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20

發言片段: 0
洪委員孟楷:(9時11分)主席、各位先進。臺灣水產無預警被禁,相關單位卻還是一問三不知,這就是現在的現況嗎?媒體傳出臺灣輸出到大陸有八百多項的水產暫時停止進口,一百多家業者補件也只有一家通過註冊,我們要問的是,這個消息是從南部漁民傳出來的,八百多件的水產品暫停進口,相關單位卻一問三不知,農委會接到消息之後,才說要開始瞭解,統一協助企業申請的窗口;衛福部也說該做的都有做;陸委會到現在照例還是譴責大陸,但是不管是石斑魚、白帶魚、竹筴魚已經禁止進口,現在這一波受影響的是秋刀魚、午仔魚跟魷魚等等。我們要說的是,地方業者現在人心惶惶,馬上過年有一波的行情也都化為烏有,這對漁民來講,實在是最嚴重的傷害。
去年4月中國大陸就已經向各國要求,銷往中國大陸的產品一定要進行註冊,沒有完成註冊就不能銷往大陸,負責向大陸申請註冊的窗口─食藥署,到底協助了多少家食品業者向大陸申請送件?還有多少業者完成申請、申請中或是還沒有申請?到底我們有沒有掌握?
另外,政府能不能進一步告訴國人,有什麼樣的積極協助方式,能夠幫助業者完成申請?我想現在應該是開誠佈公的時候,告訴國人,才能夠讓國人瞭解真實的狀況。對於這次大陸無預警禁止臺灣水產品進口,我們也呼籲對岸要說清楚,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是補件不對、沒有補件還是有什麼樣不可告知的秘密?如果是因為政治因素而拿漁民、水產品來開刀,真是大可不必而且沒有道理,弱勢的農漁民及臺灣的農水產品絕對不是大國角力之下被犧牲的項目。
最後,我們也必須要說,距離2023年只剩二十幾天就要過年了,年度的代表字也公布了,今年是萬物皆漲的「漲」字,代表過去到現在國人感受到的物價上漲,實在讓大家壓力很大。而從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任之後,每年的代表字分別是2016年的「苦」、2017年的「茫」、2018年的「翻」、2019的「亂」,到現在2022年的「漲」,年年都是負面代表字,我們真的要問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當國人都在負面代表字下生活的時候,你們還要自我感覺良好嗎?謝謝。
發言片段: 1
主席: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都已經發言完畢,現在休息。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408
meet_id 院會-10-6-11
speakers ["游錫堃","游毓蘭","李德維","溫玉霞","洪孟楷"]
page_start 405
meetingDate ["2022-12-09"]
gazette_id 11111201
agenda_lcidc_ids ["11111201_00009"]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第11次會議紀錄
content 國是論壇
agenda_id 11111201_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