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0
發言片段: 0 |
---|
曾委員銘宗:(9時11分)首先請教人事長,立法院在今年5月30日三讀通過修正公務員服務法,明定公務員延長工時不得超過12個小時,但特殊情況可以排除,從明年開始實施,你曉不曉得現在有排除的是哪些機關?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人事行政總處蘇人事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蘇人事長俊榮:排除的機關大概有11個,像交通、警消之類的,總共有11個機關。 |
發言片段: 3 |
曾委員銘宗:調查局沒有排除,是不是? |
發言片段: 4 |
蘇人事長俊榮:調查局不是輪班輪休的機關,不過前幾天我也跟調查局高層溝通過,他們前一陣子在反映跟蹤毒品的問題,事實上我的理解是調查局有22個點,其中六都部分,六都現在值勤是12小時,大概就是兩班制;另外16個點現在取消夜間,等於有電話直接就轉到主管、副主管手上,調查局已經做好這樣的溝通。 |
另外在值勤實務面,假如他要跟蹤,事實上他不是一個人或兩個人,而是一個team的觀念,所以有時候必須要比較長時間去跟蹤,會有輪調的機制,以確保他的健康權,因為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如果連續72小時在外面,體力負荷等等各方面事實上非常的不人道,所以調查局內部也有做一些管理上的調適。 |
發言片段: 5 |
曾委員銘宗:那海巡署有沒有排除? |
發言片段: 6 |
蘇人事長俊榮:海巡署的任務比較特殊,像有時候臺灣的運補船直接到南海,一趟來回大概十幾天,他們也是有輪班輪休的概念,可是服勤的地點都是在艦艇上面,該休息的那一組人就休息,其他人就是on duty,可是他們跟一般的概念不一樣,就是沒有辦法離開船艦,因為任務執行所需,他們一定在船上,可是還是有排定休息的時間。 |
發言片段: 7 |
曾委員銘宗:那警政署呢? |
發言片段: 8 |
蘇人事長俊榮:就目前我們理解,因為警政署的員額數比較多,他們在管理上也儘量做到一個月的加班時數控制在60小時左右,所以基本上相對於消防的部分,在人力運用上面的壓力會比較小。 |
發言片段: 9 |
曾委員銘宗:我認為要排除的,你們都沒有排除,那真正排除的是哪些機關?可不可以講一下? |
發言片段: 10 |
蘇人事長俊榮:現在有交通運輸、警察、消防、空勤、移民、海岸巡防、醫療、關務、矯正、氣象、國境事務人員這幾個單位會排除。 |
發言片段: 11 |
曾委員銘宗:所以警察也有排除,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2 |
蘇人事長俊榮:對。 |
發言片段: 13 |
曾委員銘宗:好。你過去在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服務過,整個世界上的數位化發展趨勢很明顯,而且這是你的強項,那你知道現在很多民間,尤其在疫情期間,臺灣還不那麼明顯,像美國等先進國家,很多的工作都在家裡做,根本一季或半年才進辦公室一次,所以在家辦公是一個趨勢,這是因為數位化所致,但是公務員還不行,對不對? |
發言片段: 14 |
蘇人事長俊榮:公務人員的部分,我們授權各個機關,像國發會現在有幾個機關,只要本身機關首長同意,部分的同仁就可以居家上班,我理解的是有些同仁因為有重大傷病,沒辦法每天舟車勞頓,機關首長為了考量這些同仁,因為他們是做研究型的工作,考量擔任工作的屬性,所以同意他們居家上班。事實上每一個機關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情形,決定權在機關首長。 |
發言片段: 15 |
曾委員銘宗:你剛剛講的是極端例外的特殊情況,但是你知道現在數位化的時代已經來臨了,民間都已經這樣做了,我的意思是這個是趨勢,人事總處有沒有規劃?你剛剛講的是極端特殊的情況,能不能規劃試辦?我覺得有一些可能沒有辦法,機關的特性不一樣,但是有一些是可以在家辦公的,而且可能效率還更高,所以人事行政總處有沒有做這樣的規劃?你剛剛講的是極端特殊的情況,還必須經過機關首長的批准。 |
我的意思是你也知道,而且你有這個能力,換一個人事長恐怕還沒有這個能力,假設從人事背景出來,沒有這個概念也沒有這個背景,但你過去在IT方面有很強的背景,在你的任內要好好地規劃。假設現在法制上不行,我也知道不可能全面,但是有一些機關的特性是可以的,你不要讓公務人員舟車勞頓到辦公室簽公文,有些是不行,但是有些非常合適在家辦公,這是世界發展的趨勢!尤其經過這一波的疫情,這趨勢更明顯!法制上有沒有問題? |
發言片段: 16 |
蘇人事長俊榮:沒有問題,我跟委員補充一下,首先,我們人總就有資訊單位的科長主管就是在家上班…… |
發言片段: 17 |
曾委員銘宗:你跟我講的那個是特殊情形嘛!我要的是全面實施,你不要跟我講個案! |
