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822

發言片段: 0
羅委員明才:(12時15分)兩位首長好。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說全球化幾乎已經死亡,自由貿易也幾乎消失。我們看到台積電的產業一步一步外移,臺灣的護國神山未來恐將不再。請問部長,台積電這次一而再、再而三在外設廠,後續可能會連鎖設廠,據說現在在Arizona蓋一個廠,現在是要做幾奈米的?
發言片段: 1
主席:請經濟部王部長說明。
發言片段: 2
王部長美花:委員好。現在蓋這個是5奈米,因為5奈米跟4奈米是同一個節點。
發言片段: 3
羅委員明才:接下來呢?那邊有一個說法,現在設了廠,後面那個土地大概可以供現在規模的4倍到6倍以上,空間存在那個地方。台積電走會不會幾乎是連根拔起,整個就產業外移?
發言片段: 4
王部長美花:不會啦!
發言片段: 5
羅委員明才:經濟部的態度是怎麼樣?如果不會的話,台積電的股票就不會跌。
發言片段: 6
王部長美花:不會,因為第一個5奈米……
發言片段: 7
羅委員明才:現在外資占台積電的比例是多少?國發基金在裡面的持股占多少?會不會賣?上次漲六百多,問你們會不會賣?你們不賣,其實如果賣掉的話,可以等跌到四百多塊再買進。如果你對台積電那麼有信心,對台積電的產業外移一點都不擔心,那你們也可以反手加碼再持有。你們的態度到底是怎麼樣?
發言片段: 8
王部長美花:台積電的國內股東以國發基金為代表。
發言片段: 9
羅委員明才:對,國發基金。
發言片段: 10
王部長美花:國發基金會怎麼運用、處理等等,這個是由國發基金全權進行,不過現在國發基金藉由台積電的股利支應更多新創、其他產業,效果非常顯著,所以台積電其實還有這樣的效果。
發言片段: 11
羅委員明才:剛剛我所講的這幾個問題呢?
發言片段: 12
王部長美花:國發基金有沒有買賣,坦白講,細節要問國發基金才知道,我不曉得。至於外國的投資,其實大部分都是這種基金型的,收集很多相關的散戶來投資臺灣,他們就是看好台積電的發展,倒不是特定的一個人在運用。
發言片段: 13
羅委員明才:臺灣靠的就是台積電這個護國神山,神山不在的話,下一個護國神山是什麼?
發言片段: 14
王部長美花:神山沒有不在,連台積電的魏哲家、劉德音都有提到,我們最先進的製程已經在臺灣,台積電要去臺化門都沒有,他們都很清楚的表達,我講的不算,他們講的才算。
發言片段: 15
羅委員明才:部長,台積電基本上是從代工開始,你覺得先進技術全部都是台積電的員工發明的嗎?
發言片段: 16
王部長美花:台積電就是專業代工,意思是別人設計晶片,然後來跟我合作,但是這個製程本身的創新確實是台積電研發出來的。
發言片段: 17
羅委員明才:沒有……
發言片段: 18
王部長美花:不過也是跟這些國際的公司,包括設計業者、設備業者一起調校的,所以這個是臺灣做出來的先進製程。
發言片段: 19
羅委員明才:坦白講,半導體的這些技術可以說是近200年以來很特別的發明,這個產業的存在也不是光靠所有台積電的員工,它的核心技術你也很清楚,都是由美國特別的專業技轉過來。現在整個過去以後就不用回到臺灣技轉,直接在美國Arizona的總公司進行。如果我們從這個時點看未來10年或20年以後,美國很多的技術就不會給你,包括設備商也一樣。我們沒有滅自己志氣,長他人威風,但是你心知肚明,核心技術真的全部都是台積電自己發明的嗎?
