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515

發言片段: 0
鄭委員正鈐:(11時12分)院長早。我先問一下陳主任,因為我剛剛聽你回答其他委員質詢的時候,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聽錯,你好像提到說在減碳的部分,2050的目標可以達成,可是2030的階段性目標可能沒辦法達成,我有沒有理解錯你的意思?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中研院環變中心陳主任說明。
發言片段: 2
陳主任于高:大體上是這樣的,我們在做整個布建思考的時候,是用2050淨零為目標來設計的。
發言片段: 3
鄭委員正鈐:好,謝謝。接下來我想請問一下廖院長,因為之前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接受媒體專訪的時候,他直接表示說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他跟蔡英文總統交換過意見,但是蔡英文總統說2024年以後是下一代的事。對於這樣的說法,你有沒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4
主席:請中研院廖院長說明。
發言片段: 5
廖院長俊智:我想我們所有人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
發言片段: 6
鄭委員正鈐:OK,所以總統覺得2024年以後就不關他的事,是下一代的事情,對於整個……
發言片段: 7
廖院長俊智:據我了解,總統的意思不是這樣子的,最近我們看到各部會也都在做,當然還有很多地方我們需要加強的部分……
發言片段: 8
鄭委員正鈐:如果蔡總統不是這樣的意思,那就表示前院長李遠哲傳達錯總統的意思。
發言片段: 9
廖院長俊智:這個我不清楚。
發言片段: 10
鄭委員正鈐:好,然後李遠哲也直接講說蔡總統講的2050年淨零碳排根本做不到,這跟剛剛陳主任講的其實有點落差。對於這個部分,院長有沒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11
廖院長俊智: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跟鞭策,2050淨零碳排確實是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即使我們很努力做,我們也要運氣很好才能夠達到,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認為也不能就因此放棄努力,所以全民還是要努力,特別是我們要依賴先進的科學,這是我們即將發布的科技淨零政策建議書的主要重點,就是……
發言片段: 12
鄭委員正鈐:OK,我想努力是肯定要的,我剛剛為什麼特別請陳主任先講?因為2050年很久,搞不好我們都不在了,所以他現在承諾2050年可以達到的時候,感覺沒有關係,就是開個遠期的空頭支票,但是2030我們可能都會碰到,所以2030年做不到。可是我覺得這個問題肯定是我們全人類都要碰到的,而中研院在整個國家的科研領域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領頭羊角色,所以我們真的希望中研院能夠加緊腳步,能夠在科研方面扮演領頭羊角色。
發言片段: 13
廖院長俊智:是,謝謝。
發言片段: 14
鄭委員正鈐:在108年6月的時候,我們曾經有一個臺灣深度減碳政策建議書,我剛剛聽到你有提到原本在年終要出來的新版,你說在這個月底可以出來,是這個意思嗎?
發言片段: 15
廖院長俊智:是的,這個月底或下個月初,馬上出來了。
發言片段: 16
鄭委員正鈐:我們對於整個愛護地球的減碳計畫,其實是非常重視的,這個事情你現在不做,未來就不可能做得到,所以我們一定要一步一步往前走,不要覺得遠程的支票我們現在開都沒關係,近一點我們碰得到的那就比較老實地去講,我們真的希望一步一步能夠把它落實下來,好不好?院長,這個部分請加油。
發言片段: 17
廖院長俊智:好,謝謝。
發言片段: 18
鄭委員正鈐:另外,在講到減碳政策的時候,我記得你也特別提到推展綠電是淨零排放一定要走的趨勢,然後要全民一起推動,可是社會溝通也很重要,對不對?院長也有提到這個部分。
發言片段: 19
廖院長俊智:是的。
發言片段: 20
鄭委員正鈐:在今年11月3日的時候,臺南七股的漁民上凱道來抗爭,為什麼抗爭?他們說整個臺南七股到今年4月為止,已經有1,148公頃的土地完成了光電備案,現在還持續在增加,占了當地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所以大家受不了了。對於這樣的一件事情,院長有沒有什麼看法?
