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738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秀寳:(12時38分)主委好。很多委員跟本席一樣很關心國科會會不會有偏重科技、輕人文的現象,除了在國科會的研究計畫方面,其實關於副主委的任命問題,大家也都很關心。上次質詢時,國科會還缺一位副主委,而且是人文領域的副主委,那個時候主委回答說會有一位女性的副主委在一個月內報到,但是11月初副主委來報到,副主委的專業領域還是在科技。主委您覺得科技領域跟人文領域的研究內容、方法跟方向會是一樣的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國科會吳主任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2 |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好。人文(humanity)事實上invalue在所有其他科技裡面,所以我一直把人文當成是科學與技術的一環,大家都誤認科學只有工程科技,事實上 Social Science也是我們的重點,我們幾位副主委,包括我自己對人文的關切跟瞭解其實都是滿深入的。 |
發言片段: 3 |
陳委員秀寳:現在副主委到任,雖然整體任命看起來比較完備,但是要負責帶領人文領域的副主委專長是在科技領域,對整個人文領域的研究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
發言片段: 4 |
吳主任委員政忠:應該不會,因為主委也會掌握全局,所以應該不會。 |
發言片段: 5 |
陳委員秀寳:主委,本席要提醒的其實是國科會既然負責國家整體研究,就應該針對不同領域做合適的管理與規劃,要有合適的人才,讓不同領域都有充分發展的空間。對於現在的情形,我還是要提醒國科會重視人文領域,對於整個人文領域的研究應有更積極的、適切的規劃。我相信不是只有本席會這樣提醒主委,還有多位委員也這樣關心,希望不要讓大家誤會、誤以為國科會只偏重科技,對於人文這一塊好像不很重視。 |
主委能不能再表述一下你的看法? |
發言片段: 6 |
吳主任委員政忠:好。謝謝委員的提醒,的確,人文非常重要,即使科技往前走,但如果沒有人文當底蘊的話,應該走不遠,也沒有創新。四、五百年前西方的科學也是出自哲學,所以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兩邊當然要攜手,我也秉持這樣的理念。大家可以看到,在最近的科技發展上,事實上人文與社會同樣重要,我也強調相關預算會到位。現在本會人文處處長也是全世界有名的經濟學家,他一直提醒我,也給我很多相關概念。我請本會人文處林處長稍作說明。 |
發言片段: 7 |
主席:請國科會人文處林處長說明。 |
發言片段: 8 |
林處長明仁:我向委員報告,其實國科會非常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在今年預算中,我們提出的金額是52億元,跟去年提到立法院的預算46億元相比,的確增加了6億元,包含學門基礎設施建置還有一些新的科技計畫,其實都在往前走,所以,支持一定沒有問題。 |
發言片段: 9 |
吳主任委員政忠:人文與自然預算其實也沒有差太多,甚至好像追上了。記得十幾年前、我還在舊國科會時,人文社會相關預算只有十幾億元,現在已經到五十幾億元了。 |
發言片段: 10 |
陳委員秀寳:好,很高興聽到主委也非常重視。這一塊不能偏頗,而是要均衡、要並重。 |
接下來,本席要向主委請教,國科會投入科技發展研究的經費與權利金收入一直有很大的落差,國科會科技發展計畫歷年來的決算數大概都落在1,000億元到1,300億元之間,但相關研究權利金收入決算數只有9億元至10億元。相較於投入經費,權利金收入的占比只有0.88%至0.95%不等,表示科技發展計畫的成果目前好像還難以應用到產業界,並收取這樣的權利金。主委有掌握到這部分的落差嗎? |
發言片段: 11 |
吳主任委員政忠:1,000億元到1,300億元是整體國家科技預算,不只是國科會。國家科技預算布局是要布中長期,上、中、下游研究都要做,如果真的要算ROI,則是公司在做,也就是投入多少、又要有多少回來,就整體國家科技預算的投入而言,第一是在人才與技術研發上,當然上、中、下游都要顧,技轉金只是一小部分,有很大的成果是在於人才與技術布局,也就是看中長期。 |
發言片段: 12 |
陳委員秀寳:主委,本席在講的並不是像企業經營那樣看投資報酬率等等,科技發展的成果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看到結果或馬上投入產業應用,但問題在於比例,我國從之前一直有這個問題,譬如說從5年前、107年以來,權利金比較低這個問題就存在,5年前研發的成果,到現在也沒辦法投入產業界應用,所以國科會是否應該盤點過去的研發計畫成果,看看是否有哪些專利可以配合目前產業發展趨勢,推廣給產業應用?或者,國科會應該了解未來產業發展,有哪些科技是未來幾年產業界會需要用到的,再朝這個方向研究,也就是研究的結果與產業可以結合。 |
