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025

發言片段: 0
高委員嘉瑜:(11時25分)次長好。我之前有問過關於臺灣保健食品的價格,跟國外的價差高達5到8倍,導致國人每年花費在保健食品上的費用就將近7,000元,但如果關稅能夠降價,其實這個差距可以從7,000元降到2,000元。同樣的保健食品在國外賣162元,但是在臺灣賣900元,類似的價差非常大,我們保健食品的關稅高得不合理,高達30%,比香菸、汽車的27%、17.5%更高,所以民眾對於自己健康的權利遠遠不及於買香菸的權利保護。其實其他亞洲鄰近國家的保健食品的關稅都非常地低,日本才1%,中國大陸才8%,美國是10%,所以臺灣的30%真的是高得不合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一再地詢問,今天行政院副秘書長也在現場,因為我們各部會是互踢皮球,當我詢問財政部的時候,他就說要交由經濟部針對產業的現況去評估;經濟部也回函給我們,表示關於關稅稅則、稅率制度是財政部關務署的權責,建議由關稅主管機關財政部進行整體的關稅政策跟制度的研析。稅率規劃是關務署的權責,經濟部沒有辦法對於民眾權益有利的情況提出降稅的意見。所以我今天也特別讓行政院副秘書長知道這個狀況,對民眾權益有利的事情,到底由誰來提出這個降稅的意見?到底要保護什麼樣的產業,需要用30%這麼高的關稅去影響民眾對於自己健康權益的追求?先請阮次長回答,對於保健食品的高關稅到底緣由為何?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財政部阮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阮次長清華:跟委員報告,關稅的徵收是由海關負責,這沒有問題,但是在徵收關稅、訂定關稅稅率的當下,我們都會徵詢事業主管機關的意見。剛才委員提到保健食品的部分,它的主管機關是工業局,我們有徵詢過工業局的意見,它認為國外很多健康食品的廠商其規模都非常龐大,而且成本非常低,現在國內大概有四百九十幾家,但目前它的競爭力還是不夠,如果降低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它們的發展,所以目前來看,工業局是持維持現狀的態度。
發言片段: 3
高委員嘉瑜:次長,這個部分我們一再地詢問,經濟部說有助於國內產業發展之理由,但是從來沒有針對這個事情來開過會,也沒有相關的會議紀錄可提供,所以你現在所說的什麼產業競爭力等等,對臺灣的生技產業而言,其實它們目前在保健食品相關的獲利非常高,就像您剛剛所說,成本非常低,在這種高關稅的保護下,國外的保健食品進不來,臺灣的生技產業蓬勃發展。您剛剛說有四百多家,每年獲利高達數百億元、數十億元的比比皆是,但它們卻不是把相關的成本拿來做研發,而是拿來做行銷廣告、宣傳,在這樣高關稅的保護下,到底保護的是什麼?是民眾健康的權益,還是這些廠商的利益?到底是站在哪一個角度?
如果如您剛剛所說保健食品的成本這麼低,明明我們可以用一樣的價格買到便宜又好的保健食品,你不給民眾這樣的權益,卻去保護廠商用一個低成本高獲利的保健食品霸占整個市場!所以我希望副秘書長和次長瞭解一下現在的狀況,保健食品是每個人都要吃的,更何況現在很多中低收入戶,甚至一些經濟比較困難的家庭也有保健食品必須要吃,可是必須要從國外去取得,但是價格非常高,這也衝擊到他們對於自己健康基本維護的權利,這是一個基本人權。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憑什麼保健食品的關稅比香菸還來得高?剛剛所說的香菸才27%,保健食品就達30%,降個10%、20%不為過吧?會影響多少產業的發展?這個你們有去評估過嗎?不要拿這種理由來搪塞並維護這些廠商的利益,你告訴我,降個10%會倒一百家廠商嗎?還是怎麼樣的狀況?還是這些廠商都是代理商,他們從中其實有獲得更大利益?我覺得這整個過程真的是需要行政院好好去評估這部分是不是民怨所在。因為我今天時間有限,副秘書長也聽到這個部分,如果財政部關稅署或是經濟部互踢皮球,這問題永遠沒辦法解決,所以還是希望我們的高層能夠瞭解這個問題,協調各部會去做一個評估,副秘書長,可以嗎?
發言片段: 4
主席:請行政院李副秘書長說明。
發言片段: 5
李副秘書長國興:這個會後我們入案處理。
發言片段: 6
高委員嘉瑜:好,謝謝,請回。
再來,請教主計長,大家每次都在說主計總處所公布的這些統計數據是否都是自我感覺良好、在民眾的傷口上灑鹽?首先,針對我國每戶財富公告為79.8萬美元、年增5%,平均每戶的資產負債淨值高達1,263萬元,結果變成大家嘲諷的對象,說自己跟郭台銘的財產相比也是千萬富翁、億萬富翁等等,感覺在民眾傷口上灑鹽,類似這樣的數據公布其實無助於民眾對於實際現況的反映,反而讓大家覺得相對剝奪感的傷害更大,對於這樣的數據發布,尤其是主計總處在11月7日公布半年前的國情調查報告,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公布?尤其是公布的內容讓民眾沒有特別正面的反應,而且因為去年台股上漲,確實淨值增加,但是主要來自於股民,在股票大跌的時候公布這樣的數據,是不是要讓人家覺得好像時機不對?到底為什麼在此時公布這樣的數據?
