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發言紀錄
發言片段
lineno: 172
發言片段: 0 |
---|
陳委員明文:(10時3分)部長,根據中經院的推估,臺灣2023年經濟成長率可能會達到2.72%,沒有錯吧?這個數字你應該有看到吧?商品和服務的輸出也會下降到2.93%,也就是全國出口的景氣不佳,在這個前提之下,臺灣要維持我們的經濟成長率只能夠仰賴內需,在政策上應該是這樣,沒有錯吧?我是要告訴你,經濟專家都已經預測到2023年的經濟會往下走,所以人民有可能會增加消費嗎?那是不可能的嘛!大家都預判2023年的經濟會下滑,所以大家都會節省一點,我認為大家明年對於車子、電腦等高單價支出大概都會比較收斂一點,這樣恐怕會讓臺灣產生停滯性通膨現象。最近行政院也告訴社會大眾,我們有超徵稅款大概4,500億元,創歷史新高,你知道這4,500億元超收的由來嗎? |
發言片段: 1 |
主席:請經濟部王部長說明。 |
發言片段: 2 |
王部長美花:財政部有說明,它就是預算數和實徵數的落差,實徵數比較多確實是因為過去我們的出口大幅增加,與一開始財政部的預估,出口的量遠多於預估的量。 |
發言片段: 3 |
陳委員明文:所以是出口量增加,也就是很多上櫃、上市公司在出口的數字上是漂亮的,所以增加很多預估超徵的稅收款,很多國民一直期待經濟的紅利是否能夠分享國民,大家都期待每個人能發給現金1萬元,如果國人手上每人有1萬元就會有2,350億元進入臺灣內需市場做消費,你同意發放1萬元的方案嗎? |
發言片段: 4 |
王部長美花:昨天總統也提到…… |
發言片段: 5 |
陳委員明文:你個人──我想這是參考價值,還沒有做正式的宣布,以經濟部的立場,你認為一個人發1萬元的現金有助於臺灣的內需市場嗎? |
發言片段: 6 |
王部長美花:以經濟部的立場,我會從產業面和相關服務業的情形,看我們面對明年這麼大的國際變數和挑戰怎麼來因應,對這部分,委員的意見應該是整體就國家的經費、收支情形和怎麼樣利用的部分…… |
發言片段: 7 |
陳委員明文:你認為呢?講沒有關係,你認為發1萬元比發N倍券更有刺激作用,不是嗎?你認為呢? |
發言片段: 8 |
王部長美花:我個人比較在乎面對明年比較大的不確定性應該怎麼處理的部分。 |
發言片段: 9 |
陳委員明文:這跟要發1萬元現金有衝突嗎?沒有吧? |
發言片段: 10 |
王部長美花:能不能發、經費有沒有,要整體去考量。 |
發言片段: 11 |
陳委員明文:我不為難你,不管是發現金或發幾倍券都是要刺激國內的內需市場,做內需消費。我們是希望決策要快一點,尤其是希望能在年前,如果能拿到現金1萬元,相信大家都好過年。這點我要在這裡再次重申。 |
今天我們討論的是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修正,我們再生能源發展有兩大主力,一個是太陽光電,一個是離岸風電。看起來光電的裝置容納已經達到81%,但離岸風電的裝置容量只達到39%,原因是什麼? |
發言片段: 12 |
王部長美花:離岸風電確實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國外相關技術人員的進出管制,再加上整個國際通膨等等因素,確實有影響到…… |
發言片段: 13 |
陳委員明文:我講這樣比較快,聽說是因為臺灣特別希望關鍵性的技術能夠移轉給我們本土臺灣,是不是這樣?現在這些事情卡住了,而沒有這個因素? |
發言片段: 14 |
王部長美花:應該這樣講,我們有規範相關的產業合作,據我瞭解,產業合作方面沒有問題,只是國內廠商技術學習的曲線夠不夠快的問題。 |
發言片段: 15 |
陳委員明文:我知道,現在是國外的關鍵技術要移轉給國內,但國外的廠商不願意,恐怕是卡在這裡,這點要怎麼突破?按我們的規劃,光電和風電兩項能源在2025年要達到2,680萬瓦才能取代核電的6組機組,在我看來這是不可能的,我看2025年的目標很難達成。我要特別提出來,不管是綠能發電或天然氣,我們現在規劃的15座的天然氣機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預估在2025年才會完工,四接、五接甚至六接、七接都還在規劃,甚至還在環評,未來即使有15部燃料機組還是沒有天然氣可以燒,我看起來你們再生能源規劃在時程上恐怕會落後很多。台電有沒有來? |
發言片段: 16 |
王部長美花:有。 |
發言片段: 17 |
陳委員明文:因為時間關係,我還是要講一下綠能,尤其是儲能設備,現在國內的儲能設備到底夠不夠? |
發言片段: 18 |
王部長美花:目前陸續併網進來的儲能設備已經在陸續增加中,目前一定是國外的進來多。 |
發言片段: 19 |
陳委員明文:台電現在規劃是多少?我們輸配電等級的儲能電量大概是533萬瓦,沒錯吧? |