發言片段: 21
廖院長俊智:我們要多了解,這件事情老實講我並不了解,所以現在沒辦法很好地回答委員。
發言片段: 22
鄭委員正鈐:我很簡單跟你講一下情況,整個光電備案的時候,因為需要非常大量的土地面積,我想請教一下院長,我們要發1GW的電大概需要多大的面積?
發言片段: 23
廖院長俊智:假如沒記錯,1MW是1公頃,看是屋頂型還是地面型,地面型通常我們只能用67%的地來做,所以以面積來算大概是1公頃只能發1MW。
發言片段: 24
鄭委員正鈐:你講的其實比我的數字更低,我的數字大概是說我們要發電1GW的時候,大概需要10平方公里,而你講的數字更低。這表示什麼東西?表示發展光電的時候需要非常大量的土地,那七股的民眾受不了了,他們當地的土地有10%全部都要變成光電用地,他們覺得這已經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就產生了搶救七股大地這樣的聯盟。這個部分我要特別提出來的是,我們這樣的光電政策到底是不是合理?當我們在2050年要發展40GW的時候,或是要發展到80GW的時候,我們需要多大的土地面積?這個部分我們希望中研院能夠提出一個更好的政策給相關的政府部門,因為這樣子的狀態顯然民眾已經受不了了。
發言片段: 25
廖院長俊智:委員的看法跟我們是非常一致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提出說我們要以科技換取土地,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要提高光電板轉換的效率,我們希望同一塊地可以發出更多的電,所以我們在未來的政策建議書裡面,我們特別有次世代、高效能、低價位太陽光電模組研發倡議的計畫,這是我們要走的方向。
發言片段: 26
鄭委員正鈐:這部分如果沒有加以管控的話,預計到2050年臺灣可能有800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全部加上太陽能板,這種情況非常離譜。我們希望中研院能夠扮演更清楚的角色,對於綠電發展相關部門可以提出更具體而實在的建議。
發言片段: 27
廖院長俊智:對,我們有相當多的選項,不只是太陽光電,等我們的政策建議白皮書發布的時候,我們會請委員再來指教。
發言片段: 28
鄭委員正鈐:另外,11月26日要投票,如今已經確定確診者不能投票。針對確診者不能投票,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這部分是違憲的,他認為民主社會不應該威嚇人民行使主權。針對這部分,請問院長你怎麼看?
發言片段: 29
廖院長俊智:針對這部分,因為我並不是法律或憲法專家,所以我想請法律所李所長來向委員說明。
發言片段: 30
主席:請中研院法律所李所長說明。
發言片段: 31
李所長建良:在此針對這個問題表示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從法律上來說,確診者在禮拜六不能投票這件事情,基本上並不是法律直接規定確診者不能投票,而是確診者依照規定必須居家隔離,也就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外出,所以他沒有辦法去投票。
發言片段: 32
鄭委員正鈐:我理解,可是行使投票權是公民行使主權的作為,現在等於是用技術性的層級去影響行使公民主權的部分,它其實是一個程序和實質的問題,依照我的理解是這樣子,如果用程序的問題去卡實質的問題,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你的說法和CDC的說法其實是一樣的,可是顯然在中研院當中也有許多院士並不認同這樣的做法,所以我們希望中研院能夠扮演學術良心的角色,不一定非得幫行政部門護航。我們認為中研院是一個學術最高殿堂,代表著學術良心,我們真的希望中研院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能夠更秉持著學術良心。
最後我再問一個問題,在預算書第480頁當中有一個針對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的部分,它有一筆很小的預算,只有44萬元,這裡面包括聘請小編人力維護機關臉書粉絲團,以及辦理胡適紀念館行銷導覽影片的製作。我想請問院長,中研院數位典藏包含人文社會科學、生命科學及數理科學等等,而在人文社會科學當中,包括有數位典藏資源網及數位典藏展示中心,請問這算不算是機關臉書?也就是說,中研院的數位典藏資源網及數位典藏展示中心算不算是中研院的機關臉書?