國科會每年投入一千多億元預算做科技發展,如果投入了人力、物力,成果卻沒有辦法在實際上應用,這樣是很可惜的。本席要強調的不在於權利金,會提到權利金只是質疑以這樣的比例來看,所研發的科技在應用上是否可以應用在實際產業端,或是研發方向與實際產業所需要的是否不在同一條線上?所以本席建議要強化研發成果進入產業應用,而且應該配合產業需求制定發展計畫的方向。主委,您的規劃呢? |
發言片段: 13 |
吳主任委員政忠:委員指導的方向完全正確。事實上,我們從原來的科技部變成新的國科會,也就是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就是要讓上、中、下游的研究落實到產業界。針對績效評估,我剛才是說權利金只是一小部分,整體人才布局、生態系統的建立才是科技投入的整體目標,對於這個方向,我們會持續努力。 |
發言片段: 14 |
陳委員秀寳:再來,本席想向您請教,國科會目前在推動8處新設及擴建科學園區的計畫,針對新設科學園區,你們有怎麼樣的期程規劃? |
發言片段: 15 |
吳主任委員政忠:在新設方面,依我目前所知,已經核定的有8座,真正通過的是前面6座。至於每一座園區的期程規劃,目前從籌設計畫到讓廠商可以選地、動工通常是2年,當然可能會因為環評有一些小小的誤差,我們會持續努力讓程序更早完成,讓廠商有地方可以去。 |
發言片段: 16 |
陳委員秀寳:本席也很期待這些新設科學園區可以帶動國家科技發展,也增加就業機會,並且希望帶動臺灣整體經濟。 |
國科會除了針對半導體之外,對於其他具有未來性的產業是否規劃發展? |
發言片段: 17 |
吳主任委員政忠:有。 |
發言片段: 18 |
陳委員秀寳:譬如針對最近很熱門的元宇宙或太空產業,國科會是否已規劃在新設科學園區裡發展? |
發言片段: 19 |
吳主任委員政忠:新產業的布局事實上都有在做,太空產業本來就是我國在最近兩、三年施力很大的。在新設的嘉義與屏東園區,智慧農業、精準健康與太空也都是選項之一,我們會往這些新的產業儘量招商。 |
發言片段: 20 |
陳委員秀寳:謝謝主委。本席想提醒主委,半導體業一直是臺灣很引以為傲的科技,也帶領臺灣站上世界舞臺,但同時本席也擔心,如果未來十年、二十年臺灣都沒有發展出其他產業,是否還跟得上世界的腳步?本席希望國科會儘早研發,並且分析國際趨勢,發展其他特色產業,再為臺灣創造新的護國神山。本席也對國科會有很深的期待,希望國科會儘量協助產業發展得比較多元,而不是只有這樣一條路可以走,其實應該多元開發,希望跟上世界的腳步。 |
發言片段: 21 |
吳主任委員政忠:是的,謝謝,完全正確,這也是目前國科會在推動的,以半導體產業做為臺灣的核心,但要外溢到其他與生活相關的產業。所以我剛剛才講,包含精準健康、太空、以後的5G、6G,都會一起做,還包含智慧農業,都是臺灣未來有機會的產業,也是能幫臺灣在國外賺錢的產業。謝謝! |
發言片段: 22 |
陳委員秀寳:謝謝主委。 |
發言片段: 23 |
主席:請李委員德維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42 |
---|---|
meet_id | 委員會-10-6-22-7 |
speakers | ["鄭正鈐","吳怡玎","王婉諭","黃國書","張廖萬堅","林宜瑾","何欣純","游毓蘭","范雲","林奕華","賴品妤","吳思瑤","洪申翰","萬美玲","邱顯智","陳秀寳","李德維","高金素梅","楊瓊瓔"] |
page_start | 311 |
meetingDate | ["2022-11-09"] |
gazette_id | 11110502 |
agenda_lcidc_ids | ["11110502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所屬單位預算案;二、審查112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行政院主管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三、審查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管科學園區管理局作業基金附屬單位預 算案;四、審查112年度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預算案 |
agenda_id | 11110502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