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72

發言片段: 0
張廖委員萬堅:(10時2分)院長,剛才聽了兩位委員質詢,好像都涉及到中研院法制的問題、法律的問題,有國籍的問題、有技轉的法律問題,感覺起來中研院非常投入做研究,我也很高興剛剛看到院長報告近期一些研究上的突破跟成就,不過法律相關的疑義部分我想是值得再去強化。院長在回答上、在整個掌握上好像對這個問題有一些不瞭解,為什麼會這樣?剛才黃委員提的這個問題也是一樣,我們也聽得「霧煞煞」,為什麼你們研究出來、授權出去的,收了錢,然後又涉及到被告?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廖院長俊智:張廖委員早。我想剛才那個問題邱處長講得很清楚,就是專利法中有一個例外的情形,即作為學術研究之用可以不受限制,但這個界線要劃在哪裡專利法並沒有做很清楚的解釋,所以現在是由法院來判斷這樣研究的狀況算不算例外,所以這個並不是……
發言片段: 3
張廖委員萬堅:不是你們的常態,只是一個個案,我瞭解。
我們首座都市空污研究站就設在臺中,臺中的空污問題不知道為什麼經由選舉現在突然變成一個熱門的問題,四年前臺中的選舉說市長換人空氣會換新,然後最近空污季又來了,我們也很高興看到一年前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有一個空氣品質專題研究,由周執行長在研究,在臺中市政府新市政中心環保局的樓上設立了一個監測站,我們都知道臺中是西部平原人口最多的城市,也因為盆地地形,空氣污染物本來就不容易擴散,再加上有好幾個盆地,所以複雜的大氣環流跟大氣化學的反應,讓臺中的空氣品質狀況非常的複雜,無法使用現有的大氣理論來進行簡單的描述。
我舉例來講,像大家說臺中的空污就是中火,中火其實在夏季的時候是火力全開,因為那時候用電量大,可是夏季的空品其實是比較好的,到秋冬季節的時候常常在歲修,10台火力發電廠可能有6台、5台都在歲修,換句話說,它沒有火力全開,可是污染非常嚴重。如果我們從科學家的角度來看大家對空污的想法,一般中產階級、都市的市民都非常關心,可是把污染全部歸咎於一方,譬如說是中火造成的,但天氣變好就說污染改善了,像這樣的言行,以科學家的角度來講,院長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4
廖院長俊智:我想空污的成因非常複雜,所以我們要仔細看空污的形成原因,在沒有很確切的科學證據之前,不好說成因是什麼,而且會隨氣候而變、隨時間而變、隨氣節而變,所以非常複雜。所以是否由周崇光研究員來說明?
發言片段: 5
張廖委員萬堅:好,你們已經做一年了,請問初步觀察是什麼?
發言片段: 6
主席:請中研院環變中心周研究員說明。
發言片段: 7
周研究員崇光:委員好。我們現在看到的結果大概可以清楚地向委員報告兩點,第一點就如同剛剛委員提到的,空氣污染絕對不是單一污染源造成的結果,中火當然是一個重大污染源,但它不是唯一的原因,這是非常清楚的。海風強的時候是臺中空氣品質最差的時候……
發言片段: 8
張廖委員萬堅:海風強的時候?
發言片段: 9
周研究員崇光:也就是說,這是我們沿海一些重大工業污染源和都市污染疊加在一起產生的共同效果,這是第一點。
發言片段: 10
張廖委員萬堅:它不容易擴散。
發言片段: 11
周研究員崇光:在不容易擴散的情況之下,雖然我們過去一年看到的資料還沒辦法定量地跟委員報告,但是我們有一個確定的結論,就是在民眾說空氣品質紅爆的情況下,都市的交通污染是現在臺中市空氣品質要進一步改善的首要之污。
發言片段: 12
張廖委員萬堅:就是移動污染源?
發言片段: 13
周研究員崇光:是。
發言片段: 14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你們有一個初步的發現就對了?
發言片段: 15
周研究員崇光:是。
發言片段: 16
張廖委員萬堅:我看你們的計畫好像是明年7月會提出初步的分析,對不對?
發言片段: 17
周研究員崇光:是。
發言片段: 18
張廖委員萬堅:現在已經觀測一年了,我們看到很多污染源的分析提到中火大概占8%,而我們在能源政策上也希望它的燃氣污染更少;移動污染源的部分占三分之一左右,它可能是都市污染的最重要因素。我們希望這個專題研究能提出臺中如何防制空污,請問你們大概什麼時候可以提出來?