發言片段: 33
廖院長俊智:這我恐怕要瞭解一下,看看它裡面辦理的情形、背後的編排情形才可以……
發言片段: 34
鄭委員正鈐:你都還沒有回答我這是不是算機關臉書?中研院的title都已經放在前面了,肯定是機關臉書吧!
發言片段: 35
廖院長俊智:是中研院下面一個單位設置的臉書。
發言片段: 36
鄭委員正鈐:下面單位設置的臉書就不算是中研院的機關臉書?
發言片段: 37
廖院長俊智:不是中研院院本部所出的。
發言片段: 38
鄭委員正鈐:所以我剛剛提到的那些只是針對院本部的臉書,是這個意思嗎?
發言片段: 39
廖院長俊智:不是,你剛剛提到的那個應該是近史所裡面編的。
發言片段: 40
鄭委員正鈐:我只是想講一下這個臉書最後一次更新的時間是在2015年,已經是非常久以前的事情,之後都沒有更新。我認為如果你們有編列預算,不管預算多少,你們該做的事情就要做。
發言片段: 41
廖院長俊智:不知近史所所長在不在?這是近史所編列的預算,我請近史所所長來回答一下。
發言片段: 42
鄭委員正鈐:這個臉書最後一篇標出來的時間是2015年7月8日,之後都沒有更新了。我想如果有編列預算在維繫的話,不應該是這麼離譜,雖然編列的預算額度不高。
另外,中研院的數位典藏有一百多萬筆,請問它和故宮的數位典藏計畫有沒有重疊?
發言片段: 43
主席: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陳召集人說明。
發言片段: 44
陳召集人熙遠:報告委員,委員所看到的2015年事實上是當初我們在進行特展,現在這整個臉書已經移至數位文化中心的首頁去展示,所以在臉書維繫上數位文化中心有相關的進程。
在此也回應剛剛委員所提我們與故宮的不同,因為我們畢竟是研究單位,所以我們以研究為主。故宮以展示他們本身所珍藏的國寶為主,包括他們的策展和典藏,而我們的收儲取用部分,基本上是跟國外介接的,包括在院長的極力推動之下,我們從三年前就開始推展518博物館日,我們聯繫國內近90個不同的單位,當然也包括故宮所釋放出來的五千多個產品,同時我們也跟國外的單位介接,從東洋文庫博物館到美國國會圖書館,包括美國、歐洲、日本各地方的東西,我們都收藏過來。
發言片段: 45
鄭委員正鈐:基本上應該和故宮有部分重疊,因為故宮有release部分資料出來。其實我只是想要特別提醒你們一下,因為在中研院的數位典藏內容當中,人文社會科學裡頭的繕本古籍點進去有很多都只有封面,什麼內容都沒有,如果再點進去的話,它就會跳到近代史研究檔案管理去,我覺得這裡面感覺是非常混亂的,如果中研院真的有做數位典藏的話,我們希望能夠把它完善好不好?就是不要讓人感覺非常的片斷,我們希望在中研院看到一個最完整的數位典藏好不好?
發言片段: 46
陳召集人熙遠:是,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47
主席:請賴委員品妤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84
meet_id 委員會-10-6-22-10
speakers ["鄭正鈐","萬美玲","范雲","黃國書","張廖萬堅","王婉諭","陳秀寳","林宜瑾","林奕華","賴品妤","吳思瑤","楊瓊瓔","李德維","陳椒華","吳怡玎","張其祿","何欣純"]
page_start 129
meetingDate ["2022-11-23"]
gazette_id 11111002
agenda_lcidc_ids ["11111002_00006"]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二、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 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單位預算案;三、審查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 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
agenda_id 11111002_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