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43

發言片段: 0
邱委員泰源:(9時37分)謝謝主席今天排這麼重要的議題,我們來探討一些對國家醫療發展、人民健康很重要的議題。部長辛苦了!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衛福部薛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薛部長瑞元:謝謝。
發言片段: 3
邱委員泰源:今天既然難得有這個機會來這邊探討一些醫療資源的配置,以及整個國家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成就,尤其是世界各國所呈現出來的狀況,我們來做一個review,看看有哪些可以精進。首先我還是肯定政府在這些年來,尤其是在衛福部團隊跟所有醫事團體的努力之下,不管是在醫療或防疫的努力,守住了很多應該守住的防線,守護人民的健康,關於未來如何精進的部分,我們來探討一下。
我們來看一個資料好了,這個也是常常在提的,衛福部也常常針對這個問題在看要怎麼檢討及處理,醫療、公衛或醫療經濟學方面的專家在屢次開會當中,這邊依相關會議的重要性來呈現,看起來我們的GDP是比較低一點點,在OECD的國家中是比較後面,但是我們的健康指數長久以來一直都照顧得不錯,表示我們很有效率地在照顧病人,要感謝政府跟專業團隊的努力,但是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些警訊。
我們再看一下亞洲主要競爭國家的平均餘命,看起來臺灣在2020年是稍微低了一點,比日本、新加坡跟韓國都比較低一點。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學公共衛生,畫圖時最重要的是什麼?一個國家的健康就是看它死亡的狀況跟死亡率,當然包括平均餘命,我在臺大總醫師訓練完成後,到金山鄉衛生所當主任時,就把這個貼在招牌上,當作為鄉努力的目標,一路也跟部長學習非常多,這是呈現事實的現象,並不影響我們卓越的努力。
我們看一下,The Lancet幾年來都有追蹤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就是整體疾病、傷害的狀況,看起來我們在2015年排名是45,然後2016、2017這2年有進步,在亞洲各國來講,看起來好像稍微落後一點點,新加坡比較好,這是整體性的。我們來看個別性的,我們的腎臟病、糖尿病和COPD(慢性支氣管炎)看起來分數的確比較低,其他有的做得還滿好的,有的甚至是100分。我們的慢性病照護品質看要怎麼加強,我們也知道很多人都計畫,不管是在醫院或結合社區,甚至是醫院和基層分流共同照顧的計畫也非常多,是不是我們要做一個總檢討看看這樣的成效怎麼樣?不曉得部長有什麼指示?
發言片段: 4
薛部長瑞元:跟委員報告,的確剛才委員提到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問題,包括長期以來我們在OECD國家裡面,保健支出占GDP的比例相較之下偏低,這也是一個事實,所以在臺灣的醫療環境裡面還能夠達到這個成果,事實上是不簡單的,很多都是靠我們醫療團隊的努力。不過目前用平均餘命去比較成果的話,可能需要做一點修正,因為現在大部分都是用健康餘命,也就是說,不是活越久越好,要健康活著比較好。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可能也會再做一些調整,並和其他國家比較。第二個是委員剛剛提到慢性病的照顧,我們必須承認臺灣做得還不夠好,現在要做的話就是在我們的健保體制之下,再配合一些公務預算來推動,要往哪一個方向推動,就是能夠結合基層,把持續性照顧以及很好的追蹤疾病管理這件事情做好,讓這些慢性病的病人在預防惡化及維持現狀上,這部分要做得更好。因為慢性病的病人是散布在各地,所以這部分很需要基層醫療的協助,健保中長程計畫就有包含這一點,我們希望在建立這個模式之後能夠更加推廣做這件事,希望讓慢性病控制更有成效。
發言片段: 5
邱委員泰源:謝謝部長,因為這個議題很大,所以部長可以講2個小時,重點講一下就好。但是你有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也希望部長能夠幫忙,就是不管在醫院這一塊或者基層這一塊怎麼樣幫忙慢性病,這幾年來我一直希望健保或者公務預算能夠多挹注在慢性病管理這部分,增加基層的量能,未來商司長那個部分及李伯璋署長那個部分,特別是部長要對基層再加強量能,讓它不要萎縮,甚至應該要成長,符合人民健康的需求。
發言片段: 6
薛部長瑞元:我是希望它更壯大,能夠照顧這些慢性病人的範圍更大。
發言片段: 7
邱委員泰源:那就拜託這次的總額能夠多多給基層一點,加強一下。
發言片段: 8
薛部長瑞元:我們會設定目標啦!然後就是希望往這個目標去做,如果能夠達到的話,當然不能虧待醫療團隊。
發言片段: 9
邱委員泰源:我想部長和各位長官都是最瞭解人民健康的需求,特別是很重視整體分級醫療的部分,所以一定會從醫院到基層都能夠堅強照顧人民的健康,我們一起努力。
發言片段: 10
薛部長瑞元:好。
發言片段: 11
邱委員泰源:剛剛有提到我們不可能一直增加總額,或者是增加人民太多的負擔,這也是我們心所不忍的,所以醫護人員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也是站在不想增加人民負擔之下努力在做,都在照顧人民的健康。其實醫藥發展這麼迅速,不要到最後,明明是臺灣人的智慧發展出來的成品,結果我們自己都用不太到,也很可惜,這個一定要想辦法,我很敬佩李署長曾經在這個會議裡面提到,後續怎麼樣在健保以外改善商業保險的部分。最近衛環委員會去看了幾個醫院,其中有一個是癌症醫院,他們最有感受,因為他們的病人很多都是需要很高的費用,怎麼樣能夠在後面有一些保險可以給付,讓病人的生命不要因為負擔不起費用而喪失,當然今天大家都會討論這個議題,而開會的專家是建議,有沒有可能這些事情採特別預算的觀念挹注到醫療院所建構、建置,不是重建,尤其是在疫情之後。甚至有專家建議是不是應該要有一點前瞻性計畫的觀念,現在前瞻計畫的確有關注到偏鄉視訊醫療的部分,但是可以不可以用一些特別預算或前瞻性計畫,在不要增加人民負擔的情況之下,讓醫療量能能夠照顧更多的人民健康?不曉得部長的看法是怎麼樣?
