。另外有關美國,我舉一個亮點,他們用科技的技術來為弱勢的族群提供友善的近用服務,譬如讓視盲者用觸摸就可以摸到展品複製品,文化平權在美國用科技來實現。韓國更是我們要學習的,它甚至成立文化產業振興院,用國家的整合性機構來整合文化plus科技,並投入人才培育。
我要跟主委講一個重點,請主委未來無論如何要支持這個大計畫,歐盟在做的7年期展望歐洲計畫,用新興科技運用於文化資產的保存,非常重要!這是臺灣需要做的,這會是我剛剛說的用科技回應社會下一個亮點計畫,用科技來投入文化資產的保存。2019年歐盟多個國家也共同簽署文化遺產數位化的宣言,為什麼要這樣做?簡報上是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宣言,今年right now、11月現在正在召開五十週年的大會,這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五十週年,在今年世界在做什麼呢?我也跟主委做個背景說明,全世界的世界文化遺產有1,154處、文化類的有897處、自然型的有218處、混合型的有39處。
臺灣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可以申列,因為我們不是UNESCO的成員,但是文化部同意我們要去努力、要去敲門。科技如何來導入維護世界文化遺產呢?重點在這裡,今年五十週年世界文化遺產的國際論壇,他們邀集了五十個跨領域「The 50 Minds for The Next 50」,跨領域來看科技如何幫助世界文化遺產,第一個,氣候變遷,所有的世界文化遺產不管是考古遺址、建築的或是無形文化資產都需要科技來協助維護。第二個,在數位的維度去思考、去想像遺產新的方式,用AR、VR各種方式幫助現在的人去想像過去的世界文化遺產。我只是舉這兩個例子,科技可以幫助文化遺產,這可以成為我們文化科技共同合作的重點計畫。
文化科技施政綱領如果確實還沒有核定,那麼李永得要打屁股了,要重重的打屁股了,科技部也連帶有責任。這些是跨部會的計畫,文化部跟科技部,也就是現在的國科會都要合作,六大策略,包括第一,形塑文化科技創新型社會;第二,以文化想像帶動科技創新研發;第三,普及智慧型的文化公共服務促進文化近用與平權;第四,連結在地文化厚植數位時代的內容生產與藝術創作;第五,打造文化數位的傳播、打造國家品牌,也就是文化在影視音的內容產製;第六,完備數位治理,增進公民的數位參與,這是文化近用的平權。
從科技部到國科會,文化科技進或退,我的前言就是我的結語,當然文化科技的論壇是需要再復辦的,但是你們現在可以用的政策工具就是科技預算的審查,您同不同意?我們在科技預算的審查裡頭,十八個文化部提的案子,謝謝你們每一案都幫忙了,但是每一案都是一、兩千萬元,多一點是三、四千萬元,沒有辦法成為一個亮點,我剛剛提到以歐盟的經驗,針對世界文化遺產,臺灣現在正在做前瞻建設,前後爭取了400億元在做我們的再造歷史現場,也就是讓臺灣的科技力來協助臺灣的文化遺產,這可以成為亞洲的Top,可不可以成為一個亮點?請主委承諾。
發言片段: 24
吳主任委員政忠:謝謝委員的指導。事實上我會跟文化部李部長再密切協調,的確這次它的通過率是最高的……
發言片段: 25
吳委員思瑤:但是都是小小的案子。
發言片段: 26
吳主任委員政忠:百分之九十幾。委員要叫他提出來。
發言片段: 27
吳委員思瑤:好,我請他提一個大的規模,我今天跟主委交換意見的是,如果您也認同我們可以達成一個大的文化科技的運用在文化資產的保存上,我們就一起來做。
發言片段: 28
吳主任委員政忠:跟委員報告,文化是科技的底薀,這點我完全同意。
發言片段: 29
吳委員思瑤:是。
發言片段: 30
吳主任委員政忠:我們所有的科技,硬的背後也應該要有軟的去support,這個方向我也要跟委員……
發言片段: 31
吳委員思瑤:好,你態度上的支持我都知道,但我要再講一個最終的關鍵,文化部門在面對科技預算審查時,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拿不到,所以就算了,案子不要提太大,拿多少算多少,這是他們長期以來心理的魔障,同時也是來自長期的歷史共業。過去在審議的過程中,文化就是無法受到你們委員的關切,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發言片段: 32
吳主任委員政忠:瞭解。
發言片段: 33
吳委員思瑤:我希望它可以成為正循環,如果你有這樣的態度和價值,我會全力協助文化部,提出能讓文化科技成為重點,像在你們的報告裡就有未來要以科技協助文化遺產的維護,這是何其珍貴的事情,相信你會支持,我們就一起努力。
發言片段: 34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
發言片段: 35
吳委員思瑤:好,謝謝,辛苦了,吳思瑤委員謝謝你。
發言片段: 36
主席:謝謝吳思瑤委員。我們今天沒有臨時提案,等一下在鄭正鈐委員質詢後,進行視訊質詢。
接下來請洪委員申翰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42
meet_id 委員會-10-6-22-7
speakers ["鄭正鈐","吳怡玎","王婉諭","黃國書","張廖萬堅","林宜瑾","何欣純","游毓蘭","范雲","林奕華","賴品妤","吳思瑤","洪申翰","萬美玲","邱顯智","陳秀寳","李德維","高金素梅","楊瓊瓔"]
page_start 311
meetingDate ["2022-11-09"]
gazette_id 11110502
agenda_lcidc_ids ["11110502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2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行政院主管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三、審查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管科學園區管理局作業基金附屬單位預 算案;四、審查112年度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預算案
agenda_id 11110502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