發言片段: 18 |
蘇人事長俊榮:全面實施的話,坦白講,剛才委員提到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的工作性質,因為有些人是擔任屬於研究性質的工作,研究性質的話,他不見得要每天進辦公室,我知道有些機關有針對這種性質提供居家上班的現象。 |
發言片段: 19 |
曾委員銘宗:我的意思是法規上都OK…… |
發言片段: 20 |
蘇人事長俊榮:法規上都可以。 |
發言片段: 21 |
曾委員銘宗:好。那你能不能弄出一個方案?因為有一些工作的屬性,如果在家裡面辦公效率會提高,而且可以降低成本,降低個人的成本,甚至也降低機關的成本。你也知道這個是大趨勢,但是這個趨勢到底會走5年還是10年?現在美國很明顯喔!他們有很大部分的員工是在家辦公,半年或3個月才去辦公室一次,這也是我們國家數位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啊!不要還到辦公室簽公文、開電腦。 |
其實還要有一些配套,你要試辦在家裡辦公算不算加班,萬一發生狀況,有沒有因公受傷等等,都是要配套耶!所以人事長,這是比較先進的作法,而且你有這個能耐、能力,你要好好地去規劃這個事情,要全面推廣,另外還要有配套,讓你規劃的話,要多久? |
發言片段: 22 |
蘇人事長俊榮:我覺得委員的建議非常好,事實上我們之前內部有在研究,就是剛才我跟委員報告的,類似研究型的工作,我們會挑幾個面向,適合居家上班的部分,我們會行文給相關機關,請他們儘量鼓勵部分的人力可以居家上班,因為也不可能整批人都居家上班,我們是teamwork、一個團體,假如大家沒有每個禮拜或每個月見面,團體之間也會有疏離感。所以剛才委員講到的第二個重點就是相關的配套,事實上我們在COVID-19的時候都已經有完整的規劃。 |
發言片段: 23 |
曾委員銘宗:但是法規…… |
發言片段: 24 |
蘇人事長俊榮:法規沒問題。 |
發言片段: 25 |
曾委員銘宗:我來舉例,他在家辦公,萬一受傷,算不算是因公受傷等,這都是問題。 |
發言片段: 26 |
蘇人事長俊榮:那些都有規定。 |
發言片段: 27 |
曾委員銘宗:在家辦公也可以,對不對? |
發言片段: 28 |
蘇人事長俊榮:是。 |
發言片段: 29 |
曾委員銘宗:都是OK的? |
發言片段: 30 |
蘇人事長俊榮:是。 |
發言片段: 31 |
曾委員銘宗:所以法規配套都OK了? |
發言片段: 32 |
蘇人事長俊榮:兩年多前我們就規劃好了。 |
發言片段: 33 |
曾委員銘宗:好,我的想法是,你們訂個目標,5年、3年後會達到某個程度,這是一個進步的指標。 |
發言片段: 34 |
蘇人事長俊榮:我們會照委員的要求,朝這個方向努力。 |
發言片段: 35 |
曾委員銘宗:什麼時候給我一份報告? |
發言片段: 36 |
蘇人事長俊榮:3個月內,好嗎? |
發言片段: 37 |
曾委員銘宗:好。因為目前已經看到有這個趨勢,你比我還清楚,臺灣民間走得比較慢,現在美國有很多專業的工作者是在家辦公,3個月或6個月去辦公室一次,而且辦公室也沒人,他要去的話還沒人在耶!這個趨勢非常明顯。希望你3個月內給我一份報告。謝謝。 |
發言片段: 38 |
蘇人事長俊榮:好。謝謝委員。 |
發言片段: 39 |
主席:議事錄先前已宣讀完畢,現在確定議事錄。請問各位委員,上次會議議事錄有無錯誤或遺漏?(無)無錯誤或遺漏,上次會議議事錄確定。 |
接下來請游委員毓蘭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310 |
---|---|
meet_id | 委員會-10-6-36-16 |
speakers | ["林思銘","曾銘宗","游毓蘭","黃世杰","江永昌","李貴敏","陳以信","陳歐珀","周春米","鄭運鵬","陳玉珍","劉建國"] |
page_start | 279 |
meetingDate | ["2022-11-16"] |
gazette_id | 11110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10701_00005"]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 總預算案關於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所屬主管收支部分;三、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 屬單位預算非營業部分關於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主管「中央公教人員急難救助基金」收支部分 |
agenda_id | 11110701_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