發言片段: 12
薛部長瑞元:跟委員報告,目前我們正在推動一個計畫叫做次世代醫療資訊平台計畫,裡面就會整合HIS系統,還有就是如何在平台上讓大家能夠經濟、有效率地使用新進資訊,包括AI的成果或者其他的,這是我們現在做的,但這不是只有大的醫院,是由大醫院領銜,最終基層的部分也會用得到,當然我們會爭取公務預算適度補助,而這部分現在正著手進行。
發言片段: 13
邱委員泰源:謝謝,我想後續我們可以再一起努力。
發言片段: 14
薛部長瑞元:好。
發言片段: 15
邱委員泰源:最後半分鐘就好。主席英明,今天安排醫療資源如何分布偏鄉的報告,很多委員也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議,但我們還是比較關注怎麼樣把養成的醫師,或已經有的醫療資源在偏鄉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待遇或配套措施,讓他們能夠儘量留在那裡。當然我們看到現在臺東有很多優秀的醫師,其實都是因為當兵的時候在那邊認識當地的女生,然後就在那邊結婚、生子,最後才留下來了,不過他們都很厲害,能夠省吃儉用,在臺北都有買了很好的房子,反而臺北的醫師買不起臺北的房子,這些都是我們很人性化要去討論的一些想法,我們臺灣寶島處處是樂園,處處都可以好好照顧病人,人民在各個地方都可以受到照顧。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最感動的就是不管到日本哪一個地方,包括偏鄉,都很乾淨,廁所也都很乾淨,為什麼臺灣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行醫行得很有尊嚴,同時他們的小孩子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教育?我相信如果這樣,偏鄉的問題早就解決了。請簡短暫回答,我的意思就是養這麼多牛就讓它好好發揮,不要再一直養牛出來,最後還是回到大都市了。
發言片段: 16
薛部長瑞元:如果是以年輕的醫師來看,因為他有他的生涯規劃,所以過去我們用公費生制度來處理的話,當然一定會碰到這類問題,他的生涯規劃、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等問題。不過我們新的公費醫師制度在這部分做了一些調整,在他職涯發展上能夠兼顧本身技能的再充實。
發言片段: 17
邱委員泰源:我瞭解,不過衛福部常常提新的計畫,現在又有很多資源在那裡,我常在講有的醫生50幾歲了,其實他也沒什麼病人,想一些方法讓他回去,或者是現在條件把它弄好,現在的計畫講難聽一點,真的要落實是10年以後了,天下都不知道變得怎樣了。
發言片段: 18
薛部長瑞元:明年那些新的公費醫師就出來了。不過,剛才委員提到讓一些退休之類的醫師到偏鄉去,對此健保署就有一個計畫在做,鼓勵醫師到偏鄉開業,但目前只有1家。
發言片段: 19
邱委員泰源:好,沒關係,我還是關心怎麼樣讓在那邊服務的人能夠有更好的條件。
發言片段: 20
薛部長瑞元:當然。
發言片段: 21
邱委員泰源:第二個,有意願的人能夠吸引他到那邊服務,而不是一直在培養,因為到時候會變成有點浪費人才,也是可惜。
發言片段: 22
薛部長瑞元:我們會注意這點。
發言片段: 23
邱委員泰源:好,感謝部長、署長。
發言片段: 24
主席:請吳委員欣盈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162
meet_id 委員會-10-6-26-13
speakers ["張育美","賴惠員","莊競程","邱泰源","吳欣盈","李德維","陳椒華","洪申翰","楊曜","蘇巧慧","吳玉琴","廖國棟Sufin‧Siluko","洪孟楷","徐志榮","張其祿","林為洲","陳瑩"]
page_start 117
meetingDate ["2022-11-24"]
gazette_id 11111101
agenda_lcidc_ids ["111111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就「醫療服務點值長久失衡、人力科別與地域分布不均,應如何於總額支付 制度中達到全民健康保險經營永續與保障醫療權益等目標」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111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