發言片段: 20
王部長美花:是,委員講的是早期台積電一開始的時期,但是現在台積電的這些製程不斷進步,確實是台積電研發的。當然它的製程要搭配設計業者的設計才能夠做出來,不過這是兩個不同的事情。外界為什麼一直講台積電的製程連Intel、SAMSUNG都趕不上?因為這就是我們臺灣的技術。
發言片段: 21
羅委員明才:我們看到美國總統拜登陪同出席,美國新聞也登在頭版,的確很風光,但背後代表一個意義、意涵,就是我們很多的產業被掏空、跟著出去了,究竟我們可以換什麼東西回來?這是我們……
發言片段: 22
王部長美花:我們不能夠同意這樣的說法……
發言片段: 23
羅委員明才:沒關係,同不同意……
發言片段: 24
王部長美花:因為不是臺灣沒有而到美國去。
發言片段: 25
羅委員明才:我擔心從這個時點看未來10年、20年以後,你看現在台積電已經有大概一千多個員工都到那邊。
發言片段: 26
王部長美花:沒有,只會去500位。
發言片段: 27
羅委員明才:對啦!還有家屬跟周邊的廠商,包括最簡單的,做無塵室的通通都過去了,以前是漢唐。
發言片段: 28
王部長美花:漢唐是去幫它蓋廠。
發言片段: 29
羅委員明才:對,蓋廠,連周邊的也一間一間過去。
發言片段: 30
王部長美花:只是去幫它蓋,沒有過去。
發言片段: 31
羅委員明才:我們要認清一點,大家說全世界貿易自由化看來已經不復存在,面臨關稅壁壘或是獨善其身的情況,中美互相進行貿易制裁,各地制裁的情況也不斷演變,可能短時間沒有辦法回到以前大家暢談全世界自由經濟體制的架構、思考。我們看到其他國家,像日本匡列了6,000億日圓,美國晶片法案提供390億美元補貼。請問財政部,我們加一加,相對的補助是多少?
發言片段: 32
主席:請財政部李次長說明。
發言片段: 33
李次長慶華:財政部是配合經濟部研擬租稅措施,至於補助的部分,因為經濟部本身也有一些產業政策,可能要由經濟部通盤……
發言片段: 34
羅委員明才:稅損是多少?
發言片段: 35
李次長慶華:目前初估沒有稅損,因為有創造誘發性的稅收,所以大概還有一點點超額的稅收。
發言片段: 36
羅委員明才:是,過去從20年、30年前到現在,產業創新條例造成的稅損這一塊大概是多少?
發言片段: 37
李次長慶華:我可不可以會後再提供?
發言片段: 38
主席:請彙整資料再提供給委員,好不好?
發言片段: 39
李次長慶華:好。
發言片段: 40
主席:給經濟委員會跟財政委員會的委員。
發言片段: 41
李次長慶華:這個我們要統計一下。謝謝委員。
發言片段: 42
羅委員明才:因為時間的關係,請你再補充資料。謝謝。
發言片段: 43
主席:請蘇委員震清發言。(不在場)蘇委員不在場。
請陳委員椒華發言。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78
meet_id 聯席會議-10-6-19,20-1
speakers ["賴瑞隆","黃國書","楊瓊瓔","張其祿","林岱樺","沈發惠","邱議瑩","陳亭妃","林德福","高虹安","邱顯智","鍾佳濱","李貴敏","陳明文","郭國文","謝衣鳯","陳超明","蘇治芬","高嘉瑜","呂玉玲","邱志偉","羅明才","陳椒華","何欣純","吳怡玎","林楚茵","蘇震清","曾銘宗"]
page_start 1
meetingDate ["2022-12-12"]
gazette_id 1120502
agenda_lcidc_ids ["1120502_00002"]
meet_name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經濟、財政兩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
content 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產業創新條例第十條之二及第七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台灣民眾黨 黨團、委員黃國書等16人、委員賴瑞隆等18人、委員林宜瑾等16人、委員郭國文等17人分別擬具 「產業創新條例第十條之二及第七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及委員楊瓊瓔等16人擬具「產業創新條 例增訂第十條之二條文草案」等7案
agenda_id 1120502_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