發言片段: 20 |
主席:請台電公司徐副總經理說明。 |
發言片段: 21 |
徐副總經理適華:目前整個規劃是1.5G,1.5G分為三個部分,500M是屬於調頻的部分;500M是削峰填谷的部分;500M是屬於光儲合一的部分,分為這三大部分配合三種需求,目前持續推動。 |
發言片段: 22 |
陳委員明文:1.5G嗎? |
發言片段: 23 |
徐副總經理適華:對。 |
發言片段: 24 |
陳委員明文:你們要落實淨零碳排的12項關鍵,2025年太陽光電要達到2,000萬瓦,離岸風電要達到560萬瓦,單是這樣加起來是2,560萬瓦,但以現在儲能設備只有1.5G是不夠的,所以我希望這件事你們要往後推,我講的只是到2025,2050呢?我的意思是我們必須有前瞻的規劃方案,不然你們是來不及的,尤其是儲能設備,到現在為止,有人想要自己設儲能發電,我說這不可能,因為你們都規劃完成了,這沒有饋線了,但看起來你們現在的儲能設備是不足的,沒有錯吧? |
發言片段: 25 |
主席:請能源局和台電整理一下再向委員詳細說明。 |
發言片段: 26 |
陳委員明文:再生能源是大家很期待的能源轉型,如果新的電力設備不足的話是很難成功的,所以我特別希望部長回去好好的──不管是能源局或台電,很多新的電力設備是不是要盤點一下、檢討一下到底時程上有沒有落後? |
發言片段: 27 |
王部長美花:有,我們都有在做,都有檢討。 |
發言片段: 28 |
陳委員明文:這是未來性的一些問題,我提出來希望你們給我一個好的答復,台電儲能設備的部分是否可以給我書面答復? |
發言片段: 29 |
王部長美花:好,我們再跟委員說明。 |
發言片段: 30 |
主席:請楊委員瓊瓔發言。待會呂委員玉玲發言完畢,我們休息5分鐘。 |
公報詮釋資料
page_end | 44 |
---|---|
meet_id | 委員會-10-6-19-17 |
speakers | ["賴瑞隆","吳欣盈","楊瓊瓔","蘇巧慧","何欣純","陳玉珍","陳亭妃","林岱樺","邱議瑩","孔文吉","陳明文","邱顯智","蘇治芬","呂玉玲","李貴敏","江啟臣","邱志偉","洪申翰","陳琬惠","張其祿","林德福","陳椒華","謝衣鳯","蘇震清"] |
page_start | 1 |
meetingDate | ["2022-12-28"] |
gazette_id | 1121803 |
agenda_lcidc_ids | ["1121803_00002"] |
meet_name | 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經濟委員會第17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
content | 審查: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二、本院台灣民眾黨黨 團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三、本院委員蘇巧慧等19人擬具「再生 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四、本院台灣民眾黨黨團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 分條文修正草案」案;五、本院委員陳玉珍等17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七條、第九條及第 十一條條文修正草案」案;六、本院委員謝衣鳯等16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三條條文修 正草案」案;七、本院委員莊競程等 22 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八、本院委員楊瓊瓔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三條條文修正草案」案;九、本院委員 賴瑞隆等17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本院委員賴瑞隆等17人擬具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十一、本院委員何欣純等16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 條例增訂部分條文草案」案;十二、本院委員蘇治芬等22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 正草案」案 |
agenda_id | 1121803_00001 |