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64
發言片段: 0 |
---|
高委員嘉瑜:(11時58分)部長好。因為大家都很關心臺鐵的未來,尤其是在2021年4月臺鐵的太魯閣事件,49人罹難、213人輕重傷;普悠瑪事件也是一樣,發生了18人死亡、二百餘人受傷。現在整個臺鐵的改革或是臺鐵的妥善率到底有沒有提升,這個是大家最大的質疑,就是到底做了些什麼,有沒有讓民眾恢復對臺鐵的信心?我們實際去看從111年6月到現在,臺鐵行車異常事件平均每個月就有50件,事故似乎成為臺鐵的日常,從普悠瑪事件、從之前的太魯閣號事件到現在,還是每天都讓大家看到這些行車異常事件不斷發生,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累積起來,一天平均就2件、1.6件等等,會讓大家擔心一旦有一天這樣的日常變成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故的時候,惡夢又重新再起,光是111年8月,臺鐵的重大行車事故就有一件,這一件也是新營站因為司機員通報車底冒煙等問題,另外也有行車異常事件44件。有關臺鐵之前有說要做邊坡監測,還有系統改善、相關人員訓練等,請問到底做了哪些?相較之下,高鐵到現在已經有超過300個DWS偵測器,包括闖入的、氣象的、地震的偵測器等,其中,臺鐵號稱在2022年要完成26處邊坡全自動監測,請問一下部長,目前這部分的進度到底是怎麼樣?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交通部王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王部長國材:跟委員報告,目前運、工、機、電的工務部分,就是剛剛講的邊坡,現在偵測器應該做了20處,年底以前會做完。另外機務有關於車輛的部分,我們也認為其各級保養要加強,也要求他們做一些比如說保養完誰要簽名、誰負責等都要紀錄。電務剛才看到有一些電車線斷裂的事情,事實上他們已經都換了95平方的電線,但是有些在使用上或是保養上還有要加強的部分。跟委員報告,異常雖然很多,但是比較重大的事故如前一個委員提到的,整個有往下降,臺鐵跟高鐵不一樣,它是一家135歲的公司,有23種車種,所以它的行車環境比高鐵和捷運複雜非常多。但是我們現在有一個必須達成的使命,就是讓它的安全能夠繼續提升,這部分我們現在也都持續努力當中。臺鐵的改革有時候也要花一點時間,因為實在是太錯綜複雜,臺鐵環境非常複雜。 |
發言片段: 3 |
高委員嘉瑜:改革要花時間,但問題是交通安全跟人命是不能等待,也不能有任何時間落差。 |
發言片段: 4 |
王部長國材:是。 |
發言片段: 5 |
高委員嘉瑜:所以大家質疑的就是,從這些事件之後,包括今年6月11日鐵道局人工砸道不確實險些釀災的事件,發生鳴日號跳動就是因為施工便宜行事,當時鐵道局坦承有疏失,這是今年6月發生的,鳴日號險些翻覆,為什麼?因為原本應該用機器砸道把鐵軌夯實的方式,結果竟然是用人工的方式,導致因為不確實,因此可能造成翻車、車輛跳動等,而6月18日又再次出包,一週出包兩次,因為吊掛鋼梁撞圍籬擦撞區間車等,也就是這些人為意外所導致的便宜行事或施工意外等好像一再重演,包括中秋連假號誌三度故障,其中也被臺鐵相關工會人士出來說,根本的原因就在臺鐵的維修是缺料又缺人,在這種情況之下,竟然還要找過去的老班底出來幫忙維修,老師傅回來維修救援,凸顯的問題就在於,從整個維修、料件的狀況,從整個SOP對於鐵路運輸安全性、重要性,好像大家並沒有真的當作一回事,才會一直出現這種重大的、讓人家覺得性命攸關的事情在臺鐵上一再發生,為什麼這樣的事情還是一再發生? |
發言片段: 6 |
王部長國材:我想臺鐵改革,包括安全,剛才講到重大事故的降低,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鐵道局在過去施工,現有的鐵路在做地下化,或是比如說雙軌化等,一般不是在現有的軌道旁邊,就是在現有軌道上利用空檔區去做,所以幾乎完全都是臨軌工程,這部分,我事實上跟局長也討論過,也要求他及其主管都要到工地現場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監督工作,過去發生這些狀況,我覺得非常不應該。 |
發言片段: 7 |
高委員嘉瑜:對,就是你所說的臨軌工程,在臺鐵沿線隨時都可能發生,這也是大家最擔心的部分,當然除了臺鐵自身對於相關營運或維修等的要求之外,其所產生的外力可能造成的這些影響,可能也是一部分主要的因素,這就發生在太魯閣號,所以今天大家要問事件發生之後,到底這些你剛剛所說臨軌工程相關施工等,你要求他們,但是他們有沒有確實做到?這真的是問題,你要求他們要安全,當然大家都知道,要求要去改革,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落實呢?為什麼這樣的事件還是一再發生?這樣的重大事件不是降低就可以,而是一次都不能有,這樣的事件一次就已經讓所有人痛徹心扉,是多少人命、多少家庭都因此受到影響。在短短過去幾年間發生了這麼多事件,才讓大家回頭來檢討臺鐵的這些問題。 |
現在臺鐵營運出了這麼大的問題,未來要公司化,但是總負債4,208億元,短期債務1,484億元等,這些財務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破口,也導致安全營運等問題,光是短期借款利息112年就高達10億元,110年也虧損了將近120億元,所以虧損連連導致這些安全等問題都是連帶的惡性循環,部長,當然過去這麼多年來,這個問題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但現在要改革,要給大家信心,到底要如何做到?怎麼樣能夠一步一步的建立國人對臺鐵的信心?畢竟我們是從高中開始就每天搭火車通車上學的民眾,所以對於臺鐵過去的這些沉痾都非常瞭解,對於臺鐵沒有準時這件事情,從來也沒有任何期待,一直到現在,臺鐵的虧損狀況,怎麼樣讓國人對於臺鐵重建是值得驕傲且安全的信心,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但是到目前為止,好像也看不到這個部分。 |
