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738
發言片段: 0 |
---|
林委員淑芬:(11時26分)次長,大家都在講說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霧裡看花,也有評論指出,因為臺灣沒有在第一波公布的IPEF名單裡面,所以這是一個安慰獎,也有人這樣講,但是我還是要在這裡再一次強調,事實上IPEF與入會成員之間的關稅並無關,其實都沒有實質涉入到關稅的談判,它比較像是模組化在討論,其實是一個討論溝通的平台而已,老實說對臺灣來講還不是很實質,是沒有參與、被排除在外,以數位化來講,它是制定遊戲規則的上游,臺灣沒有參與是可惜,可是事實上臺灣在裡面也沒有辦法實質得到什麼,因為主控權也不是我們。 |
但你們在21世紀貿易倡議裡面不斷宣稱,你們預期未來會談判貿易便捷化、法規、訂定總原則,剛才副總談判代表也說貿易便捷化已經有初步的獲利了,但是不要忘了,你們宣稱涵蓋4個重要目標,包括強化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強化臺美雙方投資及貿易、強化臺灣與各國制度化的連結、強化市場經濟的體制,但是今年11月在紐約舉行21世紀貿易倡議會談,美方是貿易代表署出面來談的,但是老實說,貿易代表署每年都會發布跟臺灣的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你們今天來講目標,想要談一個好的願景,但是貿易就是give and take,你要人家讓利給你,我們要人家的好處,我們也必須付出,所以我們把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一樣是USTR的報告拿出來看,我必須要請教談判辦公室,或者是請教次長或者是農委會,第五點所講的「透過科學以風險為基礎的決策,採取透明完善法規作法等方法,尋求可促進農業貿易的法規」,這個是在講什麼?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經濟部陳次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陳次長正祺:分兩點跟委員報告,第一個是體制性,美國認為各種檢疫的規定必須完全依照科學為基礎,以透明化的諮商、諮詢等等來做結論,這個業務是農委會在主管,我們的體制完全符合WTO的規定。接下去是美國會關切的個案,個案就看科學研究出來的成果大家是不是可以接受、要怎麼做溝通,詳細的技術面問題可能要請農委會來說明比較清楚。 |
發言片段: 3 |
林委員淑芬:好,在農委會說明以前,我再問一個問題,不管是通案上的或是個案上的,「透過科學以風險為基礎的決策,尋求可促進農業貿易的法規」,我請教副總談判長,明確地說,有沒有討論到臺灣具體的哪些法律?有沒有討論到學校衛生法第二十三條?有沒有食品衛生管理法第三十條第一項? |
發言片段: 4 |
主席: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楊副總談判代表說明。 |
發言片段: 5 |
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報告委員,目前還沒有討論到這些,因為這些是屬於剛剛陳次長說的具體個案,它有關切的話,會在TIFA架構下提出來雙方溝通,目前講到的風險評估就是以國際間相關的衛生條件,就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跟風險溝通做概念性討論,發展出未來的一些次序跟貿易規則。 |
發言片段: 6 |
林委員淑芬:對,那下一個階段一定會實質進入細項和個案,總是會談到那裡。 |
發言片段: 7 |
楊副總談判代表珍妮:目前來講,看這個協定的發展是在談協定,至於我剛剛講的,因為TIFA還是存在的,還有一個溝通的平台,它關切的這些貿易議題都會在TIFA下面的農業小組進行討論。 |
發言片段: 8 |
林委員淑芬:對,但是我們擔心不管是BTA或TIFA會有一種狀況,我們可以從以前到現在的模式看到,一種是先簽後讓利,一個是先讓利後簽,以馬英九政府為例,當時就是favor先給我們啦!他們認為是這樣,然後後面再讓利,民進黨政府在幫馬英九讓利,他們當時的承諾拖著不做、不履行,到民進黨時代就要扛責幫他們履行,但是我們不想看到,因為都不透明嘛!所以在這種狀況下,先簽了感覺上好像對方讓利了,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是要買單。先簽,我們再讓利,還是我們要先讓利再來簽?現在看起來是大家都先給我們一個favor,但是事實上後面要買單啊!所以我很具體地問這3個問題,以學校衛生法的修正案為例,2016年法律修過以後,USTR每年都講,連續7年它都以我們缺乏科學根據為由,點名我們有自己自定義的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其實很想請副總談判代表告訴我們,因為事實上你不在21世紀貿易倡議裡面,你未來也會涉入BTA或者是TIFA嘛!次長也會嗎?次長? |
發言片段: 9 |
陳次長正祺:應該是農委會主政。 |
發言片段: 10 |
林委員淑芬:農委會也會,我知道,但是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這個東西有沒有科學根據也不是只有一種說法,這個東西影響很大,我剛剛點了3個法律,其實講白了,我剛才沒有把名字講出來,我現在講出來,我講白了,一個就是學校營養午餐禁用基改食材,這樣的法律對國內有非常巨大的影響,我們希望你們要清楚地讓我們知道,而不是你們出去跟人家談好了才叫我們買單。談判是這樣子的,有時候以國內的民意為基礎,可以讓你們當談判的籌碼,事實上也一直都是這樣,我知道政府目前還挺住,但是我剛剛還有沒有講的,自定義的貿易障礙還有一個是化學物質,環保署的毒管法,我們對毒性化學物質的管控是希望現在要有登錄制度,環保署要登錄,可是在美國會有一個問題,一發明出來的新的化學物質,連那個化學物質對環境的風險是什麼、對人體的風險是什麼,他們都還沒研究好,它直接就用了。我們的最高科技半導體業者或是其他高科技產業業者直接就買來用了,用三個月覺得不好用再買新的,可是在三個月裡,不管是作業員、受僱勞工或是環境風險都已經受影響了。經年累月幾十年來,我們就是這樣在使用有毒的毒性化學物質,這牽扯到環境正義的議題,更牽扯到勞工身體暴露的風險,所以我要跟你講,USTR每年都把它列為貿易障礙,我們真的不知道何來障礙之有!這是為了保護勞工的身體,我們沒有說不能進口,我們希望對成分跟風險做一個基本的研究,並且登錄讓我們知道風險在哪裡,否則就不要用,只是這樣子而已,這樣也不可得嗎?這個貿易談判、貿易倡議都講得霧裡看花,你們不能只講好處,我們得到什麼、我們讓利什麼?也要稍微讓我們知道一下。我剛剛提到職安署以及毒性化學物質的管理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本席再次請你們好好思考。 |
發言片段: 11 |
主席:請李委員貴敏發言。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14 |
---|---|
meet_id | 委員會-10-6-35-18 |
speakers | ["馬文君","邱臣遠","林昶佐","溫玉霞","王定宇","江啟臣","吳斯懷","羅致政","陳以信","趙天麟","林淑芬","李貴敏","何志偉","林靜儀","游毓蘭","高嘉瑜","孔文吉","陳椒華","邱顯智","張其祿","廖婉汝","蔡適應","陳明文","呂玉玲","楊瓊瓔"] |
page_start | 347 |
meetingDate | ["2022-12-05"] |
gazette_id | 11111401 |
agenda_lcidc_ids | ["11111401_00004"]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邀請外交部部長、經濟部次長、勞動部次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行政院經貿談判辦 公室副總談判代表報告「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目前進度、框架與未來近中遠預期目標、可能 爭議事項」,並備質詢 |
agenda_id | 11111401_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