發言片段: 19
周研究員崇光:就如剛剛委員提到的,這個研究計畫的期程編列是四年,今年是第二年。
發言片段: 20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到2025年?
發言片段: 21
周研究員崇光:對,2025年。
發言片段: 22
張廖委員萬堅:2025年可以提出一個完整的報告?
發言片段: 23
周研究員崇光:我們會提出完整報告,但我們也不會等到這麼久才跟大家公布資訊,我覺得太久了。就如剛剛委員提的,我們在明年7月前就會把初步成果彙整出來向大家分享及報告。
發言片段: 24
張廖委員萬堅:謝謝執行長,這種移動性污染源大概就是用電動公車儘量減少排放。因為時間關係,請執行長回座。臺中的空污問題形成選舉話題、政治話題,我覺得大家來關心是很好的,可是一定要找出原因,而不是口水化。
第二個,我們看到李遠哲前院長談到2050淨零排放的時候,他說做不到,對於李前院長的講法,不知道院長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25
廖院長俊智:我想這是李前院長非常善意的提醒,他憂心忡忡,對我們來講是要更鞭策自己,讓全臺灣甚至全世界努力達成2050淨零排放,假如做不到,我們可能要同時進行調適的作用,所以要多管齊下。譬如最近的COP27,一般科學家認為我們的排碳不減反升,因此有愈來愈多科學家開始憂慮2050淨零排放到底做得到還是做不到,這是大家共同的擔憂。但大家也都有一個共同信念,我們要趕快做、更加強力道去做,而且同時要開始想辦法解決假如做不到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要同時多管齊下。
發言片段: 26
張廖委員萬堅:我看李前院長的意思是雖然我們設定2050淨零排放,但他認為做不到,原因是我們還在追求GDP的成長、消費市場的供給增加等等,如果方向是這樣,他認為根本就做不到。可是你說現在的所有國家中,誰會帶頭減少消費或減少市場?這又是另一個方向。我們從務實面來看,畢竟今天是審預算,你在演講的時候曾提到淨零的五大機會,所以你在112年的時候增加3億元做這五項研究,其中有些是你的專長,尤其是生質碳匯技術研發與固碳效益研究,你也曾因這些研究拿到獎項,我們很關心現在院長團隊的研究成果,請問這方面的生質能研究在臺灣進行到一個地步並能做實際運用大概還要多久的期程?
發言片段: 27
廖院長俊智:這是我個人的研究,在我所有的努力只占一小部分,我主要是帶領全中研院團隊在做其他面向,甚至是全臺灣的相關團隊。我們認為有幾個大家目前比較少談到的方向,就是您講的這五個面向,我們要極力去做,我們也認為未來大概十年左右應該可以看到相當顯著的成果。
發言片段: 28
張廖委員萬堅:十年左右能看到一個比較具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發言片段: 29
廖院長俊智:是的。
發言片段: 30
張廖委員萬堅:我們有信心嗎?
發言片段: 31
廖院長俊智:我們現在非常投入,大家的士氣也非常高,因為大家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研究同仁也非常努力,所以我們會很努力往前走。
發言片段: 32
張廖委員萬堅:好,我們期待啦!還有一點,本來說要公布臺灣深度減碳政策建議書,請問大概什麼時候會公布?
發言片段: 33
廖院長俊智:大概在這個月底、下個月初,我們馬上就會……
發言片段: 34
張廖委員萬堅:好像有延後了?
發言片段: 35
廖院長俊智:對。
發言片段: 36
張廖委員萬堅:這對臺灣來講很重要,包含我們的路徑要怎麼樣、如何來完成、配合整個國際走向,我們希望能趕快看到這份建議書,讓臺灣走向正確並能跟國際接軌的路上。謝謝。
發言片段: 37
廖院長俊智:謝謝。
發言片段: 38
主席:請王委員婉諭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84
meet_id 委員會-10-6-22-10
speakers ["鄭正鈐","萬美玲","范雲","黃國書","張廖萬堅","王婉諭","陳秀寳","林宜瑾","林奕華","賴品妤","吳思瑤","楊瓊瓔","李德維","陳椒華","吳怡玎","張其祿","何欣純"]
page_start 129
meetingDate ["2022-11-23"]
gazette_id 11111002
agenda_lcidc_ids ["11111002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 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單位預算案;三、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 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
agenda_id 11111002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