發言片段: 7
主席:請主計總處朱主計長說明。
發言片段: 8
朱主計長澤民:跟委員報告,我必須說明,主計總處每天都有一篇國情統計通報,主要是整理一些比較複雜的統計報告,這一篇是因為國際要做美好生活指數,我們有一些新的、國際間的資料,所以同仁才來做這個。我跟委員報告一下,這種公文根本不會到我桌上,因為它每天都有。
發言片段: 9
高委員嘉瑜:好,不會到你桌上,所以你就不知情,然後就發布了,問題是一發布反而無益於執政,讓大家覺得這樣的發布其實是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然後你在11月發布一個4月統計的報告之外,又提到了所謂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這更讓人家傻眼,剛剛有委員也提過,在其他國家所謂的美好生活指數是指所得與財富、工作與報酬、住家條件,再加上非物質生活,即八項生活品質,包括健康、環境各項統計、個人福祉等等指標連結在一起,才有所謂的美好生活指數,但主計總處卻只把美好生活指數裡面的單項「財富」拿來做比較,而其他國家的數據有的是2018年、有的是2017年,日本是2014年,其數據年度都不一樣,結果你用2019年臺灣的數據去跟其他國家做比較,顯示臺灣現在的每戶財富淨資產一千多萬元,在全世界OECD裡排名第三,還贏過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打敗所有國家,僅次於盧森堡和瑞士,你自己看到這樣一個數據,有什麼感覺?
發言片段: 10
朱主計長澤民:跟委員報告,我有看那個報告,我們的報告沒有加形容詞,因為是國際間都希望有美好生活指數,我們把這個拿出來而已,而且我跟各位講,以前有做一些社會的指數調查,後來我們也不做了,因為那些指標裡面甚至調查民眾家裡有馬桶的數字是多少,我認為這沒有什麼依據,所以後來我們都不做了。
發言片段: 11
高委員嘉瑜:你覺得你現在做的美好生活指數的意義是否跟你所謂剛剛統計馬桶數是類似一樣的道理?這個指數到底是麻痺自己還是反映現實?
發言片段: 12
朱主計長澤民:我們沒有所謂麻痺自己,因為國際間希望我們有這些指數,還有學界希望有這些指數,所以我們只是把數目字平鋪表達,沒有加形容詞。
發言片段: 13
高委員嘉瑜: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是反映這個數字給國際看,不是給國人看,你的意思是這樣嗎?你們在做相關的宣傳跟新聞時,看到這樣子的報導,你覺得民眾有什麼感覺?
發言片段: 14
朱主計長澤民:我跟委員報告,我們沒有給發言人室做宣傳,國情通報只是把一些數目字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表示出來,我們沒有去做什麼宣導活動,沒有!
發言片段: 15
高委員嘉瑜:但是新聞媒體的報導,就是你們主計總處所提供的數據……
發言片段: 16
朱主計長澤民:跟委員報告,德商安聯公司安聯集團在9月份有做一個全球的金融淨資產報告,也是把臺灣排在第五位,那個不是我們做的,我們也沒有去宣導它。
發言片段: 17
高委員嘉瑜:好,但是主計總處的美好生活指數跟OECD其他國家相比較的數字一出來,一方面時間點的基準都不一樣,一方面跟現實狀況其實也有很大差距,類似這樣會讓人家懷疑主計總處對數據跟資料的公信力,我覺得主計長還是要嚴格把關,無論如何,大家都會覺得這樣一個數字其實是在美化現況。另外,其實民眾在意的是我們的貧富差距日漸擴大,M型化日漸嚴重,尤其是我們的家庭所得比高低差創近10年新高,每戶所得差距高達6.15倍,也是10年來最高,這個可能才是大家所在意的,也就是,我們努力這麼多年,但是貧富差距的狀況並沒有改變,反而越來越嚴重,類似這樣的狀況,其實主計總處的數據看得出來,但是政府機關有做什麼努力嗎?
發言片段: 18
朱主計長澤民:跟委員報告,所以我們才有各項的社會福利措施,比如對低收入戶提高一些補助及最低工資,而有這些指數,如果沒有這些措施的話,這個指數大概是7.3級,比這個更高。
發言片段: 19
高委員嘉瑜:我們看到主計總處很多的統計數據,包括收入未滿三萬的人數降低、基本工資增加等等,確實是有這樣的狀況,但是沒有反映出像剛剛所說將房租或房貸放入CPI裡的真實狀況以及跟通膨來做比較,還有貧富差距擴大的現狀,這可能是民眾痛苦指數主要的來源。而你所謂的美好生活指數裡卻說每個人的平均資產都有千萬等等,類似這樣的狀況,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落差跟對比,所以我也希望主計總處能夠真實把民眾所在意的事情有所反映,讓政府機關能夠朝這方面去做一些施政上的努力,而不是只把好的一面呈現出來,卻沒有真實反映出民眾所在意的這些數字的問題。這個部分再請主計長跟各部會能夠努力一下,好不好?謝謝主計長、謝謝主席。
發言片段: 20
朱主計長澤民:謝謝。
發言片段: 21
主席:請張委員其祿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234
meet_id 委員會-10-6-20-17
speakers ["費鴻泰","林德福","賴士葆","郭國文","沈發惠","李貴敏","林楚茵","鍾佳濱","高嘉瑜","張其祿","曾銘宗","楊瓊瓔","游毓蘭","謝衣鳯","陳椒華","鄭天財Sra Kacaw","羅明才","吳秉叡","余天"]
page_start 145
meetingDate ["2022-11-28"]
gazette_id 11111301
agenda_lcidc_ids ["111113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中華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主計總處暨審計部、審計部臺北市審計處、審 計部新北市審計處、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審計部臺中市審計處、審計部臺南市審計處、審計部 高雄市審計處部分;二、審查中華民國 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災害 準備金。第二預備金
agenda_id 111113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