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32

發言片段: 0
游委員毓蘭(12時25分):Minister Pan, according to the news on November 12, we have about 104 departments in colleges, includ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cided to drop English scores SAT for next year's application.部長,你知道我剛剛在講什麼嗎?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我不是很瞭解。
發言片段: 3
游委員毓蘭:不是很瞭解嗎?部長,您是潘博士。簡報上看到的是我在貴部的網站上找到的,你們都有英文的網站,政府把雙語國家當成是重大的政策。我剛才之所以問你的原因是,在11月12日的新聞報導裡面,包括臺大工學院在內的很多科系,有104個大學科系準備在大學的申請中不採計學測的英文成績,這不是在跟你們唱反調嗎?怎麼會教育部推得這麼用力,他們卻不支持呢?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發言片段: 4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我們所推動的雙語政策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基本上是希望能夠讓學生未來有更多使用英語的機會。當然還有一部分很關鍵的是,尤其在高教以後,臺灣有很多領域可能要面對國際競爭,所以也特別針對這類人才的培育有一個比較標竿的學校或學院的概念,但並不是要所有的學生或大學把英語當做第二官語,這是我們的政策立場。
發言片段: 5
游委員毓蘭:剛剛本席唸給你聽的那段英文是非常淺的,裡面的內容我剛才又用中文跟您複誦過了,其中包含臺大工學院。理論上臺大工學院是我們最好的,對不對?是應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卻連他們都不支持了。本來雙語教育在higher education,就是高教裡面就應該要更加強,我覺得這部分需要再用力。可是我看到的是,不然!
上次本席也質詢過部長,現在包括花蓮等很多小學和中學老師居然被要求用英文上課。我有一個高中同學,我們本來下禮拜要聚餐的,他說沒有辦法參加。他是國中數學老師,學校要求他們要用英文授課,所以老師每天早上五點半前就要起床,六點就要出門到學校寫教案。但是白天的上課又都排滿了,所以沒有辦法繼續寫英文教案。所以這是不是走火入魔了?像剛剛提到的臺大工學院不願意、不肯接受教育部這樣的美意,高教沒有去增強雙語、英語教育,反而都在公立的國中小就開始規劃雙語。
我在1985年到美國讀書,有一堂課差點拿不到A的時候,我嚇一跳,因為那個科目叫統計學,老師的英文鄉音很重,他們有accent,我聽不懂。但是我後來拜託一個在臺灣讀研究所的學長把他的統計學筆記寄給我之後,我還可以拿A。也就是說,其實數學課理論上是不需要用英文來教的。就像部長你是臺師大教育行政博士,我認為你不講英文是非常OK的,沒有必要。為什麼現在國家的雙語政策變成只是在折磨這些國中、小老師?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雙語會變成學生的無語,對於師資的整個配備其實並不然。部長,因為你們的雙語政策對於學生和老師所造成的困難和痛苦,你到底有沒有看到?有沒有什麼解決之道?
發言片段: 6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委員剛才所提的,我完全認同。在政策上,我們也非常明確,包含跟地方政府和各大學,像剛才委員提到花蓮縣教師的甄選,教育部是正式地提出要求,希望不要走偏了,尤其我們對於某些學校的中文系要用雙語……
發言片段: 7
游委員毓蘭:例如訓詁學要用英文……
發言片段: 8
潘部長文忠:我覺得這就是執行上的偏執,教育部注意到了,也去導正。我也跟委員報告,這一波並不是要把英語成為臺灣的第二官語,這個不只是我提到,行政院蘇院長對外也都很明確地表達。但是讓學生有多接觸的機會,這是我們希望的。
再來就是剛才跟委員報告專業領域的部分,是讓有基礎、也有未來努力方向的學生有機會,整個政策的規劃是這樣。我也跟委員報告,這一次我們在執行推動的不是叫做全國學校齊步走,因為每個學校的條件、師資狀態不一。這是要穩健推動的,讓這些已經做好相關準備,以及師資培訓和延攬的學校才開始逐步走,這部分是我跟委員報告的整個政策推動。所以在這一點,有時候學校過於強迫或扭曲,甚至是有點偏差的部分,教育部會注意,也會去做導正。
發言片段: 9
游委員毓蘭:務必請部長……
發言片段: 10
潘部長文忠:一定。
發言片段: 11
游委員毓蘭:不管部長會不會繼續留任,我都很希望您剛剛所陳述的這番話能夠……
發言片段: 12
潘部長文忠:對,這就是教育部很清楚推動雙語的政策和立場。
發言片段: 13
游委員毓蘭:好,謝謝。
發言片段: 14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5
主席:請王委員美惠發言。(不在場)王委員不在場。
請楊委員瓊瓔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352
meet_id 委員會-10-6-22-12
speakers ["陳秀寳","萬美玲","黃國書","林奕華","王婉諭","林宜瑾","何欣純","邱志偉","高金素梅","吳思瑤","范雲","賴品妤","林德福","張廖萬堅","陳椒華","鄭正鈐","張其祿","游毓蘭","楊瓊瓔","羅美玲","吳怡玎"]
page_start 297
meetingDate ["2022-12-01"]
gazette_id 11111402
agenda_lcidc_ids ["11111402_00003"]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一、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案、(二)委員張育美等17人擬具「國民 教育法第二條、第三條及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委員廖婉汝等22人擬具「國民教育法第 二條、第三條及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委員賴品妤等16人擬具「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二 及第八條之三條文修正草案」案、(五)委員賴品妤等16人擬具「國民教育法第二十條之一條文修 正草案」案、(六)委員陳玉珍等18人擬具「國民教育法第二條、第三條及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 案、(七)委員何志偉等22人擬具「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案、(八)委員陳秀寳等20人擬具「國民 教育法修正草案」案、(九)委員林文瑞等16人擬具「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案、 (十)委員黃國書等17人擬具「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案、(十一)委員馬文君等16人擬具「國民教 育法第八條之三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二)委員吳思瑤等16人擬具「國民教育法第二十條之一條 文修正草案」案;二、處理教育部函為 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檢送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國民及學前教育」繼續凍結1,000萬元專案報告,請查照案
agenda_id 11111402_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