發言片段: 8 |
王部長國材:除了安全的改革以外,另外就是您提的公司化組織改革,在組織改革方面,第一個,剛才談到的一千四百多億元會清零,由政府來成立一個基金來承接,這也是你剛才談到的,讓它的營運不要負擔很大,然後變成負面循環。第二個,在過去,包括臺鐵公司設置條例及鐵路法對於其資產開發作很大的放寬,也就是很多過去都要層層上報的部分,就直接可以開發,從收入面…… |
發言片段: 9 |
高委員嘉瑜:對,臺鐵現在做了很多跟觀光、其他配合或是開發很多商品、便當等這些業外收入,確實是大家看到有一點改變的地方,但是其實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安全的問題,這是最根本的。 |
發言片段: 10 |
王部長國材:安全的部分,我們現在希望把運、工、機、電的部分由中央集權下放到地方,由地方就地來整合運、工、機、電及看管,所以組織的改革是一個比較澈底的改革,這部分現在也都持續在進行中,當然臺鐵過去發生這些狀況,他們也是檢討非常多,也不應該再有任何這種事情再發生,在改革的腳步中,他們有在進步,但是時間是大家都覺得好像…… |
發言片段: 11 |
高委員嘉瑜:其實最主要就是企業精神,如果一直就是什麼事情都差不多、便宜行事,類似這樣的一種精神文化的話,那永遠就沒有辦法根本去改革臺鐵的安全問題,為什麼人家都說日本如何?因為人家做事都是一板一眼,問題是我們可能在管理上或各方面都是比較鬆散,或是比較差不多、有就好,可以交代過去就好,但是對於人命安全的事情不能用交代敷衍的方式,這就是一個企業根本文化,如果沒辦法從這個部分每一個小細節都要求一定要做到完美、做到位,然後每件事情都可以隨隨便便交代敷衍過去,這樣一環扣一環,就會導致現在這樣的事件,所以我覺得根本問題就是在於企業文化精神,這個我覺得對臺鐵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每個人是否有把這件工作當作是一個,不管是代表國家或安全等,它是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我覺得部長要進一步去深入瞭解,好不好? |
發言片段: 12 |
王部長國材:好。 |
發言片段: 13 |
高委員嘉瑜:謝謝部長。 |
發言片段: 14 |
王部長國材:謝謝。 |
發言片段: 15 |
主席:請蔡委員易餘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278 |
---|---|
meet_id | 委員會-10-6-23-8 |
speakers | ["魯明哲","李昆澤","洪孟楷","趙正宇","劉世芳","林俊憲","陳素月","陳椒華","鍾佳濱","游毓蘭","陳以信","高嘉瑜","蔡易餘","張其祿","傅崐萁","許淑華","李貴敏","陳明文","許智傑"] |
page_start | 223 |
meetingDate | ["2022-11-16"] |
gazette_id | 111107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107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一、邀請交通部部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任委員、經濟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 家發展委員會就「臺鐵以多元通訊為架構之行車控制4.0及我國軌道運輸安全改善方針」進行專 題報告,並備質詢;二、邀請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列席報告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 並備質詢;三、審查、處理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關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管預算解凍 案計3案;四、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單位預算;五、審查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鐵道局及所屬單位預算;六、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 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部分關於交通部主管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營業預算;七、審查112年度中 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非營業部分關於交通部主管交通作業基金-鐵道發展基金分預算 |
agenda_id | 111107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