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76

發言片段: 0
林委員昶佐:(9時41分)副總談判代表好。今天的主要主題是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目前進度、預期目標、可能爭議事項等等,我看了各部會的報告,大部分都是講正面的,包括目標、包括已經做的事情,但可能爭議事項幾乎都沒有什麼寫到,其實臺美之間已經有很好的基礎,可是像勞工、環境、氣候、農業或數位貿易這幾項,我們的法規、政策未必都已經接軌,所以應該也是有爭議事項或有它困難的地方,這部分請副總談判代表稍微說明一下。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楊副總談判代表說明。
發言片段: 2
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委員好。誠如上次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我跟委員報告的,因為21世紀貿易倡議開始談的時候,大家就雙方體制面、法規面來交換意見,但是有些議題包括數位貿易還有因應氣候變遷的題目,國際間也都還在討論、發展,所以才會叫做倡議,因此目前來講,還沒有進入到這一方面的討論,所以各部會都沒有寫出我們有什麼爭議的部分。
發言片段: 3
林委員昶佐:應該還是會有我們自己希望的方向。
發言片段: 4
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會的。
發言片段: 5
林委員昶佐:因為政府本來就有相關的政策,不管是勞工、環境、氣候、農業、數位貿易,這些應該由我們自己部會現在訂出未來幾年的方向,而整個國際趨勢在這些方向上,跟我們的進度是一樣的,或者他們是比較保守的,或者他們是要求更高規格的,這部分還是要給我們一個整理,我們也可以稍微知道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不然以現在的報告來看,如果都是談到正面的,然後這個基礎的原則大家都有共識,大家都覺得滿好的話,當然就會有所期待,包括裡面提到提升為FTA,就是我們可以針對個別議題去洽談BTA以及整體變成一個FTA的結構,當然會誤認為速度可能會很快,如果以這個報告內容來看的話;當然我知道這個倡議的部分還有很多是未知數,而國際之間的確要有一個標準,所以這是我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過去討論的進度中,就是既然已經跟美方開始進行討論了,有沒有哪一些題目他們有特別提到要等IPEF的進度?因為這兩邊我們算是同時在進行,我們當然希望成為IPEF的一員,屆時能跟大家一起談,但是另外一方面,反正因為之前一些局勢的問題,變成它跟臺灣獨立成立21世紀倡議的目標跟結構,所以在討論過程中,美方有沒有提過說這個可能也要看IPEF其他國家的意見?
發言片段: 6
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報告委員,基本上我們都是針對臺美21世紀的內容跟他們討論,但是我方都會強調21世紀所談的這11項議題,跟IPEF的4個pillars有好幾個都重複,所以我們也期待未來談完21世紀貿易這個高標準的時候,我們在過程中希望美方能夠繼續考量把我們納入IPEF的成員。
發言片段: 7
林委員昶佐:對,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這成為一個多邊的結構,我們要成為多邊架構的一員,我們不希望什麼事情都只有雙邊跟美國談,所以第一個,我們希望成為IPEF的一員;第二個,我們在21世紀貿易倡議未來的談判過程裡面,如果美方真的有提出某一些規範、某一些標準也要看IPEF那邊的話,我覺得在那樣的狀況下,我們不能只有等,不然就是我們先談好,畢竟這是臺美之間的事情,如果它也要跟IPEF的標準掛在一起的話,我覺得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求把我們納入IPEF,因為要談就大家一起談,我們也不可能在旁邊等IPEF的標準,所以要不然就是我們的速度超前,別人談怎麼樣是別人的事情,我們的標準比別人高,別人達不到我們兩國的標準是別人的問題,如果要等他們,我們就應該要給美方乃至於其他國家壓力,既然我們現在停頓或是在等待一個共同標準的狀況之下,可不可以讓我們一起談?我們也有我們的利益要捍衛,我們也有我們的看法要講,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等它,所以我覺得在談判的過程中,我們要謹守這兩個層面;或者我們兩國的進度可以比別人快,我們的標準可以比別人還要符合我們兩國之間的利益,如果要等他們,那就再請考慮更用力地把我們加入,要談大家一起談,這是我認為我們未來應該要有的談判策略,謹供談判辦公室參考。
再來,我剛剛講到11項的優先順序,以及我們認為未來可能會遇到哪一種困難,還是請整理給我們委員會。另外,我也想跟副總代表討論關於臺灣、加拿大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因為加拿大在11月28日,也就是月底的時候有公布印太戰略,也有提到因為中國是破壞性的全球強權,所以要加強跟印太地區國家的貿易關係,媒體報導他們的國貿部長伍鳳儀已經通知臺灣經貿辦公室,說近期就會啟動投資促進暨保障協議的正式談判,談判辦公室有收到通知嗎?
發言片段: 8
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針對剛剛講的臺美21世紀,跟委員報告,我們跟美方的談判、諮商過程中,進度非常地快速、良好,IPEF有14個國家,是不容易達成,但是誠如委員講的,我們的策略是儘速把高標準談好,我們才能夠適用到其他國家,也可以有機會參加IPEF。第二個,有關於FIPA的部分,我們跟加方進行過3次探索性討論,就法規層面跟條文層面討論過之後,加方內部還在做一些研議,他說研議好之後才能夠儘速展開,他在這次的APEC雙邊會議也是這樣跟鄧政委說明。
發言片段: 9
林委員昶佐:從現在雙方的貿易結構來看,當然我們兩邊看起來是有互補,我們進口的大概是農產品跟礦產,我們出口的大概就是通信器材、積體電路、汽車零組件等等,看起來雙方大概是有一些互補,可是我要強調的是,即便是這樣,未來貿易量增大的時候,對我們自己的農產品會不會有哪一些損害或影響?因為現在大家都在看跟美方的或其他的,加拿大這塊我們自己怎麼去評估,他們自己內部要評估,那我們自己怎麼評估對農業的影響,不知道跟農委會的評估是如何?
發言片段: 10
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報告委員,因為它是一個貿易跟投資協定,談的是投資的促進、投資的保障以及投資的自由化,基本上都是講到大家在未來的服務業市場怎麼樣去媒合,我們也有做過影響評估,但是並沒有針對農業,因為農業是進出口貿易,這邊講的是投資,促進方案的投資。
發言片段: 11
林委員昶佐:好,所以初步來講,無論未來的進展如何,臺灣跟加拿大本來的對外投資總額就不算是主要的,就以加拿大直接對外投資來講,臺灣占其總額大概不到千分之一,當然我們是期待未來是雙方互惠,雖然以現在來講,雙方互相的倚賴度或互相的重要性好像沒有像我們跟其他國家這樣,但是當然我們也期待能夠跟加拿大有進一步,而且是對雙方產業都互惠的結果,謝謝。
發言片段: 12
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13
主席:請溫委員玉霞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14
meet_id 委員會-10-6-35-18
speakers ["馬文君","邱臣遠","林昶佐","溫玉霞","王定宇","江啟臣","吳斯懷","羅致政","陳以信","趙天麟","林淑芬","李貴敏","何志偉","林靜儀","游毓蘭","高嘉瑜","孔文吉","陳椒華","邱顯智","張其祿","廖婉汝","蔡適應","陳明文","呂玉玲","楊瓊瓔"]
page_start 347
meetingDate ["2022-12-05"]
gazette_id 11111401
agenda_lcidc_ids ["11111401_00004"]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content 邀請外交部部長、經濟部次長、勞動部次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行政院經貿談判辦 公室副總談判代表報告「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目前進度、框架與未來近中遠預期目標、可能 爭議事項」,並備質詢
agenda_id 11111401_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